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近日,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務會否發生大規模違約,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美聯儲在經過兩次緊急降息後,未來可能會繼續降息,甚至將利率下調至負區間。

李迅雷認為,就業問題是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現在不是說要達到什麼目標,而是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不要出現大的就業問題。他特別提到,政府要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做好預案。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預期,防止房價暴跌。

此外,李迅雷還於今日早間發文稱,高利率下的危機,是經濟繁榮導致的,是對經濟活動的高回報加槓桿;而低利率(或負利率)下的危機,是經濟蕭條導致的,是對低融資成本加槓桿。因此,不管高利率還是低利率政策,都不是應對經濟失衡的靈丹妙藥,治標不治本。

他認為,對於當前全球經濟而言,疫情從需求和供給兩端對經濟帶來了衝擊,對需求的打擊尤其大,因為疫情的爆發和擴散使得人們正常的活動都受到影響,如出行、旅遊休閒、文化娛樂、餐飲聚會等,可選消費品和服務的需求大幅下降。近期油價暴跌,實際上就是對需求端萎縮的擔憂導致的。

而西方國家的經濟幾乎都是靠消費驅動的,當民眾感到政府難以控制疫情,則對未來的預期會更差,消費意願就更弱。過去的歷次危機發生,也會導致需求萎縮,但這是收入下降的預期或現實導致的,而這次首先是疫情導致的,隨後將是收入下降和失業率提高觸發。

從供給端看,過去的歷次危機,都不會使得供給產生問題,因為產業鏈可以正常傳輸。而疫情導致了國內乃至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受阻,企業上中下遊之間的產業鏈難以暢通傳導,導致國內乃至全球貿易大幅萎縮,企業難以獲得像以往那樣多的訂單,進而影響到就業。

因此,疫情風險比金融風險更難管控,而且,用金融手段來應對疫情,註定難以奏效。現在唯一能奏效的,就是全球發生疫情各國儘快坐在一起共同商討,確定防控疫情的協同對策,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投資者才能樹立信心,擺脫恐慌情緒。

