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囟門的幾個冷知識,新手爸媽需要了解清楚,孩子少遭罪

2020-12-19 育兒深度觀察

執筆:陳芳

插畫:Juice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在我國, 67%的新手父母都不知道什麼是囟門。然而囟門對於孩子來講確實十分重要,如果父母對這方面了解不深,做出某些貿然之舉,很可能就會傷到孩子。

囟門是什麼?

通常指的是嬰幼兒顱骨結合不緊形成的間隙。

人的顱骨都是由七塊軟骨構成,成人的顱骨已經發育完全,所以中間不會存在間隙,但是嬰幼兒的顱骨並未發育完全,有的部分摸起來很柔軟的就是囟門。

囟門分為前囟和後囟,前囟門在頭頂,是一種菱形的間隙;

後囟則是靠近頭枕部位,是一種三角形的間隙。

別小看囟門這個位置,它是可以對寶寶的發育和身體健康進行反應的。

通過了解囟門的變化,不僅可以及時了解一下常見小兒易發病,及時診斷治療,還能感知到寶寶的身體發育是否正常,辨別身體存在的異常。

新生兒囟門閉合時間

通常成年人顱骨間不存在間隙這是由於囟門已經閉合顱骨發育完全,而新生兒顱骨間的間隙多是由於囟門還未閉合。

通常情況下,寶寶在出生之後後囟就很小甚至已經閉合,最遲也會在出生後6~8周內閉合。

而前囟在還在出生時的間隙在1.5~2.5釐米,但是出生之後,孩子會逐漸生長,前囟也會隨著頭圍的增大而增大,直到六個月左右孩子顱骨逐漸骨化變小,在1歲到1歲半之間完全閉合。

有些寶寶因為在母體中受到感染或者其他原因導致頭部發育不良、頭顱偏小,所以在出生後5~6個月就會提前閉合。

但是也不用過於擔心,只要一周歲頭圍不小於46釐米,兩歲不小於47~48釐米則是正常的。

當然有提前就有推遲,骨骼發育期間需要充足的維生素D和鈣,不及時補充,易導致囟門閉合推遲。如果超過18個月還未閉合,則需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

囟門是否能摸?

孩子的後囟門通常在出生以後就已經閉合了,因此我們所說的囟門基本上都是指的是前囟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天頂蓋」,在每個媽媽心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有很多老人都說囟門不能摸,摸了會變啞巴,摸了會變傻。

但是事實上這些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囟門其實是可以觸摸的,但是注意動作需要輕柔,不要用力按壓或者摩擦,是不會給寶寶帶來傷害的。

因為有的媽媽只要注意觀察,很多時候帶孩子去醫院體檢的時候,醫生也會觸摸孩子的囟門,這樣不僅可以觀察孩子的發育情況,還能了解孩子身體是否健康。

媽媽們平時照顧孩子的時候應該了解到,即使囟門是可以觸摸的,但是也不能隨意觸摸,因為這個位置沒有保護層,非常的脆弱。一旦不小心損失,則會引起細菌感染等問題,對寶寶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所以一定要正確的保護。

囟門是否可以清洗?

一些媽媽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不僅認為孕婦生產之後不能洗澡洗頭,嬰兒出生之後也不能洗頭。特別是囟門本身就很脆弱缺乏必要的保護層,而頭垢剛好可以充當這一角色。

然而事實上這些都是由寶寶出生帶的脂肪加上頭皮分泌的皮質,再和灰塵混合形成的。留著不僅不能起到保護作用,反而極不衛生,滋生大量細菌,影響孩子健康。

所以這些頭垢必須要清洗,但是嬰兒囟門非常脆弱,一定要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

首先,清洗囟門並不需要單拎出來進行,而是可以在自造的時候順帶清洗。通常選用的洗護用品為小兒專用的產品,且不能含有強鹼性物質,以免刺激到頭皮,引起溼疹等問題。

其次在清洗時手指應該平放著輕輕地清洗,不可以用力按壓或者是用手撓,否則會損傷孩子的囟門。

最後,囟門的汙垢有時候可能會有一些比較難清洗的部分,媽媽們切記不能暴力清潔,而是應該用麻油潤溼,等待兩個小時左右自然軟化,再用無菌棉球或者棉籤按照頭發生長的方向擦拭,然後洗淨,最後撲上嬰兒粉確認安全。

【幸孕說】

作為新手爸媽,自然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對於一些不熟悉的部分,需要多點耐心,查閱資料,不能隨心所欲,以免傷害到孩子的健康。

