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氏不僅只有諸葛亮一人,聊一聊其他的家族成員

2021-02-13 我知即你知

諸葛亮是漢末三國時期一個非常耀眼的歷史人物,"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諸葛亮也算是衣冠子弟,雖然沒有袁紹、楊修那樣顯赫的家世,達到所謂的四世三公的程度,但起點比尋常百姓還是要高一些的。哪怕離開徐州琅琊老家,也有發展的空間。而琅琊諸葛氏在漢末三國時期也算是一個比較活躍的家族,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琅琊諸葛氏的其他家族成員。

琅琊諸葛氏與"三家下注"

琅琊諸葛氏的最早的可以查到的人物,應該是西漢漢元帝時期的司隸校尉——諸葛豐。諸葛豐以明經的科目成為郡吏,被御史大夫貢禹拔擢,成為侍御史,又被漢元帝任命為司隸校尉。司隸校尉的職責是察舉百官,以及京畿一帶犯法的情況,權重是非常大的。不過由於諸葛豐太過剛直,得罪權貴,觸怒漢元帝。先被貶為城門校尉,後來直接免官為庶人。

諸葛豐雖然最終被免官,但是大概還是積攢一些政治上的資源,另外諸葛豐以明經出身,大概也有比較深厚的文化經學功底。在東漢末年的時候,琅琊諸葛氏雖然不算特別顯赫的家族,但至少能夠得到一官半職。比如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就做過泰山郡的郡丞,一個郡的二把手;諸葛亮的從父諸葛玄也被袁術(一說劉表)表請為豫章太守。不過這些人物都不在本文主要介紹的範圍內。小編主要是聊一聊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這三支,分屬於三個政權。《世說新語》中評價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有很多人認為琅琊諸葛氏是在下一盤大棋,是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的舉措,也就是所謂的三家下注。其實古代大家族確實有分開下注,保證自身生存的情況。不過琅琊諸葛氏的情況就未必如此。諸葛亮跟隨諸葛玄到豫章,被東漢朝廷委派的正牌的豫章太守朱皓擊敗,於是投靠了劉表,諸葛亮就在荊州加入劉備;諸葛瑾沒有跟隨諸葛玄,因為徐州殘破,直接到江東地區避難,然後被孫權的姐夫弘諮挖掘出來;至於諸葛誕,大概就是一直留在了徐州,然後正常入仕曹魏。他活躍的時期其實要晚於諸葛亮、諸葛瑾一些。

琅琊諸葛氏的成員

諸葛亮、諸葛均一派

琅琊諸葛氏中最著名的人物當然是諸葛亮,所以小編也先從諸葛亮、諸葛均這一派開始。諸葛均是諸葛亮的弟弟,和諸葛亮一起跟著諸葛玄到荊州再到益州。在蜀漢也做官,具體職位是長水校尉,是負責統領禁兵的北軍五校之一,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影響力,記載也相當少,這裡就一筆帶過。

諸葛亮是蜀漢丞相,幾乎是蜀漢實際執政者,幫助劉禪穩定蜀漢初期的動亂的形勢;與孫權重新保持友好的外交關係;在發動五次北伐的同時沒有太過消耗蜀漢的國力,維持蜀漢的正常運轉。最後因為事必躬親積勞成疾,在第五次北伐的過程中病逝。這個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裡就不贅述了。

根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的記載,諸葛亮有兩個兒子。長子諸葛喬,在血緣上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的兒子,因為諸葛亮早先無子,過繼到諸葛亮這裡,從宗法制上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喬在蜀漢為駙馬都尉,負責掌管皇帝出行的副車,也有在漢中統兵五、六百的經歷。

幼子就是諸葛瞻。諸葛瞻被蜀漢人給予厚望,也被劉禪重用。在蜀漢後期或者說末期,姜維、諸葛瞻、董厥、樊建成為蜀漢的執政者,不過姜維與諸葛瞻等人不合,一個是主戰派,一個是反戰派,所以內部的鬥爭比較激烈。諸葛瞻雖然是反戰派,但也不是投降派。在鍾會與姜維在劍閣對峙、鄧艾率領奇兵偷渡江油威脅成都時,諸葛瞻與鄧艾交戰直到戰死,最後蜀漢滅亡。諸葛瞻有兩個兒子——諸葛尚與諸葛京,諸葛尚與諸葛瞻一起戰死,諸葛京則成為西晉臣子。

