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為什麼是中國》:從一盤散沙到大國崛起,該銘記的不能忘

2021-01-11 阿昊談古今

2015年,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發表一篇長文宣稱:中國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中國學者看到後,被氣得不輕。剛好基辛格訪華,就有人問他:美國人怎麼又開始吵吵著中國要崩潰了?基辛格的回答讓人豁然開朗。

基辛格當時並不知道這個情況,還教育中國學者說:「你們作為大學者,不要總是看美國的一些小報,也不要拿小報消息來找我理論,那些消息不過是博人眼球,聳人聽聞罷了。」

一聽基辛格這樣說,學者們更急了,直接說:是《華爾街日報》,這可不是什麼小報呀,寫文章的人也不是小人物,而是專家沈大偉。

基辛格聽完之後,愣了一下,隨即說道:那更不用擔心了,他寫這文章的目的,不過是因為他想競選副國務卿罷了。

中國學者聽完基辛格的話,心裡的陰霾立即散去,方才明白,沈大偉是在揣摩、迎合,對美國投其所好,為自己謀個一官半職。

基辛格之後的話,更是讓中國學者大為震驚,他說:「沈大偉當不成國務卿,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我卻是清清楚楚的。年底之前他的態度,一定會轉變過來的,你們放心好了。」

2015年6月,正如基辛格所說,沈大偉在《華爾街日報》上,又刊發一篇名為《如何與一個崛起的中國打交道》。在後來的交流中,沈大偉辯解說:自己並沒有唱衰中國,那篇文章的標題,是媒體修改的,他本人並不是這個意思。

因此,學者們發現,在美國有個有趣的現象:在美國,但凡是講中國崩潰或是崛起的相關書籍和文章,就會有人買有人看。這說明,美國各界一直以來,都沒放鬆對中國的密切關注。

當時詢問基辛格老先生的學者當中,就有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先生。這段小插曲,出自他的最新著作《為什麼是中國》一書中。

他之所以寫下這段往事,是為了驚醒我們,美國從沒放棄對中國的關注,他們害怕崛起的中國,更害怕中國的反擊,不管是中國的科技還是經濟,發展速度都是他們所擔心的。

但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沾沾自喜,要時刻牢記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振興民族,面向未來,高瞻遠矚,這就是中國。

《為什麼是中國》這本書,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它客觀公正地講述了中國近代史,中國從清朝逐漸沒落,民眾從主人淪落為奴隸,再到如今的崛起,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而是靠著無數先輩和眾多無名英雄,在黑暗中不斷摸索和徘徊才創造了今天。

初讀《為什麼是中國》,帶給我的只有震撼,內容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精美的包裝,只有真實又生動地的講述事實。每一段歷史,每一個案例,都是真實發生在中國土地上的。

正如金一南先生曾說的:理論都是別人的,沒有根,扎不到中國的土地上。中國的「九流」不認可,理論就永遠飄在天上。

《為什麼是中國》是新時代正能量的標杆作品,希望每個人,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都不要忘記,為這個時代多貢獻一些正能量,讓更多的人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享用更為豐富的精神糧食。

