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門閉合晚影響孩子智力?囟門有這4種表現,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2020-12-19 大米粒媽咪

一聲啼哭,像是一把打開這世界的大門的鑰匙,理直氣壯的宣告寶寶來了。父母也開始適應怎麼做父母,好像隨著新生兒的到來,每個人的身份都發生了變化。

育兒是一條漫漫長路,寶寶在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表現,三個月的時候會翻身了,六個月的時候會坐著了,就這樣慢慢的會爬、會走……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

原來是孩子囟門沒閉合

孩子出生時,有些新手家長會看見孩子腦袋上好像有塊地方會呼吸,起起落落,新手爸媽會著急忙慌的問醫生。

醫生可能笑笑道:那是囟門,一歲半之前基本都會閉合,不要用力的去碰觸,注意觀察閉合時間就好了。那會有閉合晚的現象麼?答案是有。

安安今年兩歲半,又爺爺奶奶在老家帶,身體結實,很少生病。考慮上幼兒園了,父母給他接回自己身邊,安安的父母發現孩子說話不是特別清楚。

而且不能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大人說的話倒是能聽懂,起初也沒太在意,面試了好幾家幼兒園,都以無法正常交流的理由拒絕了。

這才引起安安父母的注意,帶醫院一看才發現孩子的囟門還沒有閉合,醫生責備安安父母粗心,安安父母對此也很自責。

看著一大堆檢查,好像一擊重錘狠狠的打在了他們的心上。

囟門閉合晚和缺鈣有關係嗎?

孩子一生病就想到缺鈣,這大概是中國父母遇到的常見事。囟門閉合晚了,是不是缺鈣啊?其實囟門閉合晚和缺鈣是兩碼事,這裡你可能要反駁了,不缺鈣能閉合晚麼?

當孩子囟門閉合晚的時候,不要自己「看病」,你只是父母,醫學知識並不專業。孩子囟門閉合晚有很多誘因,不能盲目補鈣,要知道鈣多了也不行。

相信醫學,不懂就要問專業的,切記不能病急亂投醫,有時候反而事與願違,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囟門有這4種表現,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 囟門凹陷

有的寶寶的囟門特別像一個小坑,如果有這樣的的寶寶家長就要注意寶寶的營養了,如果營養不良囟門會呈凹陷狀。

新生兒一般都是母乳或者奶粉,又或者是混合餵養,對水的要求就不一樣,除了母乳外,理論上六個月前母乳餵養的寶寶是不需要額外飲水的。

因為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而奶粉和混合餵養則需要適當飲水,無論是哪一種餵養方式,發現孩子囟門凹陷,孩子也可能缺水了,要及時補水。

囟門鼓起

這最明顯的特點是孩子一哭,囟門就「高高」的鼓起,沒有下來的意思,每當用手輕輕碰觸時孩子特別牴觸,有時候孩子會出現時不時地嘔吐、發燒等現象,要及時就醫,可能存在別的病症。

囟門提早閉合

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都會測量頭圍,以便於之後作為監測孩子成長的一個參考值。隨著發育,大腦長頭圍也跟著增長。

有的孩子出生幾個月後,囟門以肉眼觀察已經看不出來的時候,這時可能會出現早閉的狀態,家長就要觀察孩子的頭圍了,如果孩子頭圍正常持續增長,就無需擔心。

如果孩子頭圍停滯增長,而且頭比同齡人小,家長要注意孩子是否發育不良,應該及時就醫。

囟門閉合晚

寶寶的囟門一般會在18個月的時候完成閉合。因寶寶的發育程度不一樣,可能會延後,這就需要家長認真對待。

如果24個月後寶寶囟門還未閉合,是屬於囟門閉合晚的。這需要去醫院找專業的醫生給寶寶診治。不要自己在家判斷,孩子不是在假設和如果中長大的,要認真對待。

孩子的囟門很脆弱,護理要精心

孩子出生時是有兩個囟門的,它們分別是前囟門和後囟門,我們現在說的是前囟門,因後囟門在出生後不久就會閉合。

寶寶的囟門很脆弱,要精心呵護,平時在育兒的過程中避免磕碰,以免造成傷害。當然寶寶的囟門也不是脆弱不堪的,生活中難免會有些接觸,如洗頭時要輕輕的,避免使勁兒揉搓。

有的寶寶出生頭上會長一些乾濕疹,頭皮出現結痂的狀態,不要硬扣,以免造成感染,可以用棉籤沾橄欖油輕輕擦拭,效果真不錯。

寶寶的成長就像一棵樹,要經歷春夏秋冬四季變化,風吹雨打的磨練,而父母就是那遮風擋雨的園丁。

寶寶的每個問題都是對父母的考驗,父母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考驗後,終於那顆樹可以屹立於天地,呈參天之美景。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的囟門都是多久閉合的呢?

