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諸葛珪、玄、瑾、均、誕、恪、瞻、尚是什麼關係?

2021-02-07 網易

  三國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戰亂年代,漢室天下群雄並起,赤壁之戰後魏蜀吳三國鼎立天下,而最終一統於司馬氏。可見豪門大族一直是統治者的最大威脅。而作為司馬懿的老對手諸葛亮,同樣是名門大戶,諸葛家族雖然不比不上袁紹的四世三公,卻也算一方士族。

  諸葛亮作為中國古代忠貞智慧的名臣,在民間有很高的人望。成都武侯祠更是香火鼎盛,名垂千古。不過諸葛亮只是諸葛家族中的一個代表,因為諸葛家族分布在全國各地,「雞蛋不能總放在一個籃子裡」。下面看看諸葛家族的主要成員。

  諸葛亮和諸葛珪、玄、瑾、均、誕、恪、瞻、尚是什麼關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諸葛家族個個為人中英才,在三國下了一盤很大的棋,堪稱最強家族。

  

  諸葛珪字子貢,也就是諸葛亮的老爸,漢朝末年做兗州泰山郡丞。在《三國志》中說「亮早孤」,也就是諸葛珪在諸葛亮少年的時候就去世了,諸葛氏作為琅琊的望族,如果諸葛珪不過早去世,諸葛亮一定不會躬耕南陽,高臥隆中。以諸葛珪的人脈,為諸葛亮等兄弟謀個公務員也是輕而易舉的。

  諸葛玄是諸葛珪的弟弟,也就是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初為劉表的屬吏,奉劉表之命出使漢廷傳達荊州概況,出發前獲知堂兄諸葛珪病逝,向劉表請求完成使命之後赴泰山照料諸葛圭的後事,獲劉表準許,任務結束後赴徐州照顧諸葛圭的遺孀及子女。入徐州之後,適逢曹操出兵徐州徵伐陶謙,為躲避戰禍攜帶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侄女,並與往江東的諸葛瑾分散,輾轉逃往廬江一帶。

  「亮早孤,從父(諸葛)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諸葛瑾最後在吳國官至大將軍,可謂是深得孫權器重。

  三國時期曹魏將領,與諸葛亮同是西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在曹魏官至徵東大將軍,三國中有個說法是「蜀漢得龍,東吳得虎,曹魏得狗」,前面說的就是諸葛亮與諸葛瑾,而「狗」指的是諸葛誕。

  諸葛誕是諸葛亮的堂弟,曾配合大將軍司馬師平定毋丘儉、文欽叛亂。諸葛誕威名夙著,得人死力。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諸葛誕得知夏侯玄、鄧颺被殺,心不自安,起兵壽春,討伐大將軍司馬昭,得到東吳權相孫綝的支援。

  可惜東吳的支援不給力,被曹魏擊敗,孫綝也退回了建業。諸葛誕孤立無援,最後城破被殺。宣告諸葛氏在曹魏的勢力滅亡。

  

  諸葛恪是諸葛瑾的長子,諸葛亮侄子。諸葛恪小時候就很出名,因為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稱。孫權也很是喜愛諸葛恪,孫登為太子時諸葛恪擔任左輔都尉,作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諸葛恪可謂平步青雲,最後接替了陸遜的職務,駐守武昌。孫權病危的時候,將國家大事都託付給了諸葛恪,諸葛恪立少主孫亮繼位。

  諸葛恪除了輔助幼主,主持政務外,最大的功績就是取得「東興大捷」,擊敗曹魏進攻。此時諸葛恪的威望達到頂點。雖然眾人都十分稱讚諸葛恪,但諸葛瑾卻認為諸葛恪:「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意思就是諸葛恪不會興盛諸葛氏,而是讓整個家族滅亡。

  果不其然,知子莫若父,由於諸葛恪在東興之戰之後產生輕敵之心,開始大舉出兵伐魏,慘遭新城之敗。撤軍不久因孫峻不滿諸葛恪,設計將諸葛恪殺害,自此諸葛家族在東吳勢力也滅亡了。

  

  諸葛亮之子,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諸葛瞻就是站在諸葛亮肩上成長的。在公元234年,諸葛瞻年滿十七歲,娶蜀漢的公主為妻,授為騎都尉。