想了解更多歷史知識,感受革命先輩精神的朋友,恰逢新年大促,這本經典僅需49元,也就是一頓外賣錢,還是十分划算的!不管是自己翻閱還是送朋友、孩子,這都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大國崛起的密碼,《為什麼是中國》解讀強大身後的民族自信
    從這幾年中國的發展來看,港珠澳大橋到5G的飛速建設和發展,從雷神山,火神山的快速建設落位和到北鬥最後一顆衛星的成功發射。大國工匠們創造了數不勝數讓全世界驚訝的奇蹟。面對從建國之後物資匱乏的時代,到現如今的大國形態,不禁讓人疑問,究竟是什麼讓中國在發展中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 16萬清軍10天內被2萬不到的八國聯軍打敗,金一南:一盤散沙
    1900年,八國聯軍以18811人的兵力,10內日攻陷北京,當時的清軍有160000人,義和團有600000人,都沒擋住,這是為什麼?金一南教授說,因為當時的中國如同破茅草房子,誰上來都能一腳踹倒。在那之前,我們沒有一次戰爭是打贏的,割地賠款,籤不平等條約,一樁樁一件件都說明了當時的中國,衰弱、無力到了極致。更何況還有清朝皇帝的臨陣脫逃,裝備不如洋人,更可怕的是,在晚清時期,上位者無能,民不聊生,以至於在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很多老百姓要麼在遠處觀戰,要麼幫敵人推小車,運送物資,告知城牆的設防漏洞。
  • 章家敦曾預言中國經濟2010年崩潰,金一南:不懂中國經濟發展之謎
    美籍華人章家敦2000年曾預言:中國經濟2005年崩潰,到了2002年,他在香港演說時改口,說2005年中國崩潰不了,大約推遲到2010年,可現在2021年了,章家敦在哪裡?過去的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之下,全球各國經濟都是負增長,唯獨我國經濟繼續正增長。關於中國經濟發展之謎,沒人看得透,也沒人能破解。
  • 和平年代爆發戰爭,中國如何應對?金一南:主要看這一點
    熟悉中國地理的朋友們都知道,中國的版圖幅員遼闊,周邊有多處接壤的國家,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大國之間的交往常常刀光劍影。如今的和平歲月,都是祖國曾經浴血奮戰的戰士和偉大的科學家共同努力換來的。一旦戰爭來臨,中國該如何應對。很多人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展開闡述,有說要加強軍備的,有說要積極發展先進武器的,有說需要有足夠的各方面戰略儲備的。誠然,這些策略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還是沒有切中未來戰爭的核心層面。
  • 金一南將軍的新作《為什麼是中國》,揭秘東北王張作霖的死因真相
    金一南將軍在他的新作《為什麼是中國》一書裡,做了深刻的分析與闡述。皇姑屯事件背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既給中國帶來了先進思想的源頭活水,也帶來了侵略戰爭的滔天禍水。日本比中國早 36 年知道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共產黨」「唯物主義」「辯證法」等術語,甚至包括「勞工神聖」「團結就是力量」等,都是從日本傳過來的。
  • 金一南回憶在英國演講,大家等著看中國的笑話,最後全場刮目相看
    2000年,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首次邀請中國軍官在該學院學習。金一男少將作為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的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在學習期間,每位官員都必須上臺談論其國家的制度,並且演講的順序抽籤決定。當在中國舉行抽籤時,觀眾中爆發出了嘲笑聲。金一南少將理解為什麼,這是因為在這26個國家中,中國大不相同,而首先被選中的愛沙尼亞,才剛剛從社會主義體系中解放出來。
  • 金一南:捍衛國家主權,離不開軍人的血性與擔當
    日本、澳大利亞挑釁稱,美軍為什麼不轟炸南沙的島嶼?不承認中國吹填南沙島嶼的國際合法性,完全可以將其炸掉。面對他國挑釁,金一南將軍霸氣回應:「你們誰敢來炸試試看!我們不攻擊誰,但誰敢攻擊我們,我們就讓他付出加倍代價來償還!」作為「鷹派」人物,金一南的血性與擔當在這番話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 初中畢業的少將金一南,花15年寫50萬字《苦難輝煌》,為銘記英雄
    相反,熱切的金一南教授有一個極好的機會閱讀很多。說到他的童年,他是一個「邊緣人物」,因為他家有六個兄弟姐妹,而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他家遭到了迫害。第五個孩子金一南是一個透明的存在。他總是默默努力,在不被重視的時候默默成長等待機會。正是因為長期被家庭冷落,他養成了一個習慣。
  • 深商夜話丨金一南:百年變局下的中國實力與氣魄
    11月23日,以「百年變局 大國戰略」為主題的「深商夜話」在深商服務中心舉行,特邀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原戰略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教授金一南作主旨分享,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中集(車輛)集團、澳門萬國控股、時尚商業地產、雷曼光電等近
  • 金一南:「醒醒吧,沒人能包圍中國!」
