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拯救了世界,迷失在大海

2021-02-15 姓名筆畫

時下大熱的電影《紅海行動》,講述的是中國軍人在一個稱為伊維亞共和國實施撤僑故事。大場面、大製作、暴恐,揉進了《拯救大兵瑞恩》、《狙擊手》等好萊塢戰爭片元素,繼《戰狼2》後再次令國人對中國電影製作技術刮目相看。豆瓣評分:8.5 。

票房,說明觀眾認可。顯然,無論是《戰狼2》還是《紅海行動》,都突破了以往戰爭片題材的敘事風格——突出全局,弱化細節;突出領導,弱化個人;突出服從,弱化個體。《紅海行動》最後尋找黃餅(核彈)資料的故事單元,就是戰鬥團隊自行作出的決策。穿插在影片中效仿《狙擊手》的橋段,展示了個體在戰鬥中的力量,消解了宏大敘事藝術感染的無力感。這些,在過去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是很難發現的。

此外,以往戰爭題材的敘事幾乎都是線性發展的,敘事邏輯刻板和模式化。情節甫一開始,觀眾大致就知道了結局,所以也就興味索然。其實,無論是歷史題材的戰爭片,如《敦刻爾克》,還是如《拯救大兵瑞恩》,觀眾也能大致猜到結局,關鍵是過程的塑造如何讓觀眾脫敏,「忘掉」那個結局,欣賞光影藝術本身的魅力。作為大師手筆戰爭題材的電影,正如諾蘭創作《敦刻爾克》,不會如獨立電影那樣直接幹預觀影人的觀念,而是要透過契合普通人生活常識的代入,讓觀影人浸入故事情節,從而認知戰爭,反思戰爭,並反對戰爭。從這個高度出發,《紅海行動》層次低了許多。

《紅海行動》的突破在於,你知道了開頭,卻不知道結尾。比如,本來以為只要營救中國人,沒想到出來第二批外國人質;本來第二批人質的計劃制定的很周密,沒想到計劃完全打亂,需要在戰鬥現場作出部署。這種突破線性描述、反複製造懸念的文本,讓觀眾始終保持一種觀賞的興味。此外,導演穿插使用默片的電影語言,以消解戰爭場面的強烈聲音衝擊,值得稱道。缺陷在於,消聲做的不夠徹底,能夠聽到人聲,卻聽不到炮彈的聲音。這也是整個影片的風格,處處透出不均衡感,處處要給想像力加個尾巴。就像使用飛行衣,幹嘛還要加一個降落傘。難道飛行衣是我軍的新式武器,尚處於保密階段?

在借鑑好萊塢戰爭片風格的同時,和《戰狼2》一樣,這部影片也步《2012》版本式美國電影後塵,落入了拯救世界的俗套。中國軍人不但要救中國人,還要救外國人,不但要救外國人,還要摧毀恐怖組織核計劃以拯救人類。這種以空間換時間、升華拯救行動的目的,縮短了藝術刻畫所需要的膠片長度,衝淡了所要表達的主題,以至於每一個拯救行動都是匆匆而過,看起來緊張萬分,處理起來卻草草了事。而片中的三場拯救行動,邏輯上並無必然關係。以至於當隊長最後宣布要去取核彈資料時,不論是隊友還是觀眾都感覺到突兀,儘管在女記者前期與隊長對話的時候已經打下了伏筆。其實,在第二個環節把這件事一併處理即可,編劇的功力可見一般。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和《戰狼2》一樣,《紅海行動》拯救了中國人,乃至拯救了世界,卻沒有拯救它的藝術靈魂。戰爭,是人性之間的較量。是正與邪,美與醜的對白。但是,人本身即是天使和魔鬼的結合體。電影是膠片藝術,即如《血戰鋼鋸嶺》這樣的戰爭題材,所要表現的也必定是編劇和導演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血戰鋼鋸嶺》之所以令人震撼,不是因為戰爭場面緊張、暴力、血腥,而是始終穿插著一個反戰士兵如何在戰場上拯救戰友的故事。影片以「反戰」士兵特立獨行的性格刻畫,襯託主流價值觀的偏見、歧視和暴力,而最後的拯救,不僅是拯救了一個個曾經嘲笑其反戰立場的戰友,也救贖了戰友們偏見的靈魂。

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缺失人性的刻畫,就會矮化成沒有靈魂的殺人網路遊戲。而《紅海行動》靈光一現的也許是給戰死的石頭吃糖的畫面,這顯然是為了消解英雄主義的剛猛和戰爭的戾氣而故意植入的橋段,儘管畫面血腥無比,在戰鬥異常緊張的時刻也顯得過於生硬和與常理不符——也許是中國電影的通病。可見,中國的編劇和導演已經意識到了,但是電影語言的表達始終差那麼一口氣。

