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 賈寶玉為何要當和尚 不和薛寶釵好好過日子 三觀不合

2021-01-09 小小小美呀兒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若是論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再跟賈寶玉相比,薛寶釵就是個現實主義者。

我覺得準確的應該叫「理想的現實主義」

薛寶釵跟賈寶玉其實都承認世界是汙濁的。

但寶玉是隱士,勞資不跟你們同流合汙。

寶釵是孔子,他並不認同隱士獨善其身的人生觀。

他認為「天下有道,丘不與易」——如果天下不汙濁,還有我孔丘做什麼?

正因為人間秩序不合理,才尤其需要我們投身濁流,去改變他。

「孔子,聖之時者也。」「時寶釵」。這個「時」字,曹公不白下。

兩個人的思想境界是相同的,而道是不同的。

其實寶釵和寶玉一樣,都看不起那些官場上的庸碌小人

不然也不會做出讓寶玉稱讚的螃蟹詠,更不會和黛玉說「男人讀書明理是好的,

只是如今不曾見到這樣的人,有些人讀了書反而更壞了。

她是懂寶玉的,她也知道寶玉有這個潛力,希望寶玉能做個讀書明理有一番作為的好官,

只是人家就是打心眼裡不想不願意,稍微勸一句就翻臉,沒轍。

寶玉是認清了現實不願同流合汙,而寶釵是認清了現實積極地適應環境,

她認為在當下環境下就是有這些不得不去做的事,無奈啊。

她更知道不隨大勢而走,最終只會雞蛋碰石頭,

從這點看寶釵是無奈但不得不遵守這個社會的道路去走,活的很通透。

其實我覺得寶玉不值得寶釵和黛玉的愛,光有思想不去實踐不去強大自己改變都是空談,

說白了還是一個紈絝子弟。

無非就是比那些泥垢的男人們對女人好一點點而已。

紅樓夢裡的女人有一部分根本不遜色,要是作為男兒身必有一番作為,可惜了

從小到大看到的文章,甚至課堂上學的關於紅樓夢的分析,都是說寶玉批判封建禮教什麼的。

後來年紀大了越來越覺得不對,跟封建禮教有個啥關係啊!

寶玉即使活在現在也其實跟大多數人的價值觀不符,他可能成為一個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但一定成為不了政治家、經濟學家、企業高管等。

古往今來好多的大文豪大畫家生前也是窮困潦倒,即使他們的藝術成就再高,沒飯吃的時候也不可能去轉行經個商啥的,因為他們說通俗點就不是那塊料。

寶玉同樣也不是這塊料。他生在一個敗落的世家就註定是個悲劇。

前期寶玉只是誤會寶釵,然而在螃蟹詠時寶玉主動為寶釵喝彩就已經證明二寶之間已經和解,

也為脂批裡提示的「當繡幕燈前、綠窗月下,亦頗有或調或妒、輕俏豔麗等說」埋下伏筆。

順便說一句,從寶釵主動給寶玉推薦寄生草甚至說「只是方才這句機鋒,尚未完全了結,這便丟開手不成?」,

寶釵是鼓勵寶玉悟禪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可以在寶玉出家後「雖離別亦能自安」。

是要鼓勵寶玉悟禪,因為這個舉動是要將寶玉悟禪的境界拉到和黛玉寶釵一個等級才行,寶玉悟禪是一級,經過黛玉和寶釵點化之後才到二級,勉強和黛玉持平。

即使是悟禪寶玉也沒寶釵明白,寶釵的禪境或能到三境。

寶釵能一眼看穿寶玉,而反過來寶玉不能,兩人不在一個人生境界。

我有時候也想寶玉還是有點太純粹。

他不喜歡國賊祿蠹,也不喜歡作為一個統治階級去效力國家,但是他卻又是這一階級的利益享受者。

就這點離陶淵明是有距離的。

陶公躬耕自食,有時還挨餓。

寶玉如果在家族敗落後,在長安都中開個高級脂粉店,黛玉為美學總監加高級策劃,小紅為營銷,晴雯和鶯兒為手工,能夠合理致富——那就算響噹噹一條好漢。(其實可操作性很高。)

但是有一點,在貧困之中拋下妻子去出家,不叫頓悟,那叫逃避。頂多是個遁世。

而且說實話,進了空門就真的空了?

