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學兒子比較喜歡,你讓他做題、刷題,他都很願意。可是一到作文他就抓耳撓腮,東拼西湊。平時你讓他積累素材,他也不願去做。也可愁壞了我這個老媽。
一天偶爾讀到一篇作文讀物,它談到對於語言能力比較吃力的小朋友。可以用一種方法帶動小朋友寫作——就是用一句話來作文。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覺得壓力特別大,每天都可以寫出一篇作文。對培養提高小朋友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1.看到作文題目先寫出一句話
也就是無論你看到什麼題目,首先把它當成話題,接著寫出一句話,從這句話裡頭,你可以通過自問自答的技巧,將思路理清。這個方法適合不同年級的小朋友,可以幫助你迅速有效的進行歸納,快速找出作文的素材。
比如給你一個題目。「我變了」你會寫出怎樣的一句話來呢?以前的我脾氣差。愛使小性子,總是惹媽媽生氣,自從上了六年級,我變了。
這時候我們再 接著繼續想,我以前脾氣差,通過哪些事例來表現呢?怎樣惹媽媽生氣的呢?現在我變化了,發生了哪些改變?這樣我們就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做一些整理,很快就完成了一篇作文。
2.從一句話裡快速找出不同的寫作角度
根據題目寫一句話,很容易,但是要怎麼從這句話中找準寫作的角度呢?
先看題目。「我的外婆」想一想看到這個作文題,你就把它當成一個話題。想一想自己會和別人說什麼呢?試著寫一句話。兒子寫到「一吃蒸雞蛋,我就想起了外婆。」我和兒子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句話裡頭有哪些寫作角度
第一,為什麼一吃到蒸雞蛋?你就想起了外婆。
第二,你跟外婆之間的感情怎樣?因為小時候和外婆在一起住過?
第三,外婆的家在農村,外婆很喜歡飼養小雞、小鴨、小鵝等等小動物。
第四,兒子小時候很喜歡吃蒸雞蛋,外婆每天都蒸雞蛋給他吃,特別疼愛他。
第五,現在不和外婆住在一起了,一年很少能見上幾次,想一想禁不住想念起和外婆在一起的快樂。
最後,腦海不是浮現外婆的畫面,想起了外婆的模樣,外婆是什麼樣子的呢?可以寫寫外婆外貌。
你看從這一句話裡,我們很自然的就找到了六個寫作的角度,從六個方面來寫,作文就找到了許多的素材和話題。寫起作文來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就感覺到有話可說,再也不用抓耳撓腮。
3.培養定大綱的習慣
找好寫作角度,我們要怎樣去構建文章的整體框架呢?也就是第一部分先寫什麼,第二部分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在寫作的時候,你不妨指導孩子,你感到從哪一個角度有話可說,寫起來比較順利,比較流暢。這時候就可以把它列出來,進行擴寫。對於其他無話可說,感覺到多餘的寫作角度可以剪裁掉。
總之,一句話作文就是就是一看到作文題目,先寫出一句話。然後從一句話中找出不同角度展開來寫。最後列寫作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