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青文庫四種 | 群書治要(全五冊)

2022-01-08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群書治要(全五冊)


編著者:(唐)魏徵等 輯

定價:¥1400.00

ISBN:978-7-5013-6716-0

出版時間:2019-06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正文頁數:2856頁

所屬分類:影印-史籍史料

《群書治要》是唐貞觀五年(631)由魏徵等人奉敕編纂之書,摘錄了六十餘種唐前古書,編次五十卷,內容主要為治國要領,因而起名《群書治要》。《群書治要》早期囿于禁中,手抄傳播,流布不廣,至宋時已佚。所幸此書經由日本遣唐使帶到日本,成為學習研討中華文化的一部重要經典,被日本歷代天皇及大臣奉為圭臬。平安時代,日本皇室將它作為帝王教育的必讀書,形成系統閱讀該書的傳統。江戶時期,《群書治要》從供皇室貴族抄閱,逐漸成為學者研究的重要書籍。寬政八年(1796),日本學者近藤守重將三部《群書治要》委託商船帶回中國,是書遂為清朝學者所知。《群書治要》的流通互傳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見證。此次影印日本天明七年(1787)刻本,為國家圖書館藏永青文庫選印四種之一。

魏徵(580-643)字玄成,唐魏郡內黃(今屬河南)人,祖籍鉅鹿曲城(今河北晉州),一說館陶(今屬河北)人。少孤貧,出家為道士,後隨李密等隋末農民起義軍降唐,為太子建成洗馬。玄武門之變後,漸得李世民信任,引為詹士主簿,官至諫議大夫、秘書監。以直言敢諫聞名當事,前後陳諫二百餘事,為太宗敬畏。卒諡「文貞」。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6月26日,日本前首相、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永青文庫理事長細川護熙先生將36部4175冊漢籍無償捐贈中國國家圖書館,延續了兩國歷史上「以書會友」的友好交流傳統,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該批捐贈多為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從儒家到諸子,從歷史到文學,類型多樣,保存完整,中日刻本俱在,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重要例證。為紀念這次捐贈,我館特舉辦「書卷為媒友誼長青——日本永青文庫捐贈漢籍入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展」,以中日兩國縱貫千年、源遠流長的書籍之路為主線,展示此批漢籍捐贈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我館還在善本書庫內設立永青文庫捐贈漢籍專藏,向讀者提供原件閱覽服務;啟動了捐贈漢籍數位化工作,秉承「邊建設,邊服務」的原則,陸續面向公眾提供數字影像查閱服務。

作為紀念活動的組成部分,我館從捐贈漢籍中,遴選出四部代表性文獻,委託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出版,以期滿足廣大讀者閱讀和研究之用。

經部選用日本弘化四年(1847)影宋刻本《尚書正義》。該書宋刻在中國失傳,幸由日本熊本藩時習館影刻得以流傳於世,是日本刊本中的名品。

史部選用日本明治十六年(1883)東京山中市兵衛刻本《點注十八史略校本》。德川幕府時期,日本講習《十八史略》興盛,諸藩官學多據為童蒙之書,對日本社會文化影響廣泛。

子部選用日本天明七年(1787)刻本《群書治要》。此書為魏徵主持編纂,用史事資政。該書經由日本遣唐使帶到日本,被日本歷代天皇及大臣奉為圭臬。由於該書在我國唐末時即已亡佚,直至九百年後的日本寬政八年(1796)才重為清代士人所知。中國改革開放後,習仲勳同志曾為《群書治要考譯》一書題詞「古鏡今鑑」,明確此書的警世育人價值。《群書治要》的刊印,是中日文化交流千年的歷史見證。

集部選用清刻朱墨套印本《御製圓明園詩》。這部漢籍原為清代宮廷畫師為乾隆皇帝《圓明園詩》所作,每景一圖一詩,反映圓明園全盛時期景象,印製精美,在我國存世稀少,藉此次影印得以推廣。

細川護熙先生為這次漢籍捐贈,曾經墨書題寫「文章經國大業不朽盛事」,以宣明文化典籍的重要功用。中日兩國自古以來就是舟楫往還、文化互鑑的鄰邦。這次精心甄選影印的四種漢籍,將繼續譜寫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佳話,希望能得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喜愛。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二〇一九年三月