看看禪宗六祖為了接法位的鬥爭。在家未必不能成佛 出家也未必就不染紅塵。

一個人不管多麼理想主義多麼清高基本的責任還是要承擔的。

魯迅批判政府批判社會,批判個人甚至批判整個國民性,但是他一生不管是做兒子還是做父親做丈夫做兄弟,從來恪盡職守,忍辱負重。

即使他母親強行塞給他的朱安,他也沒有抱怨過。逃避責任不管怎麼解釋都叫做掩飾。

賈寶玉對于晴雯並非無事可做,他哪怕偷偷帶點錢(書中寫過,怡紅院是有銀子的,即使沒有,寶玉也有大把飾品)讓晴雯嫂子或者那個熟悉的老媽媽照顧照顧。

他也可以讓小斯出去請個醫生瞧瞧。

他自己溜出去請也不是不行 最多回來被說幾句。晴雯最開始不過是個重感冒。賈寶玉永遠都在情字上著眼,然而對一個病人來說,需要的可不是用愛發點。

窮途末路,寶釵是能夠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寶玉不能。

有一次,黛玉說起榮府入不敷出的窘境,寶玉的回答是:再怎麼著,也短不了你我二人的。

而寶釵,已在家道尚稱富裕、哥哥揮霍無度時,已經身體力行,提前過上了節省的日子,並以此教育邢未來的堂弟媳婦。

搬出大觀園時,寶釵直接向姨媽建言,關掉大觀園,省下這筆開支。

寶玉懸崖撒手,其實在悟禪機一回,已經預演。

有人說,賈寶玉自己不是說了嗎,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我認為不是因為忘不了黛玉,接受不了寶釵等理由,很大一個原因是逃避。原作第一回用短短一章來描述了甄士隱的一生,作者為什麼要塑造這樣一個角色?

其實作者用甄士隱來映射寶玉,他們實在有太多相像的地方,都是富貴出身,都仗著祖先遺留的遺產過日子,兩人都沒有任何生存技能。

都自認為超凡脫俗。都夢遊過太虛幻境,都看到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警示,

都沒有悟道,偏都要親身經歷一番悲歡離合才能體會其中奧妙。

在面對人生突變時,甄士隱只能節節敗退,經營不了田莊又忍受不了嶽父的嫌棄,就如寶玉,

作者用「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悽涼」來形容他,就已經概括了寶玉在兩種處境下的狀態,

甄士隱最終出家的理由,不是因為嫌棄自己的妻子,也不是忘不了自己失蹤的女兒,

而是在世間實在混不下去了,一首好了歌讓他看破世態炎涼,就此出家,

作者用甄士隱的一生概括了寶玉的一生,給甄士隱起名「甄費」,就說明了作者對他和寶玉的態度,寶玉就是個金玉其外敗於其中的人,可憐辜負好韶光,與國與家無望,告誡世人,像寶玉這樣的紈絝子弟,你們別學呀

在神仙體系裡,賈寶玉就是來人間渡劫的。必然出家

大小老婆餓得直哭,男人還不琢磨賺錢,一味的清高,哪個女人受得了

縱得千般高深哲學境,奈何直面人生途,遊戲規則非爾定。

外人視君百般不解,理解各異,若嬌氣,若女兒心,若古怪乖張不等。

然自己內心明,知去向何方,亦是有成,好歹活了個明白

寶玉就是鏡子,真正懂寶玉的必然也是體會過寶玉的,且不管如今還是否認同寶玉。而不懂寶玉的,自是生來死去就從未體會過那些的人了。

賈寶玉是因為愛寶釵才去當和尚的,愛可能是放手。寶玉知道自己不會成為寶釵想要的那樣,所以放手。寶玉的成長曆程,就是被迫放手,如晴雯,無奈放手,如黛玉,主動放手,如寶釵的過程。然後悟到了,人生就是扯淡,情到深處是空虛。所以出家了,因為悟透了,圓滿了

在賈府乃至四大家族都走下坡路的情況下,寶玉如果走功名路確實對家好,對己也不一定壞,志向高潔的文人也有做官做的很好,甚至還有能踐行自己理想的。

寶釵如果是個男人,她自己就很有可能成為這樣大隱隱於朝的人。我們還可以假設另一個情況,如果元春是當朝皇后,皇帝恩寵有加,生的兒子已被立為太子,賈珠考中探花已被選入翰林,寶釵這時還會勸寶玉考取功名嗎,很不一定。再說個題外話,書中懂寶玉且不「支持」寶玉的人我認為是賈雨村。

