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故事講述的主人公是周朝的孝子郯子怎樣冒著生命危險,想方設法得到鹿乳來奉養親人的故事。
郯子父母年老,且雙目都患有眼疾,父母需要鹿的乳汁洗眼。郯子就披上鹿皮,前往深山裡去,偽裝在群鹿中間,取鹿乳來供養雙親。
打獵者看見他,以為是鹿便想射他。郯子便將實情告訴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便沒有繼續射小鹿,還將鹿乳送給郯子。
【名人郯子】
你知道現在的郯城(所屬今山東臨沂市)來源嗎?
郯子,已姓,子爵,春秋時期郯國國君。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少昊(姓已,名摯,字青陽,建都窮桑,故號為窮桑氏,也稱金天氏)後裔中的炎族首領就封於炎地,稱炎國。屬人方。炎,古音亦讀談(Tan),春秋前後,國名多加"邑"字,從而炎國演化為郯國。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漸趨衰敗,諸侯大國之間相互爭戰侵吞,天下動亂。郯國,雖是區區小國卻頗有名氣,這其中主要原因是國君郯子的政績、才華和仁孝之德,贏得了人心。
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14年)越國滅郯國,秦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所。唐貞觀六年撤縣入下邳,元和中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併入臨沂。元末復置郯城縣,明清之後縣域有變,縣名未易。
【存疑】
郯子被稱為郯國國君為何年幼家貧需親自去尋鹿乳呢?
郯國為郯子祖先少昊氏所建。郯子為父母偷鹿奶時還是年幼階段,在故事裡父親既不像是君王,家中也沒鹿。因此,對這則故事的真實性考究還需更一步的探討,也是存在疑點的地方。不過,也有可能郯子出生時和舜一樣當時的家庭都不太富裕,亦或是郯子作為統治者的個人放大和宣揚。
圖中有兩個獵者正對著一隻小鹿準備將其射獵,而小鹿實為郯子披著小鹿皮扮演的。
在靈鷹寺的鹿乳奉親壁畫中兩個獵人頭上似乎還戴著官帽,對於這樣的現象,各位怎麼看待呢?個人認為也許這也是畫工的主觀創造。
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年幼的郯子就已經十分聰慧,懂得偽裝後忽悠母鹿,而騙取乳汁,如果不深知鹿的生活習性,怎麼可能呢?這也見到郯子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的一面,也許他的血脈中就遙承了來自他高祖的天人合一 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