  因為蜀漢人士都懷念諸葛亮,加上諸葛瞻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諸葛瞻才思敏捷。每當朝廷頒布一項好的政令,儘管不是諸葛瞻建議倡導。百姓們都會互相轉告說:「這是諸葛武鄉侯所提倡的」。因而諸葛瞻的美名受到過分渲染,有些名過其實。

  由於姜維多次北伐無果,諸葛瞻與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致使國內疲弊,於是上表給劉禪,要求削奪他的兵權。

  雖然諸葛瞻言過其實,並沒有真才實學,但對蜀漢的忠心卻天地可鑑。在公元263年,鄧艾大舉進攻成都時,諸葛瞻臨危受命,率軍迎戰魏軍。在鄧艾勸降諸葛瞻的時候,諸葛瞻大怒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開城門率軍出戰,諸葛瞻哪裡是鄧艾的對手,最後戰死沙場。

  

  諸葛瞻的兒子,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武藝過人,是蜀漢後期難得的猛將。在原著中曾寫道:「師、鄧二人又引一萬兵來戰。諸葛尚匹馬單槍,抖擻精神,戰退二人。諸葛瞻指揮兩掖兵衝出,直撞入魏陣中,左衝右突,往來殺有數十番,魏兵大敗,死者不計其數。」

  可惜蜀漢滅亡不可逆轉,諸葛尚隨父諸葛瞻戰敗,被魏軍殺害。

  自此諸葛家族隨蜀漢一起滅亡,可嘆諸葛家族三方押寶,各為其主,最後都落得家破人亡!不禁讓後人無限嘆息!

