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的御廚》 當代日本人真的變了嗎?

2021-02-08 遠古善良

通俗文藝,往往會反應一個國家普通民眾的偏好和思想,甚至比一堆研究論文都管用。

前幾年的日劇《天皇的御廚》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作為一部日本主流電視臺的電視劇,這部片子在播放的時候,獲得了14.94%的收視率(在日本,這個收視成績已經相當不錯)

這部作品在播出的時候,還在中文網絡上引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

因為前11集的時候,這部片子看上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日本小廚師勵志故事。就跟中華小當家一類差不多。

然而直到最後一集,中國網民才突然感到不對勁。因為裡面有大段的內容,觸及到了中國觀眾的雷點。

但在我看來,正是這些雷點,才洩露了日本人的很多世界觀。

國家的奮鬥和個人的奮鬥二合一

其實國內觀眾本來不應該如此吃驚的。因為在前11集,電視劇已經顯露了一些之後的端倪。

這就是在多集的開頭,都出現了這樣的介紹語。

你完全難以想像一部美國美食片,會出現這樣的片頭。

畢竟將廚師奮鬥和國運興衰聯繫起來,似乎太奇怪了。做廚師難道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嗎?

然而在日本人看來,這似乎並不離譜。

戰後,日本看待歷史,形成了一種比較主流的認識。

那就是頌揚明治時代,而貶低昭和前期。

前些年的代表性電視劇《坂上之雲》就是這種認識的代表。

在他們眼裡,明治時期的日本昂揚奮進,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都努力克服通過。這跟主人公的勵志經歷是完全吻合的。

在電視劇裡,角色們也往往把日本民族精神一類的詞掛在嘴邊。

比如

日本人的真心。

活生生將一部美食片,變成了民族精神教育片。

這並不是一個孤例。

也就在這幾年,有一部電影《被稱作海賊的男人》,裡面的主人公原型明明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也同樣被編導們改寫成了民族主義鬥士。

這種與現實的偏離,其實反映的是編導們的個人感受,往更深了說,反映了日本觀眾對此的熱衷。

尊皇與日本民族主義的合一

這種民族主義在《天皇的御廚》裡,還有更加集中的一個展示。

那就是將尊皇和民族主義結合起來。

同樣在12集之前,這種尊皇思想已經有鮮明的展示了。

在片子裡,即使是吊兒郎當的配角聽說明治天皇去世之後,也立刻嚴肅了起來。

更重要的,當然是最後一集。

主角聽說昭和天皇可能被美軍作為戰犯審判之後。

開始千方百計的行動起來,試圖說服美軍,想讓天皇免於處罰。

這種行動,因為是自發的,甚至讓天皇身邊的官員都非常惱怒,因此讓他停止行動。

在這裡,主角說出了這麼一長串話。說明了自己的絕對愛君之心。

這段話在劇裡由主角說出來,是非常富有感情。但中國觀眾很容易看出漏洞,天皇吃你做的飯,跟他是不是個戰犯又有啥關係呢。

顯然這種觀點就是要保皇,其他就是附加的。

實際上,影片裡還有更簡潔的一段話(由主角的師傅所說),可以概括這種尊皇思想。

天皇是味增(日本的一種調料),不可缺少。

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明治政府在教育中把尊皇和愛國完全等同起來。天皇成為日本民族主義的一個絕對的標誌。

國旗可以斷,天皇萬不能倒。

在當時的日本,有一個詞,叫國體。就是天皇的存在。

甚至在日本戰敗時,日本高層討論的問題,也依然是要保存國體。

如果不保存國體,很多人尤其是軍隊裡的人就主張堅決不能投降。

將這樣的事情,抬到如此的高度,在二十世紀是非常罕見的,甚至是僅有的。

因為在此之前之後,被推翻的皇室,如德國皇室、俄國皇室,之後的埃及王室、伊拉克王室、利比亞王室,可以列一個長長的名單。

只有在日本,天皇的存在成為一個如此重要的問題。甚至無數平民百姓也高呼天皇萬歲的口號為他而死。

這種尊皇主義如此成功的原因可以探討,但其現象卻絕對不能否認。甚至從這種電視劇可以受歡迎來看,日本人依然非常大程度上保留了這種意識形態。

日本人對西方人的敵視情緒

很多中國人似乎認為日本人對於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是跪拜的。

但其實日本人對西方的民族情緒從未完全消散過。

在《天皇的御廚》裡。

有兩個涉及到西方人和日本人關係的內容。

第一個是主角到法國,結果被那裡的下層廚師以種族主義羞辱。

顯然即使過去這麼多年,日本人依然沒有忘記自己被西方人看低的事情。

第二個則是美國佔領日本之後。美國軍官對主角的刁難。

(美國讎日軍官勒令主角等一行人表演學鴨子)

