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二祖慧可大師的故事

2021-02-08 清涼界


  二祖慧可大師,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縣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擔心無子,心想:「我家崇善,豈令無子?」於是便天天祈求諸佛菩薩保佑,希望能生個兒子,繼承祖業。就這樣虔誠地祈禱了一段時間,終於有一天黃昏,感應到佛光滿室,不久慧可的母親便懷孕了。為了感念佛恩,慧可出生後,父母便給他起名為「光」。


  慧可自幼志氣不凡,為人曠達,博聞強記,廣涉儒書,尤精《詩》、《易》,喜好遊山玩水,而對持家立業不感興趣。後來接觸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禮術風規,莊易之書,未盡妙理」,於是便棲心佛理,超然物外,怡然自得,並產生了出家的念頭。父母見其志氣不可改移,便聽許他出家。於是他來到洛陽龍門香山,跟隨寶靜禪師學佛,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此後遍遊各地講堂,學習大小乘佛教的教義。經過多年的學習,慧可禪師雖然對經教有了充分的認識,但是個人的生死大事對他來說仍然是個迷。


  三十二歲那年,慧可禪師又回到香山,放棄了過去那種單純追求文字知見的做法,開始實修。他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打坐,希望能夠借禪定的力量解決生死問題。這樣過了八年。有一天,在禪定中,慧可禪師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告訴他說:「將欲受果,何滯此邪?大道匪(非)遙,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證得聖果,就不要再執著於枯坐、滯留在這裡了。大道離你不遠,你就往南方去吧)!」慧可禪師知道這時護法神在點化他,於是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神光。第二天,慧可禪師感到頭疼難忍,如針在刺,他的剃度師寶靜禪師想找醫生給他治療。這時,慧可禪師聽到空中有聲音告訴他:「這是脫胎換骨,不是普通的頭疼。」慧可禪師於是把自己所聽到的告訴了他的老師。寶靜禪師一看他的頂骨,果然如五峰隆起,於是就對慧可禪師說:「這是吉祥之相,你必當證悟。護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訴你,在少林寺面壁的達磨大師就是你的老師。」


  慧可禪師於是辭別了寶靜禪師,前往少室山,來到達磨祖師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開始,達磨祖師只顧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談不上有什麼教誨。但是,慧可禪師並不氣餒,內心反而愈發恭敬和虔誠。他不斷地用古德為法忘軀的精神激勵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飢,布發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就這樣,他每天從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絲毫不敢懈怠。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年臘月初九的晚上,天氣陡然變冷,寒風刺骨,並下起了鵝毛大雪。慧可禪師依舊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天快亮的時候,積雪居然沒過了他的膝蓋。


  這時,達磨祖師才慢慢地回過頭來,看了他一眼,心生憐憫,問道:「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


  慧可禪師流著眼淚,悲傷地回答道:「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達磨祖師道:「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諸佛所開示的無上妙道,須累劫精進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證得。豈能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的人所能證得?若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來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說夢,徒自勤苦,不會有結果的)。」


  聽了祖師的教誨和勉勵,為了表達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決心,慧可禪師暗中拿起鋒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斷了自己的左臂,並把它放在祖師的面前。頓時鮮血紅了雪地。


  達磨祖師被慧可禪師的虔誠舉動所感動,知道慧可禪師是個法器,於是就說:「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諸佛最初求道的時候,都是不惜生命,為法忘軀。而今你為了求法,在我跟前,也效法諸佛,砍斷自己的手臂,這樣求法,必定能成)。」


  達磨祖師於是將神光的名字改為慧可。


  慧可禪師問道:「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祖師道:「諸佛法印,匪(非)從人得。」


  慧可禪師聽了很茫然,便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師回答道:「將心來,與汝安。」


  慧可禪師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覓心了不可得。」


  祖師於是回答道:「我與汝安心竟。」


  慧可禪師聽了祖師的回答,當即豁然大悟,心懷踴躍。原來並沒有一個實在的心可得,也沒有一個實在的「不安」可安,安與不安,全是妄想。


  慧可禪師開悟後,繼續留在達磨祖師的身邊,時間長達六年之久(亦說九年),後繼承了祖師的衣缽,成為禪宗的二祖。


  據史料記載,二祖慧可付法給二祖僧璨後,即前往鄴都,韜光養晦,變易形儀,隨宜說法,或入諸酒肆,或過於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一音演暢,四眾皈依,如是長達三十四年。


  曾有人問二祖:「師是道人,何故如是(師父,你是個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麼可以出入這些不乾不淨的地方呢)?」


