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說說咱的「娘家人」!

2021-03-05 漫漫說

來源:儒風大家

俗話說:「正月初二路上看,儘是小生和小旦。」

大年初二這一天,我國民間有「走娘家」的習俗。

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上禮物,領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和許久不見娘家的親人們一起,敘敘舊、聊聊家常。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咱們就來說一說,中國人心裡的「娘家人」!

姥 姥

天下姥姥疼外孫,都與疼愛親孫子一般無二。

就像歌謠裡唱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乖寶寶。」

在帶娃的路上,姥姥們總是衝在最前面。

有句俗話叫:「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期來觀賞。」

做姥姥的,既心疼自家閨女,又疼愛孫子、孫女。

女兒生了孩子,捨不得看她一個人操勞,便爭著、搶著幫忙帶孩子。

也正因為如此,姥姥和孫子、孫女總是隔輩親。

在許多孩子心裡,姥姥永遠是最疼愛他們的長輩。

舅 舅

老話說:「娘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在民間,「老娘舅」一詞,專指家中替人排憂解難的和事佬。

舊社會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女兒出嫁後,小夫妻的家務事,娘家父母就不便插手再管。

卻又難免會擔心,女兒若是在婆家受了欺負怎麼辦?

小事情忍一忍就過去了,當真碰到大事,就要依仗娘家兄弟幫忙出頭。

也難怪古時候會有外戚專權,娘家兄弟永遠是出嫁女最強的助力。

哪怕是世間最尊貴的女人,也免不了要倚重娘家人。清朝赫赫有名的佟氏家族,曾經出過兩位皇后。佟國綱、佟國維兩兄弟,就都是康熙皇帝的親娘舅。同時,佟國維還是康熙第三位皇后的父親,也就是康熙的老丈人。娘舅的威力可見一斑。

女 婿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

結了婚,娘家人等於多了個兒子。

但是「半個兒」到娘家,往往是要作為貴賓,坐在上座的。

大年初二回娘家,很多地方也叫「迎婿日」。

女兒女婿要提前備下菸酒、水果、糕點,作為送給娘家的禮物。

而娘家人也要擺上豐盛的宴席款待女婿。

尤其在山東,起碼要擺出八個碟子四個碗,十二個大菜才算有心意。

女婿回娘家要備厚禮,但娘家取禮卻很輕,臨走時還會給回禮。

原因很簡單,無非是希望女婿可以好好對自己的女兒。

女 兒

有人說,女人花錢時在娘家,掙錢時在婆家;

小時候需要人照顧,長在娘家;

長大了會照顧別人,嫁到婆家;

一輩子虧欠了娘家,卻不一定能感動婆家。

因此,嫁出去的女兒,總怕虧欠了娘家人。出嫁女大多都有一個底線:
讓我受點委屈,沒什麼大不了;

讓我娘家人受委屈,絕對不行!

大年初二這一天,是出嫁女對娘家親人表達心意的大日子。

「誰家的媳婦,她走得忙又忙呀,原來她要回娘家。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身上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呀……」

這首膾炙人口的《回娘家》,正是出嫁女回娘家的真實寫照。

誰家的女兒不想娘?

嫁得越遠,越盼著過年能夠回家看看。

用禮物表達心意,以團聚安放親情。

點擊下面視頻收看 《友誼地久天長》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回娘家:說說中國人心裡的「娘家」
    正月初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這一天也叫「迎婿日」,我國各地習俗眾多,雖然形式不同,但都體現了團圓、和諧、和睦的親情。想要的都會得到。這一路走來,辛苦過、忙碌過、懷疑過、痛苦過,但還好,有那麼多貴人不離不棄。世界之大,人海茫茫,能走在一起,真的是一種緣份,所以要好好珍惜身邊,人心交人心,你真我就真。跟她們相處久了就很難割捨這份溫柔。桃花環繞。
  • 大年初二回娘家,歡聚一堂嘮家常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盤點各地回門禁忌      回門又稱「歸寧」,亦即「回娘家」。
  • 初二回娘家,說說中國人心裡的「娘家」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文 | 儒風君 · 主播 | 亞楠
  • 大年初二回娘家習俗
    相信大家對大年初二習俗都不陌生了,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看看你都知道嗎?大年初二是正月的第2天,也是農曆新年第二天。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你知道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嗎?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大年初二禁忌有哪些?接下來就由小編一一為你解答吧。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
  • 年俗 | 大年初二回娘家
    娘家的準備也很有意思,年夜的餃子,至少是初二晚上「送年」的餃子,是要給女兒留一些回來吃的,因為以前當媳婦的在家裡地位低,有吃不飽的可能,回娘家總要添補一下吧。  女婿一般是要吃六個荷包蛋的,在「雞蛋就是好東西」的年代,六個荷包蛋就是對女婿的最高禮遇。   在淄博,大年初二是媳婦們回娘家的日子,這一天作為娘家人是不接待其他客人的。
  • 大年初二回娘家,初二習俗知多少?
    北方在正月初二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大年初二還是回娘家的日子,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 大年初二風俗▌ 回娘家這一天漢族民間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 初二回娘家的由來
    回娘家,在中國北方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歲時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中國各地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這些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與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馬秀英教育子女有關。        朱元璋坐天下後,安慶公主下嫁都尉歐陽倫。
  • 大年初二回娘家!還有哪些傳統風俗,你知道嗎?
    年是中華文化的濃縮,年是中國人抹不去的心結,中國年俗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傳統中華年俗需要你我的傳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安利一下大年初二的一些傳統年俗吧!大年初二是指農曆一月二日,祭財神,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文化風俗。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又俗稱迎婿日。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回娘家 女婿拜年「法定日」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
  • 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財神 還有哪些習俗?
    今天是正月初二,大家都知道這天有哪些習俗嗎?一起來看看!1、吃開年飯。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2、回娘家,俗稱迎婿日。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和夫婿同行回娘家。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 正月初二有啥講究?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那麼大年初二有啥講究呢?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時間:2020-01-26 0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你知道還有哪些風俗與禁忌嗎? 大年初二是正月裡農曆新年的第二天。
  • 大年初二丨吃麵 祭財神 回娘家
    鮁天下新年特別策劃——《營口年俗》,今日話題:吃麵 祭財神 回娘家大年初二習俗民間諺語說: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炒,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壽麵。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麵的,有的地方把這種說法解釋為迎女兒回門。初二面, 初二的面講究也不少。據說,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
  • 【年俗】初二回娘家,初一回娘家會使娘家貧窮,多少人曉得啊!
    大年初二回娘家  在女媧創世的傳說裡,我們的祖先認為正月初一造雞
  • 大年初二|除了回娘家,還有這些你不知道的年俗
    大年初二,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其實,除此之外,大年初二習俗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習俗。習俗一:回娘家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由來
    正月初二回娘家的由來所謂回娘家當然是指已婚女兒帶夫婿孩子回到家裡給父母拜年
  • 原來,初二回娘家是如此由來......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文明過大年!大年初二回娘家,在陽江還有這些習俗……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
    回娘家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
  • 初二回娘家,山東各地習俗差異大!山東女婿們快來對號入座啦~
    在淄博,大年初二是媳婦們回娘家的日子,這一天作為娘家人是不接待其他客人的。媳婦們大年初二回娘家只是在女兒沒有成親之前。如果哪家媳婦的女兒已經成家,那麼她們又會把這一天拿來招待自己的女兒、女婿。而自己回娘家,只好改在大年初三或是其他日子了。頭年臘月十七、十八,新媳婦就回了娘家,婆家要打發人去請,把新媳婦請回來好好「伺候」,年前就不讓再回娘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