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韓福東(微信號:lishiyuxianshi)
轉載已獲得授權
文|李豔秋
作者為臺灣資深電視媒體人
隨便舉例吧!漂亮的女孩叫正妹,性感的女孩叫辣妹,又漂亮又性感的女孩叫女神;那麼,不漂亮的女孩就直呼醜女,體重超標的是胖妹,又胖又不漂亮的女孩就是人見人逃的恐龍妹了。
正妹一個巧笑,就吸引無數眼球,到了女神層級隨便一個POSE,就秒殺無數宅男。她們的一舉一動,都能換成點閱率和白花花的銀子;相對的,醜女恐龍妹只會嚇跑一票口水男,要販賣出去只有一個方式,就是更加醜化她們,或者把她們變成笑話,讓讀者對著女神流鼻血,對著恐龍妹笑到噴淚,不論美醜,媒體都能消費她們。
這是歧視!就算漂亮的明星,一旦身材走樣,就會被媒體嘲笑,形容她們「飄大嬸味」,即便她們剛剛做了母親也不放過;臉上有些嬰兒肥的青春女星陳研希,總是被冠上「腫」字,媒體不在乎她的演出,總是用「腫不腫」做文章。醜是罪過,胖是墮落,校園中有多少霸凌,是因為看不順眼某人醜或胖而發動的?最可怕的是社會似乎習以為常,讓歧視的細胞,藉由媒體洗腦的方式,成為年輕一代的基因。
每件事都不會只有一個角度,但對女性胸部大小這件事,媒體只有一個角度─大就贊!小就遜!女星們一起出席的場合,低胸露乳溝的,才能搶佔版面曝光,但媒體還要酸她們:「原來只有32A,今天竟然硬擠出32C,變成大小奶。」標題中更窮盡文字功力來形容:「斯容D奶猖狂,踢館F伊湄倒彈」、「8奶球下湯,一池春水都是好料」、「小S乳溝是假的,雞排妹乳波臀浪」,讓讀者意淫個夠,但我們卻忘了,這樣的字句沒有任何設防,正一點一滴堆砌成孩子的價值觀。
除了標題字字入腦外,媒體還慣用「比較」來灌輸不當的價值判斷。一名女星離婚後又有新男友,媒體立即推出「比較表格」,舊愛新歡從年齡、身高、體重、學歷、經歷、財產、年收、到曾交過的女友…都要分個高下,於是,甲身高180,乙178,甲就獲一枚「勝」章;甲年收500萬,乙年收1000萬,乙就在這一欄中獲勝;結論就是:幼齒、個子高瘦、學歷高、收入多、交往過的對象多且較知名,就是勝利的一方。
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培養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希望孩子懂得尊重別人,不歧視他人的外貌、膚色、性向、信仰,更不要因自己的外貌而自卑,可是你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可能根本不敵媒體及同儕的影響;尤其媒體已經堂而皇之的跨過歧視這條紅線,而且如脫韁野馬,完全不受束縛,因為我們這個社會根本沒有制衡的力量。
或許要等到有一天,下這些標題的編輯,或主導媒體歧視的老闆,他的女兒為減肥而昏倒,為了隆乳鬧家庭革命的時候,才會知道自己造過什麼業。
#歷史與現實#小菇涼不再任由打扮,在這裡圍觀權力卸妝後的容顏。爬梳檔案,採訪時人,最具原創性和現實感的新銳評論。 #臺姿勢#向海峽對岸學姿勢。 請關注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專欄作家原創公號:lishiyuxianshi
該篇文章的原文閱讀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壹讀精選」,每天為你精選兩篇輕幽默、有見地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