諸葛瑾一派

諸葛瑾同樣是東吳的重臣,只不過沒有到達諸葛亮在蜀漢那樣的程度。其實諸葛瑾在軍事上的能力很有限,幾乎是沒有取得過能夠證明自己的勝利,屢戰屢敗;但是諸葛瑾的升官之路卻是沒有停過,一路做到東吳的大將軍、左都護,官職上僅次於陸遜的上大將軍,和陸遜並列為左右都護。具體的原因很複雜,諸葛瑾與孫權的個人交往;諸葛瑾與蜀漢權臣諸葛亮的關係;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的能力可能都有影響。

諸葛恪在東吳或者歷史上的影響力還要甚於諸葛瑾。諸葛恪非常機敏,曾經用堅壁清野的方式解決了東吳長期存在的丹陽山越,表現出自己的才能。等到孫權彌留之際,整個東吳只有諸葛恪最有威望,於是孫權以諸葛恪、孫弘、呂據、滕胤、孫峻為輔政大臣,輔佐少帝孫亮。

諸葛恪執政期間,對曹魏取得"東關之戰"的大勝,但隨後的"新城之戰"的失敗讓他名望掃地,引起東吳的不滿情緒。最後孫峻發動政變殺死諸葛恪,諸葛恪的兒子諸葛竦、諸葛建甚至外甥都被殺死,諸葛瑾一脈絕後,還是由過繼給諸葛亮的諸葛喬的兒子諸葛攀重新過繼到諸葛瑾這一支。

諸葛誕一派

諸葛誕也算曹魏的重臣,他在魏明帝曹叡時期被壓制,在少帝曹芳時期重新入仕。王凌等人反叛司馬懿的時候,司馬懿拉攏諸葛誕,令時任揚州刺史的諸葛誕遷為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軍事。此後因為"東興之戰"以及"淮南三叛"第二叛的緣故,諸葛誕從揚州都督遷到豫州都督,又遷回揚州都督。

諸葛誕被記載在曹魏的逆臣的列傳,因為諸葛誕發動了"淮南三叛"的第三叛:他一方面控制淮水一帶的規模巨大的屯田兵,一方面向東吳求援,打著反抗司馬氏的旗號在壽春起兵。但是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最終諸葛誕還是被司馬昭所消滅。

為了徵求東吳的支援,諸葛誕將兒子諸葛靚到東吳做人質,這也讓諸葛靚逃過一劫。諸葛靚成為東吳的將領。等到西晉滅吳之後,由於司馬氏與諸葛誕的深刻仇恨,諸葛靚堅持不服務西晉。不過諸葛靚的兩個兒子諸葛頤、諸葛恢還是成為東晉的重臣。

小結

無論是刻意為之還是機緣巧合,琅琊諸葛氏都在三國時期開枝散葉,在蜀漢、東吳、曹魏都保存火種,而且位置非常重要。諸葛亮和諸葛恪都是託孤大臣,位極人臣的程度;諸葛誕也是曹魏的一方重鎮,掌握不小的兵權。結果這三顆雞蛋都被打爛了,蜀漢滅亡,諸葛瞻父子戰死;諸葛恪死於東吳權臣火併;諸葛誕死於與司馬氏的對抗中,最後反而是名不見經傳的諸葛靚保證琅琊諸葛氏在東晉時期的延續和發展,不得不說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

好文推薦:

不焯水不能吃」的食材,以後別再直接下鍋了

為什麼我們的胃無法消化金針菇?

