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2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入冬後氣溫進一步降低
早晚溫差加大
記者先後走訪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以下簡稱「市一醫院」)
急診科、韶關市鐵路醫院康復科得知
老人、小孩、孕婦等特殊人群患者
接診量均有增加
其中以心腦血管疾病
和呼吸系統疾病最為常見
↓↓↓
病患有不同程度增加
市一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喜榮介紹,「天氣轉冷,本周來院就診的病患明顯增多。其中,老人患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較多,來院就診老人多了5%至10%;小孩以發燒、感冒以及胃腸道疾病為主。」
吳喜榮表示,處於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當下,今年的冬季季節性患病人數較往年來說有減少的現象。市民群眾都比較注重個人衛生習慣,外出戴口罩等做好自我防護,對預防呼吸道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
「近幾天往市鐵路醫院就診的病人明顯增多,每天急診、內科看診人數在100人次以上。」市鐵路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徐述介紹,因天氣變冷,老人一般以老寒腿、膝關節病、頸椎腰椎疾病為主。小孩以及老人有咳嗽的現象,出現肺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增多。
冬季寒冷季節性疾病多發,老人要注意防寒保暖。
如何預防?專家這樣建議
季節性變化溫差大,呼吸道和心腦血管疾病多發,徐述建議要順應節氣,在飲食上注意調理,多吃火鍋注意保暖;要注意運動方式,適當泡溫泉可通暢血管,有意識地鍛鍊身體,對預防季節性疾病有很大幫助。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季節,老人預防季節疾病復發,最好的辦法是做好個人防寒保暖工作。」吳喜榮提醒老年市民,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儘量呆在室內,減少外出活動,有生活需求需要外出的情況下,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個人保暖。
今年冬季以來,市一醫院接診小孩發燒的病患相對往年有所減少,但如果小孩高熱到有抽搐的現象,在家中要注意監測體溫,做好物理降溫工作,而且要及時就醫。孕婦作為特殊人群,生病用藥要小心,要遵照醫囑,不可盲目用藥,在冬季要注重預防疾病的發生。
鍛鍊有法外出做好防護
居家鍛鍊身體可有效預防冬季疾病發生,但清晨是心腦血管疾病多發的時間段,吳喜榮建議老人不要選擇早晨鍛鍊身體,不要做劇烈的運動。「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血壓突然升高,早起做劇烈運動易出現意外。」 老人適合慢走散步為主的運動,飯後走一走即可。
「因天氣寒冷的原因,不必過多限制小孩的運動時間、時長以及運動量,但一定要時刻關注小孩體溫的變化。」吳喜榮表示,冬季要注意小孩穿衣服的多少,運動後易出汗,要適時更換乾爽的衣物,可使用汗巾吸取小孩運動後過多的汗液,以防浸溼衣物引起感冒等病症。而孕婦應根據不同的妊娠階段,注意個人運動量的增多或減少,在沒有其他病症的情況下,懷孕後期鼓勵適當多走動,有利於生產。而天氣寒冷,飲食量增多,孕婦適當運動不易引起妊娠過度肥胖。
在疫情防控常態的當下,徐述建議市民群眾還是要一如既往做好防控工作,戴口罩、勤洗手、吃東西用公筷、不隨地吐痰,外出注意公共衛生。他特別提醒,市民群眾在咳嗽感冒情況下一定要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在防控疫情常態化的當下,特殊人群要外出旅遊,不主張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儘量選擇低風險地區遊玩,減少感染風險。」對於冬季喜愛外出看雪旅遊的市民群眾,吳喜榮也補充建議道。
原標題:《冬季寒冷季節性疾病多發,專家建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