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除辣椒炭疽病和疫病?

2020-12-22 張蛋家常事

辣椒炭疽病的防治:

一、種子消毒。方法是先用涼水預浸1~兩小時,然後用55℃的溫水浸十分鐘,再放入冷水中冷卻後催芽播種,或是將種子在涼水中浸泡6~15小時,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五分鐘,澇出後再用草木灰中和酸性,再進行催芽播種。

二、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棚室要合理通風,避免高溫高溼,注意排水,適當增施磷鉀肥。及時清除病葉、病果及殘株,與瓜類豆類蔬菜實行2~3年輪作。

三、發病初期及時用藥,常用藥劑有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或8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300~400倍液,每隔七至十天噴一次,共2至3次。

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

一、選用無病新土育苗或床土進行消毒,用25%瑞毒黴或75%百菌清每平方米8克農藥加10~15公斤細土拌勻,將1/3藥土施入床內,播種後將剩餘的2/3藥土覆蓋其上。

二、加強栽培管理,注意通風透光,防止溼度過大,選擇晴天澆水,澆水後注意提溫降溼,要避免高溫高溼,及時拔出病株。

三、藥劑防治:1、定植前用25%瑞毒黴或75%甲霜靈800倍液灌根,5~7天灌一次。2、定植後發病前可噴80%代森錳鋅600倍液加以保護,15天一次。3、發病初期可噴灑40%乙磷鋁可溼性粉劑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每畝施藥液40公斤,隔7~10天一次,連續2至3次。

4、保護地可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250~300克。病害嚴重時,用藥間隔期可縮短。5、實行輪作,避免同瓜、茄果類蔬菜連作,可以十字花科、豆科蔬菜輪作。