世界最深的湖叫貝加爾湖,長江水百年才能灌滿,可供人類用500年

你不知道的邱吉爾,天使外衣下的魔鬼

近百年來,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多少國家

聲明:本號內容部分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人家族的最終結局如何?
    在三國局面混得最大的家族是哪家?是諸葛家。三家公司都有諸葛家的人任職,而且都是高層,極高層,高處不勝寒的那種高層。其中職位最高的自然是諸葛亮,在擔任蜀國丞相一職。而他的親哥諸葛謹在東吳最後擔任了大將軍一職,而他的兒子諸葛恪更是在東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族弟諸葛誕也混到了徵東大將軍,差不多是現在的軍區總司令。如果說諸葛家族可謂是三國時期最風光的家族並不為過。無論是曹家,司馬家都只是在曹魏陣營中呼風喚雨;而孫家也只能坐擁江東;劉家更是最終蝸居西蜀。
  • 琅琊諸葛氏的複姓怎麼來的?葛劍雄《中國地名大會》上揭秘
    的確琅琊出了很多名人,但絕非琅琊榜這麼一回事。琅邪(在秦代)最早它是一個郡,琅邪郡最早的治所在什麼地方呢?就是現在的山東諸城這一帶。漢代的時候建了琅邪國,治所就放到了現在山東臨沂,實際上現在臨沂市的別稱就是琅琊。」臨沂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的「歷史沿革」資料介紹,「秦朝統一,地方實行郡縣制,全國分為三十六郡,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郡國並行。
  • 諸葛亮和諸葛珪、玄、瑾、均、誕、恪、瞻、尚是什麼關係?
    而作為司馬懿的老對手諸葛亮,同樣是名門大戶,諸葛家族雖然不比不上袁紹的四世三公,卻也算一方士族。  諸葛亮作為中國古代忠貞智慧的名臣,在民間有很高的人望。成都武侯祠更是香火鼎盛,名垂千古。不過諸葛亮只是諸葛家族中的一個代表,因為諸葛家族分布在全國各地,「雞蛋不能總放在一個籃子裡」。下面看看諸葛家族的主要成員。
  • 聊一聊普奇家族的愛恨情仇
    然而好端端的親兄弟,卻演變成如今相互仇殺,兄友弟恭的局面,所以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普奇家族的過往。1972年,一個悶熱的夜晚,一對異卵雙胞胎出生在醫院,膚色較深的嬰兒右腳天生扭曲。普奇家族在歷史上出現過教皇,因此對於他的決定,父母並沒有反對。這一天,還是見習生的普奇正在教堂裡打掃,他聽到一位婦人前來告解。普奇連忙想去找神父,但是婦人已經自顧自開始了告解。對於告解者來說,只要能傾訴內心的苦悶就可以了,聆聽者是誰都無所謂。
  • 陳壽掩蓋諸葛亮身世,500年後真相大白,學者:難怪劉表看不起他
    劉備得到諸葛亮後,曾經說過:「吾得孔明,如魚得水」,這話不假。諸葛亮和劉備,絕不僅有共同的事業,私交上,他們也是合拍的。
  • 揭秘:東漢末年複姓家族的秘密聯盟
    漢末所有複姓家族代表,經皇甫嵩的召集,在其家中秘密結盟。聯盟推舉夏侯、諸葛、司馬、公孫四家為盟主,約定,分散在各個勢力之中,尋求機會圖謀起事,一旦成功,則與其他複姓家族互相照應,共同統一華夏,建立複姓王朝。
  • 【妖精樹洞】聊一聊東方角色的特徵~
    隙間直通車:【妖精樹洞】聊一聊那些印象深刻的東方正作~
  • 聊一聊三國時期的幽默,哪一種能讓你忍俊不禁
    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三國時期的幽默,哪一種能讓你忍俊不禁呢?外交之間的針鋒相對幽默是語言上的藝術,在漢末三國時期的外交上尤其能夠體現出這一點。比如說蜀漢和東吳,或者說劉備集團和江東集團,雖然是盟友的關係,但是在外交上還是針鋒相對。或許刁難使者已經成為一種外交上的保留節目。而有一些外交人員能夠輕鬆化解對方的刁難,就會迸發出幽默的色彩。
  • 聊一聊「五虎上將」各自的諡號,作為蓋棺定論,是否名副其實
    蜀漢四十二年的名臣良將中,只有十二個人獲得諡號,"五虎上將"全部獲諡。"五虎上將"的諡號各不相同,而且還有不少的爭議。尤其以關羽、趙雲二人的爭議最大。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五虎上將"的諡號,作為蓋棺定論,是否稱得上是名副其實。
  • 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仕三國,他們有什麼事跡,讓當時人稱為龍虎狗
