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她說》這檔女性獨白劇真是越來越好看了。每一期都能拍出女性獨特的美,展現出現代女性的困境。
《重塑》這個短片主演是詠梅,她全程素顏,表演十分具有感染力。這一期的主題同樣深刻,詠梅振聾發聵地一拳,打破了傳統女性的桎梏。
阿梅是一個中年全職太太,孩子們逐漸長大。有一天,阿梅的老公捧著她的手說:我們好好地分開吧!
這好像一個夢,阿梅想醒過來,想把茶潑到丈夫臉上,可是她什麼也沒做。
「孩子歸我吧,他們可以留在最好的學區,你一直是個好媽媽,我會補償你的。」老公早就盤算好了一切。阿梅措手不及,老公的律師跟她說:男方有固定的收入,而你沒有工作,這官司你打不贏。
阿梅小的時候,也曾經是個性格跳脫,喜歡瘋跑和爬樹的野孩子。
「女孩子家家,像什麼樣子!」父親厲聲罵她。「你長大了,不能再這麼野了。你要懂事。」母親溫柔地念叨。經年累月,阿梅成了一個乖孩子。
可她不明白,一直賢良淑德的母親,為什麼過得也不好。母親總是在洗澡的時候一個人痛哭,她以為水聲能掩蓋住哭聲,但每一次,阿梅都聽見了。
阿梅的父親在外面有女人,母親卻不怪他,因為他不提離婚,成全了家族的體面。母親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阿梅身上,確切地說是寄托在了阿梅將來能找個貼心、誠懇的男人上。
阿梅乖乖地考上了父親指定的大學,乖乖地相親。她的男人並沒有那麼令她心動,可是他看起來很誠懇。
阿梅一直乖乖的,一邊認真工作,一邊盡心盡力地帶孩子。她在大寶出生後又回到職場。
有一天,當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時,卻看到了老公正在發怒。女兒發燒了,自然是做母親的失職,阿梅很自責。
丈夫對她大發雷霆,隨後又對她道歉:對不起,辭職回家吧,別那麼辛苦!
阿梅猶豫了,她小聲辯解:可我剛剛才升了職。阿梅沒有說出口的是,她熱愛工作,願意承擔那份辛苦。
「別猶豫了,你為孩子想想,為咱家想想,賺錢有我呢!」丈夫永遠胸有成竹,像是早就想好了一切。
阿梅不甘心,可是母親的聲音仿佛就在耳畔呢喃:你要做個乖女兒,你要做個好妻子,你要做個好媽媽。阿梅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幾年過去了,阿梅盡心盡力地照顧家裡,她又生了一個孩子,努力地把孩子們養大,讓丈夫毫無後顧之憂地打拼事業。
直到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丈夫跟她說:我們好好地分開吧。
阿梅終於能理解母親在洗澡時哭泣的心情。母親是個好女人,她也是個好女人,可好女人為什麼只能在洗澡的時候偷偷哭泣,用水聲來掩飾哭聲?
湊巧的是,就在前幾天,我也跟母親發生了一場爭執。母親指責我的女兒不夠乖,一點都不像女孩子。
我說:我就是不想要她乖乖的,我願意她活得肆意一點,甚至自私一點。就算我什麼都不要求,這個社會給女性的桎梏也已經太多了。
女性要溫柔,女性要顧家,女性要寬容,女性要大度,女性還得兼顧事業。
就像阿梅,女兒病了,明明是夫妻兩人的孩子,丈夫卻理直氣壯地責怪她。她自己也感到深深的自責。為了照顧孩子,丈夫讓她辭職她就辭了。明明是為了家庭做出的犧牲,卻成了離婚時丈夫爭奪孩子的砝碼。
我不想讓女兒太乖,我不怕她跟我頂嘴。世俗對女性的要求,我一樣都不想灌到她腦袋裡。我不願做那個輿論的幫兇,我更願意做她最後的港灣,接納她的離經叛道,而不是責怪她:你為什麼就不能……。
這幾天看到的熱搜,更是堅定了我的想法。
比如成都那個女孩,只是跟爺爺奶奶吃了頓飯,出門和朋友吃了頓串串,然後看電影的空隙做了個指甲,接連兩晚去了酒吧。就受到了大量的指責。
人們說她小小年紀就去酒吧,一看就不是個正經女孩。20歲,正是花樣年華,精力充沛的時候,去酒吧就等於不正經?
又比如日本女星佐佐木希,32歲嫁了47歲的藝人渡部建,婚後全職在家,才剛生了個兒子不到1年。
女方長這樣,男方長這樣:
佐佐木希絕對算得上天仙級別的女神,而渡部建在跟女神結了婚之後,出軌的人數超過7個!其中還不包括一夜情。
事情曝光之後,渡部建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真是太愚蠢了。工作方面非常順利,私生活方面也順風順水,所以才會得意忘形。
(私生活順風順水,是老婆把你照顧得太好了吧?一個人帶孩子,不給你添麻煩,讓你太閒了是吧?)
渡部建還稱讚妻子性格開朗,只要有她在,無論什麼樣的場合,氣氛都會瞬間活躍起來。當他因為工作失落的時候,只要聽見老婆說一句:「你一定可以的」,就會立馬動力十足。
活生生演繹了什麼叫仙女擋不住老公出去瞎搞。
而當全世界都知道佐佐木希被綠了之後,她又是怎麼做的呢?
因為醜聞,渡部建失業了,接不到通告。佐佐木希主動出來營業,接了各種她之前都不會考慮的綜藝節目。接受採訪的時候她說:雖然老公錯了,但我們是一家人,無論如何孩子需要爸爸,希望老公能振作起來。
據娛樂圈人士透露,她還向電視臺高層請求繼續起用渡部建。
最近上熱搜,也是因為她拒絕離婚,堅持挺花心老公到底。
別人的私生活,我們不好評價,可是女性不該為了所謂「孩子需要父親」,「離婚就不體面了」種種理由,束縛住自己。如果連佐佐木希這樣的女神都要忍辱負重,那普通女性豈不是更加絕望了?
在短片《重塑》的後半段,阿梅終於幡然醒悟,分手並不都是女人的錯,哪怕女性總是被各種聲音包圍著:
因為你太瘦了,所以男人跑了;因為你太胖了,他不喜歡你了;
因為你書讀得太多了,沒法溝通;因為你書讀得太少了,什麼都聽不明白;
因為你燒菜太淡了,因為你燒湯太鹹了;
因為你關門太響了,你的笑聲太大了;
因為你一直微笑,我以為你很高興;
因為你一直沉默,我以為你很喜歡……
女人啊,不要總是如此自責,不要擔心被人挑毛病。
阿梅在最後振作起來了,她決定不再通情達理,而是要跟老公據理力爭,打官司爭奪孩子和財產。
未來如何不得而知,她未必能獲得勝利,可是重要的是,她重塑了自己,她終於從整個社會和母親親手裹在她心上的一條條線中掙脫出來,她不再是那個乖乖的阿梅。
作為父母,我們為什麼要讓女兒乖乖的?
就因為女孩更注重親密關係,更在乎父母愛不愛她,願意為了一聲表揚乖乖聽父母的話,害怕被批評而不敢做出格的事?
就因為我們希望孩子走一條大多數人走過的路,希望她乖乖的讀書、相親、結婚、生子,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或者全職帶孩子?
就因為所有女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大家都習慣了忍耐,習慣了等待,等孩子長大了,一切就都好了?
這樣的忍耐,就像一堵厚重的牆,阻隔在所有女性面前,而現在,這牆上有了裂痕,陽光照射進來。
我希望女兒能學會享受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