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升值好還是貶值好?

2020-11-24 騰訊網

2020年,人民幣很魔幻。受疫情影響,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開啟單邊下跌趨勢,然而,進入下半年,隨著國內經濟景氣度回升,人民幣匯率止跌回升,三季度,離岸匯率大漲超4%,在岸人民幣升幅超3.8%,創下十年最強單季走勢。

人民幣匯率漲跌背後不僅是中國經濟實力的綜合體現,也是影響居民財富多少的重要變量。對於普通人,人民幣升值、貶值意味著什麼?對我們生活有何影響?站在當下看,未來人民幣走勢又將如何?

換匯10萬相差5萬,匯率是如何與個人財富掛鈎的

國慶長假後的首個交易日,憋了8天的人民幣匯率又現大幅升值#衝上熱搜,「現在換美元能省多少錢」的討論也不絕於耳。人民幣升值有多猛?簡單測算一下,5月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7.16,而今,人民幣匯率徘徊在6.70附近,以換匯10萬美元為例,之前需要71.6萬元人民幣,現在只需67萬元人民幣,不到半年,就能省下近5萬元人民幣。

可見,人民幣漲跌實打實給財富變化帶來了影響。那麼,匯率是如何跟財富掛鈎的?要弄清這個問題,還得從匯率的形成機制說起。

由於世界各國貨幣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想讓對方接受你的貨幣並不容易。金本位時代大部分國家的貨幣錨定物是黃金,自然黃金就是貨幣背後的價值標準。而對現代社會,金本位制早已不復存在,紙幣是靠國家信用來發行的。想用它和別國進行貿易,就必須讓對方明確,你的貨幣能夠買到什麼、買多少、價值如何衡量?由此,匯率誕生了。匯率,通常指兩國貨幣之間的比率,是一種貨幣可以兌換成另一種貨幣的數量。比如:1美元兌換6塊錢人民幣,即人民幣匯率就是6。人民幣匯率升高意味著,兌換等值外幣,所需人民幣增加,因而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匯率走低,兌換等值外幣,所需人民幣數量減少,人民幣升值。

不同於金本位年代,許多國家貨幣自發盯住黃金,如今,各國在貨幣決策上有了相當大的自主權。因此,怎麼盯、以何種價格盯,成了大國經濟戰略上的重要一環。自2015年8.11匯改後,我國執行的匯率制度就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選出若干主要貨幣,賦予相應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範圍內浮動,既不能升值太多,也不能貶值過狠。

不同於其他資產漲跌帶來的單一效應,人民幣匯率漲跌本身是把雙刃劍。

實體經濟方面,當人民幣升值時,人民幣相對美元變得更加值錢,買入同樣的外國商品所花的人民幣變少,因此,人民幣升值時會利好進口型產業;反之,人民幣貶值時,意味著外國客戶可以花更少的錢購買來自中國的商品或服務,往往帶來銷量上升,相關出口型企業受益。對普通個人而言,匯率的影響可以從資產和消費兩方面來看。

資產端來看,本幣升值,會吸引國際套利資本的流入,因此對股市、債券等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會帶來向上推動。就股市而言,復盤歷史,2017年3月-9月、2019年1月-3月、2017年至今(下圖三個藍色區域),每當人民幣兌美元走強時,股市也同步出現上漲。當然,這種正向關係並非總是奏效,2018年3月-5月期間(下圖橙色區域),當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時,股市仍「意外」走強。

消費端看,人民幣升值好處顯而易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出國旅遊、留學、海淘時,錢更值錢,也更耐花了,人民幣購買力的提高是實打實的。

大體看,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利好出口型企業,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推動股市、債市的走高,亦會對出口型企業形成壓力。對於匯率,我們很難界定,是升值好還是貶值好。作為一國綜合實力的體現,隨著市場化、國際化的推進,人民幣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則更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上的競爭。

人民幣匯改二十年

類比而言,匯率跟天平很相似。託盤兩端,一頭代表人民幣,另一頭代表外匯,不斷丟進去的砝碼是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一方砝碼的變動不僅影響本國貨幣價值,也會反作用於另一方身上。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頗為複雜,國際經貿關係、一國經濟實力強弱......但談及其中最轟轟烈烈的,要數我國歷史上幾次人民幣匯率改革。

