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翻譯的把關人:富善

2021-02-08 騰訊網

作者佚名轉引自豐盛恩典網站

編輯排版/隨手君(ID:suishouchuanfuyinjun)

Chauncey Goodrich(1836 - 1925)

十九、二十世紀著名美國公理會宣教士,在中國宣教整整六十年,其最重要的貢獻是主持翻譯了《官話和合本新舊約全書》,這是他為中國教會留下的寶貴遺產。

提起富善牧師,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即使是基督徒可能對他也同樣陌生。然而他曾窮畢生精力參與翻譯中文和合本新舊約全書,經常閱讀的人數以千萬計。這也是富善牧師為中國教會所作出最寶貴的貢獻,值得我們深摯紀念。

富善牧師在中國宣教60年期間,兩次遭逢喪偶之痛,亦兩度經歷失去兒女的試煉,如此無情打擊,堪稱命途多舛。然而他仍舊順服神,未曾絲毫改變初衷,繼續事主不輟,令人景仰不已。

富善牧師(Chauncey Goodrich, 1836-1925)出生於美國麻省西部一個農莊。其遠祖份屬英國望族,18世紀中葉移民新大陸,在美國東北部定居。父親以務農為業,母親則為敬虔事主的信徒。富善因而自幼在基督化家庭成長,聖靈常灌注心內,12歲就立志奉獻自己做傳道人,甘願終生為主所用。

裝備事奉

小學和中學階段富善除上學外,還幫助家裡農務,因而學會耕種、飼養牲畜、栽種果樹和管理葡萄園等務農技術。這對日後在中國宣教的歲月,克服食物供應短缺,改善生活條件等極有幫助,同時還能鍛鍊得一副強壯體格。

中學畢業後,富善在家附近當了四年小學教師。1857 年積蓄到一筆錢供給自己進入威廉斯學院攻讀四年。186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獲文學士學位,並於畢業典禮中獲推選為代表作告別演講。他在學期間對古代語言興趣甚濃;此外,數學及天文學造詣亦深厚。離開威廉斯學院後再進入紐約協和神學院及麻省安道弗學院深造。1864 年修畢全部神學課程,隨即響應呼召投身海外宣教。同年9月10 日與雅碧安百勒小姐結婚,未及半載,便接受海外布道會差派,偕同新婚夫人前往中國,肩負宣教重任。

鑽研中文

富善牧師夫婦於1865年1月24日由紐約啟程,繞行大半個地球歷時六個月,才到達目的地中國上海。在上海稍事休息後再經天津抵達北京長駐,由差會安排宣教任務。

宣教士離鄉別井來到完全陌生的異文化地域,展開宣教聖工之前,當務之急,首重學習當地語文,否則一籌莫展。富善在求學期間已顯出對語文甚有深厚天賦恩賜,抵北京僅一年便可以用普通話講道;對語文領悟力之神速,實在令人驚異。初抵北京,為了與中國人打成一片,秉承入鄉隨俗;留長辮、穿長衫、予人有親切感。此舉除方便宣教外,對於學習中國語文亦產生事半功倍之效。1891年富善累積了豐富中文知識,出版了一本《中英袖珍字典》,內裡包括10,400個漢字。另外又出版了一本《官話特性研究》,更包羅了39,000句漢語。這兩本書後來成為當時西方宣教士和各國外交人員學習普通話之必備參考書。

兩度喪偶

富善年輕的妻子雅碧身體一向孱弱,不能順利適應中國北方天氣和不稱心的環境,以致疾病纏身,竟於1874年9月走完短促人生路程返回天家,使富善大受打擊。雅碧辭世後,富善單形隻影,倍感伶仃孤苦。後來經長時間禱告後,神將佳斯汀娜惠勒小姐賜下,她是在日本事奉的美國宣教士。1878年5月,富善第二次結婚,豈料佳斯汀娜突患上急性傳染病,藥石無靈,於同年9月逝世。這次婚姻持續還不到一百天,給予富善更無情的打擊。如此殘酷的試煉令人無限欷歔,然而他仍能順服接受,沒有怨天尤人;反之,化悲痛為力量,專心埋首工作,讓時間洗脫哀傷,衝淡愁苦。

慈悲憐憫的主,不會將祂的兒女趕入絕路。撒拉小姐乃神為富善所揀選的第三位妻子。她於1855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父親是當地牧師。她則於1879年蒙召來華宣教,在張家口事奉,因學習中文而彼此認識。撒拉不嫌富善比她年長19 歲,於1880年5月結婚。婚後撒拉的確不負夫婿期望,在家是賢妻良母,對外是傑出公關人才。朋友遍及各階層:從人力車夫到國務大臣;又創辦女子學校,向貧困者伸出援手。撒拉先後育有兩男兩女,頭胎男嬰在一歲多夭折,次女在12歲時死於糖尿。兩位兒女早逝同樣使富善夫婦感到捶心刺骨之痛。然而他們都能在逆境中順從,繼續熱心為中國的福音事工努力。

