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上課」,清華教師這樣說…

2020-12-23 騰訊網

為應對疫情

一個不同尋常的新學期

開啟了

清華大學

保持自強奮進姿態

履行教書育人職責

高質量開展在線教學

在這樣的背景下

如何應對「線下轉為線上」的挑戰?

如何做好教與學的準備?

如何探索有效的課堂新模式?

……

清華教師圍繞在線授課

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與經驗

同時也提出困惑

與大家一同探討

1

數學系 楊晶老師

責任與挑戰

疫情情況下,需要把我們習慣的實體課堂轉換為在線授課。作為基層數學基礎課教師,我深感責任與挑戰

挑戰

1.由於缺乏真實課堂環境的約束學生更容易分神

2.教師們大多數缺乏網絡授課——特別是講授為主的數學基礎課的經驗,很難了解學生的真實聽課狀態

3.軟體技術和網絡穩定等問題

責任

1.清華一向把教書育人看得最重,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清華師生始終堅持教學、上課。「課比天大」。

2.根據新的情況,調整課程設計,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甚至對某些學生還能提升學習效果。

藉助雨課堂,精心規劃和設計

「微積分」「線性代數」等數學基礎課,授課的前後邏輯關係很強,而且課程容量通常較大,師生互動不易展開。首創於清華的「雨課堂」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工具。除了視頻與音頻的直播外,雨課堂最重要的優點在於,能方便有效地展開課堂上的師生互動。

1.題目推送,投票,投稿,隨機點名等功能,可以幫助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撥動」和「刺激」一下學生,把學生注意力拉回課堂。

2.雨課堂能把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數據保留下來,為我們更加全面和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提供了數據保障。

3.通過學生學習成效的反饋,教師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教學。

小結

在新形勢下,我們應樹立以學習成效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數據為本,交互為體,直播為用!」

最後,引用宋朝張耒的一句詩:「今春風雨稍依節,上田麥穗過數尺!」藉助雨課堂,精心規劃和設計數學基礎課堂,保證教學,全體清華數學教師一定同力協契, 共克時艱!

2

土木系馮鵬老師、生命學院楊揚老師

土木系馮鵬老師和生命學院楊揚老師基於雨課堂學習以及直播測試的經驗總結,提出了教學準備的十個「有沒有」,供教學準備工作參考。

第0條:最重要的「有沒有」

最重要的「有沒有」是教師有沒有教學方式轉變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決心

1.有沒有針對直播授課進行預先測試

教師在演練時是否考慮到自己教學環節中的必需步驟,是否和助教嚴格有效分工,是否注意到操作中的技術細節、網絡卡頓等。

2.有沒有針對直播授課更新教學組織和教學內容

把教學內容重新組織,建議形成不超過20分鐘的小節每一小節都應該有教學目標,並讓學生知曉。每小節建議有預習考核、主題陳述、知識點定位、回顧、關鍵知識點講解、小結、集中反饋、即時考核等環節

3.有沒有針對直播授課調整教學資料

檢查PPT在網上平臺是否能正常播放。網上直播教學的PPT字應該更大,條目需要更清晰。應對直播教學有備案,比如自己錄製教學視頻。

4.有沒有要求課前預習和進行預習考核

預習的內容不宜過多,要儘可能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和關鍵概念的初步印象,教學過程是把印象提升到認識的過程

5.有沒有師生同時實時在線課堂教學的儀式感

直播時間內要保持不受打擾,保證網絡暢通。在保證錄播或上課內容有其他渠道的情況下,允許學生不參加直播授課,但是也要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

6.有沒有實時提問和實時回答的機制

學生有問題時,應該可以通過網絡實時提出,並能及時反饋。學生應參與在線展示的環節,可組間互評等方式提高學習參與度。英文授課應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網速的影響,語音互動要慎重

7.有沒有「講完就測」即時檢查教學效果和「測完補刀」

8.有沒有能隨時提供答疑共同學習的師生交流群

在課後提供即時、暢通的教學交流討論渠道。例如微信群、MOOC討論區和網絡學堂。

9.有沒有緊扣教學目標的線上課後作業以及檢測學生課後自學效果的機制

需要對學生的自學做出要求,並對學習效果進行檢查,縮短「教-學」反饋的周期

10.有沒有提供豐富的拓展學習參考資料

為學生提供獲取學習資料的途徑和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料,對學科前沿類課程,網上學習資料比課本更重要。

【小妙招】如何防止對著屏幕走神?

同學們不防多做做紙質筆記,並在課後投稿提交。經過如期開課第一日,同學們紛紛反饋,效果不錯,而且筆記也很棒!

3

經管學院 張晨老師

對於本來就以互動討論式教學為主的課程(以下簡稱為「互動討論式課程」),又應當如何在這一特殊時期,同樣實現有效、有益的在線教學?又需要如何應對「線下轉為線上」的挑戰,更好地開展疫情期間的教學工作?