相關焦點

  • 摸寶寶囟門會不會影響智力發育?這4個冷知識,是很多父母的盲區
    但是,這個時候你提到寶寶的囟門,大多數的父母就會是一臉茫然、無法應答,這就是大部分寶爸寶媽的知識盲區。而有一部分爸爸媽媽有所了解,不過這種了解也不夠到位。閨蜜懷胎十月生下了一個非常健康可愛的寶寶,渾身肉嘟嘟、白嫩嫩的。
  • 囟門閉合晚影響孩子智力?囟門有這4種表現,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
    原來是孩子囟門沒閉合孩子出生時,有些新手家長會看見孩子腦袋上好像有塊地方會呼吸,起起落落,新手爸媽會著急忙慌的問醫生。醫生可能笑笑道:那是囟門,一歲半之前基本都會閉合,不要用力的去碰觸,注意觀察閉合時間就好了。
  • 囟門,寶寶的「頭等大事」,這兩件事千萬要注意!
    下面小鳴媽媽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囟門的相關知識吧!一、什麼是囟門?囟(xìn)門,是寶寶兩塊額骨與頂骨之間形成一個無骨的,只有腦膜、頭皮和皮下組織的菱形空間,即前囟門;寶寶兩塊頂骨與枕骨之間形成的一個無骨的小三角,叫後囟門。二、囟門的作用是什麼?
  • 科學育兒:新手爸媽了解這些育兒知識,對寶寶健康成長有好處
    她們幾乎每天都會想著肚子裡的寶寶多大啦,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呀……特別是寶寶從準媽媽肚子裡出生後,作為新手媽媽和寶爸就自然有了責任和義務去能照顧寶寶的衣食住行了。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面對新生嬰兒的到來,他們是既驚喜又迷茫。
  • 「金鼠寶寶」這4個月份出生福氣滿滿,媽媽遭罪少,寶寶也更健康
    話說在「金鼠年」這幾個月份出生的寶寶,不僅媽媽遭罪少,寶寶也福氣滿滿。案例靈靈去年大學剛畢業就和老公結了婚,積極備孕想要一個豬寶寶,說自己就是屬豬的,屬豬的孩子有福氣。可天公不作美,夫妻倆積極備孕遲遲沒有結果。
  • 新生寶寶太脆弱,洗澡時請小心四個部位,新手爸媽要掌握正確步驟
    其實,新生寶寶太脆弱,洗澡是應該注意點,但也不必諱疾忌醫,不真正體驗很難學會,新手爸媽們想必都有此煩惱吧?寶寶的囟門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面的叫前囟門,呈菱形。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顱骨的縫隙也會骨化變小,通常會在1歲左右閉合,最晚也不會超過一歲半。後面的叫做後囟門,是位於「枕部」的一個開口,形狀比前囟門稍小,呈三角狀,有時不注意都找不到。閉合時間早些,一般出生時就接近閉合狀態了,最晚在出生後四個月內閉合。
  • 囟門關乎孩子的聰明程度?囟門的6種表現,與寶寶健康有關係
    關於囟門的奇怪說法囟門,指的是寶寶頭頂位置沒有被骨頭覆蓋,有點軟的部位,這是前囟門。此外,還有一個後囟門。囟門是嬰兒出生時就有的,它對寶寶順產有很重要的作用。從我們老祖宗開始,就特別注重保護囟門。老人除了把囟門大小看成聰明的一種表現之外,還流傳著一些奇奇怪怪的關於囟門的說法。比如,摸了囟門,孩子就會變成啞巴。摸了囟門,孩子就會變傻瓜。摸了囟門,孩子可能會殘疾等等。而以上說法,其實都沒有科學依據。它們更多的意義,估計就是嚇唬家長們,一定要小心保護孩子的囟門。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開心果媽媽有一個3歲的孩子,這3年,開心果媽媽覺得自己在育兒上所學的知識,要遠超工作、日常所學的內容。而育兒、教育、護理等,是新手父母們要持續學習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學不學得好,直接關乎孩子的成長。
  • 鄭愷升級做奶爸,新手爸媽如何做到育兒不踩雷?
    對於明星家庭他們有經濟能力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聘請保姆或是育兒嫂照顧孩子日常起居讓新手爸媽更加放心。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照顧寶寶都是由夫妻或是家中老人來做。對於新手爸媽在育兒的道路上毫無經驗可言,而很多老人育兒往往都是錯誤的,育兒踩雷中招,讓孩子遭罪,大人糟心。有人說,當父母就是終生焦慮的職業。這份職業只是付出不計回報,而且終身不能退休,但是作為父母甘之如飴。
  • 新手爸媽注意!想要輕鬆育娃,這個寶典可不能落下
    家裡有娃的都知道帶娃有多不容易,如果沒有正確方法的話,人累心累不說,寶寶也跟著遭罪,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更是如此,怎樣才能得心應手於照顧寶寶呢?其實,新手爸媽真不必焦慮,只要掌握住方法,養娃之路能事半功倍。下面4個常用的育兒寶典,能讓你輕鬆走在育娃路上。
  • 寶寶囟門真的不能碰嗎?媽媽快來了解一下吧!
    傳統的觀念認為:「寶寶的囟門不能摸,摸了寶寶會生病的。」年輕的媽媽看著寶寶的囟門軟軟的,寶寶哭時囟門還呼扇呼扇的,就更緊張了,從來都不敢碰寶寶的囟門,致使寶寶囟門上結了一層厚厚的痂。①這種育兒觀念是錯誤的,囟門可以用手輕輕的摸、可以洗,但不能壓。②囟門正常情況下是平的或稍凹的,有的寶寶囟門處會輕微的跳動,這都是正常現象,媽媽不必緊張。
  • 怎樣給寶寶洗澡?幼兒洗澡的基本程序,新手爸媽要有所了解
