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熱度不減。
裡面的每個姐姐都自帶熱搜體質,包括記憶中那個酸酸甜甜的女孩張含韻。
印象裡的她,超女出道,年少成名,一夕爆紅,卻突然招來各種謾罵,被批沒文化、港臺腔、裝可愛,甚至被惡意P圖說成潛規則……遭遇這一切的她,當時只有16歲。
十多年過去,很少再見到她的消息。原以為是又一個在娛樂圈一閃而逝的小星星。
沒想到時隔多年,再出現的張含韻,先是憑《聲臨其境》裡的配音驚豔眾人,又憑藉《知否》裡的淑蘭,讓人誇讚演技,再到如今在浪姐裡的種種不俗表現……
觀眾們突然發現,當初的小女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30+的才華橫溢女演員。
消失的這些年,她經歷了什麼,才有這樣脫胎換骨般的改變?
原來沉寂的日子裡,她也曾有過一段頹廢的時期,好在得到前輩的指引,她決定重新開始。
瘋狂健身恢復身材,不再輕易放棄自己;忘掉曾經的歌手身份,重新開始學習表演,進入中戲進修,在各種小角色裡練習演技;更為了彌補欠缺的知識,她用了十年時間,去讀書去遊學,增長見聞,還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十年磨一劍的沉澱與積累,才有如今乘風破浪的姐姐張含韻。
每個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有一段難捱的時光。扛過去,就會有另一番天地。
谷底都是上坡路,人到絕處才能重生。
瑪麗居裡,被稱作居裡夫人。小學生都知道她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發現了放射性物質鐳。
而誰又知道,她曾被法國民眾罵作「波蘭蕩婦」,甚至被整個法國科學界驅逐。
那時,她和丈夫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剛過去3年,她的丈夫居裡先生因為一場意外突然離世。
4年後,瑪麗居裡在日常科研中,與丈夫的學生朗之萬朝夕相處,又有共同理想和話題,他們彼此產生了愛慕。
然而,朗之萬那時有婚姻有家庭。
他的老婆拿到了瑪麗居裡寫的熱烈情書,並將之公布於眾。
輿論永遠對八卦事件充滿興趣。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居裡夫人承受著最惡毒的辱罵和中傷,被罵「波蘭蕩婦」,被要求滾出法國。她的精神幾近崩潰。
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她在一片罵聲中,回到實驗室,想為這個國家做些什麼。即使被整個法國科學界厭棄,她始終堅信她的科學研究仍有用武之地。
於是她拋開外界的一切幹擾,潛心科研,改裝出一輛X射線檢測車,將它送到了前線。
一戰期間,她用這輛改造後的檢測車,為傷員提供醫療服務。有了X射線快捷檢測的幫助,挽救了成千上萬士兵的生命。
國家和民眾也終於看到她的偉大貢獻,她贏得了榮譽和世界人民的尊敬。
即使傷痕累累,她也要堅持做對的事情。
魯迅先生為阮玲玉自殺事件,曾專門寫過一篇《論人言可畏》。
他說:「小市民總愛聽人們的醜聞,尤其是有些熟識的人的醜聞。以便發現自己的優勝。」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人紅是非多。越優秀,越容易成為眾矢之的。
那些謾罵、傷痕,不應該成為禁錮腳步的枷鎖,而是人生旅途上最深刻的警示與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