1.互動討論式課程轉變為在線教學

所面臨的挑戰與難點

(1)互動環節與討論過程的組織開展;

(2)課堂節奏的把握;

(3)社群的建立和培育。

2.互動討論式課程轉變為在線教學

所帶來的機遇

(1)以更大的熱情探索技術工具帶來的可能性;

(2)在更廣的範圍內鼓勵學生的表達和參與;

(3)以更充分的方式獲得課堂教學效果的反饋。

3.為互動討論式課程進行在線教學

可能實施方式:當前的一些思考

(1)考慮以投票、彈幕、投稿等形式,代替部分的口頭討論互動;

(2)考慮結合其它額外的技術工具,以電話會議的形式實施一些集中性語音討論;

(3)考慮以個人分享和課外互動的形式,增強同學之間的社群感;

(4)靈活調整課堂素材的呈現形式。

4.為互動討論式課程進行在線教學:

下一步的準備工作和努力方向

(1)儘早學習並熟練運用相關技術工具;

(2)細緻進行前期備課,梳理課堂內容和教學方案;

(3)勇於向學生群體請教學習,師生共建,共同挖掘有用的教學工具和開展方式;

(4)主動爭取額外的技術支持乃至經費支持;

(5)在實驗和實踐中不斷迭代改進,並進行同行分享交流。

4

電機系 於歆傑老師

如何充分利用雨課堂工具和慕課資源,創建以直播為主要特徵的混合式教學新模式,遠程、異地、分散、實時地實現接近課堂教學的效果?

教師準備

1.設計每堂課的時間安排;

2.設計兩種在線學習內容:可以異步開展的自學性在線學習內容同步開展的交互式在線學習內容。二者是互補關係,不是重複關係;

3.設計課後作業:教師要以原先行之有效的課後練習題為基礎,設計出適合當前教與學模式的課後作業布置和批改方式。練習題需要適度減少量,降低難度

教與學過程

1.學生在上課之前,要根據教師教學設計,完成適度的預習任務。

2.每堂課的總時間被拆成若干部分。一開始,是基於預習任務和前面學習任務的前測,可以適度進行講評;然後是基於PPT的講解語音直播,學生可以用投稿來提問;在最後的幾分鐘中,教師進行本部分教學內容的集中答疑和後測。教師在課後布置作業(主觀題)。

3.學生課外,還需要根據教師教學設計,完成適度的延展性學校任務。

4.學生線下完成作業,拍照後線上提交。

5.教師和助教用手寫板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在線批改和反饋。

該模式與慕課學習和純直播教學的區別

這種模式和學生完全用慕課自學、教師利用某個直播平臺開展講授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交互

培訓流程

1.關於這種新教學模式整體概念的培訓,以大範圍直播的方式來進行,學堂在線平臺負責組織。

2.關於這種模式在不同類型課程中具體如何體現的培訓,以小範圍教師工作坊的方式來進行,教務處和教師發展中心和各院系負責組織。教務處和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培訓骨幹講員(院系課組負責人、核心課教師),骨幹講員負責培訓本系和本課題組教師。

3.學堂在線平臺給出關於這種模式操作層面的若干教學視頻。關於雨課堂的基本培訓,由大範圍直播+小範圍工作坊的方式來進行。關於若干技能如何操作的培訓,由學堂在線平臺錄製若干微課,並最終構成一門慕課,放到學堂在線平臺來進行。

4.建立各種範圍的微信群,及時交流實施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

5

新聞學院 張錚老師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的春季學期的教學秩序受到了極大衝擊。在學校和學院的統一部署下,我本人從以下幾個角度,對自身的教學工作進行了籌備:

1.給自己和學生通思想

面對疫情,每一個普通人除了必要關注、做好防護、力所能及支持一線抗疫之外,最重要的是「為所當為」,心理學的理性情緒療法並非虛設,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是現階段每個人對抗疫情的重要方式。宅家就是戰鬥,當然宅家也可以依然履行一位清華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

2.為網上授課做好技術準備

在2月3日在線聆聽了校領導陳旭書記、邱勇校長主講的「師生共上一堂課」之後,我立刻按照學校部署開始就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籌備:

(1)搭建了自己的教學環境,並在學習學校下發的培訓材料的基礎上,調通了雨課堂的技術環境;

(2)將多種技術手段進行排列組合,與合教教師和學生配合,完成了多堂測試課,充分論證自己本學期負責的課程的合適的技術手段。

(3)最終確定了最適合自己各門課程的主流技術手段。

3.進行更加精細的教學設計

(1)對前四周的課程的所有教學點進行改造,力爭在在線教學中營造更真切的「現場感」;

