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民幣很魔幻。受疫情影響,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開啟單邊下跌趨勢,然而,進入下半年,隨著國內經濟景氣度回升,人民幣匯率止跌回升,三季度,離岸匯率大漲超4%,在岸人民幣升幅超3.8%,創下十年最強單季走勢。
人民幣匯率漲跌背後不僅是中國經濟實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影響居民財富多少的重要變量。對於普通人,人民幣升值、貶值意味著什麼?對我們生活有何影響?站在當下看,未來人民幣走勢又將如何?
換匯10萬相差5萬,匯率是如何與個人財富掛鈎的
國慶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憋了8天的人民幣匯率又現大幅升值#衝上熱搜,「現在換美元能省多少錢」的討論也不絕於耳。人民幣升值有多猛?簡單測算一下,5月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16,而今,人民幣匯率徘徊在6.70附近,以換匯10萬美元為例,之前需要71.6萬元人民幣,現在只需67萬元人民幣,不到半年,就能省下近5萬元人民幣。
可見,人民幣漲跌實打實給財富變化帶來了影響。那麼,匯率是如何跟財富掛鈎的?要弄清這個問題,還得從匯率的形成機制說起。
由於世界各國貨幣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想讓對方接受你的貨幣並不容易。金本位時代大部分國家的貨幣錨定物是黃金,自然黃金就是貨幣背後的價值標準。而對現代社會,金本位制早已不復存在,紙幣是靠國家信用來發行的。想用它和別國進行貿易,就必須讓對方明確,你的貨幣能夠買到什麼、買多少、價值如何衡量?由此,匯率誕生了。匯率,通常指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是一種貨幣可以兌換成另一種貨幣的數量。比如:1美元兌換6塊錢人民幣,即人民幣匯率就是6。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兌換等值外幣,所需人民幣增加,因而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匯率走低,兌換等值外幣,所需人民幣數量減少,人民幣升值。
不同於金本位年代,許多國家貨幣自發盯住黃金,如今,各國在貨幣決策上有了相當大的自主權。因此,怎麼盯、以何種價格盯,成了大國經濟戰略上的重要一環。自2015年8.11匯改後,我國執行的匯率制度就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選出若干主要貨幣,賦予相應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範圍內浮動,既不能升值太多,也不能貶值過狠。
不同於其他資產漲跌帶來的單一效應,人民幣匯率漲跌本身是把雙刃劍。
實體經濟方面,當人民幣升值時,人民幣相對美元變得更加值錢,買入同樣的外國商品所花的人民幣變少,因此,人民幣升值時會利好進口型產業;反之,人民幣貶值時,意味著外國客戶可以花更少的錢購買來自中國的商品或服務,往往帶來銷量上升,相關出口型企業受益。對普通個人而言,匯率的影響可以從資產和消費兩方面來看。
資產端來看,本幣升值,會吸引國際套利資本的流入,因此對股市、債券等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會帶來向上推動。就股市而言,復盤歷史,2017年3月-9月、2019年1月-3月、2017年至今(下圖三個藍色區域),每當人民幣兌美元走強時,股市也同步出現上漲。當然,這種正向關係並非總是奏效,2018年3月-5月期間(下圖橙色區域),當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時,股市仍「意外」走強。
消費端看,人民幣升值好處顯而易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出國旅遊、留學、海淘時,錢更值錢,也更耐花了,人民幣購買力的提高是實打實的。
大體看,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利好出口型企業,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推動股市、債市的走高,亦會對出口型企業形成壓力。對於匯率,我們很難界定,是升值好還是貶值好。作為一國綜合實力的體現,隨著市場化、國際化的推進,人民幣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則更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
人民幣匯改二十年
類比而言,匯率跟天平很相似。託盤兩端,一頭代表人民幣,另一頭代表外匯,不斷丟進去的砝碼是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一方砝碼的變動不僅影響本國貨幣價值,也會反作用於另一方身上。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頗為複雜,國際經貿關係、一國經濟實力強弱......但談及其中最轟轟烈烈的,要數我國歷史上幾次人民幣匯率改革。
匯改從來都是一國大事,因為利率改革背後會涉及一個國家的龐大進出口產業群和更為龐大的資本跨國流動,而資本流動所帶來的效應往往比潮起潮落更加壯觀。
對人民幣而言,5年是一個有趣的時間單位。從2005年開始,每隔五年,匯率政策就會稍稍一動,邁向一個新的時代。從2005年「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匯改,2010年「更加市場化的」匯改,2015年「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匯改,通過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改革,人民幣更加貼近市場,而在2016-2017年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的「後匯改」時期,相關機制更加完善,人民幣匯率彈性切實增強。
第一階段:2001年中國加入WTO,對外貿易大幅度提高,資本帳戶與經常帳戶雙順差使中國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儲備,但當時我國施行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人民幣兌美元按在8.27的水平上。迫於貿易順差擴大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壓力,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幣放棄緊盯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施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將每日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由「參考上日銀行間市場加權平均價確定」修改為「參考上日收盤價確定」。此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漸進升值。
