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婦女地位低下,很多陳舊觀念和習俗對婦女是一種禁錮和迫害。有很多婦女在婆家受委屈後,有的默默忍受的,也有勇於抗爭的。在婆家受了委屈,可以回到娘家。也有的婦女回到娘家後,長期在娘家滯留。在晚清付昂周番禺和沙茭兩地,此惡風盛行。
當地政府,為了移風易俗,特別出臺規定,禁止此類行為,大概內容是,如果婦女長期在娘家不歸,就批准其丈夫可以另娶妻室,該婦女不可以理論誰是妻子,誰是小妾。如果因為此類情況,婦女的娘家人鬧事,則將該婦女和其父親、兄弟拘留起來,嚴肅處理。
本圖描繪了番禺縣某人因妻子長年居娘家而另娶妻室的情形。刊於《時事畫報》丁未年0907 ) 第十期
廣州沙灣有個何某,娶了媳婦好幾年,可媳婦一直在娘家不過來。何某就按照政府告示,抬著轎子,僱上樂隊,按照娶正室的禮儀,到廣州城內又娶了一個媳婦。原來的媳婦雖然知道了情況,但是因為有政府的禁令,也不敢鬧事,只能自己深深地懊悔。
不知道各位丈夫是不是認為,媳婦回娘家不歸,這是最好的辦法。舊社會,富裕的人家有實力娶兩個媳婦,貧苦人家恐怕就不能了,但是遇到了這種情況,很多親友都會仗義相助。按照當時官府的規定,貧苦人家不能養兩個媳婦的,就和前一個媳婦離婚了,讓前一個媳婦回到娘家,就與婆家沒有關係了。
因為有這種情況,當地又增加了一個規矩,婦女結婚時,就算在自己父母面前同意出嫁,但在過門舉辦婚禮時,參照西式婚禮,由族長主持交換婚戒儀式,並詢問是否兩情相悅,然後才能拜天地,如果新人有人說不是,則停婚另娶。晚清時代的舊中國到處都是腐敗和破敗,從這點上還感覺到新風正氣。大家覺得,現在的婚禮中要不要加上這個環節呢?
本圖描繪了番禺縣某人因妻子長年居娘家而另娶妻室的情形。刊於《時事畫報》丁未年0907 ) 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