(2)在技術支持下實現更加密切的師生一對一溝通

(3)』在當前在線教學資源全面免費,非常豐富的情況下,我正為學生篩選適合的網課與我的教學進行配合,為學生的課外學習提供更加有效的輔助。

4.在線教學貫徹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

在線教學,我認為依然可以體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的教育理念。在現階段教學設計中,我已經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將疫情中的經濟現象、社會應激期的媒體內容生產規律與媒體倫理、疫情衝擊下的線下文旅產業與線上文化娛樂產業等內容補充其中,力求通過虛擬教學實現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鼓勵學生克服困難、頑強學習,引導學生建立正確三觀,不但能學到知識,鍛鍊能力,更能傳承清華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財富。

5.如期開課第一日的反思與建議

1.開始階段給個提示頁面,也就是於歆傑老師所說的「第0頁」,比如:

2.理論講授部分可能需要教師作為課程主持人,將全體成員一鍵靜音,保證同學們的聽課質量。在回答問題時,同學們可以自行開麥,無需主持人操作。

3.老師上課需要留意同學們在課程微信群中的反饋,手機不能靜音,或者另外放一臺電腦在旁邊,以便直播有問題時及時進行調整。

4.如果有條件,還是推薦同學使用電腦上課,比起手機,電腦上內容更清晰,且ZOOM的功能也更加齊全,聽課質量會更好。

5.還是得用好網絡學堂,文件及時分享等。

相關焦點

  • 95歲清華老教授張禮開直播上課
    張禮拿起自己的手機,輕輕一掃,笑著說。  這是清華大學春季學期課程《量子力學前沿選題》的在線課堂現場。再過一會,清華園裡教齡最長的張禮將和剛剛入職一年的胡嘉仲聯手授課,和身處天南地北的學生在「雲端」相會。  「同學們要敢於想大問題,才能出大人才」  離上課還有一小段時間,張禮和胡嘉仲已做好調試、設置鈴聲、蓄勢待發。
  • 上課力滿格!您的好友清華經管青年教師已上線
    用最優秀的人教育更優秀的人,全院師生在這場戰「疫」裡為做好防疫和教學科研工作,上上下下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勇挑重擔的青年教師們更是保持向上的姿態,大步向前。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正是不懼於各種各樣的挑戰,有能力做好應對和準備,清華經管人才有了底氣遇事衝到一線,踐行自己的職責。
  • 【課後連線】清華師生同上一堂課,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師生這樣說
    【課後連線】清華師生同上一堂課,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師生這樣說清華新聞網2月4日電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的肺炎疫情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我校積極響應國家和地方政府號召,迅速採取一系列舉措不斷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95歲老教授變身「主播」……「雲上」清華這樣上
    李祥瑞 清華經管學院 大三學生:伺服器可能原本在校的時候,它的承載量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大,導致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崩掉了。然後我們在快手看直播,就有一個很著名的梗,叫做「我在快手上清華」。  2月5日,清華大學師生共上一堂課之後兩天,清華大學成立了在線教學指導組、在線教學質量保障專家組、在線教學技術保障專家組和一個學生學習保障組以確保如期開學。
  • 清華大學線上課堂如期開課 數千名教師在線「雲開講」
    【解說】2月17日,清華大學師生按原定教學計劃、依教學日曆,以在線教學的形式,正式開課。2020年春季學期,清華大學共開設4254門次課程,涉及任課教師2681人,選課學生25091人。17日早上8點,150多個課堂在雲端同期開啟,數千名師生通過視頻直播、互動、彈幕、答題等多種手段,開展各學科教學活動。
  • 新疆大學教師觀摩體驗清華大學「未央班」在線教學
    新疆大學在線教學已進入第七周,在線教學工作持續穩步推進,為了進一步提升線上教學效果,我校積極開展線上技能培訓。近日,我校教務處與清華大學教務處溝通協商,安排我校19個教學單位的241名教師觀摩了清華大學「未央班」的在線教學,涉及到了清華大學28個院系86位教師的96門課程。
  • 帶病上課的教師值得讚許,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一生的教師更值得表揚
    小編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相關的媒體報導,了解到這位背著孩子上課的教師名叫羅銀豔老師。她是安徽省蚌埠市固鎮任橋鎮民族中學,是一名「90後」化學教師。她背著孩子上課是因為嫁給福建一個子弟兵順便去福建過年,沒曾想2020疫情發生後就滯留在福建。「停課不停學」在線直播教學時孩子還小沒人帶就直接背孩子直播線上上課。
  • 莘莘學子在遠方 春風化雨入課堂|清華校長邱勇查看線上課堂情況並...
