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間在人民網微博看到一個小視頻,筆者很有感觸,談談感想和看法,希望對廣大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課堂教學能有一點啟示。
小視頻的內容是這樣的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第六小學,教音樂的溫老師正在上課。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溫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在教室裡跳起了自編自導的舞蹈。
老師在講臺前做示範,動作很優美,孩子們隨著音樂的節拍,跳得很歡快。老師和孩子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整個教室,流動著和諧的歡樂的氣息。
溫老師說,孩子們都很喜歡她編的舞蹈,她覺得在上課時,偶爾讓孩子跳舞,很受同學們喜愛,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同學,他們都說感覺很好,跳舞時激動、開心。
短短時間,這個小視頻就得到了大量的轉發和眾口稱讚。網友們都覺得溫老師和孩子們的舞姿挺魔性,說老師很棒,學生也不錯,這種上課方式值得推廣。
「活力課堂」適應現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特點
在上課時,穿插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比如說,簡單易學的舞蹈等,這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活力課堂」。課堂有活力,學生就喜歡。
這種教學模式非常適合於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各學科教學,這是因為,目前,我國小學生,尤其是初中生普遍具備如下的特點。
學生學科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各學科都很優秀,但更多的學生,要麼基礎薄弱,要麼學科成績不均衡,存在學習短板。前者學習相對有積極性,後者需要採取一定的方式,才能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少學生厭學思想嚴重。學科基礎極其薄弱,自我管束能力不強,沉迷於網路遊戲,導致不少學生厭學思想非常嚴重。他們覺得學業前途渺茫,上課提不起精神,沒有耐心,呵欠連天,甚至呼呼大睡。
高中錄取率低,不少初中生抱著混畢業的態度。升高中考試,是學生人生徵途中的第一次大考,但真正能夠跨過這道門檻的人不到一半,全國大部分地區,初升高的錄取率平均都不超過百分之五十。而讀中專和技術學校,一般是不看學科成績的。這就導致初中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抱著混日子的心態,讀完九年,畢業了事。基於以上原因,如果我們的義務教育課堂總是採取傳統模式,老師在臺上喋喋不休的說教,滿堂灌,學生在下面被動地聽課,非但沒有教學效果,天長日久,學生的忍耐就會達到極限,課堂紀律惡化,師生矛盾衝突加劇,老師和學生的日子都很難過。
要想擺脫這種不良狀況,唯一的出路,就是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去主動地適應學生特點。而構建「活力課堂」,就可以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還可以為學生發揮自身特長、展示自身亮點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
要讓課堂「活」起來,可以採取多種形式
短視頻中的溫老師,在音樂課中,穿插師生一起跳舞,是「活力課堂」的一種表現形式。除此之外,老師要想讓課堂「活」起來,還可以靈活採取多種形式。
可以開展多種主題活動。比如說,辯論賽、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遊藝活動等等,主題活動一般至少要一節課的完整時間。可以穿插師生才藝展示。根據學科內容,穿插教師或學生的才藝展示,唱首歌、表演一段舞蹈、演奏一種樂器等等。可以穿插學科情景模擬或課本劇表演。理化科目,可以穿插試驗,文史科目,可以進行課文人物動作、語言模擬,語文和英語學科可以進行簡短的課本劇表演。
可以穿插小遊戲或猜謎語。利用知識點講解的間隙時間,讓學生做一個小遊戲,或者猜幾個謎語,活躍一下氣氛,提振一下部分學生的學習勁頭。可以開展成語(或精彩詞語、英語單詞)接龍和課本知識搶答有獎比賽。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確定比賽的程序、獲獎方法和獎品等次與內容,還要規定好比賽紀律,防止產生秩序混亂。
結束語:只有課堂活起來,學生才會學起來。除了以上五個方面以外,老師盡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設置學生喜聞樂見的一切活動,穿插於自己的教學活動中。這樣,全體學生都可以獲得展示和鍛鍊的機會,全體學生的興趣點和興奮點都被激活起來,老師也提高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教學的精神面貌就會煥然一新。
溫老師的「活力課堂」的確值得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