翻譯聖經

富善在中國除了布道、牧養教會、教學、編纂漢英字典外,最影響深遠的工作,要算是參與和合本白話文聖經的翻譯。早幾十年前,馬禮遜等宣教士也曾翻譯過聖經,可惜全屬文言文版本。有見及此,來華差會決定將整本新舊約全書用白話文體裁重譯。這項工作始於1890年,在上海成立了一個七人委員會負責翻譯,富善是委員之一,專責舊約的翻譯。經歷27年長期努力,全部新舊約全書終於1917年底宣告定稿,即目前中國教會常用的和合本聖經。然而,當中所面對的困難,富善牧師以下的一段感受,最能描寫深刻:

「要出版一本聖經,文字與原文相近,又要淺易到在禮拜堂或家中宣讀之時,普通人聽見也可以聽得懂,還要在文法上準確,且由相隔甚遠的地方(東北至北京、西南至貴州)選出來的代表負責完成,那就足以嚇怕任何一個團體了。起初幾年,這工作似乎叫我們的代表絕望。他們如何努力尋求彼此諒解,和同意於一種譯法,往往便耽誤了很多時間,也叫人可氣又可笑。」

富善夫婦及兒女

在這段悠長的譯經歲月裡,譯經委員會中,有個別宣教士因工作繁重、年老回國退休、健康欠佳、甚至死亡等情況而退出,需要另行補選新人替代,唯獨富善牧師自始至終緊守崗位,還於1908年委員會主席狄考文牧師息勞歸主時,接替其遺缺。1917年全書定稿後,譯經委員會宣告解散,富善牧師身為主席仍未能完工,還要繼續負責校對和監管印刷等事務。1919年,當第一本和合本聖經問世,富善牧師已屆82歲高齡。神悅納富善牧師的辛勞,賜予他長壽,他是唯一能活著看到這本聖經誕生的人。富善牧師當時喜樂和感恩的心,可想而知。

功滿榮歸

1923年中,富善夫人胃部不適食慾減退,醫生檢驗出是患上胃癌。進入北京協和醫院後,病情一直毫無起色,延至11月15日,走完人生道路安息主懷,在世寄居68載,竟比年長19歲的丈夫先走一步。富善夫人在北京去世,出殯那天,中國高級官員和各國駐華使節都來執紼。一位外國女宣教士死後有如此哀榮,乃基於她具有超然的品格,及對社會有特殊的貢獻,包括奔走呼籲戒絕鴉片、倡導婦解、反對纏足、勸女孩子接受教育和籌辦養老院等。

1925年7月北京各教會舉行聚會,慶祝富善牧師來華傳道 60 周年。當時老牧師的聽覺和記憶力都十分衰退。兩個月後在昏迷中被主接返天家,時維1925年9月29日,終年89 歲。長眠於北京近郊通州墓園與夫人為鄰。富善牧師一生勞苦為主,流淚撒種。神的道藉著和合本聖經在中國紮下了根,開花結子,永久長存。