  本文參考自《三國志》、《三國演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帶著諸葛均,為什麼諸葛瑾避亂不帶諸葛亮?
    諸葛瑾在漢末避亂徙居江東的時候,並沒有帶當時尚在幼年的弟弟諸葛亮和諸葛均,而是他一個人孤身前往的。現在基本上都認為他避居江東是在200年,那就意味著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和諸葛均前往豫章上任的時候,諸葛瑾留在了琅琊老家。這也不太符合常理。所以,他徙居江東可能是在諸葛亮隨諸葛玄前往豫章之前。諸葛玄在豫章站不住腳,只好前往荊州投靠劉表。
  • 諸葛亮的後人除了諸葛瞻諸葛尚以身殉國,其他人都向司馬家族投降了
    諸葛亮尚且奈何不了司馬家族,諸葛誕當然也沒成,安插在曹魏的諸葛一脈,於是被斬草除根了:「(諸葛誕)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自出攻揚州刺史樂綝(樂進之子),殺之。大將軍(司馬昭)乃自臨圍,四面進兵,斬誕,傳首,夷三族。誕麾下數百人,坐不降見斬。」
  • 諸葛亮老來得子,諸葛瞻儀表堂堂卻資質一般,被世人捧殺
    與此同時,諸葛瞻在東吳的表兄諸葛恪再次起兵攻魏,受過諸葛亮關照的張嶷看出局勢不對,提醒諸葛瞻此事,諸葛恪可能得不到好下場。在國事的治理上,諸葛瞻是個新手,要指望多年老將董厥帶動諸葛瞻,給他增長經驗、糾正錯漏,那也是不太可能的。從董厥的背景來看,他是諸葛亮府裡出來的人,對諸葛瞻也保持敬重。加上對諸葛亮的崇拜心理,萬事還以諸葛瞻為主。
  •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因何被史家稱作「龍虎狗」?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東漢末時曾任太山(今泰安)郡丞。郡丞乃郡守(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的助手,有一定地位。諸葛亮的叔叔諸葛玄是當時的名士,在社會上甚有名望,也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同東漢末世家大族袁氏兄弟(紹、術)及荊州牧劉表均交往密切。 諸葛三兄弟,個個龍章鳳姿,卻過早品嘗到生活的艱辛諸葛亮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小弟諸葛均。另外他還有兩個姐姐,在史料中沒有留下名字。
  • 諸葛氏不僅只有諸葛亮一人,聊一聊其他的家族成員
    比如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就做過泰山郡的郡丞,一個郡的二把手;諸葛亮的從父諸葛玄也被袁術(一說劉表)表請為豫章太守。不過這些人物都不在本文主要介紹的範圍內。小編主要是聊一聊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這三支,分屬於三個政權。《世說新語》中評價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諸葛誕、諸葛亮、諸葛瑾三兄弟為何分別效力魏、蜀、吳三國?他們誰的結局最好?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逐鹿天下,一個叫諸葛珪的人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泰山郡郡丞。諸葛珪有三個兒子,他們分別叫諸葛瑾、諸葛亮、諸葛均。諸葛珪博覽群書、才思敏捷,本想大展拳腳,可惜時不我待,他英年早逝。此時他的孩子們還小,諸葛珪的弟弟諸葛玄就擔負起了撫養子侄們的任務。諸葛玄當時是袁術的屬官,官至豫章太守,不久被擼,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諸葛玄帶領族人投奔荊州大佬劉表。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在瀰漫的硝煙中,18歲的諸葛瑾與諸葛玄等親人走散。苦尋不著,諸葛玄只好帶著諸葛亮、諸葛均和兩個侄女到了荊州,在劉表的資助下,他們定居襄陽古隆中。
  • 帶你認識三國後期戰死於綿竹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瞻
    諸葛瞻如果要用今天的話來說,他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官二代,從小就含著金湯勺出生,身上也散發著與別人不同的光環。也因此,他從小承受著不同常人的壓力。諸葛瞻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才思敏捷,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諸葛瞻的生父是誰呢?回顧歷史,從他的族譜中我們就可以得到相關信息,因此我們也就知道了他的父親就是著名的諸葛亮先生。
  • 你可能不知道的歷史,諸葛亮的兒子其實不少,諸葛瞻死後並未絕後
    消息傳到成都,後主慌忙派諸葛瞻前往抵抗。臨行前,諸葛瞻咬牙切齒,聲稱自己內不能治黃浩,外不能阻止姜維,這一次要去死戰……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很多信息。第一,諸葛瞻這個人比較狂妄,自視甚高。第二諸葛瞻性格比較懦弱。第三,諸葛瞻毫無領兵經驗。姜維作為諸葛瞻的頂頭上級,諸葛瞻竟然想著要去阻止,可見這個人比較狂妄。又要治黃浩,又要阻擋姜維。
  • 孫峻為何要親手殺了諸葛亮的侄兒諸葛恪?
