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攻陷北京的八國聯軍有多少人呢?18811人,其中日本最多,有8000多人。八國聯軍不到2萬人,如何能在短短10天之內攻陷擁有四萬萬人的大國首都?金一南一針見血道出了根源!
在《為什麼是中國》一書裡,金一南說道:兩千多年封建統治的觀念在中國根深蒂固。以血緣和姓姓為核心的封建王朝,共興,是一家的興,其亡,是一家的亡。
最典型的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戰敗的消息傳到皇宮,道光皇帝非常難受,他不想賠款也不想割地,但沒辦法。退朝後,他沒有回寢宮,而是在大殿前來回踱步,長嘆道:我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賠款了,割地了,道光想的不是我如何對得起普天大眾,如何對得起生我養我的土地,而是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統治者只對家族、只對姓氏負責,不對國家、民族負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帝的,與百姓何幹?打敗了仗,割皇帝的地,賠皇帝的款,與我何幹?
所以,當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原本北京城高池深,難以攻入。是北京的居民向八國聯軍通風報信,告知廣渠門的下水口沒有封堵設防。
八國聯軍包圍故宮包圍皇軍時,是北京民眾幫著填平壕溝,幫著架梯、扶梯。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當地民眾也加入了哄搶園裡財物的行列。
金一南指出百姓麻木的原因
金一南將軍在他的新作《為什麼是中國》裡指出了八國聯軍入侵時,百姓麻木的原因:
1、封建王朝的家天下
從秦始皇首次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開始,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便長期處於家天下的統治下,國是皇室一家之國,皇帝一人之國。
道光皇帝
統治者只需要對家庭和姓氏負責,所以就連有著中興之主稱號的道光皇帝,在面對國家的空前危機時,依舊只是感嘆「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統治者不把民眾當自家人看待,民眾自然也會冷眼旁觀,或者說麻木不仁。
在他們看來:大清興旺,也是皇帝一家的事;大清敗亡,還是皇帝的家事;反正割的是皇家的地,賠的是皇家的錢!與我小小百姓何幹?
2、民族意識沒有覺醒
在清朝後期,林則徐、嚴復等一批有識之士率先睜眼看世界,逐漸有了民族意識的概念,嚴復在他的《天演論》的按語中指出:
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為生存而競爭,「進者存而傳焉,不進者病而亡焉」,「負者日退而勝者日昌」,中華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國如果不能自強,就會「弱者先絕」,亡國滅種,失去民族生存的權利。
林則徐
但是民眾的民族意識還遠遠沒有覺醒,只要炮火沒有打到自己家的門前,那麼一切與我無關,就像魯迅先生的小說《藥》裡寫的那樣。
民族志士的鮮血,居然可以被民眾當做治病救人的「藥」,血饅頭果真能治病嗎?大概未必,至少救不了麻木的心。
3、生活所迫
當時的民眾窮困,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當侵略者拿出精緻的西洋生活用品,罐頭等食品作為交換,而只是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毫無風險的事情,甚至另外還有報酬,有多少人會拒絕呢?
他們確實很麻木,但請不要用現在的眼光去衡量他們。在當時歷史背景環境下來說,生存下去才是他們心中的首要準則。
金一南說:這是我最心痛的一部分,也是中國人最不願意回憶的。
楊靖宇,你應該有聽過吧?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抗到最後剩他最後一個,日本人就是抓不住他,說他人高馬大像個大鴕鳥,在雪地上三蹦兩蹦就不見了。
其實並不是因為他人高馬大,而是因為他在深山裡有好多密營。然而最終將楊靖宇置於死地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他身邊的一個個叛徒:程斌、張秀峰、張奚若……
但是這個部分如果我們不回憶,不深刻地反思,認識自己,我們就永遠不知道我們為何衰弱,也不知道要如何讓沒有靈魂、沒有血性的國人覺醒。
不知道1840-1949的百年沉淪的根源,我們又如何擁有1949-2049的百年復興?我們又如何從苦難走向輝煌?
正因為這種覺醒,才會有一個又一個的楊靖宇站起來說: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人,還有中國嗎?
什麼是中國脊梁?什麼是中國的血性?什麼是中國靈魂?楊靖宇用他的生命向全世界昭示。
在國家最艱難的時候,正是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放棄不肯坐以待斃,才喚醒了更多中國人的血性和靈魂。
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中華民族的命運已經發生而且正在發生著波瀾壯闊的變化,而這一偉大變化又是幾代人流血犧牲奮鬥的結果。
《為什麼是中國》寫道:偉大與非凡,並不在於是否能夠發出神一般的預言,而在於始終保持一種珍貴的歷史自覺,既能對歷史運行規律進行深刻領悟,又能對社會發展前景主動營造,既能夠迅速修正自己的失誤,又能迅速採納別人的正確意見,從而掌握了戰無不勝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武器。
然而身處和平年代,尤其是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我們似乎又喪失了這種精神力量和武器。年輕一代,我們的後輩,對那段歷史的了解越來越少,對於苦難的認知也越來越少。
時代從來不缺少歷史,也不缺少英雄,缺的是把精神力量一代一代傳下去的自覺。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去讀《苦難輝煌》,去讀《為什麼是中國》。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下單。
從《苦難輝煌》到《為什麼是中國》,金一南將軍為我們深刻解讀了百年中國所經歷的苦難,經歷的奮鬥,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如果你有聽過金一南將軍精彩的講座或看過他的視頻,那麼這套書的內容絕對要比演講精彩數倍。只有讀懂那段歷史,才能讀懂中國的當下,並將這種中國力量一代一地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