本文共4600字,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一)被迫甩賣,TT總部欲遷倫敦
(二)飲鴆止渴,川建國繼續爆破
(三)閃轉騰挪,擴大開放修內功
(一)被迫甩賣,TT總部欲遷倫敦
最近大家很關心TikTok(按「替課逃課」好記)的命運。TT是目前中國國際化最成功的網際網路產品,現在卻遇到了困境。因此,這個案例更具典型意義。
美帝這次對TT下手之狠,令全世界瞠目結舌,已經不能算割韭菜了,因為完全是連根拔,用養肥殺豬更貼切,不信我們看條款。
第一,必須在45天內做出抉擇,要麼賣給美國公司,要麼等著被禁;第二,還必須給美國政府抽成,可能還是三七分(政府可能要佔大頭)。第三,還得送上加澳新三國市場。
這些條款充分暴露了美帝的強盜邏輯,你不跪也得跪,就算跪了還得跪好看點兒。很多人認為,美國這種操作很正常,中國不也沒讓谷歌、臉書進中國麼。
蛋總必須申明一點,谷歌和臉書是自願退出的,不願意接受中國法律的約束。昨天寫了一篇文章發在超級學媽。《正本清源——谷歌當年為何離開了中國大陸》
文章裡總結了四條原因:第一,谷歌壓根不太重視中國市場;第二,谷歌不遵守中國法律;第三,谷歌自己也很雙標;第四,谷歌自己非要夾帶私貨。
關於這個,谷歌前大中華區總裁、老牌公知李開復昨天也看不下去了,公開陳述了谷歌退出中國大陸的原因,跟美國強搶TT性質完全不同。
臉書一樣。當年新疆七五暴恐襲擊,暴恐分子就是通過臉書來相互聯繫的。我們希望臉書能依照中國法律,進行反恐調查,結果臉書拒絕配合。
但是看看他們有多雙標啊,微軟、谷歌、臉書、推特等網際網路公司的伺服器,全部都接入了美國國安局和聯邦調查局,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在美國的監控之下。
TT為了進入美國市場,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已經完全實現了本土化,盡力避開美國的政治議題,而且正努力去中國化。
舉個例子,香港國安法生效之後,TT退出了香港。並不是擔心國安法,而是擔心被美國抓住小辮子——數據遭到中國政府審查。
我理解TT的做法,但沒有一丁點兒用,因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美國最終是找了其他理由來收拾你。
挺心疼TT的,自己都要被當作豬殺掉了,還在自我反思,也許是跪的不好看,繼續去中國化,所以還要將TT中心從北京遷往英國倫敦。
我個人主觀臆測TT的思路:TT是因為中國而被被美國禁的,所以要去中國化,變成了國際公司,這樣可能就不會被禁了。
其實就算是變成國際公司,咱也不用非要往五眼國家去啊,還不如去法國或者德國,起碼能離間一下歐美關係。指望離間英美關係希望不大,畢竟「疏不間親」。
這不,已經有英國議員表示,TT來英國可以,但必須經過安全審查,調查代碼。TT乃至整個字節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算法,現在要扒開給人看了。
總之這件事情挺憋屈的,網傳估值是500億美元,500億美元到底多不多?有人覺得折成人民幣是3500億,已經可以啦。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聽說微軟要收購TT,微軟的市值一夜增加了800億美元。問題是上漲還在持續,消息確定之後還得再大漲一把。
另外,這500億還未必實錘:第一,這是不是成交價,到底能到手多少;第二,核心代碼會不會公開,如果公開了之後,其他市場會不會丟掉。第三,美國政府到底抽成多少。
不過轉身想一想,又感覺到扎心了,我們喝著5塊錢的二鍋頭,卻替身價數千億的老總操著心,真夠諷刺的。
(二)飲鴆止渴,川建國繼續爆破
從戰術層面上看,美國這一票算是賺大了。但是我認為這是川建國同志在對美國的軟實力進行爆破性的破壞。美國這是在飲鴆止渴、也是在竭澤而漁。
美國之所以發達,原因之一就是地理條件好(營商環境好),土壤肥沃、空氣流通、陽光充足,降雨適中,非常適合韭菜紮根和生長。
這裡曾經是一片韭菜生長的沃土(創業的沃土)。尤其19世紀及以前,歐洲人混不下去了,就到美國去尋找自己的美國夢。
那個時候的美國,胸懷是開放的,從建國一開始,美國人(黑人、亞裔除外)就相信機會的平等,是他們的國家與歐洲舊大陸的不同之處。
