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微信中,我們透過資深繪本翻譯猿渡靜子的講述,對林明子的生活和創作歷程都有了更深一層認識。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是三位嘉賓有關林明子的對談,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林明子其人其書進行了一次細緻的「精讀」,挖掘出了林明子作品中的一個個小秘密。一起來看看吧!
本期主題:林明子繪本創作中的秘密
主講人:《父母世界》編輯李婉,兒童攝影師支嘉瑋,林明子作品中文版編輯楊雪楓
關鍵詞:林明子 創作 細節 原型
林明子繪本創作中的秘密
李婉:聽完靜子老師對林明子的介紹,我對其中一點特別有體會,她說林明子在創作過程中對自己的畫總是不滿意,經常要重新畫,直到滿意為止。而且靜子老師也說,女性繪本作家和男性繪本作家區別比較大。我覺得這種精耕細作出來的東西一定跟一氣呵成的很不一樣,所以我也想聽一聽雪楓的意見,你這麼了解林明子的作品,你覺得這種精耕細作出來的效果是什麼樣呢?
楊雪楓:林明子的作品我們讀過很多,最大的感受就是她的圖。有人說讀林明子的書,光看圖都可以讀上一個小時,就是因為裡面有很多的細節。這些細節的存在,一是因為她一遍一遍地精耕細作和修改,另一個原因就是她有意地在裡面設置一些細節,一些小秘密,讓孩子來發現。
李婉:林明子作為一個非常棒的女性創作者,她在細節的描繪上盡顯了女性本身很柔很細膩的特質,在編輯林明子繪本的時候,你感覺她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讓她的作品做到那麼傳神嗎?
楊雪楓:林明子在創作的時候有一個秘密武器,也是她跟一般的繪本畫家不一樣的地方。不管場景也好,孩子的動作也好,她一般先拍照,然後對著照片再創作。首先拍照保證了真實性,然後再藝術加工。林明子曾經說過,如果不照著實際場景畫,與真實的情況就會完全不同,比如孩子下蹲的時候,脖子會從肩膀處往外探,如果不對比實景,就有可能抓不住這個細節,很難畫出活生生的感覺。這就是林明子的創作思想。
林明子的小模特們,既有抓拍的,也有擺拍的……
再以《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為例。這本書給我們很鮮活的感覺,場景也好像是發生在身邊一樣。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林明子在創作時是從現實中取材的。下圖是真實的照片與她最後完成的畫的對比。她畫的地點是東京的自由之丘,是現實中存在的地方。自由之丘就是《窗邊的小豆豆》中巴學園的所在地。
下面是《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其他畫作與實景的對比圖。
林明子的每本繪本都有原型,例如《阿惠和妹妹》的模特是她的兩個外甥女、而《今天是什麼日子》、《阿秋和阿狐》、《是誰送的呢》和《我愛洗澡》等作品中的人與物也都有原型存在。
林明子的兩個外甥女曾說從小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給林明子的繪本當模特。她們的很多家人都在繪本中出現過,因為非常熟悉,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是誰。
再如《是誰送的呢》:可以看到蹲著的姿勢。這樣畫出來的孩子給我們感覺很真實,就好像能摸到她皮膚的柔軟,能聞到馨香的味道。
李婉:原來林明子在圖畫背後藏著這麼大的秘密。我們也明白為什麼今天的活動要請一個攝影師過來了。從您的角度來看,對著照片畫與直接寫生有什麼不一樣呢?
支嘉瑋:從本質來說,拍一張照片,然後對著照片畫,跟直接去寫生,記錄這個畫面,都是要在一張畫面裡面表現某些事物,包括人的一些神態,這方面是一樣的。區別在哪裡呢?照片要求在短時間內捕捉人物的神態、動作,包括跟事物之間的關係,你要迅速把內容提煉出來,然後用很短的時間把它記錄下來,所以很多的細節可能並不完美,但是你能夠從這個畫面上真切地看到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如果是照著照片繪畫,你就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彌補這張照片或者當時的場景中不理想的地方,把它表現得更加完美。林明子的作品中有很多小的細節,包括出現的一些人物,還有《我愛洗澡》裡的海龜等動物,都不是原來的場景裡面的,加上這些內容後,才能把她內心想表達的內容表現得更加完美,這是利用照片畫更有優勢的一面。
李婉:之前我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可能會想當然地認為,如果照著照片畫畫,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畫畫本身的那種創造力?但其實是沒有?