相關焦點

  • 囟門關乎孩子的聰明程度?囟門的6種表現,與寶寶健康有關係
    一般來說,新生兒囟門的尺寸大約是1.5~2釐米,到6個月時可達到2.5~3釐米。然後,前囟門會逐漸變小,一般到一歲前後閉合,一些晚的孩子,可能到1歲半才完全閉合。寶寶囟門的狀況與健康有對應關聯。1、囟門遲閉如果寶寶患有佝僂病、呆小病等狀況,囟門可能在孩子一歲半之後都不閉合。這時,父母就應該引起注意,去查明囟門遲閉的原因。
  • 囟門閉合的時間,對大腦發育有什麼影響?如果是第三種就該注意了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不清楚囟門閉合是怎麼一回事,囟門閉合早一些或者晚一些對寶寶有什麼樣的影響。其實在寶寶出生以後,頭上就會有兩個囟門,一個是前囟門,一個是後囟門。關於寶寶的囟門寶寶出生以後的頭顱是沒有完全閉合的,在兩邊的額骨和兩邊的頂骨之間會有個四邊形的小裂縫,這就是上面提到過的前囟門。而後囟門則是在腦後的枕骨上,是兩邊的枕骨和頂骨形成的。
  • 摸寶寶囟門會不會影響智力發育?這4個冷知識,是很多父母的盲區
    但是,這個時候你提到寶寶的囟門,大多數的父母就會是一臉茫然、無法應答,這就是大部分寶爸寶媽的知識盲區。而有一部分爸爸媽媽有所了解,不過這種了解也不夠到位。閨蜜懷胎十月生下了一個非常健康可愛的寶寶,渾身肉嘟嘟、白嫩嫩的。
  • 寶寶囟門的那些事
    嬰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醫學上稱為「囟門」。後囟門一般在出生後3個月閉合,前囟門要到1歲半才閉合。人們常說的「天窗」或「囟門」主要是指前囟門。囟門的表面是頭皮,其下面是腦膜,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將手指輕放入在囟門上,可以摸到跳動。
  • 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和常見的3個問題!
    新生兒出生後,顱縫尚未長滿,形成一個菱形空間,沒有頭骨和腦膜,醫學上稱之為「囟門」。新生兒的頭頂有兩個囟門,位於頭前部的叫「前囟門」,斜徑約2.5釐米,6~7個月骨化後逐漸縮小,1~1.5歲閉合。位於頭後部的叫「後囟門」,約0.5釐米,出生後2~4個月自然閉合。
  • 嬰兒囟門跳動不明顯 嬰兒囟門跳動不明顯正常嗎
    嬰兒囟門跳動不明顯嬰兒的頭頂部有一個柔軟的、有時能看到跳動的地方,通常是在12—18個月的時候閉合,閉合太早或太晚都說明是有問題存在,閉合早是孩子可能小頭畸形或腦發育不全,閉合晚可能是患有腦積水,你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是閉合的時候。
  • 囟門閉合過早和大腦發育的關係,三種結果,第三種影響大腦發育
    嬰兒頭上的囟門有兩個作用。其一,方便順產。情況二,前囟門「假裝」閉合。有時候很多家長摸著孩子的腦袋,感覺囟門已經閉合了,但是囟門其實沒有完全閉合,因為骨縫和骨縫之間仍有間隙,但是收並不能摸出來。情況三,前囟門閉合頭圍偏小。
  • 新生兒「囟門」有多重要?多久能閉合?兒科醫生囑咐這些事不要做
    文|勤親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傳承,對於寶寶,家長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守護,就是想讓寶寶平安健康的長大, 而寶寶出生之後,外表上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皺皺巴巴的,身上也很少有白的,都是黃黃的,等寶寶長大之後才會好一些
  • 寶寶囟門什麼時候關閉?
    分享: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本頁內容到朋友圈。———————————————————————— 囟門是嬰兒頭頂顱骨互相連接處還未完全骨化的部分,由額骨、頂骨、枕骨合併而成,有前囟、後囟兩個囟門。前囟為額骨和頂骨形成的菱形間隙,又俗稱「天門蓋」位於頭頂部前中央。
  • 寶寶囟門很重要,2點教你判別是否閉合?囟門發展需遵循這個規律
    自從寶寶出生後,寶寶的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寶寶剛出生時,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全身都軟軟的,大多父母都不敢輕易下手去抱,怕折騰到寶寶,但除了身上軟軟的之外,寶寶的頭上有一處位置才真正算得上是軟軟的,因為這裡真的沒有骨頭,這個位置就是囟門。