相關焦點

  • 茄子綿疫病、炭疽病、褐斑病、葉斑病、白粉病、莖基腐病
    一、病情分析:綿疫病症狀:幼苗期發病,莖基部呈水浸狀,發展很快,常引發猝倒,致使幼苗枯死。成株期葉片感病,產生水浸狀不茄子綿疫病規則形病斑,具有明顯的輪紋,但邊緣不明顯,褐色或紫褐色,潮溼時病斑上長出少量白黴。莖部受害呈水浸狀縊縮,有時折斷,並長有白黴。花器受侵染後,呈褐色腐爛。
  • 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有何不同
    馬鈴薯、辣椒、番茄、茄子這幾種茄科植物上經常發生早疫病、晚疫病、疫病和綿疫病。都帶「疫」,到底有何不同?在症狀上如何識別?首先,疫,就是來勢洶洶的意思,指急性流行的傳染病。早疫病的病原菌屬於真菌中子囊菌亞門裡面的鏈格孢菌,寄生能力較強,但不屬於專性寄生菌,在侵染植物的時候也會分泌一些有毒的酶類物質,因此,這類病害一般發生在植株進入開花期以後遇到連續陰雨天造成根系吸收能力較差整個植株長勢較弱的時候,先侵染植株的老葉上,但也可以侵染果實和莖稈,病斑具有同心輪紋;從植物生長發育時期上,發生的時間比晚疫病早一些,故稱早疫病。
  • 植保《辣椒疫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技術》 《8月適合扦插的「三種花...
    疫病是辣椒生產上最嚴重的病害之一,病害流行時可引致大片植株枯死,造成重大損失。 辣椒疫病—莖梢部症狀
  • 辣椒開花坐果期如何管理好呢?
    辣椒從開花到結第一個辣椒為開花坐果期,這個期間是以營養生長為主過渡到以生殖生長為主的轉折時期。那麼,在這個時期我們應該如何管理好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水肥管理1、辣椒開花後如果土壤不是特別的乾燥,我們可以先不澆水,以防植株徒長,引起落花落果。2、當第一個辣椒坐穩後,我們可以適當地澆水,保持地面溼潤。
  • 高產量露地栽培辣椒技術,方法獨特、低成本、高收益
    辣椒是一種非常美味爽口的食品調料,更是很多人用來製造各種罐頭包裝的調味品。對於喜歡食辣椒的人,說到辣椒渾身都是寶,辣椒味辛熱性,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辣椒紅素、蛋白質、鈣、磷等。辣椒品種非常多、比如海辣、茄辣,菜辣,牛角辣、蕃辣等等。
  • 如何培育出健壯辣椒苗?整地選種浸種播種技術詳解(附壯苗絕招)
    辣椒若要高產,苗子必須好,健壯、無病是首選。如果沒有育出優質辣椒苗,去購買的別人苗子,由於不知底細,買到劣質種子培育的苗,後期疫病發生、二頭多、產量低等情況經常發生。健壯的辣椒苗只有通過自己培育出來,才放心可靠!2020年5月底,鄢陵一位辣椒種植戶從旁邊鄉鎮以每株0.5元的價格購買了300元辣椒苗,結果是先是花葉病毒病爆發,接著疫病爆發,最後二頭過多,最後每畝產量不足300斤,這便是個血淋淋的教訓!
  • 辣椒種子怎麼種
    辣椒是非常常見的食材,有的菜友想自己種,辣椒種子易得,卻不知辣椒種子怎麼種,其實辣椒種植還是很簡單的,本文從兩個角度來說,都適合家庭種植
  • 綠色食品露地鮮食辣椒生產操作規程
    綠色食品露地鮮食辣椒生產操作規程1 範圍本規程規定了邵陽市大祥區綠色食品露地鮮食辣椒的生產基地條件、品種選擇、育苗、定植、田間管理、採收、貯藏運輸、生產廢棄物的處理、生產檔案等生產技術。本規程適用於邵陽市大祥區的綠色食品露地鮮食辣椒生產。
  • 如何防治青瓜疫病?
    如何防治青瓜疫病?(1)症狀莖、葉和果實均可受害。莖部多在節部發生,初期病部呈暗綠色水漬狀,後縊縮變細,有時幾節同時發病,使病部以上瓜蔓萎蔫,最後全株枯死。葉柄症狀和莖部相同。被害葉片多在葉緣和葉柄連接處發生不規則水漬狀暗綠色大斑,天氣潮溼時,病斑擴展很迅速,常造成全葉腐爛,天氣乾燥時,病斑呈青白色,乾枯易破碎。近地面瓜條易得病,病部出現暗綠色凹陷斑塊,多從花蒂部發病,逐漸擴展,病部軟化,縊縮腐爛,溼度大時病部表面生出稀疏的棉絮狀白黴,發出腥臭味。
  • 如何根除頭皮屑
    如何根除頭皮屑 1.生薑片可用來擦拭頭皮和髮根,不僅可以消毒和去除頭皮屑,還可以治療脫髮和促進髮根毛囊頭髮再生。 2. 工作和休息規則 注意作息時間的規律性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因為睡眠不足或睡眠時間不穩定會直接導致內分泌紊亂,增加毛囊油脂和頭皮屑,所以多休息,調整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至關重要。
  • 如何識別Hp根除後胃早癌?放大內鏡可能是關鍵
    近些年,由於幽門螺桿菌(Hp)在人群中的高感染率和大眾根除Hp意識的提高,目前Hp根除後患者在胃鏡檢查中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由於胃早癌表面覆蓋有非癌的黏膜上皮,Hp根除後患者胃早癌在內鏡下難以發現和確診。如何提高Hp根除後胃早癌的發現率一直是消化內鏡醫師關注的熱點和難點。
  • 初夏來臨,茄子綿疫病防治有妙招!
    茄子綿疫病、褐紋病和黃萎病統稱為茄子三大病害,這三大病害是茄子生產過程中的主要障礙。茄子綿疫病,又叫「爛果」、「水爛」、「掉蛋」,屬真菌病害,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主要危害茄子果實、葉、莖、花等部位。二、發病規律1、初侵染源: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2、傳播途徑:病菌借風雨和灌溉水傳播3、發病條件:高溫高溼有利於發病。
  • JOJO:遇到臭名昭著的BIG,如何將其根除?
    我看到評論區有人在問如何對付臭名昭著的BIG,看到大家對這個問題比較熱心,所以我今天就寫文章說道一下。先來說一下原作裡給出的根除BIG方法。有人可能會問,既然BIG的再生能力很強,它變成碎片之後很快就會恢復,這種做法根除不了BIG啊?
  • 林業需看:杉木根腐性炭疽病的產生及防治,這些你都了解嗎
    通常情況,杉木炭疽病最經常發生於1100~1600m的高海拔地區的人工種植的杉木林裡面。病害發生時,一般病原菌都會從樹冠下部的部位往逐漸的往上發展蔓延,直至最後葉尖端褐變枯死。有些情況下,其根頸和頂梢出會長出新梢,進而病株出現歪倒狀態。通常情況下迎風面較背風面發病嚴重,上坡位較下坡位發病嚴重。
  • 根除失敗如何補救?
    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和全民體檢的普及,幽門螺桿菌(Hp)漸漸成為了熱詞,各種科普接踵而來,讓大家對於Hp有了較全面的認識,然而,很多感染者卻存在著根除失敗的風險,為什麼Hp如此頑固?當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應對呢?
  • 臉上黑頭粉刺如何根除?
    根除臉上的黑頭粉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1.注意臉部肌膚的清潔。黑頭和粉刺一般出現在油性肌膚上,是因為臉上油脂分泌過多從而導致毛孔堵塞而形成,所以平時要注意肌膚的清潔和毛孔疏通。選擇溫和洗面奶洗臉,還可以用清潔面膜來清潔、疏通毛孔。除此之外,也要定期對肌膚進行老壞角質層的清除。
  • 南瓜在生長過程中突然藤蔓腐爛是什麼原因,如何補救?
    南瓜在生長過程中突然藤蔓腐爛是什麼原因,如何補救?看了這樣的問題,可能會有人迅速想到「南瓜蔓枯病」。其實,這是不對的。它不是蔓枯病,而是南瓜疫病。因為南瓜蔓枯病是由子囊菌亞門真菌中的甜瓜球腔菌侵染引起。但南瓜蔓枯病危害南瓜莖蔓的特點是莖基部發病,南瓜蔓枯病發病後有一個侵害過程,不會出現突然腐爛現象。
  • 青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舉辦2020年全省動物疫病防控重點工作...
    日,青海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召開2020年全省動物疫病防控重點工作推進培訓班。培訓班全面總結了2020年全省動物疫病防控重點工作推進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研討新形勢下做好動物疫病防控重點工作和難點工作,推動全省動物疫病防控體系能力建設,推動各項防疫措施落實落地落細,為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做出新貢獻。全省各市(州)、縣(市、區、行委)和2個省種畜繁育中心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共計70多人參加了培訓。
  • 辣椒怎麼管理?辣椒怎麼種植?辣椒如何高產?
    1、土地管理 辣椒種植的土地不能連著種植,只能種植一年,第二年需要倒茬,不可以連續種植。辣椒需要的土壤要保持疏鬆,並且種植辣椒需要透氣通風。並且要深翻土壤。剩翻半尺就可以。要把地整理的排水方便,適合灌溉。並且要給土壤進行處理,防止蟲子破壞辣椒的成長。並且要在土壤裡參合農家肥。或者是複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