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 | 快時尚不香了!Zara三姐妹品牌全線撤離中國,僅靠「白菜價」吸引不了消費者

2021-02-15 商學院

文:董枳君

ID:BMR2004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在中國正斷臂求生。

近日有報導稱,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 & 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而Inditex旗下的Zara、Zara Home、Oysho和Massimo Dutti的中國實體店繼續保留。

近兩年,快時尚行業被陰雲籠罩。Zara、H&M、Gap等快時尚巨頭「走下神壇」。

2020年12月,H&M發布2020年第四季財報顯示,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第四季度銷售額從去年同期的617億瑞典克朗降至525億瑞典克朗。Gap則表示,到2024年初將關閉350家門店,約佔北美門店的30%,其中包括220家同名Gap門店和130家旗下高端品牌「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門店。2019年,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在數月的現金短缺之後申請破產保護。2020年5月, ESPRIT開始關店;7月,Zara母公司宣布於2020年及2021年關閉1000至1200間實體分店。短短幾年,幾乎所有老牌快時尚公司都折戟。

Zara們為何不靈了?快時尚還香嗎?大量快時尚品牌撤出中國後,留下的空白市場會被誰佔領?快時尚將被誰取代?

2021年1月8日,有消息稱,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 & 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對此,《商學院》記者向Inditex集團方面求證,對方回復稱,「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 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此後,Inditex在中國線下商場僅保留品牌Zara、中端白領品牌Massimo Dutti、內衣品牌Oysho和家具品牌Zara Home的運營。

《商學院》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目前,Bershka和Pull & Bear在北京只剩下4家門店、Stradivarius在北京僅有2家門店,而大部分開始了打折清倉。

「薈聚這家在打折,價格很便宜,才幾十塊錢,不過號不全了,靠運氣。」糖豆(化名)對《商學院》表示,聽說這家店要退出中國市場,約好朋友來撿漏。但是就她觀察,並沒有撤店的跡象,還是有很多新款產品。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Inditex的營收便難掩困境。

2020年9月,Inditex發布的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虧損了15億元,上半年的虧損和疫情相關,但在2020年10月31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顯示,銷售額同比下降14%。同時計劃關閉1200家門店。2020年是Inditex上市近20年的首次虧損。四個月,從計劃關閉1200家到Bershka、Pull & Bear和Stradivarius全部關閉,Inditex受到的重創可見一斑。Bershka、Pull & Bear和Stradivarius雖然已在國內布局多年,但其影響度和消費者接受度,遠遠低於其他快時尚品牌。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三家品牌風格還是難以擺脫服裝同質化的困境,這三家品牌主要的消費人群是16—25歲左右的學生群體,且風格多為運動休閒,價格也多在29—199元之間。其次是服裝質量一直被消費者吐槽。」服裝行業專家程偉雄分析稱。

程偉雄指出,近年來,針對年輕人的服飾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給消費者的選擇變多了。這也給Bershka、Pull & Bear和Stradivarius帶來了極大挑戰。在Bershka、Pull & Bear、Stradivarius的門店裡缺少突出的風格,僅靠「白菜價」已經吸引不了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且這三個品牌本身也較同質化。

「開店意味著成本,而且現在大家線上購物的習慣越來越穩固,對於服裝企業來說,店多實際上都是負擔了。」程偉雄告訴《商學院》記者。

「中國關閉門店或許是Inditex面對疫情暴發後的戰略性調整。」零售行業分析師王曉峰表示,據他觀察,Inditex一方面計劃關閉較小的門店,另一方面會專注於規模較大的旗艦店。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10月16日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家四層樓高的Zara店鋪亮相營業,這是Zara在亞洲最大的門店。Inditex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將關閉較小門店,保留面積更大、品質更高的門店,此次王府井大街門店也是Zara新戰略的探索。

                       

