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聞名的3大特產,真正舌尖上的美食,你吃過嗎?

2020-12-18 超愛美食的小白

黑龍江是個富饒的地方,這兒的特產比比皆是,瓜果蔬菜不勝枚舉,還有咱東北三寶——人參、鹿茸、烏拉草,黑龍江聞名的5大特產,是真正舌尖上的美食,看看你吃過多少?

哈爾濱紅腸

哈爾濱紅腸,原產於東歐的立陶宛,這種灌腸傳到哈爾濱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因為腸的外表呈棗紅色,所以被哈爾濱人稱之為紅腸。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一篇名為《14道海外華人最想念的中國名小吃》的報導,哈爾濱紅腸更是榜上有名。評語是這樣的:哈爾濱紅腸「比美國熱狗有嚼勁,比英國香腸有滋味。」

吃過它的人,都驚嘆於它的蒜香和果木薰香不同於四川的麻辣,也不似廣東臘腸的甜潤正宗紅腸吃過之後唇齒留香,真的是讓人念念不忘。

2.克東腐乳

克東腐乳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獨特的名牌發酵食品,屬細菌類型發酵,有別於毛黴類型發酵,其產品特點是色澤鮮豔,質地細膩而柔軟,味道鮮美而綿長,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

曾榮獲「烏蘭巴託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中國腐乳十強品牌」、「中國行業十大知名品牌」、 「中國著名品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殊榮。

3.大列巴

列巴是俄羅斯語「麵包」的音譯,大列巴即為大麵包,現為哈爾濱一絕。這種大麵包為圓形,味道具有傳統的歐洲風味。在哈爾濱沒有哪種食品,像「大列巴」一樣名揚中外,能夠歷經百年仍舊滿城飄香。

因此「大列巴」對於哈爾濱這個城市來講早已超越了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種象徵,一種文化,更是這個城市歷史的見證和承載。

它的標準直徑在23-26釐米之間,厚度也在16釐米以上,麵包淨重有2公斤,它的蓬鬆程度比一般的麵包要厚重些。一般來說,在吃的時候,通常都需要將一整塊大列巴切出幾片,然後烘烤煨熱後,抹上特色果醬、奶酪,甚至還要夾上一片火腿、三文魚,做成三明治,這樣才算純正地道。

你還知道哪些哈爾濱的特產呢?