    文|熊寶包呀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每位家長都曾是"新手爸媽",面對小小的寶寶,我們很容易兵荒馬亂、不知所措。不得不說,給寶寶洗澡的注意事項還是非常多的,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還是要多一分細心,自己也多一分安心。那麼,怎樣給寶寶洗澡呢?以下這些幼兒洗澡的基本程序,新手爸媽要有所了解。
  • 孩子半夜發燒怎麼辦?醫生分享這2個小妙招,新手爸媽可以嘗試
    到了醫院,值班醫生看到又是我們兩口子,而且還衣著單薄,凍得直發抖,就說:「你們家孩子總是低燒,沒必要每次都來醫院,在家做物理退燒就行了,我看你們倆的感冒比孩子發燒還要嚴重。」醫生隨後和我分享了兩個退燒小竅門。其實對於小孩子,半夜發燒是新手爸媽最擔心害怕的,一是擔心發燒會不會把孩子燒壞,二也是因為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護理。
  • 寶寶頭頂的「囟門」有多重要?為什麼有的寶寶能看到,有的卻不能
    都說寶寶的「囟門」很重要,到底這「囟門」長在寶寶頭部的哪裡?又有怎樣的作用?恐怕很多寶媽了解的也並不是很清楚。 囟門凹陷: 如果寶寶體內缺水,比如寶寶拉肚子後,寶媽未能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或者給寶寶使用大劑量的脫水劑來降低顱內壓,這些情況都會讓寶寶前囟門因為脫水出現凹陷。這種時候,寶媽們要及時給寶寶的身體補充水分,以免寶寶身體過度缺水而影響新陳代謝功能。
  • 寶寶囟門的那些事
    嬰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醫學上稱為「囟門」。後囟門一般在出生後3個月閉合,前囟門要到1歲半才閉合。人們常說的「天窗」或「囟門」主要是指前囟門。囟門的表面是頭皮,其下面是腦膜,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將手指輕放入在囟門上,可以摸到跳動。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生長發育遲緩嗎?一篇解決你所有的疑問!
    娃出生後,當爸媽的總希望娃可以按照「預期標準」成長,一旦與自己的設想有差距,馬上就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生長發育遲緩了。其實,孩子的身高、體重與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等多種因素有關,想要判斷孩子生長狀況是否正常,則需要定期記錄寶寶的生長曲線,包括:身高、體重、頭圍、BMI(體塊指數: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 高圓圓產女: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新手爸媽要了解這兩個注意事項
    但是,為人父母是他們的人生初體驗,很多事情需要學習。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容易慌亂,畢竟沒有經驗。有兩個注意事項,新手爸媽要了解一下。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喜歡哭呢?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以後,是以啼哭聲來宣告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經歷過的爸爸媽媽都知道,剛出生第1天的寶寶會比較容易哭。寶寶一哭,爸媽就著急,不知道寶寶是不舒服還是怎麼了。
  • 關於新生兒的小秘密,新手爸媽都了解過嗎?
    ,不僅給家人帶來了不少歡樂,更讓新手爸媽滿心歡喜。俗話說孩子是「見風長」,在小寶寶的不斷變化和成長中,也能讓照顧寶寶的家人們充滿了成就感。不過,在帶娃的過程中,許多媽媽會發現,小寶寶與成年人總有許多不太一樣的地方。比如哭時不掉淚,睡覺時會出現微妙的表情變化,或是不自覺地對老母親微笑等等。這些萌萌噠的表情,其實都是關於新生寶寶成長發育的小秘密,那麼新手爸媽們都了解過嗎?
  • 寶寶囟門凹陷、凸出的正常嗎?|重慶月貝佳育兒嫂推薦
    重慶月貝佳育兒嫂推薦,囟門摸來起軟軟的、薄薄的,你許也還能看到它在跳動,看起來是挺弱脆的,以至於許多手新爸媽不敢觸碰,給寶寶洗頭的候時也特意開避這個部位。實其正常的頭部清潔理護時的觸碰是沒問題的。囟門表面有膚皮覆蓋,還有若干層織組保護,周四還有骨顱支撐,帶自張力,能夠供提很好的保護。般一的清潔、摸撫及輕輕按壓,並會不傷及寶寶大腦。洗清時別太用力,柔輕一點就以可啦;若是期長不清洗,倒反容易起引皮膚問題!寶寶嚴重脫水時,可能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況。
  • 十個寶寶八個黃,對於退黃神藥「茵梔黃」,新手爸媽需要了解這些
    因為懷孕時,我關注了很多有兒科醫生背景的知名育兒號,比如:丁香媽媽、鮑秀蘭診室、等等,他們都明確表示過不建議給寶寶服用茵梔黃。因此在面對醫生讓回家給孩子吃茵梔黃的建議時,我問了一句「吃茵梔黃不是對寶寶不好嗎?還要給他吃嗎?」醫生說:「是不好,但是黃疸偏高不是對寶寶更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