賈雨村了解寶玉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甚至很清楚自己在寶玉眼中就是祿蠹,但他還就用祿蠹這套去對付寶玉,因為中年賈政認同這套。

完全可以想像,如果賈政還是年輕時放誕詩酒的樣子,賈雨村保準會以高人逸士形象出現在賈家父子面前,到時和寶玉言談投機也未可知。這是真的狠人。

賈雨村是個人精,儒家科考進士出身,學問是有的,格物本領強,第一次被罷官,分析出自己做官弊病,得罪同僚,性格固執,馬上改正方法換路數,找關係,攀上賈府,投其所好,與前一次做官相比大變樣。

只可惜分析問題格物厲害,但心不正,意不誠,路偏邪了,最終還是難免要翻。於此相反,賈政倒是誠意正心,沒有壞心眼,就是不會格物致知,不管事,書呆子一個。真正能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大學內四目柔合運用自如的是薛寶釵。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只可惜是女兒身,薛寶釵要是男兒身,去搞科舉,不被束縛在閨閣之中,那還不吊打雨村賈政之流。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賈寶玉為何會選擇當和尚?故事要從薛寶釵的一句話說起
    《紅樓夢》也曾名《情僧錄》,也就是說,富貴公子賈寶玉最終的結局是懸崖撒手,遁入空門,這一點是確認無疑的,關於賈寶玉為何會出家?他出家的萌芽思想是從什麼時候產生的?讀者則未曾明了,今日我們不妨站在賈寶玉最初被點化的源頭開始說起——那就是第22回薛寶釵的一句話!
  • 紅樓夢:薛寶釵的前世是鬼嗎?你看看她穿的衣服就明白了
    《紅樓夢》第一回,女媧補天的剩石要到凡間歷劫,求一僧一道幫忙。兩人趁著有一夥風流冤孽要造劫歷世,便將他夾帶其中。風流冤孽中有兩個重要的人物是有來歷的,一個是赤瑕宮裡的神瑛侍者,他下世為人是賈寶玉;另一個是受他灌溉之情的絳珠仙草,下世為人是林黛玉;薛寶釵的前世是什麼?讓人難以猜測。
  • 《紅樓夢》中賈母最喜歡的幾個女人,為何沒有薛寶釵?
    賈母早期最喜歡的女人就是王熙鳳。  可賈府偏偏把這樣一個玩物當成了寶貝,為何,這就是賈寶玉一定程度代表了封建思想,可賈寶玉是叛逆的,這就是矛盾,一個人身上的兩種境界。     至於薛寶釵,從當時的社會風尚來看,賈母應該是喜歡的,符合門當戶對,只要一個媒人就成了,張道士不行,懶頭和尚可以,弄一個金玉良緣,事情就成了,最後洞房花燭,人生一大喜事,賈寶玉抱著美人歸,看著很現實,也有些浪漫
  • 薛寶釵的金鎖,到底是不是和尚給的?薛家丫環鶯兒揭開了這場騙局
    《紅樓夢》中賈寶玉和薛寶釵的世俗婚姻,有一個非常俗氣的說法, 叫「金玉良緣」。立足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說賈寶玉含玉而誕,薛寶釵被癩頭和尚賜予了一個金鎖,兩人一個是「金」,一個是「玉」,恰好就應了「金玉良緣」的世俗吉利說法。
  • 《紅樓夢》裡王夫人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不過是「人之常情」
    《紅樓夢》裡,」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之爭,王夫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什麼王夫人明知賈寶玉喜歡的是林黛玉,卻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呢?我覺得王夫人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更多原因是因為人情世故的驅使,十分符合「人之常情」,十分符合那個時代的觀念。有人覺得王夫人要賈寶玉娶薛寶釵,是看中薛家的財產。
  • 賈寶玉為何派襲人向薛寶釵借書?因為那是對寶釵的一種感情施捨