支嘉瑋:照著照片畫,在繪畫界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為很多情況下不允許你在很長時間內慢慢地畫完這個場景,你只有先把那個場景記錄下來,用照片也好,用速寫的形式也好。回去創作的時候,再用更多的時間慢慢創作整個畫面,讓畫面更加完美。拿它作為繪本創作方式,能夠把一些內心的東西表達出來,所以並不是實際畫面的簡單複製。
楊雪楓:林明子在每一次拍照之前已經有了創作構思,只是拍完照再加工。她每一幅畫能畫幾十遍,一遍遍地畫。她的丈夫也曾分享過一件事情,那時他擔任《今天是什麼日子》的責編,是與林明子合作的第一本書,第一幅畫面是真真出門之前讓媽媽找東西。他打電話給林明子,問,你畫好了沒有?她說畫了很多遍,但還沒有畫好,後來說終於畫好了。結果過幾天,他去看林明子,發現她還在畫這個場景。但他覺得林明子正在畫的這幅的確是最好的。林明子就是這樣,一直要畫到自己滿意為止。
繪本《今天是什麼日子》的第一頁
李婉:剛才靜子老師也說到,林明子的畫裡面經常藏著很多細節,可能大家每次在讀的過程中都可以發現不同的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這本書裡,美依領到任務以後,特別高興地上街了。你們覺得她當時走路的姿態有什麼彆扭嗎?順拐了。我覺得這就是林明子藏在圖畫裡的一個伏筆。類似這樣的伏筆還有嗎?
楊雪楓:《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是林明子和故事作者筒井賴子合作的第一本書。一開始她們不認識,筒井賴子把這個故事創作完之後,說我沒有熟悉的畫家,讓出版社推薦,福音館推薦了林明子,最後果然很成功。筒井賴子之前提了個要求,說這個插畫家必須做到一點,就是能夠抓住孩子的神態和動作。林明子做到了這一點,除了這點之外她還做到了另外一點,就是在圖中畫了很多沒有表達出來的故事,錦上添花。
這裡有一個尋貓的告示,其實這隻貓在美依去買東西的途中出現過,但是文字中沒有。孩子看圖會非常仔細,他可能看到過那隻貓,看到之後也沒有多想,但到最後發現這幅圖中居然在找這隻貓,誰找到了?孩子找到了,所以他會很驚喜。
還有另外一隻黑貓。這隻黑貓也是筒井賴子很喜歡的,她在故事中寫到了。但是我們看到的最終的書,文字中並沒有關於這隻貓的描寫,因為圖畫已經讓它得到了非常淋漓盡致的展現。
在墨鏡叔叔這張畫面裡,因為墨鏡叔叔的形象就像陌生的男人,對於小女孩來說是一個心理衝擊。這裡貓的表現跟美依的心理是貼合的,都是害怕的感覺。到她買完牛奶之後,那隻貓就很放鬆地走了。當時在創作的時候,筒井賴子刪掉了一些文字。用文字表現故事和用圖畫表現故事是兩種方式,但是圖能表現的,文字就要刪掉,因為文字是作家的心血,筒井賴子說刪的時候雖然心裡很不舍,但是看到圖這麼好也就心甘情願地把文字刪掉了。
林明子也曾經說過,在繪本創作中,圖和文的關係就像雞蛋湯,一開始蛋白是蛋白,蛋黃是蛋黃,但是做成成品之後蛋黃和蛋白就融為一體了。我覺得這一點也是因為她有非常好的細節創作,這麼好的藝術表現,才能夠讓圖跟文字非常貼合,成為我們很喜歡的傑出繪本。
支嘉瑋:第一次看到林明子那本書的時候,順拐這個動作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正是因為它,我對繪本和林明子有了更高的認識。順拐在我看來,出現在這兒是特別正確的選擇,不能說是畫家的失誤,這完全是她的點睛之筆。
像這張照片,當時我在調動女兒跟她爸爸的關係。因為這個女兒平時很少跟她爸爸去玩,她不喜歡她爸爸的工作和平時的狀態,所以我想先調動他們的情緒,讓爸爸做一些動作跟她互動,那個爸爸非常認真地做了,但是我沒有想到他做了順拐的踢正步的動作,剛開始我還沒有發現,因為當時他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太自然了。後來我回去翻看,再慢慢回憶,我覺得他是在很認真地做這件事,想很好地完成我交給他的這個任務,以至於他的所有思維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他想做的這件事,而忽略了肢體的操控,所以他的這個順拐出現得很合理。林明子《第一次上街買東西》裡出現的順拐也是一樣,小主人公美依第一次出去買東西的時候也擔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但是她又要勇敢地面對外面的未知世界,這時候她做出了這樣的動作是非常合理的,而且能夠讓這張畫面更生動。
以上就是李婉、支嘉瑋和楊雪楓三人對談的主要內容。在對談結束後,攝影師支嘉瑋還教給了爸爸媽媽們幾招給孩子拍照的小訣竅。明天,我們會為大家放送這部分內容,不要錯過哦!
【愛心樹讀者俱樂部】:
幼兒QQ群:54146494
小學QQ群:244322345
愛心樹童書 微信號:aixinshu02
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愛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