相關焦點

  • 若不差錢,應該嘗嘗中國這5種特產美食,真稱得上是舌尖上的美味
    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當地的特色美食,很多只有當地人知道的美食,我們可能都沒有聽過,更沒有吃過。美食總是能夠讓人心情愉悅,身心享受,我們這麼辛苦賺錢不就是為了享受美食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讓人流口水的美食,而且一點也不貴,足不出戶就能吃得起的外地特產美食。這「5大特產」,真正的舌尖美味。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有著各種各樣豐富的物產資源。單拿出飲食方面來說,就可以數上個三天三夜。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中國人說的最多的話還是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中國,每天都會創造著獨特美食,讓我們的味蕾有著獨特的享受。
  • 舌尖上的安徽,六安各地特產及美食大盤點,內附部分特產美食做法
    歡迎關注「 萌蒂美食 」,我們每日為您分享食材、美食做法、烹飪技巧、店面經營等關於美食的那些事。上千個美食菜譜,極具競爭力的餐飲創業方案,等你私信給我們哦!金寨縣特產及美食介紹獼猴桃:寨縣野生獼猴桃果實不是很大,而且大小不均勻,味道清香鮮美,甜酸宜人,耐貯藏。獼猴挑汁的做法:獼猴桃400克、水300毫升。
  • 新疆聞名全國的3款特產,基本人人都吃過,網友:地大物博!
    新疆作為中國最大的省份,地大物博,擁有非常多的美食。可惜因為位置偏西,所以很多人都沒去過新疆,對於新疆的特產更是「熟悉又陌生」。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下,新疆最出名的3款土特產!葡萄乾說起新疆特產,大部分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葡萄乾。同樣,說到葡萄乾,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新疆這個地方。可以說新疆就是葡萄乾的代名詞!新疆的葡萄乾,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長出來的葡萄都特別大,核小肉甜。
  • 這才是真正舌尖上的美食,若全都品嘗過,才算真正的「美食家」
    中國美食涵蓋酸甜苦辣無論是哪一種味道都有它的故事而且,中國有句俗語叫「民以食為天」確實,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在吃這件事情上就頗有造詣這才是真正舌尖上的美食,若全都品嘗過,才算真正的「美食家」,看看這幾種中國傳統美食,你都吃過嗎?
  • 泉州昨晚登上《舌尖上的中國3》,這5家上榜小店你吃過嗎?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非常喜歡路邊的「蒼蠅館子」,用他的話來說:真正的美食就如胎記,只有最親近的人知道它的位置。泉州是一座很老很老的城市,刺桐花開花落,藍天上雲捲雲舒;每一條老街每一條深巷都藏著的美味,如果有機會,你要走,從街頭到街尾,聽聽吆喝聲,吃吃古早味,感受一下這座用美食說話的城市。
  • 泉州這些美食上了《舌尖上的中國3》,你都吃過嗎?
    對於能吃愛吃懂吃的泉州人來說,這麼美味的紀錄片裡,怎能少了泉州美食的蹤影?繼蘿蔔飯登上《舌尖2》後,在昨晚播出的《舌尖3》第二集中,泉州人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兩大小吃,石花膏和面線糊再一次讓全國人民流下口水。
  • 一起來推薦這些羅定美食上《舌尖上的中國3》!
    2015年5月12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宣布正式啟動拍攝。據總導演陳曉卿透露,一些素材已經開始搶拍,正式的拍攝將於9月啟動,第三季依然是7集正片加1集花絮的形式,預計2016年播出。我想對《舌尖》的劇組說,在廣東有一個小城市羅定,這裡有超棒的美食,歡迎來試!
  • 紅過「舌尖」!這部最火美食紀錄片,吃過就上癮!
    在東北燒烤的大旗下,黑吉遼各地在燒烤技藝和品種上也是自成派別。 黑龍江的燒烤兼具俄羅斯的風格。靠醃製一絕的牛羊肉取勝。其中哈爾濱的俄羅斯大串、烤牛腰、心管夾肉可以算作當地幾大特色。 當你跟一個四川人說去吃燒烤,那他第一反應一定是肥嫩軟糯的烤腦花。 小碗裡墊上大蔥和洋蔥去腥,藕片上放腦花,再加進20多種配料,麻辣鮮香讓這一碗豬腦花更加過癮!
  • 舌尖上的山東:德州可不只有扒雞,還有這些美食!可不要錯過了!
    舌尖上的山東:德州可不只有扒雞,還有這些美食!可不要錯過了!一提到山東德州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德州扒雞,德州的扒雞確實有名,但您知道德州除了扒雞之外還有哪些美食嗎?下面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德州扒雞這可是德州的著名特產,德州三寶之一,德州的扒雞以五香脫骨、肉嫩鬆軟、清香不膩等特點而聞名,有神州一奇之美稱。德州扒雞距今已經有三百年的歷史,早在明代,德州城內及水旱碼頭上,即有叫賣燒雞者。其的德州的扒雞和禹城的扒雞還有過一段時間競爭誰最正宗。但無論是德州的還是禹城的扒雞,我都感覺特別的好吃。
  • 讓人饞得流口水的江西特產,被稱為舌尖上的美味,你吃過幾種呢?
    讓人饞得流口水的江西特產,被稱為舌尖上的美味,你吃過幾種呢?說到江西,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們第一個想到的是江西獨特的歷史文化。相信大家都知道「老表」這個詞,指的就是江西人。這是江西人對同省老鄉的稱呼,聽起來比較親暱。
  • 《舌尖3》不解饞?這些「神級」紀錄片帶你吃遍全世界美食
    千呼萬喚始出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春節期間回歸了。然而,看了《舌尖3》後,大家紛紛表示沒有之前的兩季「下飯」。
  • 國內美味的3大香腸,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你吃過幾種?
    不同的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孕育出了不同口味的香腸,國內美味的3大香腸,每一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味,你吃過幾種?看看你又喜歡哪一種口味的?1.哈爾濱紅腸你可能沒去過哈爾濱,但你肯定聽說過哈爾濱紅腸,它可是哈爾濱之光!東北之光!
  • 黑龍江哈爾濱市這四種特產,遠近聞名,你吃過哪幾種呢?
    城市介紹到這裡了,今天給大家分享這幾種當地特產,看看你都吃過哪些?有喜歡的沒有!一:哈爾濱紅腸哈爾濱最經典的吃的就是紅腸和幹腸。紅腸又稱灌腸,因是一種由國外傳入的技術,故稱西式紅腸。紅腸的外觀是棗紅色,經過數小時的煙燻,但是表面沒有浮灰,用白色的紙巾擦拭,紙巾上不會染上任何顏色。
  • 舌尖上的歷史,黑龍江雞西市,總有一道你喜歡的
    舌尖上的歷史,歷史中的美食。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本期的舌尖上的歷史。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美食地區是黑龍江的雞西市。 說起雞西市的美食來,小編只有一個想法,這個地方的美食還真的很好吃,不信?
  • 舌尖上的中國,十種美食小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看著舌尖上的中國,讓我們一次次的感嘆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更加覺得我們的先祖是多麼的聰明,在科技不那麼發達的年代還能有這麼多美味的傳統小吃。來看看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第3季》提到了10種小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嗎?一起去看看吧!
  • 舌尖上的神農架,特產吃個夠
    舌尖上的神農架,特產吃個夠品嘗大山的原味,一直是當今旅遊愛好者的終極目標。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神農架,有很多無汙染、無公害的綠色健康食材值得推崇。倘若您不遠千裡來到神農架,一定要嘗嘗當地的無汙染特色食材哦。
  • 中國「最尷尬」的幾種特產美食,離開當地就混不下去,吃過嗎
    中國「最尷尬」的幾種特產美食,離開當地就混不下去,吃過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產,到當地旅遊的話,遊客都會品嘗一下這種特產,但是基本上品嘗過之後評價都不太高,所以這些特產只能在當地混,出了當地就混不下去了,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幾種非常尷尬的特色美食,在當地知名度很高,但是出了當地就一點都混不下去,大家看看自己吃過沒有。
  • 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
    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中國青梅有很多個產區,浙江、廣東、福建,福建的詔安和廣東的普寧都有中國青梅之鄉的稱號,兩廣地區和福建人可以將青梅吃出很多種風格。小夥伴們,潮汕特產「青梅」,果酸含量多,果香濃鬱,你吃過嗎?延伸 · 推薦
  • 舌尖上的安義,這些特色美食,有你吃過的嗎?
    一雞兩吃,是安義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當地人吃了一輩子的美味菜餚。作為當地的代表菜色,這兩道菜,帶來的是家鄉的味道。相傳,熊慶笏的母親喜歡吃雞肉,但又因身體風熱重,不適宜大量食用雞肉。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又不影響母親的身體,熊慶笏根據花椒的特性,做出了酸麻可口的花椒雞,按照中醫的說法,經常食用花椒雞,既可以開胃,又能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是一道極具養生功能的菜餚。當地人招待客人時,一般都會端上一碗花椒雞,以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