尤其是在1865年至1900年,可以稱為美國夢的黃金歲月,那個時代,很多身無分文的外國移民和美國本地人,只要努力,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因為金礦或油田而鹹魚翻身。
在這段歷史的激勵下,越來越多的外國移民擁向美國去尋找他們的「美國夢」,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也在為自己的「美國夢」而努力。
在20世紀和21世紀之初,美國做得也不錯,伸開雙臂接納全世界的頂尖人才,最終點燃了人類的第三棵科技樹(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製造了不少創富神話,比爾蓋茨、扎克伯格(臉書)、拉裡佩奇(谷歌)、謝爾蓋布林(谷歌)、馬斯克(特斯拉)、貝佐斯(亞馬遜)等等。
這更刺激著全球的人才到美國來留學、工作和創業,實現美國夢,也刺激著全球的資本湧入美國,讓美國在科技、經濟持續繁榮,國力如日中天。
高科技給美國帶來豐厚的利潤,豐厚的利潤導致資本湧入,也讓美國成為金融大國,可以隨時隨地徵收鑄幣稅,割全世界的羊毛。
為什麼全球優秀的公司都要到美國上市?就是那裡資本市場比較成熟,資本也比較充裕。而優秀的公司,又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比如蘋果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佔據了智慧型手機全行業利潤的87%;美國的軍火商,攫取了全球57%的市場份額(2017年)。
可以說,市場經濟如同神話一樣,成為美國的三大遮羞布之一。去年的時候,美國駐華大使館還在吹噓,美國政府不對本地企業和外國企業區別對待……
現在美國大使的臉恐怕已經腫成豬頭了。川建國上臺之後,扯下了美國所有的遮羞布,露出了本來面目。
川普的邏輯很簡單,既要美國保持在高科技領域的壟斷(打壓華為),還要切分低端領域的蛋糕(全球貿易戰),同時還要牢牢攥住話語權(打壓TT)。
川普的思路是這樣的:第一,美國優先,打壓其他合作夥伴;第二,白人至上,撕裂族群,收緊移民;第三,就算是資本和貨物,也不能隨便進入美國。
現在的美國,對中國籍人士充滿了敵意,審查非常嚴格。我認為這樣搞下去,會有兩種結果:第一,中國優秀的人才不敢去美國了;第二,已經去了的人才要批量回國了。
這解決了我們一個老大難問題。以前,我們總是痛惜高端人才的流失,我們還不下手好阻止,畢竟要尊重個人選擇,沒辦法幹涉人才自由流動。
川建國還幫我們解決了另一個老大難問題,國內資本外流。前幾年,很多國內企業雄心勃勃,要布局全球,尤其是去美國投資。
這下好了,川建國一盆涼水澆在頭上,以後再去美國甚至歐洲投資,就得三思了。畢竟美國對TT下手,吃翔太難看了。愛吃韭菜也沒這麼吃的,連根拔啊。
川建國把美國的強盜邏輯暴露得一覽無餘。這麼做就相當於非禮良家婦女,完事扔幾個糟錢然後說自己沒有白嫖。
他的邏輯很混蛋:我們是房東,是我們讓TikTok巨大成功成為可能。這就像房東和房客。我們不出租(地方),房客就不會有價值,是我們讓這一巨大成功成為可能。
首先這個比喻就很混蛋,如美國政府是房東,那租客就是美國人民嘍。問題是美國人民喜歡上了TT,TT才會發展壯大,跟房東有什麼關係?另外TT在美國也照章納稅了呀。
連老牌公知李開復都看不下去了,因此我相信可以教育一大批人。而世界其他國家,有很多人也看得很透徹,德國新聞電視臺指出,TT事件是美國經濟強權的又一象徵。
川普飲鴆止渴不說,關鍵是開了個壞頭,甚至等於自掘墳墓。別忘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國家,臉書、推特、谷歌、蘋果都是布局全球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俄羅斯發出了感嘆,也應借鑑美國的經驗,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一些社交網絡在俄運營。另外,歐洲早就對谷歌、臉書、蘋果垂涎已久了。
所以表面上看,美國幹這一票很爽,但是幹一票少一票,消耗的是存量。現在想想有些後怕,假如華為在美國發展壯大,突然美國宣布接手,損失只會更大……
(三)閃轉騰挪,擴大開放修內功