    本文由大愚原創,每天陪你品讀不一樣的紅樓夢紅樓夢裡賈寶玉挨打之後,安排襲人向薛寶釵借書,這個舉動一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儘管薛寶釵讀過很多書,甚至在賈元春省親的當晚,賈寶玉作詩著急之際,薛寶釵還及時伸出援手,借用唐錢珝詠芭蕉詩頭一句「冷燭無煙綠蠟幹」,指導他將「綠玉春猶卷」中的「玉」改為「蠟」字,被寶玉稱為一字之師。但在大觀園蘅蕪苑內,薛寶釵的房間卻沒有太多的書。
  • 同樣誇獎香菱學詩,薛寶釵和賈寶玉的重點,完全跑向兩個極端
    《紅樓夢》中香菱學詩,堪稱整本書中最著名的勵志故事。她幼年被拐賣,少年被薛蟠所擄,身世悽涼、命運悲慘,但她絲毫不怨天尤人、不以淚洗面,反而活得積極、快樂、明媚,元氣滿滿、叫人讀之都心生愉悅和敬佩。薛寶釵素來愛敲打賈寶玉,愛想方設法激勵他好好讀「正經書」、努力考取功名,但往常她多是直接勸說,和湘雲將「經濟文章」等字眼掛在嘴上一個路數。這次,薛寶釵卻將的重點切換成了「學習的苦心」。寶玉沒有當場發作,但默然不語。這段對話的氛圍,非常微妙。
  • 紅樓夢:賈寶玉最後結局是什麼?
    賈寶玉,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男主角,是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頑石和神瑛侍者轉世真身,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賈府通稱寶二爺。因銜玉而誕,系賈府玉字輩嫡孫,故名賈寶玉。自幼深受祖母賈母疼愛,住賈母院絳芸軒,號絳洞花王;十二三歲時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觀園怡紅院,號怡紅公子。他與表妹林黛玉心靈相通,互為知己,發展了一段世間少有的純潔之愛。然在賈府家長的刻意為之下與表姐薛寶釵成婚。
  • 賈寶玉睡覺,薛寶釵做了一件丟臉的事,被黛玉看在眼裡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在《石頭記》故事裡,薛寶釵進賈府的時候,已經是待嫁的年紀,而當時林黛玉才六歲,賈寶玉也不過是大林黛玉一歲。林黛玉直接急哭了,賈寶玉見了,也明白自己莽撞了,連忙道歉。  一面哭著,一面下床來往外就走。寶玉不知要怎樣,心下慌了,忙趕上來,「好妹妹,我一時該死,你別告訴去。我再要敢,嘴上就長個疔,爛了舌頭。」  在《石頭記》故事裡,到了第五十七回,林黛玉在賈府待了幾年,大了幾歲,又開始更加避諱了,紫鵑用林黛玉的話轉告賈寶玉,道:
  • 紅樓夢:賴頭和尚和跛足道人為什麼出現?
    紅樓夢裡有兩個人時隱時現、行蹤隱秘,卻頗為重要,他們就是賴頭和尚和跛足道人。這三人則是賴頭和尚要度脫的三個目標。 甄士隱性情賢淑、深明大義,又為《好了歌》做注,看得通透,佔一「賢」字;柳湘蓮冷心冷麵,因傳言而取消與尤三姐婚約,致使三姐自盡,而他自己也心灰意冷、茫然不知為何而生,可謂愚蠢至極,佔一「愚」字;賈瑞素來沒行止,無才無德無能,佔「不肖」一席。此三人則為跛足道人要度脫的目標。
  • 《紅樓夢》:紅樓夢:薛寶釵為嫁寶玉,同一件事偷偷摸摸做了三次,最終受到林黛玉恥笑
    林黛玉比她早到賈府,不僅血管裡流淌著賈家的血脈基因,而且還有賈母這個老祖宗呵護,賈寶玉這個痴情種子疼愛,她想要實現「寶二奶奶」的夢想必須用非常之法。憑藉著強大的「入世」能力,薛寶釵開始在寶玉身上下功夫,其中連續三次偷偷摸摸私下給賈寶玉做針線活,與她一貫的賢淑少女之相大相逕庭,受到了林黛玉的恥笑和賈母的出言警告。
  • 《紅樓夢》中賈寶玉喝的神仙茶,名字絕了,楓露茶,是曹雪芹編的
    《紅樓夢》第八回,賈寶玉吃茶,賈寶玉想起了早上吃過的楓露茶。原文中有一句話:「那茶是三四次才出色的,這會子怎麼又沏了這個茶」。可曹雪芹為何編造這樣一個茶名字呢?《紅樓夢》中有太虛幻境,其中警幻仙子用「千紅一窟」這種茶款待賈寶玉,這是在仙界,這茶名字或許是仙家的叫法,地球人不知道其所以然。
  • 紅樓夢:誰拆散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成就了金玉良緣?