Zara亞洲旗艦店

實際上,此次三家品牌在中國關閉線下門店,並不出人意料。2020年6月,Inditex曾在2020—2022發展計劃中透露,將在全球範圍內永久關閉旗下1000至1200家門店,加速發展線上。Inditex也曾對《商學院》表示,「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

 「對Inditex而言,或許是斷臂求生。掌握住核心品牌Zara、家居生活方式品牌Zara Home,以及高階職場風的Massimo Dutti和專注家居內衣的Oysho,或就已足夠。」 王曉峰指出,留在中國的這些中端品牌在細分市場表現不錯,正好能滿足部分人消費升級的需求。

快時尚的「快」,顯然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刺殺傳統品牌的同時,也從掀起快時尚風潮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把劍鋒對準了自己。

快時尚之所以能夠一度成為消費者的摯愛,主要源於其可提供海量單品的選擇模式,以及T臺流行的男女成衣設計元素轉化成青少年和嬰兒衣物等的產品線,讓年輕父母們愛不釋手。同時,較高的性價比,又讓快時尚具有了價格上的強大競爭力。

Zara的問題到底出在哪了

熟悉Zara的人都知道Zara的優勢在於快時尚。從快時尚的角度看,ZARA是成功的——幾乎每次世界各大時裝周發布潮流新品,不需要幾天時間就能在ZARA店鋪裡面看到類似的產品。

王曉峰表示,相比其他的快時尚品牌,ZARA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對產品和供應鏈的重視。Zara的衣服通常兩星期更新一次,隔兩周逛商場就會發現ZARA上新了,同時依靠大數據,設計師根據反饋快速迭代。

不過,Zara也被人詬病不時「抄襲」各家奢侈品大牌,它也承認並交著巨額罰款。網絡上不乏「Zara不引領潮流,只做時尚搬運工」的調侃。

而曾經令Zara引以為傲的供應鏈系統,在當下已不再那般「傳奇」。國內不少網紅店也在追趕Zara 21天完成選款、打版、製作、上新到門店的驚人速度

例如淘寶網紅店「錢夫人家 雪梨定製」已經能實現一款單品從原材料紗線製造到成品,工廠出貨上線只花12天,而阿里新製造平臺樣本「犀牛工廠」,可以只需7天。

Zara除了在中國面對的眾多對手,對消費者的感知也逐漸降低

一兩百元能買一件國潮衣服,而且看起來又潮又酷。這種平價、易得的時尚屬性,讓街頭風很快就流行起來。而Zara們過去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平價時尚。

儘管Zara擁有各種風格、適合各種場景的衣服,但它的設計很難偏離主流市場的審美,也因此忽視了小眾市場的需求。」一位服裝設計師對記者表示,中國服裝消費者複雜而多面,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已經在追求個性獨特的品牌主張。

「你會發現現在在Zara很難挑到合適的衣服。」有不少消費者表示,現在對Zara並沒有什麼執念,反而更青睞於物美價廉的小眾設計師品牌。

正是如此,也讓Zara感受到危機,加速線上布局。

2014 年,Zara開設了天貓官方旗艦店,目前該店鋪擁有2285萬粉絲。直播、短視頻等內容化嘗試,Inditex都不想錯過。無論是Zara、Oysho,還是Bershka、Pull & Bear,紛紛開始入駐小紅書、抖音等媒體渠道。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遍地黃金的藍海市場,大量的品牌可謂是群雄逐鹿,無論是優衣庫、HM這樣的國際品牌,還是國內的眾多巨頭,甚至於不少突然冒出來的黑馬品牌。」程偉雄指出,由於服裝市場的入門門檻實在太低了,大量的市場進入者快速進入,對於Zara來說卻缺乏足夠中國化的差異競爭優勢,Zara出現失速現象也就顯得非常正常

不可否認,Zara依舊龐大,但其他品牌已經從四處湧來,在它難以覆蓋的細分市場主導流行。面對中國時尚市場和消費者們,Zara必須加速。《商學院》也將持續關注。

(版權聲明:「商學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繫方式:15210618901,商務合作請加微信15210618901。)