第二階段:2007年9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美國的壓力下,點名批評中國進行操縱,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亨利·保爾森,向周小川表示人民幣匯率的改革應該加快速度。2010年6月,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從2005年匯改開始到2014年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8.11升至6.04,累計升值25.5%。
通過前兩個階段的改革,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正在變得越來越市場化,而下一步,人民幣的國際化正在途中。
第三階段:2009年G20金融峰會舉辦前,周小川連發三文提議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發展成為超主權儲備貨幣,SDR簡單地說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帳面資產。其價值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但由於人民幣在外匯交易和其他金融市場中尚未被廣泛使用,因此人民幣衝擊SDR毫無懸念地失敗了。2015年的8·11匯改,就正是為加入SDR做著準備。
2015年8月11日上午9:25,央行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聲明》,規定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這則聲明在外匯及金融市場上引發了極大轟動,當日外匯市場開盤報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突然調降了1136點,6.2298元兌1美元。隨後,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壓力引發了鏈式反應,8月下旬A股也迎來大幅下挫,當月跌幅達12.49%。儘管8·11匯開啟了人民幣的貶值道路,但人民幣匯率卻更加自由化,並實現了一個關鍵性歷史目標:當年11月30日,IMF宣布人民幣成為SDR國際儲備貨幣,權重10.92%。
在之後兩年裡,人民幣依然處於下跌通道,在岸和離岸匯率一度雙雙破7。然而,人民幣匯率的貶值並沒未停止人民幣市場化的進程。2016年初「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新中間價形成機制確定下來,加上資本管制和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2017年5月,中間價機制進一步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更加市場化了。市場化也意味著人民幣雙向波動幅度的大增,人民幣在幾次政策微調後,止跌回升。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價格更是一波三折,波動浮動明顯加大。
未來,人民幣能否「乘風破浪」?
波動加大的人民幣也成功吸引了央媽的注意力!10月10日晚間,央行發布公告,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是對外匯市場逆周期調節的一種工具,意思就是銀行需要把客戶購匯業務名義的本金按一定的比例存入到央行。這個期限是一年,而且是不付利息。歷史上看,這是繼2018年央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到20%後,再次恢復至0。
對於此次下調的意義,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調低遠期售匯業務的風險準備金率是為了減少對遠期外匯行為的約束,即在人民幣快速上升的情況下,放鬆對遠期購匯行為的限制,目的還是希望由外匯市場來決定人民幣匯率。
但市場更為關心的是,這個節奏會打破人民幣的升值運行軌跡嗎?歷史上看,2015年9月和2018年8月兩次人民幣匯率處於貶值通道期間,央行都將這一利率上調至20%,之後從市場整體反應看,人民幣兌美元繼續呈現貶值趨勢。2017年,人民幣匯率處於升值通道時,央行將這一利率調降至0%,也未能改變此後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升值的前景。
自央行宣布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已一周有餘,其間,人民幣匯率僅經歷了4天「平緩過渡期」,便重拾強勢。綜合多方觀點來看,儘管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勢存在分歧,然而,對於人民幣長期向好的趨勢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究其原因與海外疫情進程、中美貿易情況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密切相關。
開源證券固收分析師楊為斆認為,人民幣匯率目前的水平是合適的,並沒有明顯高估或低估,短期人民幣升幅可能會緩下來,甚至略有貶值,但這種中止是暫時的。
中信證券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就目前走勢而言,人民幣的走勢主要受到中美之間相互力量的影響,包括美國基本面表現、美元周期下的中期疲軟以及美國大選帶來的政治擾動,人民幣走勢可能表現出總體偏強的特徵。展望後市,人民幣匯率的走強或仍將延續,但考慮到後續可能存在的風險,包括全球避險情緒、中美關係以及不對稱的資本管制,人民幣匯率或呈現為斜率放緩的升值走勢,短期人民幣匯率區間或為6.7~6.8,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匯率的持續升值或對中國出口和製造業帶來一定的衝擊。
央行行長易綱近期撰文指出,「縱觀全球,成功經濟體必須保持幣值穩定,這不僅包括國內物價水平的穩定,也包括匯率的基本穩定。」作為輔助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一種手段,人民幣改革還將繼續,但不論是升是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和我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止......
來源:招商銀行App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