相關焦點

  • 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 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務會否發生大規模違約,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美聯儲在經過兩次緊急降息後,未來可能會繼續降息,甚至將利率下調至負區間。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造成的經濟衝擊,美聯儲在當地時間3月3日宣布緊急降息50個基點,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聯儲首次在非政策會議期間降息。
  • 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對於今年的中國經濟,這次的就業問題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嚴重很多。疫情爆發之後,生產受到影響,正常就業都受到了影響,更何況是失業。要實現「兩個翻番」,按我們之前的測算,2020年GDP增速至少要達到5.7%才可以達到目標。宏觀政策上面,要把房地產給穩住,說白了,就是要防止房價暴跌。因為在中國,如果說要觸發金融危機,可能就是房地產。
  • 美國已進入「金融危機」邊緣?為何說:要防止中國房價「暴跌」?
    隨著疫情在國外漸漸發酵,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表言論:「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券是否會發生大規模的違規,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如今,美國經濟已經被多國媒體「唱衰」。前幾日,日媒針對「美國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情形發表了看法:在世界上被視為「一強」的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正在升高。
  • 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務會否發生大規模違約,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李迅雷認為,就業是今年最大的風險。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當前歐美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未來需要關注美國上市公司債務會否發生大規模違約,這可能是危機爆發的導火索。美聯儲在經過兩次緊急降息後,未來可能會繼續降息,甚至將利率下調至負區間。
  • 03-22閱讀最多的文章Top10榜單已出爐:李迅雷:歐美已到危機邊緣...
    03-22閱讀最多的文章Top10榜單已出爐:李迅雷:歐美已到危機邊緣,國內房價要防大跌,央行稱:為時尚早
  • 專家:歐美已到危機邊緣,國內房價要防大跌,現金為王
    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這樣一種局面已經基本形成,特別是穩地價、穩預期、穩房價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房地產發展政策還是要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政策。從官方態度看,還是比較樂觀的,儘管壓力比較大,但是並不會因此改變房地產調控政策。所以,從百姓角度來說,也應該持有樂觀的積極態度,信心在此時此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李迅雷:沒有危機的衰退——我們該如何應對
    以下文章來源於李迅雷金融與投資 ,作者李迅雷來源微信公眾號 李迅雷金融與投資 ID:lixunlei0722李迅雷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今年以來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大家對於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如何來防控疫情以及應對流動性短缺等問題爭議頗大。我認為,前期歐美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已經出現,通過美聯儲釋放「無限量釋放流動性」等舉措,基本已經排除了,但這不意味著未來不會發生金融危機,因為衰退過程必然伴隨著經濟的結構性失衡。在川普驚世駭俗的刺激政策下,短期應該不會發生金融危機了,但經濟衰退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我們該如何應對,是繼續放水還是著手改革?
  • 李迅雷金融與投資:為何房價堅挺房地產股疲弱
    也就是說,房價高了,房地產公司的業績自然就提升,對應的股價也自然上漲。美國房價與銷量呈現很強正相關性例如,中國經濟增速自2010年見階段性高點之後,持續下行,房地產投資增速也持續下行。又如,貨幣政策從寬鬆到中性,用過去12個月M2增量與過去12個月名義GDP增量的比值,來刻畫貨幣超發的力度(由於M2是存量概念,多年高增長後M2的規模遠超GDP規模了,這時增速的刻畫力或有下降,較低的增速可能對應的M2增量並不低)。
  • 黃奇帆、曹遠徵等專家:全球金融市場處危機邊緣 中國經濟如何行穩...
    早在一個月前,藍迪國際智庫專家黃奇帆、曹遠徵、黃仁偉就預判美股暴跌趨勢,並將引發一系列金融和經濟動蕩。隨著國際油價驟降和疫情的全球擴散,國際金融市場風雲突變,「史詩級暴跌」印證了藍迪專家的預判。世界經濟局勢處在危機邊緣,中國經濟如何化危為機、行穩致遠?
  • 房價可能暴跌,萬科喊活下去,我們都把這次地產危機想簡單了!
    房價一路飆升、開發商信心爆棚、土地市場毫無理性、地王像母豬下崽一樣。在廣州,2007年7月到9月,兩個月時間,樓面地價從11912一平飆升到18729一平;蘇寧在上海拿了一塊地,樓面價66930元一平,中國都被震了一震。北辰拿下了長沙新河三角洲地塊,總價92億,又震了一震。那個時候,萬科還是整個中國地產的老大,中國地產也正處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 任澤平:我們站在全球金融危機邊緣!
    全球金融海嘯,2月下旬以來油價最大下跌超過30%,美股兩次觸發熔斷,歐美股市進入技術性熊市。  我們正站在新一輪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邊緣,疫情全球大流行只是導火索,根源是全球經濟、金融、社會的脆弱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至今,12年過去了,美國歐洲主要靠量化寬鬆和超低利率,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債務槓桿上升、居民財富差距拉大、社會撕裂、政治觀點激化、貿易保護主義盛行。
  • 世界再次走到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
    來源:周密金融密金融,一切只為您,從來無二心!版權:來源 財兔金融說 ID:hlwjrcn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多麼美好的願望呀!可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前有人口學專家告訴我們,中國的房價是世界上最貴的,後有金融高層頻談金融風險釋放,直言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 李迅雷:全球疫情蔓延對中國經濟影響及應對之策
    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ID:lixunlei0722)近日,李迅雷作了關於《全球疫情蔓延下對中國經濟影響及應對之策》的報告。主要觀點如下:1、在全球貿易摩擦不斷、全球疫情大概率失控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出現衰退,而且這種衰退的跡象恐怕還是會持續下去,整個全球化或要告一個段落了。
  • 美股史詩級暴跌過後 亞太股市出現轉機
    3月16日,巴菲特:我太年輕了……北京時間周二凌晨,美股出現史詩級暴跌,道指收盤狂瀉約3000點,創史上最大單日下跌點數。在此之前,美聯儲將利率降至零,並推出7000億美元QE計劃,但未能消除市場對疫情及其經濟惡果的擔憂。美國總統川普承認疫情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VIX恐慌指數大漲43%創歷史新高。
  • 任壽根:從四方面防範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
    風險經濟學提出「爆破」金融危機理論,指出金融危機突出特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突發性,縱觀歷史上爆發的歷次金融危機,無一不是突然爆發;二是劇烈性,比如股市在短期內出現連續性的暴跌,房價出現連續性的暴跌;三是由偶然事件引發,歷史上爆發的所有金融危機都是由於偶然事件引發,比如2020年3月股災由不可預知的疫情以及石油大戰引發,這兩個事件均為突發性的偶然事件,事先難以預知或不可能預知。
  • 30年前,日本房價暴跌,無數人流離失所,他們終於明白了一件事
    特別是對於男人來說,如果要結婚的話,沒有房子、車子,哪會有女孩子願意嫁給你?因此很多人都期待著哪一天房價可以突然暴跌。但房價暴跌是好事嗎?日本就是教訓。作為發達國家,日本的房價曾經和中國過去一二十年一樣,也是一飛沖天。當然,日本的房價並非一直都是這麼高的,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也就是大概30年前,日本房價突然暴跌,之後無數人流離失所,甚至絕望到自殺。
  • 韓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原標題:韓國消費者心理指數降至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來源:韓國《紐西斯》韓國《紐西斯》4月28日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反映經濟活力的韓國消費者心理指數自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降到了最低水平。隨著消費者對經濟狀況的悲觀情緒擴大,上月持觀望態度的房價展望指數也大幅下降。
  • 中泰證券李迅雷:一場不亞於2008年次貸危機的金融危機將爆發
    李迅雷2020年3月19日一、本輪危機的「表象」:疫情衝擊下,槓桿資金踩踏與美股的估值均值回歸近期海外市場「風聲鶴唳」,特別是美股近期發生的「四次熔斷」,媒體與市場都將其主要歸因於全球擴散的「新冠疫情」及由其引起的對全球經濟悲觀預期的恐慌。
  • 李迅雷:2020年上半年 諸多戲劇性逆轉背後的邏輯
    (原標題:李迅雷:2020年上半年,諸多戲劇性逆轉背後的邏輯)
  • 「疫情防控建議」萬喆:應急管理下的金融危機
    本文系2月19日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撰寫的「應急管理下的金融危機」,文章來源於「澎湃新聞」。」昨夜今晨最引人注目的事情是,美股暴跌。月餘以來,終於出現了似乎比疫情更牽動人心的事情。應急?危機或就在眼前當地時間3月9日,周一,美國股市開盤,即狂跌。有的媒體用「跌懵」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