  • 關於寶寶囟門的幾個冷知識,新手爸媽需要了解清楚,孩子少遭罪
    然而囟門對於孩子來講確實十分重要,如果父母對這方面了解不深,做出某些貿然之舉,很可能就會傷到孩子。囟門是什麼?通常指的是嬰幼兒顱骨結合不緊形成的間隙。新生兒囟門閉合時間通常成年人顱骨間不存在間隙這是由於囟門已經閉合顱骨發育完全,而新生兒顱骨間的間隙多是由於囟門還未閉合。通常情況下,寶寶在出生之後後囟就很小甚至已經閉合,最遲也會在出生後6~8周內閉合。
  • 囟門,寶寶的「頭等大事」,這兩件事千萬要注意!
    相信家裡有新生兒的都知道,剛出生的寶寶頭頂有一層厚厚的汙垢,看上去很髒,很不舒服。所以很多長輩都想把它洗掉,甚至想用手摳掉。小鳴媽媽提醒大家:這樣做是萬萬不可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小鳴媽媽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囟門的相關知識吧!一、什麼是囟門?囟(xìn)門,是寶寶兩塊額骨與頂骨之間形成一個無骨的,只有腦膜、頭皮和皮下組織的菱形空間,即前囟門;寶寶兩塊頂骨與枕骨之間形成的一個無骨的小三角,叫後囟門。
  • 前囟門要多關注
    我們寶寶從出生,我就沒看到前囟門呼噠呼噠的動。過去的孩子前囟門都很大,一直到會說話一歲多才閉合。42天體檢時1cm,大夫說挺小的,讓只吃D3,我也一直沒敢給他補鈣。後來從孩子頭頂上方,終於看到了指甲蓋大小的囟門,那個部門有點凹陷,會起伏。
  • 嬰兒的囟門不能摸,摸了會「變啞、變傻」?醫生:和你想的不一樣
    醫生解釋道,這和你想的不一樣,事實上,孩子的囟門沒有這麼脆弱。囟門屬於顱骨尚未閉合的縫隙處,它的表面是頭皮,當大人把手放在嬰兒的「天窗」時,會感受到與脈搏一致的跳動,所以,孩子的囟門是可以摸的,不存在「變笨」、「變傻」的說法。
  • 寶寶頭頂的「囟門」有多重要?為什麼有的寶寶能看到,有的卻不能
    都說寶寶的「囟門」很重要,到底這「囟門」長在寶寶頭部的哪裡?又有怎樣的作用?恐怕很多寶媽了解的也並不是很清楚。 其實在日常照顧寶寶的時候,如果寶寶頭髮稀薄,發量少,我們都可以用肉眼看到寶寶前囟門在有規律的顫動,這也並不是說看不到囟門顫動的新生寶寶就沒有囟門,而是因為,寶寶頭頂發量多而濃厚
  • 新生寶寶的囟門摸不得,娃會變傻、變啞?後悔太晚知道答案
    堂姐的婆婆在我抱寶寶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用手摸寶寶的囟門,說否則寶寶就會變得不聰明,不會說話了......我聽完這番話,只能苦笑,寶寶的囟門真的沒有想像中那樣碰不得。什麼是囟門?以前我們在談到塑造寶寶頭型的時候,經常會提起「囟門」,說「寶寶囟門未閉合時,頭骨相對柔軟,方便塑造頭型」。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生長發育遲緩嗎?一篇解決你所有的疑問!
    孩子睡得好好的,非得把手放到孩子鼻孔處,試探下他們是不是還喘氣兒!看著寶寶囟門還不閉合,「起起伏伏」,就開始擔心,不停問「度娘」怎麼回事。——囟門閉合晚,小心缺鈣!——小心佝僂病!——小心生長發育遲緩!WHAT!
  • 寶寶囟門真的不能碰嗎?媽媽快來了解一下吧!
    傳統的觀念認為:「寶寶的囟門不能摸,摸了寶寶會生病的。」年輕的媽媽看著寶寶的囟門軟軟的,寶寶哭時囟門還呼扇呼扇的,就更緊張了,從來都不敢碰寶寶的囟門,致使寶寶囟門上結了一層厚厚的痂。①這種育兒觀念是錯誤的,囟門可以用手輕輕的摸、可以洗,但不能壓。②囟門正常情況下是平的或稍凹的,有的寶寶囟門處會輕微的跳動,這都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緊張。
  • 寶寶出現O型腿、枕禿、夜隙、多汗、滷門關閉晚是缺鈣的表現嗎?
    鈣約佔人體質量的1.4%,參與新陳代謝,每天必須補充鈣;人體中鈣含量不足或過剩都會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所以從嬰兒出生開始「缺不缺鈣」就成了一個長期且必須關注的話題了。那麼很多家長認為出現O型腿、D型腿、枕禿、夜隙、多汗、滷門關閉晚等這些表現常就認為是缺鈣,其實並非如此絕對。
  • 兒科醫生:閒著沒事多摸孩子這3處,聰明發育快,將來對孩子好
    真真是個4歲的小姑娘,天天活蹦亂跳的,問她一些話,每次回答都很搞笑,看起來很聰明,也特別的討人喜歡。特別是當爸媽吵架的時候,真真總是能化解,這也是真真在家裡做的最多的事情。平時真真媽媽出來聊天的時候總會聽到這樣他們家裡有趣的故事,真真從小就這麼聰敏,長大後還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