第一冊

校正群書治要序     三

群書治要序     一五

刊群書治要考例     二一

群書治要目錄         二七

卷一         三五

卷二       七七

卷三       一四五

卷五       二一一

卷六       二六九

卷七         三三三

卷八         三九七

卷九         四五九

卷十         五一三

 

第二冊

卷十一     三

卷十二     六三

卷十四     一二五

卷十五     一八三

卷十六     二三五

卷十七     二九七

卷十八     三五九

卷十九     四一三

 

第三冊

卷二十一         三

卷二十二         五九

卷二十三         一二五

卷二十四         一八五

卷二十五         二五一

卷二十六         三一五

卷二十七         三八三

卷二十八         四三一

卷二十九         四八五

卷三十     五四三

 

第四冊

卷三十一         三

卷三十二         五三

卷三十三         一一三

卷三十四         一六九

卷三十五         二三七

卷三十六         二九五

卷三十七         三五三

卷三十八         四一五

卷三十九         四七五

卷四十     五三五

 

第五冊

卷四十一         三

卷四十二         五七

卷四十三         一一七

卷四十四         一五九

卷四十五         二一七

卷四十六         二七三

卷四十七         三三七

卷四十八         三九九

卷四十九         四五九

卷五十     五一九

 

 

分冊目錄

 

第一冊目錄

原書第一冊封面     一

校正群書治要序     三

群書治要序     一五

刊群書治要考例     二一

群書治要目錄         二七

卷一         三五

  周易     三五

卷二       七七

  尚書     七七

原書第二冊封面     一四三

卷三       一四五

  詩         一四五

原書第三冊封面     二〇九

卷五       二一一

  春秋左氏傳中     二一一

卷六       二六九

  春秋左氏傳下     二六九

原書第四冊封面     三三一

卷七         三三三

  禮記     三三三

卷八         三九七

  周禮     三九七

  周書     四一四

  春秋外傳國語     四二〇

  韓詩外傳     四三五

原書第五冊封面     四五七

卷九         四五九

  孝經     四五九

  論語     四七六

卷十         五一三

  孔子家語     五一三

 

第二冊目錄

原書第六冊封面     一

卷十一     三

  史記上         三

卷十二     六三

  史記下         六三

  吳越春秋     一一六

原書第七冊封面     一二三

卷十四     一二五

  漢書二         一二五

原書第八冊封面     一八一

卷十五     一八三

  漢書三         一八三

卷十六     二三五

  漢書四         二三五

原書第九冊封面     二九五

卷十七     二九七

  漢書五         二九七

卷十八     三五九

  漢書六         三五九

原書第十冊封面     四一一

卷十九     四一三

  漢書七         四一三

 

第三冊目錄

原書第十一冊封面         一

卷二十一         三

  後漢書一     三

卷二十二         五九

  後漢書二     五九

原書第十二冊封面         一二三

卷二十三         一二五

  後漢書三     一二五

卷二十四         一八五

  後漢書四     一八五

原書第十三冊封面         二四九

卷二十五         二五一

  魏志上         二五一

卷二十六         三一五

  魏志下         三一五

原書第十四冊封面         三八一

卷二十七         三八三

  蜀志     三八三

  吳志上         四〇三

卷二十八         四三一

  吳志下         四三一

原書第十五冊封面         四八三

卷二十九         四八五

  晉書上         四八五

卷三十     五四三

  晉書下         五四三

 

第四冊目錄

原書第十六冊封面         一

卷三十一         三

  六韜     三

  陰謀     四三

  鬻子     四七

卷三十二         五三

  管子     五三

原書第十七冊封面         一一一

卷三十三         一一三

  晏子     一一三

  司馬法         一五八

  孫子兵法     一六三

卷三十四         一六九

  老子     一六九

  鶡冠子         二〇〇

  列子     二〇四

  墨子     二一一

原書第十八冊封面         二三五

卷三十五         二三七

  文子     二三七

  曾子     二八六

卷三十六         二九五

  吳子     二九五

  商君子         三〇二

  尸子     三〇九

  申子     三四四

原書第十九冊封面         三五一

卷三十七         三五三

  孟子     三五三

  慎子     三六四

  尹文子         三七九

  莊子     三九三

卷三十八         四一五

  孫卿子         四一五

原書第二十冊封面         四七三

卷三十九         四七五

  呂氏春秋     四七五

卷四十     五三五

  韓子     五三五

  三略     五五一

  新語     五六一

  賈子     五七九

 