匯改從來都是一國大事,因為利率改革背後會涉及一個國家的龐大進出口產業群和更為龐大的資本跨國流動,而資本流動所帶來的效應往往比潮起潮落更加壯觀。

對人民幣而言,5年是一個有趣的時間單位。從2005年開始,每隔五年,匯率政策就會稍稍一動,邁向一個新的時代。從2005年「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匯改,2010年「更加市場化的」匯改,2015年「配合人民幣國際化「的匯改,通過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改革,人民幣更加貼近市場,而在2016-2017年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的「後匯改」時期,相關機制更加完善,人民幣匯率彈性切實增強。

第一階段:2001年中國加入WTO,對外貿易大幅度提高,資本帳戶與經常帳戶雙順差使中國賺取了大量的外匯儲備,但當時我國施行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人民幣兌美元按在8.27的水平上。迫於貿易順差擴大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壓力,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幣放棄緊盯美元,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施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將每日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由「參考上日銀行間市場加權平均價確定」修改為「參考上日收盤價確定」。此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漸進升值。

第二階段:2007年9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美國的壓力下,點名批評中國進行操縱,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亨利·保爾森,向周小川表示人民幣匯率的改革應該加快速度。2010年6月,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從2005年匯改開始到2014年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由8.11升至6.04,累計升值25.5%。

通過前兩個階段的改革,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正在變得越來越市場化,而下一步,人民幣的國際化正在途中。

第三階段:2009年G20金融峰會舉辦前,周小川連發三文提議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發展成為超主權儲備貨幣,SDR簡單地說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的,可用於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務、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帳面資產。其價值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但由於人民幣在外匯交易和其他金融市場中尚未被廣泛使用,因此人民幣衝擊SDR毫無懸念地失敗了。2015年的8·11匯改,就正是為加入SDR做著準備。

2015年8月11日上午9:25,央行在官網上發布了一則《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聲明》,規定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這則聲明在外匯及金融市場上引發了極大轟動,當日外匯市場開盤報出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日突然調降了1136點,6.2298元兌1美元。隨後,人民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壓力引發了鏈式反應,8月下旬A股也迎來大幅下挫,當月跌幅達12.49%。儘管8·11匯開啟了人民幣的貶值道路,但人民幣匯率卻更加自由化,並實現了一個關鍵性歷史目標:當年11月30日,IMF宣布人民幣成為SDR國際儲備貨幣,權重10.92%。

在之後兩年裡,人民幣依然處於下跌通道,在岸和離岸匯率一度雙雙破7。然而,人民幣匯率的貶值並沒未停止人民幣市場化的進程。2016年初「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新中間價形成機制確定下來,加上資本管制和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人民幣匯率開始企穩。2017年5月,中間價機制進一步調整為「收盤價+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逆周期因子」,更加市場化了。市場化也意味著人民幣雙向波動幅度的大增,人民幣在幾次政策微調後,止跌回升。今年年初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價格更是一波三折,波動浮動明顯加大。

未來,人民幣能否「乘風破浪」?

波動加大的人民幣也成功吸引了央媽的注意力!10月10日晚間,央行發布公告,決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20%下調為0。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是對外匯市場逆周期調節的一種工具,意思就是銀行需要把客戶購匯業務名義的本金按一定的比例存入到央行。這個期限是一年,而且是不付利息。歷史上看,這是繼2018年央行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到20%後,再次恢復至0。

對於此次下調的意義,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調低遠期售匯業務的風險準備金率是為了減少對遠期外匯行為的約束,即在人民幣快速上升的情況下,放鬆對遠期購匯行為的限制,目的還是希望由外匯市場來決定人民幣匯率。

但市場更為關心的是,這個節奏會打破人民幣的升值運行軌跡嗎?歷史上看,2015年9月和2018年8月兩次人民幣匯率處於貶值通道期間,央行都將這一利率上調至20%,之後從市場整體反應看,人民幣兌美元繼續呈現貶值趨勢。2017年,人民幣匯率處於升值通道時,央行將這一利率調降至0%,也未能改變此後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升值的前景。

自央行宣布下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已一周有餘,其間,人民幣匯率僅經歷了4天「平緩過渡期」,便重拾強勢。綜合多方觀點來看,儘管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短期走勢存在分歧,然而,對於人民幣長期向好的趨勢似乎已經達成共識。究其原因與海外疫情進程、中美貿易情況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密切相關。

