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主辦,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騰訊成長守護平臺承辦的「2020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未成年人守護論壇暨未成年人守護生態共建大會」在廣州召開。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崔曉春在現場發表了題為《踐行科技向善 共築守護生態》的主題演講,以多組數字分享了2020年騰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變化。
近年來,騰訊遊戲不斷完善未成年保護體系,全面覆蓋"事前-事中-事後"環節,並已經實現了對實名未成年人的"限玩、限充、宵禁"。自2019年11月《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防沉迷新規)出臺以來,騰訊更是積極響應。
崔曉春介紹道,今年騰訊遊戲加速了防沉迷新規落地工作,對於實名為未成年的用戶進行遊戲時長、消費限制,目前已在騰訊210款遊戲中落地。
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同時,騰訊主動展開技術探索,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並在落地過程中對該功能進行持續優化,比如為了防止家長被騙代孩子通過人臉識別,上線遊戲充值語音文字雙重提示功能,以及為了防止孩子冒用爺爺奶奶帳號繞過防沉迷限制,再次擴大人臉識別範圍,對實名信息60歲以上玩家,自然月消費超1000元後每次充值都需要人臉識別。
未成年人保護之路上,騰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崔曉春提到,近一個月,每天有1049萬未成年帳號因登錄時長超1.5小時被系統「踢」下線,另外在人臉識別升級上線後,平均每天有351萬疑似未成年帳戶觸發人臉識別。
技術之外,騰訊也開啟了更多潤物細無聲的嘗試:7月上線的成長守護「家長模式」,每日曝光量超5000萬;41門免費家長課程,引發256萬用戶參與話題討論;此前,成長守護平臺與鄧亞萍女生共同發起「家庭溝通計劃」;此外,成長守護平臺的「社區」也更名為「家長溝通」,進一步促進家庭溝通。
未成年人保護,取得這樣的效果,其背後是1000多位跨部門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以及多年來「堅持做正確的事情」的初心和堅守。崔曉春透露,騰訊未成年保護團隊時常被馬化騰親自問候產品和技術細節。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多項產品功能正是出自馬化騰之手。
崔曉春還主動分享了團隊在未成年保護工作實施過程中總結出的六大遊戲開發模塊,希望騰訊能為行業生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在演講的最後,崔曉春指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是騰訊「所有業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環」,
他也呼籲企業、社會、家庭一起參與共建,為孩子打造一個健康的網絡。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分享從一個ID為「孤獨熊」的用戶留言開始。
這個孩子在18歲生日前兩天,給我們留言「終於18歲了,成長守護平臺再也限制不了我了,但是突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還挺不習慣的,成長守護好像父母,呵護著我的身心成長,習慣了18歲之前被限制遊戲。我愛你,成長守護平臺。再見!」
其實,從遊戲行業開始嚴管未成年人時長和消費後,和那些對我們「又愛又恨」的孩子「鬥智鬥勇」便成了我們工作的常態。這是我連續3年參加未成年人守護生態共建論壇,今年我感受非常不同。我想用7個數字和在座的各位分享,2020年騰訊未成年人守護工作的變化。
210 款
去年底,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2020年騰訊高度重視新規要求,「未保是騰訊遊戲的最高優先級」已成為一種團隊共識。目前,騰訊已經按照通知要求,在旗下運營的遊戲中進行了全面落實,累計有超過210款手遊、端遊、頁遊已落地。
1049萬
我們把孩子管的怎麼樣?最近1個月,我們日均觸發時長限制的未成年人有1049萬,也就是說每天有1049萬個未成年帳號每天玩超過1.5小時被我們給「踢」下線。
351萬
通過實名信息對孩子「限玩、限充、宵禁」之後,新的問題又暴露出來:如果孩子用父母的手機玩遊戲,怎麼管?我們通過升級未成年保護3.0階段,擴大人臉識別來解決,目前平均每日約351萬疑似未成年人的帳戶會觸發人臉。這之後還有一系列的優化,比如為了防止家長被騙代孩子過人臉,上個月,我們上線遊戲充值人臉語音雙重提示。為了防止孩子冒用爺爺奶奶的帳號繞過遊戲防沉迷限制,上周我們再一次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實名信息60歲以上老年人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的用戶,每筆支付會需要人臉識別驗證。儘管孩子們多次開玩笑揚言要拜訪團隊,但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路上,騰訊遊戲永不止步。
6個
在不斷的和熊孩子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我們也把自己在未保領域踩過的坑總結成了2套產品解決方案,6個產品能力。
歡迎大家了解詳細功能,行業生態的建設,我們願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5000萬
努力做好產品外,我們也在學習與家長溝通,與社會共建。
7月上線的成長守護「家長模式」:家長進入後可綁定孩子的遊戲帳號並管理,通過騰訊遊戲和微信入口,每日曝光量超過了5000萬。
256萬
與此同時,我們開啟更多潤物細無聲的嘗試。41門家長課程免費上線,256萬用戶參與親子話題討論。2個月前,成長守護平臺與鄧亞萍女士共同發起了「家庭溝通計劃」,1周前,成長守護平臺的「社區」正式更名為「家庭溝通」,重磅上線「有問必答」功能。這是騰訊成長守護從「遊戲管控」走向「家庭溝通」堅實的一步。
1000+
所有的工作都要回歸到人。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團隊,這可能是一個被罵的最多的團隊,還是一個時常被小馬哥親自問候產品和技術細節的團隊,其實小馬哥也參與我們的產品設計,上面提到的多項功能就出自他手。然後,我們也是一個對公司收入負向影響,但很多騰訊人都想加入的團隊。目前我們有31名核心技術成員,但這背後其實是依靠著1000多個跨部門團隊成員的通力合作。「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既是團隊的初心,也是我們的堅守。
在騰訊做未成年人守護的這幾年,整個團隊從開始的焦慮、困惑,到現在使命感、成就感。我們付出了真心,收穫了價值。
我希望對孩子說:等你們慢慢長大,可以漸漸懂得——當初那麼嚴格管理你們的防沉迷團隊,其實也是很暖的。
我希望對家長說:我們看過數以千萬計的案例,遊戲管控只是技術手段,家庭溝通需要更多人重視。
再次感謝主管部門的指導與幫助,未成年人守護是騰訊義不容辭的責任。而除了責任,我們也體會到了陪伴這代人成長,給他們和家庭帶來正面影響這件事情,充滿了快樂與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