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紅袍的身世你知道嗎?

2021-02-07 茶事頻道

專一、專注 

就 等 你 來 關 注

不急不躁做乾淨的公眾號


場景一:

"走,去我那喝泡大紅袍去"。

當你說這句話的時候,經常會換來嗤之以鼻的回應:「吹牛吧,大紅袍才六棵樹,都禁採了,你能喝的到?」


場景二:

經常聽到茶友喝茶時聊天,說到大紅袍的時候一般都是這樣:

現在哪有真的大紅袍呀,所有的大紅袍都是拼配的,都是二代,三代大紅袍。



兩個場景分別提出了兩個問題。

場景一:只有九龍窠的六棵茶樹才是大紅袍,那……這是對的嗎?

場景二:市面沒有真的大紅袍,大紅袍是拼配出來的,那……這是對的嗎?


場景一和場景二的「問題」是怎麼來的?

其實這是由於下面三個概念的引導,這三個概念若只是片面的了解,就會出現上面的問題。


母樹大紅袍:這個概念源自大紅袍只能有九龍窠裡面的六顆茶樹製作而成。


純種大紅袍:指母樹大紅袍中的某一品系單獨無性繁殖栽培後,單獨採制加工而成的大紅袍。(無性繁殖栽培法,可以保證培育出來的茶樹和母本保持一致的特徵。那這是哪個品種?請保持疑問。)


商品大紅袍:指用兩個以上品系的茶葉拼配在一起的大紅袍(一般有4-5個品種的茶葉)。——也就說:大紅袍是靠拼配而來的?


以上三個概念如果說是片面的了解,那就會造成場景一場、景二的問題出現。看到這裡還是不能解決場景一、二出來的問題到底是否正確?該如何糾正?


圖片來源:詹梓金. 武夷大紅袍種源追溯與基因鑑定[J]. 福建茶葉,2010,(08):18-20.


關於大紅袍有很多故事與傳說,傳說無從驗證,講故事的人已離去,也無從考證。那就理事實,做實驗來正本清源。


上世紀六十年代,福建省農科院從九龍窠母樹大紅袍上剪穗進行無性繁殖,經過四十餘年育成的省級茶樹良種奇丹,就是現在的純種大紅袍。


那奇丹才是真正的大紅袍,是這樣嗎?


隨著科學的進步,大家都知道有遺傳學專門功課。


為解決大紅袍,奇丹,北鬥的種性關係;為正本清源,對過去由非真正大紅袍(樹種)採制生產的大紅袍(成品)進行有信服力的澄清,2009年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生物工程室採集了樣本,利用RAPD-PCR對樣本進行分析,得出:


詳情: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由此可見:奇丹與母樹大紅袍中的2、6號株同源。由於奇丹是經過2、6號株通過無性繁殖培育而來,故真正的大紅袍應該是純種奇丹(無性繁殖栽培法,可以保證培育出來的茶樹和母本保持一致的特徵)。


在培育種植的過程中,如果不發生基因突變,那麼可以很好的保證茶樹母本的特徵。所以說,真正的武夷巖茶之王大紅袍是由奇丹製作而成。


這就是奇丹的葉底


文中開頭的場景一、二的問題現在都不是問題了吧?九龍窠的六棵茶樹確實是禁止採摘了,但是不代表大紅袍沒有了。


後面的母樹大紅袍、純種大紅袍、商品大紅袍的概念相信你也會定奪了。


在以後喝茶的日子裡,若有人說大紅袍都是假的,那請你取出此文給他!