獲取商界新鮮資訊、聆聽大佬領導「心經」

揭秘大公司裡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學院校

這是一座開在你身邊的《商學院》

相關焦點

  • ZARA姊妹品牌大撤離 快時尚因「快」自掘墳墓
    快時尚品牌的風光,來得快去得也快。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旗下部分品牌撤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一經發酵,北京商報記者便實地走訪了Bershka、Pull&Bear及Stradivirus門店,發現除部分業績較好的門店在堅持營業外,多數門店或是「人去樓空」,或是急著將全線產品促銷打折。
  • Zara三姊妹中國關店,快時尚江湖變了
    終於,快時尚巨頭Zara的母公司Inditex也沒躲過關店潮,向競爭慘烈的市場低下了高貴的頭。 據WWD(國際時尚特訊)消息稱,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的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最快或將於1月底關閉中國所有門店,僅保留官網和天貓店繼續運營。
  • Zara母公司開始大撤退,快時尚轉型的路上,域名也是一大助力
    近日,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眾所周知,ZARA以及這些姊妹品牌,都屬於「快時尚」。快時尚也一度成為中國消費市場最吃香、最火爆、最吸引眼光的消費業態,頗受消費者喜愛。
  • ZARA在中國失寵:開店數量下降,兄弟品牌明後年撤離,快時尚不香了?
    商業地產自2009年掀起開發熱潮,到2013年達到開業高峰,不少地產項目把快時尚當做引流品牌,催生了快時尚品牌的急劇擴充。公開數據表明,截至2013年底,包括優衣庫、ZARA、H&M在內的10個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開店近1000家。但由於開業面積遠超過零售消費額增長,此後商業地產尤其購物中心面臨空置率高企、租金下滑的困境。
  • 看膩了HM、Zara、優衣庫嗎?種草這些快時尚品牌!
    在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快時尚已經是年輕人生活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像hm,zara等這些眾所周知的快時尚品牌或許已經不能滿足愛時尚的你,那麼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些價格合理的快時尚品牌。一 、BershakBershka是zara的姐妹品牌,其服飾與zara相比,價格要親民很多,而且也更適合學生黨等的年輕人。充滿著滿滿的街頭感。目前在我國很多大城市已經有其實體店,並且在某寶也能找到其官方旗艦店。
  • 徹底退出中國市場!繼ZARA之後,同公司的這「三姐妹」也撐不住了
    從抄襲到西班牙首富,誰能想到,一個小小的快時尚品牌,竟然成就了一位全球聞名的超級富豪,相信這個品牌大家都不陌生了,正是來自西班牙的著名快時尚品牌ZARA,不過一向以抄襲著稱的ZARA,終究也沒能躲過2020年的寒冬。
  • GAP關店、ZARA開店,快時尚品牌的退與進
    5月17日,中國商報記者來到該店,發現大部分商品以四折價格甩賣,其餘商品也被標上了紅色的優惠價籤。不過,並非所有的快時尚品牌都在精簡業務。在經歷過業績增速放緩、股價暴跌的低谷期之後,ZARA開始不斷轉型。面對適者生存的行業的趨勢,快時尚品牌未來的道路究竟應該如何走下去?
  • Zara三姊妹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快時尚為什麼不行了?
    「這三個品牌的質量都不是太好,款式也不談不上非常時尚,就算在打折也不知道該買什麼。」市民夏小姐表示,快時尚或多或少存在著服裝質量不好的問題,但這三個品牌的問題很明顯,基本上穿一兩次就會變形。「買過幾次就再也沒買過了,所以關店了一點遺憾都沒有,反正可替代的很多。」
  • Zara三姊妹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快時尚為何「快」不起來了?
    在世界市場上,有一家公司因抄襲起家並短期內形成巨大的市場優勢,甚至讓其掌門人成為了西班牙首富,這就是世界著名快時尚品牌ZARA,一直在中國組隊「快跑」的Zara,他的小夥伴們或要「退賽」了。信息顯示,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將把旗下Bershka、Pull&Bear及Stradivarius的所有中國門店於本月底全部關閉,僅保留官網、天貓旗艦店等電商渠道。
  • 在中國火了16年的快時尚一姐Zara,為什麼「不香」了?
