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蘇雁
不久前,杏聯藥業(蘇州)有限公司順利拿到樁基施工許可證,公司單克隆抗體生產研發新建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項目的順利開工,與蘇州工業園區的靠前服務和全力協助密不可分。
2020年年初,蘇州工業園區紀工委監察工委第一時間制定督導方案,集中力量推進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疫情。園區紀工委監察工委把「糾治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義、切實減輕基層負擔」作為監督重點,開展集中整治「為官不為」營造幹事創業良好環境專項行動,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全面落實惠企紓困政策。
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的經濟主陣地和產業集聚區,高端製造與國際貿易區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把各項決策部署抓實抓細抓落地。在復工復產初期,考慮到企業防疫經驗缺乏、政策把握不夠熟悉,高貿區黨工委組建了15支工作組赴企業現場驗收。通過加班加點、連續作戰,實現了「上午驗收、中午評估,下午驗收、晚上評估」,僅僅利用3周時間現場驗收就超過1000家企業。
蘇州工業園區紀工委監察工委立足開發區實際,逐級傳導壓力擰緊責任鏈條,督促各部門在工作推進中靠前服務,堅決避免「一刀切」,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在蘇州工業園區一站式服務中心大廳,特設的「幫代辦服務專窗」,可以為區內1500多家企業提供100餘件事項的全程無償「幫代辦」服務。園區各部門圍繞企業提供靠前、貼心服務。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杜豐表示,疫情中上線的「園易融」平臺以「數位化」「集市化」「智能化」為特色,實現企業需求與金融機構服務24小時全流程在線對接。平臺2020年度訪問量達5萬次,解決融資需求1400餘筆,貸款總額93億元。
「作為惠企政策兌現的重要責任單位,園區企服中心通過各類細化服務措施,助力企業平穩度過疫情期;通過信息化手段減少冗雜的線下手續,切實為基層減負,讓企業服務提質增效。」杜豐告訴記者。
蘇州雅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聶晶切實感受到了園區基層幹部發揮的「穿針引線」作用。他說,去年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之際,資金鍊卻陷入困境,面臨發不出工資停工的風險。正當心急如焚之時,在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的對接支持下,一筆500萬元的銀行貸款「火線」發放,為公司解了「燃眉之急」。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6日 07版)
[ 責編:陳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