歷史文章

今日經文

隨手傳福音,始於2013年4月7日。

7年時間,總有一篇文章,給你帶來愛與希望。

相關焦點

  • 和合本聖經與中國(全集) 下
    這兩人還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例如,都成長在虔敬的基督徒家庭,信仰是祖先留給他們的產業,因此格外牢固;兩人的家庭又都以務農為生,這讓他們喜愛戶外活動,擁有了強壯的體格;同時,兩個人都有學者的背景,狄考文大學畢業於傑弗遜學院,後來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富善則畢業於威廉斯學院,後來進入紐約協和神學院和麻省安道弗學院深造,這為他們進入中國辦教育和翻譯聖經打下了基礎,——確實,上帝已經早早為中國預備他們了
  • 聖經的翻譯是準確無誤的嗎?
    這就是翻譯的關鍵所在,無論是翻譯標識牌、菜單還是聖經都是如此。我們能確保我們所讀的母語譯本準確地翻譯出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嗎?a若我們的母語是古希伯來文、古亞蘭文或古希臘文,那麼確定聖經是否具有歷史可靠性的工作就簡單多了。但我們絕大部分人都不是以此為母語。
  • 譯史||蘇豔:《聖經》翻譯中的教權主義
    ——翻譯教學與研究 內容提要:詞源學考察和宗教史回顧表明,教權主義在基督教發展過程中人為形成,並無《聖經》的文本依據,教會也非一開始就禁止平信徒接觸《聖經》。為獨攬翻譯權,羅馬教會禁止平信徒閱讀、闡釋和翻譯《聖經》,推崇煩瑣經院哲學,並與新教譯者就《聖經》可否英譯展開論戰,在翻譯過程中渲染超驗與神秘色彩。
  • 威克裡夫 | 第五章 致力翻譯英文聖經
    另一方面,他在幾位同工的幫助下,在不受到外界幹預的情況下,完成了英語聖經的翻譯工作。整本英語聖經在一三八二年告成。威克裡夫是把耶柔米(Jerome)的拉丁文聖經(Vulgate)直接翻譯成英文聖經。有關耶柔米生平的部分,可參閱《奧古斯丁小傳》。羅馬教一向不允許平信徒閱讀聖經;羅馬教認為,惟獨神職人員夠資格可以閱讀聖經,和具備條件解釋聖經。
  • 聖經版本介紹:和合本
    1919年6月《文理和合譯本》聖經出版。雖然文理和合本的對象是中國所有非官話區的信徒,但出版時正巧遇上了白話文文學開始取代文言文文學的白話文運動,而且讀文理聖經的信徒,不少都偏愛《委辦譯本》,因此文理和合本未受廣泛接納。購買文理和合本的人多為閩粵等華南地區及海外華僑信徒。因為他們所操方言,語法用詞都與國語差異極大,所以較為偏愛文言。不過《官話和合本》也逐漸在他們中間普及。
  • 邀請 您也可以參與中文聖經翻譯
    《中文標準譯本》新約聖經已正式出版,期待舊約聖經將於六年後面世。國際大使命中心的王永信牧師說:「中文是今天世界上最多人口使用的語言之一,更該不斷出現合乎時代的中文譯本。感謝神!他使用Global Bible Initiative (GBI) 用數年之工,以合乎時代的筆觸,從聖經原文翻譯為精確而易懂的《中文標準譯本》新約聖經。
  • 揭秘《銀河護衛隊》翻譯過程:8道工序層層把關
    《銀河護衛隊》中的五個主角,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這也需要翻譯、配音時加以區別,「德拉克斯說話時是文縐縐的,卡魔拉是女漢子那種,我們在翻譯對白的時候就要突出這些特點,才能讓觀眾感受到他們的魅力。」賈秀琰透露,有時候片方會要求翻譯將某個名詞換為當地的特有詞語,為的影片能夠更好地「接地氣」。
  • 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於雲南楚雄發行 該版聖經翻譯歷時21年
    該《聖經》由雲南省基督教兩會組織東傈僳文聖經翻譯組翻譯,基督教全國兩會出版,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聯合聖經公會、雲南省民宗委等有關機構的支持。‍‍據東傈僳文聖經翻譯組有關同工介紹,該少數民族《聖經》的翻譯於2013年12月完成,並已經過校對。從1992年至2013年,翻譯組同工們歷時21年,讓此版本聖經得以面世。‍‍
  • 整本聖經已經被翻譯為700種語言,可供57億人現在使用
    700多種不同的語言了,意味著目前有超過57億人使用著母語版的舊約及新約聖經。普爾表示:「每當聽說聖經被翻譯為另一種語言時,我們就知道這意味著該語言人群中的人們可以第一次全面地了解到上帝故事的全貌。退一步而言,能意識到第700種語言的聖經譯本的意義也是件好事情:現在有說著700種語言的57億人有著自己母語版的聖經,這是個了不起的數字並將繼續增長下去。」
  • 中文《聖經》的翻譯簡史,及各版本介紹(最全整理)
    — 馬士曼譯本 —此乃可考的最早《聖經》漢譯全譯本,為文言文本。譯者是在印度宣教的英國浸禮會宣教士馬士曼。他在出生於澳門的亞美尼亞人拉沙的協助下開始翻譯《聖經》,1810年出版馬太福音、馬可福音,1811年出版新約,1822年在印度塞蘭坡出版《聖經》全書, 史稱「馬士曼譯本」。
  • 《聖經》新舊約合訂本 中文版的由來與翻譯