    邱勇讚許地說:「很高興看到你充滿信心!用在線教學的形式教授『大學物理』這門傳統課程,本身就為課程賦予了新的意義。和你一樣,最近這兩周以來,全校師生為線上如期開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我非常感動!今天是清華如期開課的第一天,廣大師生都充滿期待,社會也高度關注,我相信,在大家的支持和努力下,清華一定能成功實現全面如期開課!
  • 【在線教學進行時】清華國際學生:We are ready!
    【在線教學進行時】清華國際學生:We are ready!清華新聞網3月5日電(通訊員 任善明 美李進 陳芳婷)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爆發給高校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保證春季學期教學工作有序進行,清華大學引入線上教學模式,保證清華學子「延期開學、如期開課」。
  • 除了清華,上海這7所學校也可以
    > 居然能上清華了!只是抗疫期間的高校和教師們 為學子貢獻的一份力量 全家一起上清華?無論是不是清華學子都能聽課 全家一起上清華不是夢~
  • 今晚9:30,央視新聞調查與你「雲上」清華!
    今晚9:30,央視新聞調查與你「雲上」清華!》播出頻道:CCTV13新聞頻道播出時間:本周六【6月6日】21:3095歲高齡的老教授要迎來線上授課的「人生初體驗」體育教師要在方寸屏幕之間「親授」排球技巧學子們在家聽網課也總想
  • 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於歆傑:混合式教育教學會成為大勢...
    2月5日,清華大學校領導給全校5萬餘名教師學生進行在線教學動員時,2000餘名春季學期上課的教師中,只有約400人掌握在線教學技法。為此清華大學開展了成建制的培訓,在2月17日開始上課之前,所有本學期有課的老師都至少接受了一次在線教學培訓。
  • 教師懷孕後坐著上課,被領導批評,怎麼辦
    懷孕後因為身體不適只能坐著上課,後來領導就因為家長的舉報把教師批評了兩次,這時女教師應該以自己的孩子為重還是事業為重?在目前女教師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女教師懷孕後上課的事情自然就越來越多,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女教師不可能因為教學而不懷孕、不生孩子!作為女人,生孩子和事業,應該以哪個為重?這個問題在以前不是什麼問題,而現在越來越讓她們難以抉擇。
  • 優酷、鬥魚、虎牙上線教育直播 90萬武漢學生在線上課
    原標題:優酷、鬥魚、虎牙上線教育直播,90萬武漢學生在線上課   一場意外暴發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受其影響,各地許多學校也紛紛宣布延期開課。
  • 他是清華姚班高材生,谷歌核心技術,棄高薪,回家當教師
    就像網上流行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可見,姚班的學生是尖子中的尖子,這樣的學生,畢業之後,大部分都在Google、MSRA、IBM、Facebook、網易等著名計算機企業工作。下面這張2018年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的一篇報導,就能看出一些內容,能被邀請的都是各個領域精英,恰巧,姚班的學生佔了大多數!
  • 教育廳專項督查高級教師課表上課備課,背後的用意是什麼
    儘管這已經是約定俗成了,很多地方在檢查的時候,確實也從來不考慮高級教師。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好呢?似乎沒有人去考慮。但是,看上去沒有人考慮並不代表就沒人考慮。這不,山東省教育廳今天就專門組織了專項督查——檢查高級教師備課上課情況,需要所有高級教師(含正高級以及音體美教師)提供本學期的紙質備課本以被檢查。
  • 華中師大一附中錄用教師學歷,博士教高中,清華北大齊聚
    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2020年華中師範大學錄用的教師的名單,看一看多麼震撼的學歷!,也是沒有想到的所以無論是就業情況非常的困難,還是名校畢業生追求穩定,那麼對於以後這樣的情況,還非常出現的。就例如我們的南京市,南京中學,還有深圳市的深圳中學錄用的教師,基本上都是清華和北大的本碩連讀2.
  • 老師們這樣上課
    「面對上千名學生進行在線直播上課,順利講完很有成就感。」汪老師表示,相比在學校講課能面對面看到學生表情,針對性授課,線上教學更考驗老師對知識點的設計把控。「而線上課堂也有好處,通過在線的考題,老師能迅速看到學生們的得分情況,收集到反饋信息。」
  • 人家校長不上課,晉升正高級教師很正常!
    學校各級領導的第一職業身份是教師,除非他們沒有教師資格證。第二身份才是兼職管理(無需管理資格證)。記住第一身份,才會不忘初心!有網友發文說,某省公布正高級職稱通過名單,教育管理專業佔比達到23.5%,申報教育管理專業的大多為各學校正職校長。
  • 2020蕪湖市教師考編在線估分系統-蕪湖教師教育網
    2020蕪湖市教師考編在線估分系統由蕪湖教師教育網考試快訊提供,以及提供2020蕪湖中小學教師試題真題考試信息。更多關於2020蕪湖市教師考編在線估分系統,安徽教師考編試題,安徽教師試題解析,教師考編試題解析快訊的內容,請關注蕪湖中小學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