  二祖回答道:「我自調心,何關汝事(我自己觀察和調整自己的心,跟你有什麼相干)!」


  慧可禪師長於辭辯,他雖無意推廣自己的禪法,但是知道他的禪法的人卻日漸增多。隨著他的影響一天天地擴大,他的弘法活動遭到了當時拘守經文的僧徒的攻擊。當時有個叫辯和的法師,在寺中講《涅槃經》,他的學徒聽了慧可禪師的講法,漸漸地都離開了講席,跟隨慧可禪師學習祖師禪。辯和法師不勝惱恨,於是在邑宰翟仲侃的面前誹謗慧可禪師,說他妖言惑眾。翟仲侃聽信了辯和法師的讒言,對慧可禪師進行了非法迫害。慧可禪師卻怡然順受,曾無怨色。燈錄上記載,慧可禪師活了一百零七歲,寂於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諡大祖禪師。  


  關于慧可禪師的生前開示,《楞伽師資記》卷一中有少許記載。慧可禪師的「略說修道明心法要」雲--


  「《楞伽經》云: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死,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盡十方諸佛,若有一人,不因坐禪而成佛者,無有是處。《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蔭重雲覆障,眾生不見。若逢智風,飄蕩五蔭,重雲滅盡,佛性圓照,煥然明淨。《華嚴經》云: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亦如瓶內燈光,不能照外,亦如世間雲霧,八方俱起,天下陰暗,日光起得明淨,日光不壞,只為霧障。一切眾生清淨性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諸見,煩惱重雲,覆障聖道,不能顯了。若妄念不生,默然淨(靜)坐,大涅槃日,自然明淨。俗書云:冰生於水而冰遏水,冰消而水通; 妄起於真而妄迷真,妄盡而真現。即心海澄清,去身空淨也。故學人依文字語言為道者,如風中燈,不能破闇,焰焰謝滅。若淨坐無事,如密室中燈,則解破闇,昭物分明。……若精誠不內發,三世中縱值恆沙諸佛,無所為。是知眾生識心自度。佛不度眾生,佛若能度眾生,過去逢無量恆沙諸佛,何故我不成佛?只是精誠不內發,口說得,心不得,終不免逐業受形。故佛性猶如天下有日月,木中有火,人中有佛性,亦名佛性燈,亦名涅槃鏡,明於日月,內外圓淨,無邊無際。猶如鍊金,金質火盡,金性不壞,眾生生死相滅,法身不壞。亦如泥團壞,亦如波浪滅,水性不壞,眾生生死相滅,法身不壞。……《華嚴經》云: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一錢分,多聞亦如是。又讀者暫看,急須並卻,若不舍還,同文字學,則何異煎流水以求冰,煮沸湯而覓雪。……」


  另有向居士,聞二祖盛化,致書通好云:「影由形起,響逐聲來。弄影勞形,不識形為影本。揚聲止響,不知聲是響根。除煩惱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覓影。離眾生而求佛果,喻默聲而尋響。故知迷悟一途,愚智非別。無名作名,因其名則是非生矣。無理作理,因其理則爭論起矣。幻化非真,誰是誰非?虛妄無實,何空何有?將知得無所得,失無所失。未及造謁,聊申此意,伏望答之。」慧可禪師閱後,回書云:


  「備觀來意皆如實,真幽之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

   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

   愍此二見之徒輩,申辭措筆作斯書。

   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


  上面所引兩段引文,基本上代表了慧可禪師的禪學主張,以及後代禪宗發展的主流。

相關焦點

  • 二祖慧可大師
    二祖慧可大師悟道因緣         二祖慧可大師,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縣西北
  • 明賢法師:二祖慧可大師
    二祖慧可大師(487-593)二祖慧可大師,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縣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大師出生之前,每每擔心無子,心想:「我家崇善,豈令無子?」於是便天天祈求諸佛菩薩保佑,希望能生個兒子,繼承祖業。就這樣虔誠地祈禱了一段時間,終於有一天黃昏,感應到佛光滿室,不久慧可禪師的母親便懷孕了。
  • 二祖慧可大師悟道因緣,雪染雪地,感動達摩祖師,終獲大法
    老陽按:慧可大師為我國禪宗第一人,也是我國禪宗第二代祖師,今天和大家說的就是慧可大師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二祖慧可大師,俗姓姬,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縣西北)人。其父名寂,在慧可出生之前,每每擔心無子,心想:「我家崇善,豈令無子?」於是便天天祈求諸佛菩薩保佑,希望能生個兒子,繼承祖業。
  • 中國禪宗六大祖庭「掌門人」齊聚一堂 為你開示禪宗真義
    中國禪宗由初祖達摩祖師在少林寺創立,經禪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中國佛教主要宗派。是次研討會吸引了禪宗祖庭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禪宗二祖寺方丈紹雲長老、禪宗三祖寺方丈寬容法師、禪宗四祖寺方丈明基法師、禪宗五祖寺方丈正慈法師、南華禪寺方丈傳正法師等諸山長老及海內外140餘專家、學者參會。
  • 禪宗二十八祖-達摩祖師的東渡之路!
    達摩祖師原是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出家為僧後師從般若多羅大師,精研大乘佛法,成為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般若多羅大師囑咐達摩:「我滅度67年之後,印度將有災難,彼時印度佛法會受到大破壞,你那時要去中國傳法。到了中國後,先在北方傳法,因為南方的人還不懂佛法。」於是達摩祖師在中國傳法之後,便成為中國的禪宗初祖。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文化,慧可斷臂和達摩面壁
    後被禪宗奉為東土祖師的第一代祖師。據傳他是南印度人,南朝梁代的時候,從印度航海到廣州,後輾轉到梁代都城金陵(今南京)見梁武帝蕭衍。梁武帝是佛教的忠實信徒,在位時,建寺造像,剃度僧人,寫經求法都很積極。他居功自傲,問達摩:「我為佛教做了這麼多事,該有多少功德?」達摩回答說:「沒有功德。」梁武帝又問:「為什麼沒有功德?」達摩說:「這些都是有為之事,算不上實在的功德。」
  • 「原創」佛教禪宗派系傳承簡介
    二祖慧可禪師向初祖菩提達摩求法第二個階段是從東土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傳承到六祖慧能,這時禪宗正式確立為宗。六祖慧能大師真身弘忍的弟子神秀大師在北方,俗稱北宗,主張漸悟成佛;六祖慧能就是南宗,主張頓悟成佛,因此世人將他們二人的禪法稱作南頓北漸
  • 從五祖到一休,禪宗為何大師輩出?︱佛坐嶺宿世因果
    千百年來,諸多禪宗弟子在這裡修行,因此,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被薰染,縈繞著淡淡禪意。自古以來,石蓮洞看作是一處修行證道的洞天福地。禪宗五祖弘忍37歲離開雙峰山來到這裡,一住13年。大師隱修之處,被人們稱為「仙居谷」,半山腰那塊兒蓮石是大師經常冥想的地方,這座山也因這樣的因緣被稱為「佛坐嶺」。作為五祖弘忍大師的修行道場,後人在佛座嶺半山腰上建起一座五祖禪院。
  • 河北邯鄲一個縣,是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擁有二祖寺景點
    河北邯鄲一個縣,是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擁有二祖寺景點,河北省邯鄲市下屬區縣較多,今天進入其中一個成安縣,看看這個縣有什麼特色?成安縣在邯鄲市的東南部,是市內近郊的縣,由於其比較優越的地區,臨近市區,成安縣被列為邯鄲市「1+6」中心城市發展規劃的重要群體之一。
  • 《達摩祖師傳》| 中國禪宗第一人
    梁武帝:修佛造寺無數,敢問大師朕有何功德?達摩:無功無德。這好比隨行的影子,說是有,實際卻沒有。梁武帝:那麼做什麼樣的事才算有功德呢?達摩:潔淨圓滿的得道者,才算有。至公大師:皇上本有功德,但常掛口中,要人稱讚,便是刻意貪圖功德,善惡抵消,也就沒有了功德。
  • 禪宗祖庭司空山二祖寺將於10月17日至11月6日舉行禪七法會
    2020年10月17日至11月6日中國禪宗司空山二祖寺將舉行庚子年秋季四眾弟子精進禪七。禪七由禪宗泰鬥虛雲老和尚關門弟子、中國禪宗二祖寺方丈紹雲長老親自主七,禪七班首師父們將由各來自中國著名禪宗道場的班首師父擔任。歡迎海內外四眾禪修弟子隨緣參加! 禪七源於佛陀在菩提樹下,七日證道。
  • 今日恭迎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祖師聖誕!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菩提達摩祖師達摩祖師即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初祖。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據《續高僧傳》記述,南印度人,屬剎帝利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禪定者所推崇。
  • 樊少皇禪宗經典 從神勇將軍到佛法大師 口碑極佳導演卻遁入空門?
    這部電影便是《達摩祖師》,一部精緻的佛教相關電影,根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禪宗祖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達摩祖師》,看看影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幕後又發生了哪些軼聞。《達摩祖師傳》以佛教禪祖&34;的故事為藍本。如今的&34;主席爾冬陞,早年也在這部《達摩祖師傳》中,出演了男一號&34;的角色。
  • 趙冀龍:學二祖的境界,不要學二祖截肢!
    我:當年達摩祖師只將心法傳於二祖慧可一人,可見二祖慧根深厚,可是為何二祖卻自斷右臂呢?想請趙老師解惑髮膚受之父母這是一位師長的開示:二祖砍掉右臂以謝天下,否則沒有聞法的機緣居士朋友隨後推了我一篇文章,裡邊有段話特別好。我回復道:「自古以來,有哪一位神聖仙佛是靠持咒或是念地藏經而成就的?從來沒有半位。吃素、念佛、持咒、誦經這些表面功夫,和真正的修行是八竿子也打不著,沒有半點關係,「磨磚不能成鏡,坐禪豈得作佛?
  • 中國茶道的尋古之路——二祖禪茶(二)
    中國茶道的尋古之路——二祖禪茶(二) 1406874021000 來源: 海外網 有0人參與
  • 六祖壇經|六祖惠能開示,佛祖到禪宗六祖一共傳承了幾代?
    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脅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毗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睺羅多尊者,十七、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羅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