    他說諸葛亮兄弟三人分別出仕三個國家,這樣就保證了諸葛家族的情報互通。這使得諸葛亮對三個國家的內部事務了如指掌,大大便利了諸葛亮的北伐。這位名人還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作為他的情報工作研究的課目。可惜,這位名人離世過早,世人沒有看到他的研究成果。不過,歷史上真的如這位名人所說的,諸葛亮三兄弟是在為一個家族而效力嗎?一、諸葛亮三兄弟為何分仕三國。
  • 諸葛亮的後裔在現代成了明星?你知道諸葛亮後代的那些事嗎
    諸葛亮作為千古名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死也未完成光復漢室的理想,也達不成回事成之後回臥龍崗隱居的願望,最終葬在定軍山,但是諸葛亮的後人,熟知的就比較少了
  •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因何被史家稱作「龍虎狗」?
    諸葛氏家族的老祖竟是陳勝部將葛嬰秦末天下大亂,陳勝、吳廣率先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其「大楚」軍中有一位叫葛嬰的悍將,他作戰勇猛,屢建奇功,後竟無罪被殺。陳勝建立的「張楚」政權被秦軍剿滅後,劉邦和項羽爭天下,經數年激戰,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劉邦建立了漢朝。葛嬰的孫子被漢廷封為諸縣(今山東著稱)侯。從此,葛氏後裔世世代代在諸縣繁衍生息。
  • 【瑞安百家姓之諸葛】賈岙村繁衍諸葛亮後裔已至53代(以此文為準)
    賈岙諸葛氏宗譜稱,始遷祖諸葛原銘屬諸葛亮第20世裔孫,現在賈岙村最晚輩分是諸葛亮的第45代裔孫。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至今已1800多年,每代相隔40年,實屬可疑。為此,在瑞安市諸葛亮文化促進會成立後,多次派人外出調查取證,最終發現諸葛原銘系諸葛亮第29世裔孫,至今已傳至第53代。如此,賈岙諸葛氏才真正上接了乾隆御筆「端推諸葛是全人」的漢蜀名相諸葛亮。
  • 聊一聊三國歷史上三個著名的陰謀論,有可能是真實歷史嗎
    陰謀論是很多歷史愛好者喜歡聊的話題,像三國時期這種大熱的歷史IP更不缺少陰謀論流行。應該如何看待陰謀論呢?小編認為既不能脫離史料,完全相信陰謀論;也不能看到陰謀論就鄙視、反對。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三國圈的三個陰謀論,哪個更可能貼近事實,那個最不靠譜。
  • 諸葛亮哪裡人 諸葛亮是哪裡人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三國演義》吧,裡面的諸葛亮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算沒看過《三國演義》的應該也聽說過諸葛亮這個人,當初劉備「三顧」孔明,君臣草廬對策,乃千古之佳話。那麼諸葛亮哪裡人呢?
  • 名人家族譜系:諸葛亮後裔子孫,參照八陣圖規劃建設村莊
    然而,不久傳來陳勝稱王的消息,葛嬰因不能一臣侍二主,遂殺掉襄疆,不料返回後,卻被陳勝聽信讒言所害。初聽此名,誰也不會想到葛嬰會是諸葛亮的先祖。沂南諸葛亮城一景諸葛亮的第十四代孫諸葛浰(liàn)先曾在浙江紹興做官,後又任壽昌縣令,後定居浙江,成為諸葛亮後裔子孫南支的始遷祖
  • 諸葛亮為什麼一出山就是戰略大師?
    然而,時過境遷,在世家大族主導官場的東漢末年,如果真是一位沒有家族背景的草根少年,尤其是文士(武將還能立戰功),實在很難嶄露頭角,也很難擁有社會關係能被舉薦給劉備這樣的當世豪傑。實際上,諸葛亮非但不是草根出身,而且背景還很強大。琅琊諸葛氏中最早從政者為西漢元帝時期的司隸校尉諸葛豐。
  • 諸葛亮為什麼要等劉備三顧茅廬?
    小時候看三國總是有一點不解,既然諸葛亮都準備出山輔佐劉備了,為什麼還要等劉備三顧茅廬?如果劉備沒有耐心,或是形勢緊迫,等不了諸葛亮的話,那不就失去建功立業、匡扶漢室的機會了嗎?難道真的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嗎?拿現代人的眼光來看,諸葛亮是矯情,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諸葛亮說的是實話。
  • 諸葛亮為何娶蔡氏為妻?
    蔡氏家族在荊州的勢力相當大,蔡諷的另外一個女兒嫁給了荊州牧劉表,而蔡諷的兒子蔡瑁是劉表最信任最依賴的大將,蔡氏家族在荊州有很大的政治背景,是名門望族。有著這樣的政治資本,黃承彥的女兒就算真的很醜,還怕會嫁不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