開源證券固收分析師楊為斆認為,人民幣匯率目前的水平是合適的,並沒有明顯高估或低估,短期人民幣升幅可能會緩下來,甚至略有貶值,但這種中止是暫時的。

中信證券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就目前走勢而言,人民幣的走勢主要受到中美之間相互力量的影響,包括美國基本面表現、美元周期下的中期疲軟以及美國大選帶來的政治擾動,人民幣走勢可能表現出總體偏強的特徵。展望後市,人民幣匯率的走強或仍將延續,但考慮到後續可能存在的風險,包括全球避險情緒、中美關係以及不對稱的資本管制,人民幣匯率或呈現為斜率放緩的升值走勢,短期人民幣匯率區間或為6.7~6.8,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匯率的持續升值或對中國出口和製造業帶來一定的衝擊。

央行行長易綱近期撰文指出,「縱觀全球,成功經濟體必須保持幣值穩定,這不僅包括國內物價水平的穩定,也包括匯率的基本穩定。」作為輔助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一種手段,人民幣改革還將繼續,但不論是升是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和我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止......

來源:招商銀行App社區

相關焦點

  • 張明:人民幣匯率溫和升值是大概率事件 但貶值概率也是存在的
    在此之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要麼盯住,要麼升值;在此之後,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動性顯著放大,總體上呈現出波動中貶值的特徵。第一階段是「811」匯改到2016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總體貶值了13.4%。第二階段是2017年年初至2018年3月底,人民幣兌美元總體升值了9.4%。第三階段是2018年4月至今,人民幣兌美元總體上貶值了8.8%。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顯著升值,這是否開啟了人民幣升值新周期,還需要觀察。
  • 為什麼港幣升值而人民幣匯率未升值?
    為什麼港幣升值,人民幣不升值?香港市場走勢受大陸經濟基本面影響越來越大,港幣和人民幣匯率均一定程度上盯住美元,但近期港幣升值而人民幣未升值的原因在於,兩者匯率形成機制存在顯著差異。香港沒有資本管制,資本的自由流動使得聯繫匯率制度存在必然性,這保證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也使得香港與美國利差與匯率之間的相關性更強。
  •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302個基點是貶值還是升值?人民幣升值猛原因來瞧瞧
    人民幣中間價下調302個基點是貶值還是升值?人民幣升值猛原因來瞧瞧時間:2020-11-20 17:09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民幣中間價下調302個基點是貶值還是升值?
  • 人民幣匯率6.5時代到來了!人民幣匯率升值 對股市有影響嗎?
    人民幣匯率6.5時代到來了!人民幣匯率升值 對股市有影響嗎?時間:2020-11-17 15:40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民幣匯率6.5時代到來了!人民幣匯率升值 對股市有影響嗎?
  • 人民幣匯率走進「6.5時代」,譚雅玲:警惕背離經濟基本面的升值
    由於今年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並迎來經濟復甦,而美國疫情持續加重拖累經濟復甦前景,中美兩國經濟基本面差異擴大,支撐人民幣短期進入升值通道。而在譚雅玲看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目前中國經濟增速僅為2%,本輪人民幣升值不利於中國經濟走強。她指出,這跟美元貶值有直接關係。
  • 在岸人民幣匯率升破6.57 人民幣升值 「大戲」持續上演
    11月16日,在岸人民幣匯率盤中升破6.57,再創本輪升值新高。近期人民幣對一些主要貨幣也多出現升值態勢。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數據向好背景下,經濟基本面對匯率的支撐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升值「大戲」有望持續上演。匯率再創新高5個多月,6000多點,人民幣匯率升值「大戲」持續上演。
  • 人民幣匯率連創新高 警惕升值背後潛藏風險|央行與貨幣
    多因素助推人民幣升值導致人民幣升值的原因比較複雜,除了中國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基本面快速恢復,貿易順差擴大及美元資本流入等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即美元的持續貶值,中美兩國利差加大。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人民幣升值利好什麼板塊?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11月1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5762元,較上一交易日上升286基點,升到了6.5元時代。此外,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漲到了6.5元時代。
  • 野村證券陸挺:明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升值至6.25
    疫情之下,中國出口屢創新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離岸和在岸市場延續升值勢頭。
  • 人民幣可能大幅度貶值嗎?