顯然,這些劇情絕對不是讓日本人看了會無動於衷的內容。

日本人依然保持了對美國乃至西方的潛在情緒。之所以隱忍不發,很大程度是因為日本的現實國際環境問題。

在前段時間,知乎上有個問題。

說日本精神是不是被美國閹割了。

然而,我看到的是尊皇、民族主義乃至對西方的敵意依然存在,甚至在現在日本依然受到歡迎的證明。

日本依然是日本,它並沒有本質的變化。

相關焦點

  • 《天皇的御廚》日本人會怎麼拍「大長今」呢?
    2015年,日本TBS播出了電視劇《天皇的御廚》。因為題材相似——都是在講述最高領導人的廚師的成長曆程——我一見就聯想到了韓劇《大長今》。同樣是一代名人的傳奇人生,日韓兩國拍出了不同的味道。韓國講了一個善良勤奮但命途多舛的宮女徐長今努力學習料理和醫術,最後成功為母復仇的故事;日本講的是一個「敗家子」秋山篤藏認定料理並排除萬難學習,最終實現全日本第一廚的夢想的故事。為了加深人物光環,最後又追加了主人公秋山篤藏在二戰以後利用自己的「料理外交」支持國家的尾聲。
  • 跟著《天皇的御廚》學做法餐,《舌尖上的日本》烹飪速成寶典!
  • 《天皇的御廚》今年必看的日劇之一
    相信有不少人會以每一季「日劇學院賞」得獎作品,來作為追劇的參考依據。今天和風娘要推薦的這部日劇《天皇的御廚》,就在日前的春季日劇學院賞中,勇奪了六大獎項,完全是超大贏家!還沒追這齣劇之前,或許你只知道是佐藤健的最新作品,但其實《天皇的御廚》的魅力與看點,絕對遠遠超出你的想像~不論是演員們細膩生動的演技,或是有笑有淚的劇情,都讓看過的人情緒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並且給予大大的讚賞!
  • 《最後的食譜:麒麟之舌》宮崎葵動人詮釋天皇御廚之妻
    《最後的食譜:麒麟之舌》主演群之一的宮崎葵不僅動人詮釋天皇御廚之妻,更廣獲共演影星大力讚譽,電影併集結日本電影首席美術指導,打造身歷其境的復古場景。《最後的食譜:麒麟之舌》本週五2月2日在臺上映!《最後的食譜:麒麟之舌》清新影后宮崎葵動人詮釋天皇御廚之妻 深獲綾野剛讚賞!
  • 《天皇的御廚》:案板之上的宏大敘事 愛與美味庇護下的亂世人生
    以曾在為天皇準備食物的宮內省擔任大膳料理長的秋山德藏從青年期一直到成長為主廚的經歷為藍本,時代橫跨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期,不僅是主人公的奮鬥史,更是一部日本的時代風物誌。,師從當時日本西餐第一主廚佐美鐮市,可以說,沒有佐美鐮市,便沒有之後的日本第一御廚。(說深夜食堂的各位拜託出一下戲……)
  • 日本天皇真的沒權力嗎?
    「幕府」原本指的是辦公地點,因為日本的大將軍經常外出打仗,在外辦公的地點叫「幕」,在朝廷辦公的地點叫「府」,所以就把大將軍統治的時期叫「幕府時期」。 在明治維新以前,大將軍統治國家是世襲的,也就是說,某將軍如果老了,會把位置讓給兒子,由兒子來當將軍,繼續統治國家。
  • 天皇御廚的現烤活鰻
    日本人熱愛烤鰻,對烤鰻的品質要求極高,東京與京都有烤鰻店評上了米其林一星。不少人到日本旅行都要去聞名的烤鰻店打個卡吃一碗鰻魚飯。
  • 《天皇的御廚》: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
    > 如果你喜歡我,請點擊上方「張家二菇涼」關注我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公眾號文/張作作《天皇的御廚
  • 日本天皇過年會吃些什麼?皇家飲食生活又是怎樣的?
    在日本,皇室不僅象徵著國家,也代表著日本人信念中神的一族。對普通日本人來說,歷史悠久的日本皇室一向神秘莫測。 但神秘歸神秘,天皇是人不是神這件事兒在昭和天皇「裕仁」發表《人間宣言》時就已經公開表明了,所以揭開神秘的面紗,天皇也和普通人一樣要依靠一日三餐來過日子。
  • 平成最後的日子裡,與日本人談天皇
    但是,現代日本人和天皇真的是這樣嗎?明仁在位的最後一個生日 / IC Photo提起天皇,如今日本的民眾究竟是如何思考的?在平成年的最後的日子裡,也恰恰是天皇生日的那天,我與四名在居酒屋裡喝酒的日本人談起了這些問題。
  • 日本天皇真的熱愛和平嗎?
    明仁天皇 儘管這位天皇看上去就像鄰居家的老爺爺一樣慈祥,但其實,中國民眾對於日本天皇的印象一直不怎麼好,畢竟,在明仁天皇的父親裕仁天皇執政時期,日本軍國主義政府發動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給亞洲各國包括日本自身都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 誰是天皇的料理人?