    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維護「一國獨大」的局面,想要把中國「孤立」於世界發展之外,更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美國等國家為了限制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不斷在該地區舉行軍演,想要通過軍事合作的方式恐嚇中國。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在軍事方面達成合作意向,試圖打造「對華封鎖網」。而日前,德國也想要加入到這一計劃中。
  • 店長來了·書單①丨慧源books店長譚順美:《大國崛起》《平凡的...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助推全民閱讀,當然少不了實體書店。來自四川達州的慧源books書店店長譚順美,就向讀者朋友推薦兩本好書:《大國崛起》和《平凡的世界》。推薦書單1《大國崛起》唐晉 主編人民出版社推薦理由:本書涵蓋了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科技等方面的內容,非常值得一看。
  • 領導力與大國崛起
    閻學通對此持相反意見,他在目睹美國秩序如日中天的時候就開始為中國在新世紀崛起做純學術探討,並由此撰寫一系列研究著作,而本書便是其所倡導的「道義現實主義」理論的集大成之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國崛起在中國主流話語體系中是隱匿和缺位的,甚至被刻意迴避。
  • 1998年,46歲的金一南無人問津,他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一鳴驚人
    由於主要表現好,金一南被分配進到宣布鑄造廠,變成一名數控車工。有一次手掌心出現意外負傷,出血不僅,可他卻無動於衷,仍是專心致志於已經生產加工的零件上,果斷確保出不來廢料。1972年,二十歲的金一南被提前錄取參軍入伍。
  • 八國聯軍入侵時,百姓為啥會麻木到助攻?金一南道出了3點原因!
    八國聯軍不到2萬人,如何能在短短10天之內攻陷擁有四萬萬人的大國首都?金一南一針見血道出了根源!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裡,金一南說道:兩千多年封建統治的觀念在中國根深蒂固。以血緣和姓姓為核心的封建王朝,共興,是一家的興,其亡,是一家的亡。最典型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戰敗的消息傳到皇宮,道光皇帝非常難受,他不想賠款也不想割地,但沒辦法。
  • 有《大國崛起》的讀後感嗎?
    以史為鑑,可知興衰------ 讀《大國崛起》有感中國古代有這樣的一句話:「以史為鑑,可知以興替。」這是唐太宗的一句話。中華名族2000多年的歷史中,以史為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近期,與這本書同名的歷史節目《大國崛起》,短短12集,卻歷時三年。一放送便得到了巨大的轟動和觀看熱潮,足以看出國人也非常在意全球的大國以及中國的發展命運。
  • 金一南指出兩大原因
    人們總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是縱觀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大多的共同點到了清朝這裡就不再靈驗。《三國演義》中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清朝卻還沒有分裂,就已經宣告滅亡。不過,金一南教授認為,清朝從1636年到1912年期間的12位帝皇,他們中並沒有一個是昏君。
  • 金一南在華為第一句話這樣說的「無論多艱難,都要把華為堅持下去」
    任正非邀請金一南來華為上課,任何人不得請假,全球同步直播,金一南在華為第一句話這樣說的「無論多艱難,都要把華為堅持下去,因為這個是中國撕破西方的利器!」 為什麼任正非多次邀請金一南將軍講課呢?那是因為在我們國家,金一南將軍的思政課講的最好,最深刻,最觸動人心。
  • 收復海南島,打贏韓戰彰顯中國力量,金一南:生死存亡靠戰將
    金一南在《為什麼是中國》中曾經提到韓戰的重要性,這場戰役不只打醒了美國人,更讓全世界驚嘆中國睡獅的怒吼和崛起。美軍從未想到,中國在內戰剛完畢的「休整期」,居然能快速集結39軍和38軍跨過鴨綠江,這讓身經百戰的結合國軍無比震驚。
  • 有大國崛起觀後感嗎?
    小編總結了大國崛起觀後感600字,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參考一下!看過《大國崛起》使我對世界歷史有了一個真正的了解。但不免讓我想起了中國可悲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了中國從此落後。從1500年開始,歐洲的強國一個接一個的出場,引領了歐洲作為全球頂尖的新時代。五百年前航海技術的提高人類終於有了一種真正的世界觀。
  • 王建朗:抗日戰爭與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
    近代中國研究網:王老師,您好!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經過抗戰國際地位空前提高,您認為抗日戰爭開啟了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抗戰前後中國國際地位究竟有哪些變化?抗日戰爭後,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進入國際政治舞臺的中心地帶。中國從一個被侵略的弱國,成為參與決定國際事務的大國。因此劉大年先生把抗日戰爭稱為中國復興的樞紐,他指出抗日戰爭時期是改變祖國命運的時期,中國經過抗日戰爭走上了一條民族復興崛起之路,這個觀點今天已經普遍地為學者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