相關焦點

  • 《紅海行動》,我是這樣看的
    相比吳京的《戰狼2》,《紅海行動》有明顯進步。《戰狼2》那種把退伍特種兵整成神的場面沒有出現,扯過國旗就能通過對敵雙方戰區並讓雙方停火,在片尾篡改中國護照這些畫面在《紅海行動》中沒有出現。《紅海行動》更強調團隊行動,場面更宏大,各種武器戰備齊上陣,關鍵是蛟龍突擊隊營救人質還出現了傷亡,這更突顯戰爭的殘酷,更突顯敵人、恐怖分子都不是豆腐渣做的。雖然中國軍隊幾十年沒有打過仗,但很多人看《紅海行動》就會認為中國軍隊一如既往無敵,這或許滿足了各階層的各種期望,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雖然這是電影,但我們社會或許真需要這種打雞血式的電影。
  • 是真的被《紅海行動》燃到了!
    實際上,我在年前就跟很多媒體一起,看了媒體場的《紅海行動》。看完之後,確實有點嗨到了,當時還跟朋友聊了很多這片的感受,基本上,也就是今天微信想要說的。不過,總覺得不應該太早在微信表態,這樣會給你們幹擾。所以,我才一直忍到今天才發這篇評論。雖然,這已經是好幾天之前寫的了。我是挺喜歡《紅海行動》的,並且,是真的有被燃到,被緊張、被刺激到。
  • 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
    他說,他要謝謝《紅海行動》,因為這圓了他一個「軍人夢」;他還要謝謝所有的演職人員,沒有他們的搏命出演,就不會有電影最真實地呈現;他更要謝謝中國海軍的全力支持與配合,讓他不僅體會到中國海軍的獨特魅力,更讓他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覺到驕傲和自豪。  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林超賢這兩年經歷了什麼?除了戰爭外,影片到底在講述著怎樣的一個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本人的幕後解讀。
  • 《紅海行動》提出的三個問題,改變了中國電影在世界上的格局
    如果林超賢導演的《湄公河行動》改變了我們對主旋律電影的認識,那《紅海行動》就足以成為中國軍旅類型片的裡程碑;如果《戰狼2》是國產英雄電影進軍好萊塢的一次強力突破,那《紅海行動》用其精湛的動作片手法展示了國產電影同樣也可以有世界級的製作水準
  • 世界十大狙擊手電影有哪些?《紅海行動》中的狙擊作戰能排第幾?
    我們近日熱映的《紅海行動》中的狙擊手作戰能夠排第幾呢?圖片:《紅海行動》中的中國蛟龍突擊隊雙人狙擊組。首先我們還是來看看《紅海行動》,該片捧紅了演員黃景瑜飾演的主狙擊手顧順和尹昉飾演的觀察手李懂。圖片:《紅海行動》中的雙人狙擊組。但是,這兩人組成的狙擊組還不能算是世界狙擊電影歷史中最優秀的。要說狙擊電影中No1的狙擊大神,則是世界影迷中公認的電影《兵臨城下》中的傳奇狙擊手瓦西裡·扎伊採夫!和《紅海行動》不同,瓦西裡可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狙擊大神。
  • 《紅海行動》觀後感徵文活動評選結果火熱出爐
    國盛民強 安居樂業——觀《紅海行動》有感浩瀚無垠的大海,廣袤無邊的荒漠,層巒疊嶂的山川,樹木參天的密林……面對大自然的雄偉壯麗,人類常常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觀看《紅海行動》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亦有這樣的感受,「勇敢、堅毅、拼命、愛國……」,這樣的命題令人敬畏,妄言是對這些詞彙傳達意義的褻瀆,唯恐由於認知淺薄而詞不達意,萬般感觸卻遲遲不敢落筆。我想無需用過多的筆墨再現劇中的情節,相信觀影的人都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 《紅海行動》美國熱映 觀眾:看了腎上腺素上升
    《紅海行動》在全美45家影院首映後,美國知名電影網站Deadline發布評論認為《紅海行動》首次亮相即表現不俗。文章介紹說,該片在美國首映當天即收穫51萬美元的票房,平均每家影院的票房收入為1.13萬美元,這一成績擊敗了同一時段上映的所有其他商業影片。據美國媒體報導,《紅海行動》上映後幾乎場場爆滿,甚至一票難求。
  • 國產戰爭大片《紅海行動》在越南上映後 當地網友嗨了
    紅海行動的預算為7000萬美元,超過大多數中國電影的預算。 這部電影的包括張函宇等一堆明星以及數百名外國群演和數量巨大的軍事裝備。 驚人的影片質量 為了拍攝出出色而真實的場面,紅海行動在摩洛哥進行了實地拍攝,有數百名當地群演和中國演員參與。大部分大型場景都是在現場拍攝,並最低限度地使用了電腦特效化。 中國軍隊深度參與並捐贈軍車,彈藥,服裝等,以確保準確性和實用性,給人以真實和專業的感覺。 紅海行動的圖像和聲音質量非常好。
  • 又一批像《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這樣的主旋律大片來襲
    《中國機長》是繼《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後又一部展現大國故事、大國情懷的主流大片,此外,《緊急救援》《國之歌者》等主旋律題材電影也於近日宣布正式開拍。近年來,主旋律大片影響力彰顯,一批優秀國產電影緊扣時代脈搏,貼近百姓視角,深入現實生活,講好中國故事,正在成為影市的題材主流。  電影《中國機長》改編自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真實經歷。