    ,電視劇《天皇的料理人》的原型人物,你知道嗎?這個春季,演員佐藤健出演了TBS60周年特別策劃連續劇——《天皇的料理人》,本劇以昭和至大正時期,任職為宮內省御廚廚師長的秋山德藏為原型創作,劇中名為秋山篤藏,已於今年四月在日曜劇場播出。去年大火的真人版《浪客劍心》中的緋村劍心理了小平頭,放下日本刀,拿起了各種廚具,真是讓人充滿期待!
  • 專訪|日本天皇御廚矢野洋一(Mr. Yano)
    日本天皇提前半年預定他的菜單,湯姆克魯斯連續兩周坐在吧檯欣賞他的手藝,柴契爾夫人吃到他的手握壽司感動地和他握手,日本關西首富常常重金聘請他置辦私宴,來自臺灣的世界船王每去日本必須吃到他的壽司……在日本,做河豚料理,必須要通過日本河豚料理協會嚴格的考試並獲取認證,牛人作為日本河豚料理協會的考評主委,一般的河豚菜自不用說,最難料理的毒源魚肝,則是牛人的獨門絕技。他,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擁有51年廚藝功力的67歲壽司巨匠,矢野洋一(Mr. Yano)!吃頂級壽司不用再飛日本了!因為日本最棒的壽司巨匠現在已經來上海了。
  • 日本人為什麼離不開天皇
    這個時代的天皇,必須是一個空洞的存在嗎?一個虛無的存在嗎?作為權威的天皇,過去也是在權力之上的一個空洞。但是像這樣深刻的空洞,是任何時代所沒有的。但是再怎樣論述天皇制,一個常套的問題依舊難以消失:也就是說,天皇制為什麼是日本人一個無法逃脫的宿命?不能說日本沒有不同的聲音。不能說日本人就沒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反對天皇制,在放棄天皇制的聲浪中,天皇制還是我行我素,不動聲色地述說著自己的話語權。
  • 日本有女性天皇嗎?
    現在各式各樣的意見湧出來,隨著新天皇即位,日本國民乃至國際間對於日本是否會有女性天皇比以前更為關心,雖然依照現行法律是天皇的姪兒(日文稱「皇甥」)的悠仁繼承,但共同通訊社的調查顯示贊成女性天皇的高達79.6%,遠超過反對的13.3%,但即使民意如此,日本是否能會有女性天皇嗎?
  • 日本天皇的「辭職」傳聞為何會震驚日本?丨日本物語
    天皇真的要退位嗎?如果真的決定退位,明仁天皇將成為明治維新以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這是什麼意思?就是根據日本《皇室典範》第一章第四條,若天皇去世,其子嗣繼承人才可直接繼位,並沒有對天皇退位有何規定。換言之,如果明仁天皇想退位,還需要修改日本法律。
  • 天皇的御廚、下町火箭一部也不能錯過!
    《天皇的御廚》改編自日本宮內省(今宮內廳)料理長秋山德藏的傳記小說,由最近迷倒眾生的佐藤健主演。內容描述出身於福井縣鄉下地方的莽撞青年,靠著驚人的天分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一步步實現成為獨當一面的廚師這個夢想的過程。
  • 日本投降後,日本天皇被問: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無恥回復4字
    在那14年裡,日本人對中國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用殘忍的三光政策對待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百姓。不過好在,在中國人的英勇抗爭之下,我們就是用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即便是拿著小米加步槍,也可以戰敗日本人的洋槍洋炮。今天的中國依舊可以走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 在日本,首相有權力廢天皇嗎?安倍晉三高呼萬歲討好,天皇不理睬
    以至於有分析認為,安倍大佬在國內「一黨一人」,可能遇到的最大的「抵抗勢力」根本不是在野黨,而是幕後的天皇。事實真的如此嗎?日後,安倍與繼皇德仁將如何相愛相殺,而日本天皇與首相之間到底誰尊誰卑、誰虛誰實,也是我們在隔岸觀火中所好奇的吧!日本是民主憲政國家。
  •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是安倍的陰謀嗎?
    總之,不管怎樣,天皇退位始終都是件超麻煩的事情,會給人一種「你不是一個人在退位」的感覺。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會出現「欲退不能」的情況呢?與此同時,在文化觀念上,天皇更是成為「人間至尊」。1870年,明治政府宣布《大教宣布之詔》,神道教被定為國教。如果那時候有微信,神職人員們的朋友圈一定是這樣的「#不轉不是日本人#吾日三省吾身,尊皇乎?敬神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