    《紅樓夢》主要描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幻滅的故事。寶玉和黛玉青梅竹馬長大,順理成章地可以結為夫妻。可是後來,來了一個薛寶釵,她隨分從時,於是寶黛愛情,變成了寶黛釵三個人的婚姻角逐。最後以金玉良緣獲勝。那麼是誰拆散了寶玉和黛玉,成就了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呢?
  • 賈寶玉和薛寶釵成親後到底有沒有孩子?這一細節揭開謎底
    《紅樓夢》中,林黛玉在人間還淚已完,回歸天界,賈寶玉和薛寶釵奉旨完婚。當賈寶玉在眾人的示意下,揭開新娘子的紅蓋頭,這時我們看到薛寶釵一臉的嬌羞,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紅樓夢》中,癩頭和尚為什麼只給寶釵配藥而不給林黛玉配藥呢?
    首先,我認為,癩頭和尚並沒有不給林黛玉配藥,相反的,他給林黛玉配藥的時間要早於薛寶釵!「那一年我三歲時,聽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而癩頭和尚給薛寶釵配藥的時間,明顯要比黛玉晚的多。這在《紅樓夢》第七回「送宮花周瑞嘆英蓮」中就有提到。
  • 賈寶玉與薛寶釵婚配,委屈了薛寶釵?黛玉:算了吧
    林黛玉和賈寶玉還住在老太太屋裡時,薛寶釵就有事沒事往寶玉房裡跑,每次都有她,並不是去黛玉房裡,住進大觀園以後薛寶釵去怡紅院比林黛玉隨便,經常拜訪,中午和林黛玉在外面玩了不回自個屋,卻跑去寶玉房裡守著寶玉睡覺,而林黛玉是回自個屋洗澡去了,很多讀者根據這種情況,得出薛寶釵處心積慮靠近賈寶玉
  • 賈寶玉寧死不碰薛寶釵?她褪下麝香串時,賈寶玉的想法已暗示一切
    薛寶釵嫁給賈寶玉,雖然風光無限,卻終究未能逃脫悲劇二字。熟悉《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這部被視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的偉大名著,頗與「斷臂的維納斯」相似,後幾十回本已亡佚,傳世版本中僅有前八十回能確定出自曹雪芹之筆。
  • 顧城談《紅樓夢》:薛寶釵根本看不上賈寶玉
    薛寶釵根本的體現了中國哲學的另外一個方面,她的屋子裡一片雪白,什麼都沒有。實際上她是最早悟到這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人了。她不是通過痛苦和思考悟到的,而是天性如此。她是真正無所謂的人,可是她一切事都做,一切都要做的合適。她不求目的,只有合適,這就是中庸之道。這種合適又很微妙:這個人應對這個事,它合適;他們倆之間這樣做合適,它是隨機應變的,又是先驗的。這個合適蘊涵在她的所有內裡外在中間。實際上她根本看不上賈寶玉,但她也無所謂。
  • 賈寶玉:你死了,我做和尚去,他為什麼不生死相隨而是做和尚?
    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第三十一回)林黛玉笑道:「你死了,別人不知怎麼樣,我先就哭死了。」寶玉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襲人笑道:「你老實些罷,何苦還說這些話。」林黛玉將兩個指頭一伸,抿嘴笑道:「作了兩個和尚了。我從今以後都記著你作和尚的遭數兒。」(註:引文中有通假字或古字意,不是錯字,不做修改)賈寶玉對林黛玉承諾的口頭禪就是「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 評《紅樓夢》:所謂的金玉良緣到最後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看到紅樓夢後面,越發感受到諸芳散盡的悲哀,這邊薛寶釵和賈寶玉喜結良緣,那邊林黛玉魂歸太虛。這裡面唯一清醒的是薛寶釵,她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又將承擔怎樣的責任。如果是婚姻是座囚牢,那麼她是自動棄械投降走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