話又說回來,市面上大部分大紅袍還是以「商品大紅袍」概念執行為主,用奇丹品種製作而成的好大紅袍確實很少,更別說正巖裡好山場的奇丹了。


當然奇丹所製成的純種大紅袍的品質的高低,則和品種的品質、山場、工藝有關係。


專心做有態度的公眾號

您的一個「點就是認可


您的一個「在 看」就是鼓勵


相關焦點

  • 騎遊武夷山,漫步大安源,露營九曲溪,印象大紅袍
    今年國慶去哪兒,糾結了很久,最終決定去武夷山,理由很簡單:與其七天喝酒,不如說走就走。武夷山不遠,而且是15年前去過,騎遊線路短,路況良好,風景美麗。2號下午忙完了事情,裝上大行摺疊小輪車,一人一車悠然出發。到達武夷山已近下午5點,我選擇在九曲溪邊安營紮寨。
  • 一位武夷山的老人說,我從來不是大紅袍之父,只是一個愛茶人
    茶葉的歷史這麼久遠,因它發生的事也舉不勝舉,小編今天說的是當代非常有名的大紅袍之父陳德華先生。雖然他被譽為「大紅袍之父」可是他從來不承認,他說他只是一個愛茶的人而已。可是人們是不會遺忘一個人的貢獻的。尤其是在陳老去世後,他的事跡更是被當地人傳頌。
  • 大紅袍是紅茶嗎?
    大紅袍色澤帶寶色或油潤,茶湯顏色較清亮、豔麗、呈深橙黃色。紅茶和大紅袍的色澤較為貼近,那麼大紅袍是紅茶嗎?大紅袍大紅袍屬於烏龍茶,是我國有名茶葉,有「茶中之王」的稱號,主產於福建武夷山,屬於武夷巖茶中最有名的那一類。
  • 大紅袍是不是真的陳茶比新茶好?大紅袍是紅茶嗎?對此你怎麼看?
    大紅袍是一種典型的巖茶,這些年在市場上的熱度一直不減。曾經還有很多茶葉的愛好者,剛接觸大紅袍的時候,並不知道它是巖茶,而把它當作紅茶,因為它的名字裡面有一個紅字。當然現在隨著大家對武夷巖茶的認知越來越深,所以大家對於這個笑話,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的關注了。
  • 武夷山大紅袍都是假的?被騙了一輩子……
    當你說這句話的時候,經常會換來嗤之以鼻的回應:「吹牛吧,大紅袍才六棵樹,都禁採了,你能喝的到?」場景二:經常聽到茶友喝茶時聊天,說到大紅袍的時候一般都是這樣:現在哪有真的大紅袍呀,所有的大紅袍都是拼配的,都是二代,三代大紅袍。
  • 大紅袍不是紅茶你知道嗎?
    大紅袍是家喻戶曉的名稱,作為國茶之一,它兼具物質和文化的雙重價值。調查發現,即便不了解茶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大紅袍,但是十有八九會認為大紅袍是「紅茶」而不是「烏龍茶」。實際上,許多外行人都無法區分烏龍茶和紅茶的區別。
  • 世界遺產 | 武夷山
    武夷山也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 ,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
  • 2020,印象大紅袍又雙叒叕新增精彩橋段啦!絕對震撼
    今年印象大紅袍自4月30號復演以來觀演過的觀眾都發現咱們的節目「又雙叒叕」新增了精彩片段,又有新變化了哦!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收到了許許多多「表白」,紛紛稱讚變化後的印象大紅袍依然精彩絕倫,讓大家喜出望外!
  • 桂林山水甲天下,武夷風光亦神奇,武夷山旅遊
    推薦理由:福建是個好地方,可能大家提起福建想起來的都是廈門嗎,畢竟廈門的陽光和海灘,以及美麗的海岸線都是擁有無限魅力的景點。自己去想吧,要不美死你我都不信。福建那裡可謂是一年四季的變化不像北方那麼明顯,就是熱的時候沒有那麼熱烈,冷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凜冽。武夷山在我記憶中的呈現應該是大紅袍,對的就是武夷山大紅袍。經久耐泡,入口綿軟,物美價廉。茶湯澄紅,明亮,香氣馥鬱,有淡雅的蘭花香,更有武夷山獨特的巖韻,入口乾爽順滑,茶香久久還在唇齒間迴蕩。身體也隨著一杯茶湯被曖暖的激活。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武夷山的茶,有一部分就是直接取名為:大紅袍。但是大家都知道,壓根就不可能是母樹大紅袍,有的是二代扦插的,有的是三代扦插的,就是從二代茶樹中選取好的枝丫,再次扦插,能喝到二代扦插的大紅袍已經是相當不錯了。基本上都是三代扦插的。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幾百種,奇蘭,水仙,肉桂等等。」 額,看來這位仁兄,對武夷巖茶的誤會可不淺啊。
  • 如果有人送『茶葉』你知道啥意思嗎,情誼深重,不知道就傻了
    武夷山大紅袍巖茶烏龍茶濃香型MBPS-5武夷山大紅袍巖茶烏龍茶濃香型MBPS-5,大紅袍不僅在品種上有講究,在品種的比例上更有講究。好的拼配大紅袍不僅要有馥鬱的香氣、醇厚的滋味。武夷山大紅袍巖茶烏龍茶濃香型MBPS-5茶氣有如清風一樣的柔綿,品質優良,茶性有如麗人一般的高雅,韻味有如秀水一般的甘甜。金駿眉紅茶葉散裝罐裝禮盒袋裝金駿眉紅茶葉散裝罐裝禮盒袋裝,茶還能消除疲勞、提神、明目、消食、利尿解毒、防止齲齒、消除口臭、茶還是鹼性飲料、有利於酸性體質的糾正。