    我們明知如果沒有他們精神方面的支持與物質方面的援助,這部中譯【聖經】合訂本,很難於今日完成。我們更懇求天父,以聖神的恩澤,充溢每位讀者的心靈,為光榮他和他的聖子,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最後,我們以至誠的心,深望每位讀者,效法天主之母,童貞聖母瑪利亞,常將天主子耶穌基督的奧跡默存於心,反覆思念。
  • 多疑的多馬和翻譯聖經的馬禮遜
    僅僅將聖經翻譯成中文這件事工,就豈止讓千百個人因此信主?
  • 「這是值得感恩的一段歲月」——一位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翻譯...
    在紀念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聖經翻譯10周年之際,雲南省基督教兩會於昆明三一國際禮拜堂舉行了慶典,其中一位參與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翻譯的同工畢洪珍長老進行了感恩分享。畢長老介紹,東傈僳文聖經翻譯組於2013年12月順利完成了新舊約聖經翻譯並校對定稿工作。「我們很感恩,這個偉大神聖的工作,我們這些沒有學問和文化知識淺薄的弱勢肢體是無法承擔的。
  • NBA新科狀元Zion譯為「錫安」:聖經翻譯對中文的影響
    Zion是美國人,他的母語是英語。Zion英語讀作[zan],與漢語普通話「宰恩」相近,按照名從主人的原則,理論上應該翻譯成「宰恩」。不過,我國在悠久的翻譯史上,有一類沿用習慣譯名的原則。不少外來名詞,雖然譯名讀音和原詞讀音差距很大,但因該譯名已成為習慣譯名,一直被後世所沿用。「錫安」就是其中一例。
  • 東傈僳族文《新舊約聖經》於雲南元謀縣發行 教會同工回顧翻譯歷程
    日前,東傈僳文《新舊約聖經》於雲南省楚雄州元謀縣城教會發行。當時,教會同工介紹了翻譯歷程:東傈僳族教會在建立100多年後,用時21年完成了聖經翻譯,使本民族信徒擁有了自己語言版本的《聖經》。據介紹,東傈僳文聖經翻譯工作從1992年至2013年止,經歷21年,該版本聖經中的話語綜合運用了傈僳族所在的各地方語音而翻譯。
  • 聖經學習 |《聖經》中文版本知多少?中文版的聖經如何開始?
    由於史料匱乏及譯本失傳,當時是否翻譯了全本《聖經》已無從考查。但我們仍能從敦煌發現的景教文獻知道一點當年的漢譯經文。比如:「若左手布施,勿令右覺。」(馬太福音6:3)「梁柱著自己眼裡,倒向餘人說言汝眼裡有物。」(馬太福音7:4)等。
  • 打開聖經寶庫的金鑰匙
    耶穌的意思是:「慷慨的人,活在光明裡。吝嗇的人,活在黑暗中。」這樣一來,就解決了前後邏輯不順的問題。研究新約聖經只懂希臘文不夠,只懂字面意義還不夠,還要懂希伯來文。迦來特派可視為「猶太教中的基督教」,因為他們的主張也是「惟獨聖經」。正統猶太教的正典很多,迦來特派只接受希伯來聖經的權威。他遇到美國牧師莊傑夫,兩人合作以希伯來根源研究新約聖經。本書就是以用這種進路來處理《馬太福音》15章和23章的矛盾。《馬太福音》15章記載,耶穌指出文士和法利賽人把「人的吩咐」當作上帝的誡命教導是件極大的錯誤。
  • 英文的標準修正本聖經(RSV)翻譯「童女」為「女子」,怎麼回事
    問:有人告訴我:英文的標準修正本聖經(RSV)翻譯以賽亞書第七章14節時,不是作有「童女」懷孕生子,乃是有「女子」懷孕生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懷疑派的人說,這個希伯來字指的是一個女子,絕對不是童貞女。他們引用創世記二十四:43 「我如今站在井旁,對那一個出來打水的女子(almah)說……」這個女子是利百加,在第16節說到利百加還是個處女,用的字是betulah。所以他們說,如果以賽亞書第七章14節要指明童女懷孕生子的話,一定會用betulah,而不是almah。
  • 為何把聖經翻譯成英文,就成了英國文化的重要部分?與猶太人無關
    這時的《聖經》,指的就是《聖經.舊約》,從此以後,《舊約》影響了英國整整三個世紀,成為英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因素。《舊約》中的故事,全是希伯來的歷史和文化,這麼說,英國人跟希伯來人,也就是猶太人,有某種精神上的聯繫?拋開政治考量,這是不是英國後來發布《貝爾福宣言》,對巴勒斯坦實施託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呢?從政治上來講,《舊約》內容雖然與希伯來文化有關,推廣它卻與宗教改革有關。
  • 聖經翻譯錯了?!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解決一下聖經裡一句自相矛盾的話語,我們來看一下它是怎麼自相矛盾的呢?經上說:「上帝和亞當說園中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別吃善惡樹上的果子,因為你吃的那日子一定會死」。你吃的那個日子,你吃的「那一日」你就會死。但實際情況是,亞當和夏娃吃了以後不但沒有死,還又多活了幾百年。這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就是因為中文翻譯中的」時態」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