  • 《紅海行動》的普世策略與《戰狼2》的雖遠必誅
    《紅海行動》並沒有安排歐美白人擔任旗幟鮮明的反派角色,對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批判也著墨甚少,導演僅僅用叛軍中的毒刺飛彈來暗喻造成中東世界生靈塗炭的元兇。在這部電影中,外國人的面孔是模糊的,那些受難的阿拉伯人,換成非洲人也無甚區別,林超賢無意糾纏國家和人種的特殊性。
  • 戰爭片的最佳,《紅海行動》都比不上它!
    春節檔的幾部電影裡,堂叔最喜歡的是《紅海行動》。在一眾熱鬧的賀歲片中,它是一個異類,基調殘酷且壯烈。戰爭帶來的滿目瘡痍,你死我活的密集槍戰,無不刺激著每個觀眾的神經。《紅海行動》沒有弱智尷尬的神劇情,沒有刻意的煽情催淚,沒有空喊的民族口號,一切真實而震撼。
  • 《戰艦世界》*《紅海行動》強強宣言:真實本身就是最大的魅力
    《紅海行動》片場,林超賢導演身穿迷彩外套對演員進行指導以前一說到「主旋律」大家都會覺得無聊,其實只是一些導演講故事的方法錯了。主旋律更多的應是在講一種精神,也就是常說的「正能量」。珠玉在前,在拍攝《紅海行動》時,中國海軍為林超賢提供了更大自由,也因此《紅海行動》無論是劇本還是影片視覺效果都較之《湄公河行動》有了更大升級,但不變的仍是對「正能量」的追求,所以片中張譯所扮演的蛟龍小隊隊長說出保障每一位中國僑民安全撤出的承諾時
  • 《紅海行動》作為戰爭片中的高質量,是什麼讓它鶴立雞群?
    不得不說,《紅海行動》是筆者看過為數不多的國產高質量戰爭片。 而在豆瓣評分上,這種口碑也被實際化,《紅海行動》播出後豆瓣評分飆升至8.3。
  • 《緊急救援》票房預測,能成為《紅海行動》後的又一黑馬嗎?
    由執導,由、和辛主演,很多人在提到的時候會首先想到《緊急救援》和《湄公河行動》。因此,即使春節壓力很大,許多觀眾還是對《紅海行動》寄予厚望。從目前的預售情況來看,《緊急救援》遙遙領先,《唐人街探案3》和「到訪陳芳Xi老幫石《姜子牙》」排名第四。
  • 從《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是軍旅片也是現實片
    電影動員多個軍隊約13萬人參與拍攝,參演群眾十五萬餘人次,還動用大量坦克、火炮、飛機、艦艇等大型軍事裝備,成為中國戰爭片的巔峰。
  • 《紅海行動》全面展現中國海軍第一次海外武裝行動 林超賢搏命打造升級版"湄公河行動"
    《紅海行動》由英皇影業有限公司及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共同投資,亦獲得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市委宣傳部的重視和支持。《紅海行動》出品方代表左起依次為:海軍政治工作部影視藝術中心唐靜女士、博納影視總裁於冬先生、星夢工廠文化船舷貢獻公司董事長陸振華先生、導演林超賢、以及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博士。
  • 說說 <紅海行動 >不為人知的背後
    ​2018年4月22日晚,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北京舉行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林超賢執導的電影《紅海行動僅過半個月,就在昨天,《紅海行動》獲得第2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這是對優質電影的強力認證,真的實至名歸,票房逆襲的它到底燃在哪裡?
  • 「美隊」再就業,出演了一部非洲版《紅海行動》?
    很多人看完後才發現,剛剛卸任「美隊」的克裡斯·埃文斯,竟然又接手了一個拯救難民的新任務——《紅海潛水俱樂部》。 「紅海潛水俱樂部」,指的是一個坐落於蘇丹的海邊度假村,主體建築是一排面朝紅海的紅頂房,提供全套的餐飲和住宿。 在這裡,遊客們不僅能一覽頂級海景,還能跟隨店主出海潛水,欣賞美麗的珊瑚礁。
  • 比《紅海行動》震撼,《緊急救援》讓人血脈賁張,等一年也值得!
    就像媒體採訪《緊急救援》的攝影師鮑德熹一樣,這位拿過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攝影師表示,這是他36年來最高水準的挑戰,他堅信這部劇在音視頻上超越了《紅海行動》。天降水中,四大救援場景。通常別人的電影只是一個主題,一部劇,而這部電影卻在一部電影裡堆積了四大主題。
  • 揭秘《紅海行動》取景地,這個免籤國簡直就是拍電影的天堂!
    文|阿杜自《紅海行動》上映以來,它的票房節節攀升,口碑也是炸裂,軍事迷弟韓寒為它瘋狂打call,大導演馮小剛也憋尿推薦,稱它是一道硬菜。《紅海行動》改編自中國海軍2015年「葉門撤僑」事件,高度還原了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戰鬥場面異常激烈,巷戰、坦克戰、沙漠戰、翼裝飛行、艦船作戰等,一幕接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