我們再來想想,川普團隊的戰略意圖。其實川普的王八拳背後,是一群美國鷹派,比如納瓦羅,比如蓬佩奧,比如羅斯,這些政策看似不高明,但也是小團體商量的結果。
美國鷹派目前歇斯底裡一樣挑釁,正反映出他們急於求戰的心切。他們最希望我們失去耐心,大搞對等操作搞陣地戰,逼中國跟美國脫鉤,最終讓中國陷入孤立。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偏偏要沉住氣,要學會閃轉騰挪,抻的越久我們勝利就越大。一旦跟美國一樣瘋狂起來,我們就中計了。
川普這麼做,是瘋狂砸美國軟實力的盤。我們對等操作,等於砸我們自己軟實力的盤。但是美國的存量大,一對一消耗,美國最終會勝出。
美國動不動長臂管轄,動不動濫用國內法,動不動就加稅,動不動用核心技術卡人家脖子,我們卻不能這麼做,我們反而要張開雙臂擁抱世界。
比如很多人主張對等操作,制裁蘋果、高通和微軟。但是蘋果、高通和微軟,都遵守了中國法律,罰款該交交了,伺服器也搬中國來了,審查也積極配合了。
我們根本就沒辦法下手,你一下手,其他各國的企業該怎麼看待中國的營商環境?也正是因為我們的克制,馬斯克逆勢到中國來投資建廠。
現在可是一個招商引資的黃金時期啊,美國疫情失控,黑命貴運動持續發展,美國變成了新冠和敘利亞雙6A級風景區,也是我們挖牆腳的好時機啊!
另外,我覺得也是發展我們資本市場的好時機。很多新企業發現,在美國上市有政治風險,於是才考慮在國內上市。
比如最近的中微半導體(蝕刻機)、中芯國際、寒武紀、國盾量子都在A股科創板上市,馬上還有商湯科技,這些優質企業也可以吸引全球資本進入中國。
美國政府瞎折騰,非要逼中美脫鉤,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式迎來春天,以前被美國壓得透不過氣來。
比如今天有個好玩的消息,視頻會議公司Zoom宣布自8月23日起,停止直接向中國大陸客戶出售新產品或升級已有產品。
我敢肯定釘釘團隊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樂瘋了,今天晚上估計會全員下館子慶祝,業務員搞不好半夜都會笑醒。一位釘釘業務員表示:以前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兒餅,有了川建國之後我就信了。
還有一位企業家,深情地對川建國說了一聲謝謝,他就是酷芯微電子的姚海平,他說感謝中美脫鉤,只有這個大背景,中國才有了超越英偉達的能力。
他認為川建國帶來了四大機遇:第一,中美脫鉤;第二,海外人才回流;第三,資本市場更加成熟完善;第四,中國落地環境相對寬鬆。
中國現在正處在上升期,要學習的是19世紀的美國,而不是現在更年期的美國,現在的美國只能當反面例子。
而中國,也正如同19世紀青春期的美國,充滿了朝氣。舉個例子,胡潤研究院公布了2020全球獨角獸排行榜,其中全球十大獨角獸中國佔據6席,而且包攬三甲。
第一是螞蟻集團,估值一萬億;第二是字節跳動,估值5600億;第三是滴滴出行,估值3700億。
在總榜單的586家企業中,美國233家,中國227家;兩家佔據了全球的八成。其中北京是全球獨角獸之都,有93家,舊金山有63家,上海有47家。
所以雖然說光刻機被卡、華為被美國制裁、TT被美國打劫,但是從大的方面來看,美國根本無力阻擋中國的偉大復興,世界兩強格局已經註定。
另外在智慧財產權上,中國也開始由防守轉入反擊。比如美國的晶片巨頭英特爾最近坐上了被告席,被中科院微電子所告了。
現在英特爾陷入了麻煩,不僅要賠償兩億美元,酷睿處理器還可能要被禁售,砸手裡了。而且以後技術上還不得不繞路。
蘋果公司也有麻煩,8月3日,小i機器人(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提起訴訟,要求蘋果停止Siri專利侵權,並暫計索賠1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小i機器人就曾起訴Siri侵權,但因「專利有效性」未決,多年來處於中止狀態。但是上個月,最高法院已認定小i機器人專利有效,這就有意思了。
所以沉住氣,中美博弈進入佳境,好戲才剛剛開始,慢慢享受這份刺激。偉大復興因為艱苦卓絕,才會更加成色十足。
【 您的讚賞,就是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