    2018年和2019年,人民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將人民幣換為美元,認為美元最保值,覺得自己換美元後人民幣會繼續貶值,可以賺一筆。結果如意算盤砸到自己的腳了,今年人民幣出現了持續的升值。
  • ...交易日貶值約0.46%。受客盤逢高結匯湧現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
    工行人民幣匯率市場每日概覽(20201123) ;①上周五(11月20日),人民幣中間價報6.5786,較前一交易日貶值約0.46%。受客盤逢高結匯湧現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小幅震蕩升值。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匯率開盤在6.5751,日間最高6.5650、最低6.5838,16:30收於6.5714,較前一交易日升值約0.21%;②人民幣外匯掉期市場方面,市場交投比較活躍,各期限掉期點區間震蕩。
  • 人民幣匯率開年大漲,對經濟影響幾何?
    徐高指出,評估匯率對經濟的影響,不能僅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而要看人民幣對各種貨幣的加權平均匯率。按照這個匯率來算,人民幣其實升值的並不多。「現在大家可能關注比較多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期升值比較多,這背後更多是因為美元貶值幅度較大。但是如果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裡面的其他貨幣,比如說人民幣對歐元,就看不到太強的升值走勢。」他說。
  • 近期韓元兌換人民幣匯率一路震蕩下行,那麼1萬韓元貶值了多少?
    面對近期韓元兌換人民幣匯率一路震蕩下行的現象,那麼1萬韓元貶值了多少呢? 首先,雖然韓國屬於發達國家,但流通貨幣韓元卻不太值錢,換句話說,在堅挺度方面遠不如日元、泰銖等,再加上19年國內經濟增速創下新低,GDP增長較為緩慢,因此,全年宏觀經濟方面不如上年,對該國貨幣匯率漲跌造成一定影響。
  • 人民幣5個月升值5500點,警惕這波強勢上漲
    昨天,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6.5762,而上一次人民幣匯率來到6.5時代,還是在2018年6月27日。 從歷史經驗和他國教訓看,貨幣升值是對一個國家競爭力的一種壓制,貨幣貶值則反而是一種機會。 日元升值曾沉重打擊日本經濟,導致日本經濟陷入衰退長周期,雖然衰退的原因不僅是匯率,但匯率問題是引爆日本經濟一蹶不振的關鍵。
  • 今日國際資訊:G20疫情經濟部署,人民幣升值等等
    上周五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升值 上周五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升值,截止發稿,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報6.5501,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6.5733,升值232個基點。
  • 管濤:決定資本流出入的不是匯率升貶值,而是經常帳戶差額
    因為不論是統計還是監管的原因,「淨誤差與遺漏」負值最終不外乎是經常項目順差高估、資本項目逆差低估,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資本外流與匯率升貶值壓力無關,而是由於經常項目順差。當季資本外流規模環比減少,也是因為同期經常項目盈餘減少。這同樣反映在短期資本流動(又稱「熱錢」)方面。
  • 人民幣匯率新年強勢大漲|美元匯率|美元指數|貨幣政策|...
    專家表示,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元指數的持續貶值。回顧2020年,人民幣匯率呈現先貶後升的走勢。1月至5月,受疫情衝擊影響,人民幣匯率震蕩貶值,並在5月一度貶值至7.17附近。但是隨著5月底,中國新冠疫情得到全面的控制,經濟全面復甦,人民幣重拾升勢。2020年5月28日至今,人民幣的漲幅已經達到9.34%,反彈幅度超7000點。
  • 英國脫歐對人民幣匯率和國際化影響有利有弊
    本文透過歷史視角分析認為,不能武斷地認為英鎊貶值對英國就一定是壞事情,且此事件對人民幣匯率和國際化影響有利有弊。  英國脫歐會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什麼影響,或許可以從二十多年前的歐洲貨幣危機與人民幣匯率並軌的關係中找到一些啟示。從這些啟示可以進一步看出,英國脫歐將給人民幣匯率和人民幣國際化帶來哪些影響。
  • 拿什麼來穩定人民幣匯率?
    如果中國製造業持續低迷,人民幣所背負的壓力就會更大,因為市場所關注的是人民幣背後的東西,而非人民幣本身。  受外盤美元指數創11年新高影響,昨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2180,貶值85個基點。此後,人民幣即期匯率一路走跌,一度貶值近200個基點。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連續三個月下跌,但對歐元、日元等匯率一路持續走高。
  • 近期日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反彈回升,目前50萬日元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近期日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反彈回升,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調上百個基點,與過去一周前0.06290相比,近期日元匯率震蕩上升,兌換人民幣匯率突破0.0633,人民幣兌換日元匯率小幅下調,較12月初日元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