    阿曼西奧·奧特加認為:只有有錢人才能衣著光鮮是不公平的,我想要解決掉類似不公平的社會現象。由此,Zara開創了「平民時尚」的歷史。Zara一邊複製秀場流行款,另一邊通過不斷降低成本,壓縮利潤,把秀場流行款賣出了甜甜圈的價格。只有這兩樣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快」。
  • 海外快時尚品牌大撤退!Zara姐妹品牌為何全部關閉?
    Zara的姊妹品牌全部關閉,快時尚品牌遭遇大清洗。據西班牙《20分鐘》1月8日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僅保留Zara線下實體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Zara母公司Inditex近來表現實在不怎麼好,關閉線下門店實屬無奈之舉。從財報可見一斑。
  • 快時尚關店又多三家 這回是ZARA的三姊妹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 文/圖)要在中國市場關店的快時尚品牌又多了三家。有消費者告訴記者,她看到Bershka最低四折起的標誌,抱著撿漏的心態過來淘貨,但挑了半天,對款式和質量都不太滿意。「好不容易有兩件看上的,居然是店裡已經很少的當季新品」。  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更熟悉的快時尚品牌是ZARA,但作為ZARA的三個姊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也承載了不少年輕人的青春回憶。
  • 如何簡單評價一下ZARA、H&M、UR這三個快時尚品牌?
    1、ZARAZARA(颯拉)是1975年設立於西班牙隸屬Inditex集團旗下的一個子公司,既是服裝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零售品。ZARA深受全球時尚青年的喜愛,設計師品牌的優異設計價格卻更為低廉。
  • Zara三個姊妹品牌將全線關閉中國線下門店,鄭州市場如何?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張利瑤 文圖)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洗牌潮仍在繼續。近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從多方了解到,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 武漢Zara關店,快時尚鼻祖要撤出中國?
    因為事發突然,又是快時尚知名品牌在一個城市所有的店突然全部關閉,今早,服裝自媒體圈紛紛開始揣測,「是不是快時尚鼻祖都要撤出中國啦?」 的確,單一城市門店關店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關注,與快時尚品牌近年以來陸續敗走中國也有很大關係。
  • 節節敗退,ZARA旗下三姐妹品牌關閉中國門店!
    來源:新財富雜誌在國內幾年的快時尚品牌,開始出現水土不服了。來源:獵雲網(ID:ilieyun)作者:呂鑫燚據外媒報導,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 ZARA姊妹三品牌大撤退,快時尚之王怎麼了
    一、ZARA三姊妹退出中國?據界面時尚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
  • ZARA大撤退,姊妹三品牌退出中國,快時尚之王究竟錯在哪了?
    一、ZARA三姊妹退出中國?據界面時尚消息,Zara母公司Inditex確定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且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前完成。Inditex集團回復稱,「基於我們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分析,Inditex 旗下的年輕品牌將著力加強其電子商務的發展」。
  • 除了H&M、ZARA了 極具潛力的快時尚品牌還有這些
    在商場裡可以看到的快時尚品牌都是「熟面孔」,高頻出現的品牌不僅會讓消費者視覺疲勞,品牌重複性過高也讓消費者失去了非要到你家購物中心消費的理由。 其實,除了H&M、ZARA、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外,還有很多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快時尚品牌,但無奈中國門店不多,只能選在在網上剁手。
  • 原創|快時尚就只是快嗎?Zara如何看待自己的「快」
    Zara有一條更複雜的公式,這條公式並不是常常見諸報端的「快時尚」裡的「快」那麼簡單。事實上,Zara是以一種傾向於限制而非促進「快」的方式來抓住顧客。快時尚並不能準確解釋目前Zara及其所有者Inditex集團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