    對於諸葛亮, 有人有一評價, 比較精確: 善於治國, 不善於帶兵;有蕭何之能, 而無韓信之才;是一個一流的政治家, 但只是一個二流的軍事家。諸葛恪諸葛亮的這個侄兒諸葛恪,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謹之子。這傢伙小時候絕對是一個天才兒童。據記載,在諸葛恪還是很小,大約只有七八歲的時候, 吳王孫權一次舉行宴會, 大宴群臣。
  • 一生活在諸葛亮的光芒之下的諸葛瞻,才是名副其實的扶不起的阿鬥
    諸葛亮?是的,他們是三國時代最閃耀的北辰星,所以總會被首先提起。讓我繼續往下問,他們的兒子分別叫什麼?曹丕曹植等等,劉禪,然後……呃,諸葛亮兒子叫什麼?很多人沒印象,也許你讀過那著名的《誡子書》,但一定忘了他兒子叫什麼。
  • 三國志之六|諸葛亮不得不娶黃月英:諸葛家族在下一盤什麼樣的大棋?
    老衲查了一下,往諸葛亮之前追溯,查得到的出名一點的,也就是西漢元帝時期的諸葛豐,做的最大的官是司隸校尉(相當於首都紀檢監察局長。按,本文中古代官職與現在官職的類比不一定準確和合適,僅供參考)。除了這個諸葛豐,就沒有誰拿得出手了。當然,諸葛亮他爸和他叔也做過官,但官都不大。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做官做到了泰山郡的郡丞,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
  • 諸葛亮親生兒子諸葛瞻戰死後,諸葛亮是不是絕後了?
    說起諸葛亮,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威名甚至遠播海外。可是,除了在蜀漢滅亡時戰死的諸葛瞻之外,很少聽到諸葛亮其他後人的消息。難道在諸葛瞻戰死之後,諸葛亮真的絕後了?當然不是這樣的,諸葛亮還是有後人的。
  • 揭秘三國名將諸葛恪的悲劇命運:諸葛恪結局如何
    這無疑是吹捧孫權為一代明君,是臣子們的榮幸,這簡直讓「碧眼兒」渾身舒泰、樂得昏天黑地。孫權還親自充當媒婆,從中奔走,讓諸葛謹的女兒嫁給了張昭的兒子,這對夫妻生下的女兒長大以後,嫁給了孫權之子孫和。孫權器重諸葛家族,肯定有利益上的驅使,諸葛亮是蜀國事實上的當權者,與他搞好關係,結盟共同對付魏國,是關係東吳生死存亡的大事。諸葛謹父子也確有才幹,幹出了幾件讓孫權非常振奮的事情。
  • 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同出一族卻分侍三國,是陰謀還是巧合?
    三國時期,諸葛家族三個兄弟各為其主。《世說新語》中評價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三人為別為龍虎狗。
  • 新三國群英傳2全400武將測評:346-350諸葛均 諸葛亮 諸葛恪 諸葛瑾 諸葛誕
    346 諸葛均 53 78前期:南蠻檔の黃巾頭領,53武比起隔壁糜天王抗揍點,高智後選有用。
  • 諸葛亮長子諸葛瞻坐擁七萬雄軍,迎戰鄧艾兩千殘兵,為何慘敗身死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諸葛瞻作為諸葛亮之子,被蜀漢百姓寄予厚望。諸葛瞻確實美名遠揚,然而其謀略遠在其父之下。綿竹之戰,諸葛瞻率領七萬大軍,卻被鄧艾兩千殘兵所敗,這是為何呢?綿竹之戰發生在三國後期,是魏滅蜀之戰中的關鍵一戰。癸未六年(263),司馬昭決定對蜀漢開戰。本來魏軍兵分三路,由鄧艾主攻姜維,諸葛緒負責斷姜維後路,而鍾會則趁機去攻打漢中。
  • 諸葛亮去世後,究竟留了多少家產給諸葛瞻?出師表裡寫得分毫不差
    史上託孤失敗的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像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君臣的託孤,絕對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典範,因此後世所有君王都羨慕劉備啊,他們都想要有一個諸葛亮可以給他們託孤,可惜求也求不到。劉備兵敗夷陵以後,在白帝城小住了半年時間,感覺身體不行了,這才把劉禪和諸葛亮從成都喊來,商量著託孤的事情。
  • 面對鄧艾的進攻,諸葛瞻為何不堪一擊?
    以及諸葛亮,他雖然是一個軍師,但自劉備死後就成了蜀漢最高統帥,他也把自己唯一的親兒子諸葛瞻培養成名將。但精彩的是,當諸葛瞻對上鄧艾時卻不堪一擊,鄧艾只用半天時間就擒殺諸葛瞻並滅亡蜀漢。很多人以為這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教育問題,其實廖化對諸葛瞻的評價就能完美解釋這點。
  • ​名過其實的諸葛瞻
    在這緊要關頭,後主採納郤正的建議,命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領七萬大軍,前去拒敵。看到這裡,讀者不由得精神一振:這下有辦法了!諸葛亮足智多謀,用兵如神,諸葛瞻大概也會穩操勝券吧?「有其父必有其子」嘛!然而,讀者很快就大失所望了。諸葛瞻雖然報國有心,但卻用兵無方,不僅沒能消滅孤軍深入的鄧艾軍,反而落得個兵敗身亡的結局。
  • 諸葛亮的師父都有誰?不只是龐德公和司馬徽,別忽略了他們!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諸葛亮3歲,不久後章氏去世。諸葛珪身為諸葛亮的父親,在章氏去世後,他本該盡到父親的責任,然而黃巾起義的主戰場就在山東、河北、中原一代。身為兗州泰山郡丞的諸葛珪,在這種關鍵時候,自然是不能甩袖子走人的。儘管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就被朝廷擊敗,但是殘餘部隊一直維持了8年之久,從184年——1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