第五冊目錄

原書第二十一冊封面     一

卷四十一         三

  淮南子         三

卷四十二         五七

  鹽鐵論         五七

  新序     七五

原書第二十二冊封面     一一五

卷四十三         一一七

  說苑     一一七

卷四十四         一五九

  桓子新論     一五九

  潛夫論         一八四

原書第二十三冊封面     二一五

卷四十五         二一七

  政論     二一七

  仲長子昌言         二四四

卷四十六         二七三

  申鍳     二七三

  中論     二九〇

  典論     三二二

原書第二十四冊封面     三三五

卷四十七         三三七

  劉廙別傳     三三七

  蔣子萬機論         三五四

  政要論         三六三

卷四十八         三九九

  體論     三九九

  典語     四三七

原書第二十五冊封面     四五七

卷四十九         四五九

  傅子     四五九

卷五十     五一九

  袁子正書     五一九

  抱樸子         五六四

相關焦點

  • 古籍影印丨「永青文庫」四種出版
    《群書治要》(全五冊)[唐]魏徵等 輯此次影印日本弘化四年(1847)影宋刻本,為國家圖書館藏永青文庫選印四種之一。《點注十八史略校本》:《十八史略》為元代曾先之所撰,以時間為序、以帝王為中心敘述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史事。
  • 薦書丨「永青文庫」四種出版
    《群書治要》(全五冊)[唐]魏徵等 輯此次影印日本弘化四年(1847)影宋刻本,為國家圖書館藏永青文庫選印四種之一。《點注十八史略校本》:《十八史略》為元代曾先之所撰,以時間為序、以帝王為中心敘述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史事。
  • 永青文庫四種 | 點注十八史略校本
    此次影印日本明治十六年(1883)東京山中市兵衛刻本,為國家圖書館藏永青文庫選印四種之一。曾先之,生卒年不詳。字從野,宋元之際廬陵(今江西吉安)人。鄉貢進士。其事跡不見詩傳。陳殷,江西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明初的私家學人,為《十八史略》作音釋,將之釐為七卷,他看到了《十八史略》適於歷史知識的普及,並且通過音釋促進傳布,其史學普及意識是相當強烈。
  •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第一集)
    為什麼從這個禮拜開始,我們一起學習《群書治要》這一套書,而且其中是擷取這套書的三百六十句,首先就這個因緣跟大家說明一下。這次我們將《群書治要》在臺灣印了一萬冊,這一套書,是唐太宗皇帝命魏徵大人負責編纂的一套寶書,當然當時參與的大臣、大儒很多,以魏徵大人為代表。而這套書在唐朝之後就失傳了,在宋朝以後的《藝文志》裡面,史書裡面都沒有記載這套書。
  • 《貴州文庫》第三批94冊圖書出版發行
    隨著《貴州文庫》第三批圖書14種94冊的正式出版發行,自2016年啟動的我省這一重大出版工程已出至52種239冊。第四批56種175冊目前正在接續出版中。《貴州文庫》編委會專家學術組中,我省文史學界、文獻學界、出版界的名家黃萬機、張祥光、張新民、史繼忠、何光渝、馮祖貽、王堯禮、李立樸等諸先生都參與其中。  《貴州文庫》既要取先行各省叢書之優點,又要保持貴州本土之特色;既徵漢族典籍,又採含少數民族文獻,而這一切都基於摸清我省古籍文獻的「家底」,有版本目錄學的支撐。
  • 7卷22冊填補空白!《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戲曲...
    70年的創作與研究成果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出版含《廣東戲劇文庫·優秀劇作選(1949-2019)》《廣東戲劇文庫·廣東地方戲曲劇種史》《廣東戲劇文庫·廣東地方戲曲研究論文集(1949-2019)》《廣東戲劇文庫·廣東戲劇年鑑(1949-2019)》等內容的系列叢書。
  • 劉餘莉教授: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餘莉開講》之《品讀群書治要》第五集)
