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一對寶爸寶媽,你跟他們聊起寶寶的吃、穿、用也許他們會津津樂道、有條有理地跟你說上好一會兒。有的夫妻甚至在懷孕以前就針對如何照顧一個小寶寶進行了細緻地學習。但是,這個時候你提到寶寶的囟門,大多數的父母就會是一臉茫然、無法應答,這就是大部分寶爸寶媽的知識盲區。而有一部分爸爸媽媽有所了解,不過這種了解也不夠到位。
閨蜜懷胎十月生下了一個非常健康可愛的寶寶,渾身肉嘟嘟、白嫩嫩的。有一次去她家玩,抱著孩子就開始摸他圓乎乎的小臉,這時,閨蜜的婆婆走了過來,讓我趕緊把孩子放下來,不要摸他的囟門,說這樣會影響孩子的智商。當時我還特別緊張,生怕因為自己一時手癢耽誤了孩子。直到後來找醫生朋友科普了一波,這才發現家長們對囟門的誤會有多深。
人的顱骨由七塊骨骼組合而成,成年人的顱骨已經是一個緊密的整體,但是剛出生的嬰兒顱骨還沒有完全咬合,因此頭頂稍軟的部分被稱為囟門。囟門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位於孩子的頭部。但是「摸囟門會影響孩子的智力」這種提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孩子的囟門固然脆弱,的確是不能亂摸,但是正常的撫摸是完全可以的。
關於囟門,我還了解到了四個冷知識,在此和寶爸寶媽們分享:
第一,囟門正常閉合的時間。如果是發育正常的孩子,在出生後他的後囟門就已經接近閉合了,就算是有的孩子閉合速度稍微慢一點,最遲在出生4個月內也會達到完全閉合的狀態。
前囟門的閉合速度稍慢,因此時間也會晚於後囟門,在一歲半以前,孩子的前囟門會完成閉合。囟門的閉合時間過早或者過晚,都是不正常的表現,家長要及時帶著孩子諮詢醫生,避免後期出現什麼問題。
第二,囟門的抖動是肉眼可以看見的。有許多細緻的家長,親眼看到自己孩子的囟門在抖動,內心由此產生了驚慌和擔憂,害怕孩子的身體出現了什麼狀況。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家長就不用再為此擔驚受怕了,因為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
囟門沒有完全閉合,有眾多組織的地方也會是血管大量聚集的地方,抖動的,只是孩子的脈搏。肉眼之所以能夠看到,也只是因為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因此會表現得比較明顯。
第三,囟門是可以清洗的。許多家長在給孩子洗頭的時候,會擔心傷害到孩子脆弱的囟門而刻意地避開。時間一長,囟門處積累的細菌越來越多,反而威脅到了孩子的健康。
囟門是可以清洗,而且也是必須清洗的。只是在清洗時,多多注意手上的力度,不要傷害到寶寶。在選用洗髮露時,也要挑選溫和一些的,不要刺激到寶寶的皮膚。
第四,不用為了保護囟門而刻意戴帽子。囟門的確需要保護,但是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堪一擊,不用為了保護囟門而逼迫孩子戴帽子。為了禦寒和防止陽光暴曬戴帽子是可以的,如果寶寶不願意戴帽子,不要讓囟門與硬物接觸就可以了。
第一次當爸爸媽媽,所有的緊張和小心翼翼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寶寶是自己生命的延續,謹慎一點總是沒錯。但是寶爸寶媽也要勤學好問,多多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不要過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