  • 大紅袍和金駿眉哪個貴呢?
    大紅袍和金駿眉是高端茶,據說高端產品的價格一般不便宜,那麼大紅袍和金駿眉哪個貴呢?茶葉的價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從其品質特徵來看,大紅袍和金駿眉的價格都不一定。大紅袍的價格真正的大紅袍母樹只有六棵,每年產量只有幾百克,有價無市,一克難求。大紅袍三代後的茶葉,基本上與市場上其他烏龍茶價格相同,質量水平,幾百到幾千斤,對於平地產洲茶,基本上喪失了大紅袍的特色,基本上欺騙不懂茶的消費者。通常市場價格為265.00元/500克,也就是不到300元左右的一斤。
  • 武夷山行
    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2017年7月9日,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
  • 烏龍茶裡的鐵觀音和大紅袍,你更喜歡誰呢?
    在烏龍茶裡,名聲最大的可能就是兩種:鐵觀音、大紅袍。前者香味高昂,是典型烏龍茶的代表之一,大江南北都有人喜愛這馥鬱之味。後者聲名斐然,獨特的巖茶火味在烏龍茶中獨樹一幟,從古到今都有著大批粉絲。但是,同樣都是烏龍茶,為何鐵觀音和大紅袍,不論口感滋味,還是香氣外形,會相差著這麼多?就好像變成了兩個品種。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從以下幾方面來比較。鐵觀音是烏龍茶系列中較早出現的品種,誕生於福建省安溪縣,位於武夷山脈的南段,也就是所謂的閩南烏龍茶。
  • 眾籌丨老茶是個寶,20年陳特級大紅袍,打著燈籠都難找!
    大紅袍寓意鴻運,備受國人喜愛,佳節贈禮總少不了它的身影。古人云武夷巖茶,陳放「三年成藥,十年成丹,二十年成寶」。早在清代,武夷人就有儲藏陳茶的習慣。清初周亮工《閩茶曲》中寫道:「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巖茶經過儲存之後,去了火氣,滋味更醇。而陳年大紅袍,更是至珍之寶。
  • 你還以為大紅袍是紅茶?帶你了解最基本的巖茶知識
    提到武夷巖茶,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是說起它的代表茶—大紅袍,一定有很多人聽聞過。在很多不識茶的眼中,長期存在著「大紅袍是紅茶」的誤解。不過也沒關係,接下來的內容,儘量簡單的讓大家了解到一些關於巖茶的常見基本知識。
  • 為什麼馬頭巖、牛欄坑的肉桂和水仙,不能當成大紅袍來賣?
    歷來,武夷山的個性宣言很高調。有「奇秀甲東南」的美譽。丹山碧水的武夷山,地質地貌獨特。素來以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聞名於世。武夷山,生態環境極佳,茶樹資源豐富。九龍窠的巖壁上,大家都知道,那兒種了六棵母樹。不過,早在2006年的時候,就已經停採。到現在,那是不少遊客到武夷山遊玩時,鍾愛的旅遊打卡地。其實提到九龍窠,除了母樹大紅袍知名外。
  • 原來,印象大紅袍的「戲劇女一號」竟然是她!
    齊盼盼丨演員齊盼盼,一位來自江西藝術學院的河南姑娘,憑藉擅長的戲文演繹和表演功底,從學院畢業後她來到了武夷山大王峰下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這位戶外運動愛好者、茶藝師、音樂劇女主角,擁有著清澈嗓音和無限潛力的女生,目前專注於《印象大紅袍》的表演工作。小有成就的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理想的生活不斷靠攏:以演員的身份,在《印象大紅袍》的舞臺上,準備迎接更多的挑戰。
  • 從酸味,到梅子香,從大紅袍,到老白茶,說說梅子香的那些謬論們
    朋友電話來,問你在幹嘛?我說,吃楊梅,看電影,泡肉桂。她一臉鄙夷:那麼酸,你也不怕掉牙。是啊,水果楊梅的酸味,已經讓很多人承受不住了。更何況,那些有酸味的巖茶。《3》在武夷山,有沒有把隔年巖茶當中的酸味,叫做梅子香的說法呢?為此,村姑陳電話採訪了天心村的茶農,小竹林的茶農,以及遷出景區後住在高蘇坂的茶農。分別詢問:武夷山人都喜歡把大紅袍,尤其是陳年大紅袍,叫做梅子香大紅袍嗎?
  • 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之武夷山茶旅宣介活動在榕舉行
    活動現場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報導(本網記者陳佳麗文/圖)11月29日晚,以「品讀雙世遺慢遊武夷山」為主題的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宣介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光祿吟臺舉行。  武夷山市市長謝啟龍推介武夷山  武夷山市市長謝啟龍在活動現場對武夷山進行了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