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個人公眾號:平兒聊歷史。
說起陸遊,很多文藝青年可能會最先想到他和表妹唐婉悽美的愛情故事,以及那兩首著名的《釵頭鳳》:
釵頭鳳·紅酥手
宋代: 陸遊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釵頭鳳·世情薄
宋代: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喜歡梅花的人,可能會想到他的《卜算子》:
卜算子·詠梅
宋代: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一腔熱血的愛國之士,則會想起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然而,他的很多詩還蘊含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回味無窮。比如,五天前介紹的《冬夜讀書示子聿》裡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以及今天我要介紹的《遊山西村》裡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遊山西村
宋代: 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本詩乃陸遊寫於宋孝宗乾道三年(1161年)初春,此時的他罷官閒居在家。三年前,陸遊鼓勵張浚北伐抗金。後來,張浚戰敗,陸遊也因此被彈劾,被人說是"交結臺諫,鼓倡是非,力說張浚用兵",他的內心想必是鬱悶不平的。而在農村的閒遊,則紓解了他內心的抑鬱和憤懣,讓他覺得未來仍舊可期。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不要嘲笑農家臘月裡的酒渾濁,豐年待客留足了雞肉豬肉之類的菜餚,非常豐盛。
首聯展現了農家人淳樸熱情的特質,讓陸遊感受到了歡樂和溫暖。雖然農家的酒很渾濁,不算昂貴精緻,但是他們是真心招待你的。這跟某些商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商人可能會送給你昂貴的名酒,但是,他們都是在你身上花一塊,巴不得賺回一百塊,如果沒賺回來,馬上就目露兇光,恨不能扒了你的皮。而淳樸的農家人,他們沒那麼多心思,覺得能讓客人吃得開心就好。
在這裡,陸遊的心靈得到了治癒,緩解了他在朝堂上受到的委屈。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巒重疊水流連綿,正懷疑是無路可走,忽然間柳樹成陰,百花明豔,又出現一個山村。
這句話不僅描寫了山水連綿、柳綠花繁的田園美景,而且用語簡單,易於記憶朗讀,蘊含深刻的哲理,道出了命運的奇妙,因而成為了幾乎人人都知道的千古佳句。陸遊還有一個大金句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隨著吹簫打鼓聲起,春社的日子也已經接近了,衣冠簡樸的古代淳樸之風依舊保存。
一開始的首聯寫室內飯食,頸聯這句則寫室外的習俗活動。春社日那天,要奏樂祈福,人們都聚集在一起,十分熱鬧。雖然衣著樸素,卻透露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共同為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努力。與朝廷的消極抗金形成強烈反差。
對於村民的這種風俗,陸遊大加讚賞。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從今以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陸遊尾聯直抒胸臆,直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將來有機會,我還來!表達了他對此地的印象深刻、熱愛留戀。
東方樹對此詩評價得很恰當:"以遊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風俗之美,願為頻來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