    吃了半顆就生病,吃了一顆要你的命。」所以我們五臟六腑之所以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病症,都是因為和恨怨惱怒煩,五種不良的情緒有關。所以我們一個人情緒不好,被這些負面的情緒所充斥,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我們的健康。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損傷。那怎麼樣來解決愛生氣的問題呢?我們要學會轉「怒」為「恕」。你看「怒」字它的「又」字邊稜稜角角是很分明的,我們把這個稜稜角角變得圓滑一點兒,就變成了「恕」。
  • 馬場公彥:日本「文庫本」是怎麼誕生的
    文庫本的尺寸雖然小,但作品的精華全都收錄於其中。中國有句俗話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放在日本則被稱為「一寸之蟲也有五分之魂」。文庫本便於攜帶,不論在如何擁擠的電車中也可以方便地閱讀,況且,還很便宜。這種被稱作文庫的形式,實際上是日本所獨有的,其他國家的出版文化中並沒有類似之物。那麼,文庫本究竟是如何在日本誕生,又進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的呢?
  • 文庫版《壽泉集拓》勘合小記
    2019年4月復刻成書的《壽泉集拓》(以下簡稱「文庫版」)共有二輯十七冊,分為初輯十冊、二輯七冊,較之前認識的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錢幣文獻叢書,以下簡稱「文獻版」)第二輯只有五冊,多出宋捷所藏《絅老八旬祝嘏泉拓》與戴老志強家傳《子槎七十泉拓留存》二冊。此次宋捷與戴老藏本能同時合集面世,實為泉界之幸,我輩之幸。
  • 漫畫 | 加菲貓:英語更快樂(全五冊)
  • 關於日本輕小說文庫御三家的隨筆
    先說說電擊文庫,電擊文庫的《奇諾之旅》、《魔法禁書目錄》以及《刀劍神域》銷售量已突破一千萬冊,並且這些IP還在不斷開發中,可見電擊文庫在作品系列化上很厲害,而動畫化和改編遊戲相當積極是一大特徵。接下來是角川文庫,實際上角川書店旗下有角川Beans文庫、角川Sneaker文庫、角川RUBY文庫等等,其中少年向的是角川Sneaker文庫,代表作有《涼宮春日系列》、《羅德斯島戰記》、《冰菓》、《蟲之歌》等等作品,角川文庫是御三家中最老的文庫。
  • ​道藏輯要==房集六冊全
    道藏輯要,房集六冊全,原函原裝。
  • 中國歷代人物像傳 (全4冊)+續編(全3冊)電子版PDF下載
    中國歷代人物像傳 (全4冊)+續編(全3冊)電子版作者:郭磬,廖東編          出版社:濟魯書社      出版時間:2002
  • ...頭皮辮子都被機器捲走後,姑娘的淚水,和我所知道的永青假髮店故事
    豫園永青假髮店為百年老店,始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據我記憶,永青假髮店門面搬遷過3次。我童年時,永青假髮店位於老城隍廟,隔開一條叫殿前路的小路的西面,與老城隍廟不是一條直線上的,門面稍稍超出了廟的前殿。店為前店後工場。店的背面牆上,掛著男女假髮和裝飾發,還有戲曲演員的頭套,男的頭套比較簡單,女的頭套要先把頭髮盤起來再長長地垂下來,蠻複雜的。
  • 中華經典 《琴曲集成》(全30冊)
    《琴曲集成》(全30冊)定價:9800元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
  • 日本文學系列之三:巖波書店——文庫本時代的開創者
    巖波書店——文庫本時代的開創者明治維新使義務教育得到了發展,明確了教育要從孩童抓起。另一方面進行了文字改革,推進「言文一致運動」,廢除了漢字,普及口語體。在此前後,巖波茂雄又在昔日的好友的支持下,出版了阿部次郎、上野直昭及安倍能成主編的《哲學叢書》(12冊)。
  • 《賽雷三分鐘漫畫中國史》(全五冊)和讀者見面
    全網有1000萬粉絲的百科類自媒體頭部大號「賽雷三分鐘」,歷時兩年,精心繪製全彩漫畫中國史!近日,《賽雷三分鐘漫畫中國史》(全五冊)和讀者見面,該套書由博集天卷和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近期全國上市。詼諧有趣的漫畫風格讓你爆笑不停《賽雷三分鐘漫畫中國史》(全五冊)是「賽雷三分鐘」系列的最新作品,也是以中國歷史為題材的漫畫之作。
  • 【青空文庫翻譯計劃·小說】第四種情況(上)
    本欄目為青空文庫上的文學作品翻譯。原文版權公開,翻譯版權由本譯者所有,謝絕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