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把聖經翻譯成英文,就成了英國文化的重要部分?與猶太人無關

2021-01-10 人文者也

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

英國人、猶太人,二者在巴勒斯坦有了個奇妙的「聚會」,彼此愛恨交織近百年,至今不休,除了現實利益因素以外,宗教也起著必然的聯繫,但並非簡單的基督教對異教徒的打壓,這一切,要從《聖經.舊約》講起。

1538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下令,要求所有教堂都必須放置一本英文版《聖經》,供大眾隨意翻閱,他還特意在命令中提及,不準以任何藉口阻止別人閱讀,還要提倡和鼓勵。這時的《聖經》,指的就是《聖經.舊約》,從此以後,《舊約》影響了英國整整三個世紀,成為英國文化的重要組成因素。

《舊約》中的故事,全是希伯來的歷史和文化,這麼說,英國人跟希伯來人,也就是猶太人,有某種精神上的聯繫?拋開政治考量,這是不是英國後來發布《貝爾福宣言》,對巴勒斯坦實施託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呢?

從政治上來講,《舊約》內容雖然與希伯來文化有關,推廣它卻與宗教改革有關。一直以來,不管歐洲哪個國家的皇親國戚,都對羅馬教廷插手世俗政治心懷不滿,從1500年以後,各國都在努力進行宗教改革,亨利八世此舉,正是實施宗教改革,擺脫教廷控制的舉措。

為了打擊教廷權威,強調基督教與巴勒斯坦的關係,把上帝的旨意繞過教皇,直接傳達給信徒,再沒有什麼辦法比《舊約》還穩妥的了,不改一言,不多發一語,僅憑強調其中的某些內容,就可輕鬆讓羅馬教廷無從反駁,還不能藉機發難,不得不說,是個曲中求直的好辦法。

1611年,隨著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親自批准翻譯的英文版《聖經.舊約》出版,從此《舊約》成為英國人每家必備的書籍,雖然英國人刻意否認,可不得不說,另外一個民族的歷史改變了英國的傳統文化,從那時起,英國人在談到《聖經.舊約》時,包括英國女王,都願意用強調的語氣特意聲明「我們的聖經」、「英國最經典的作品」……

看到這裡,不由得讓人產生了另外一個疑問,只是因為宗教改革,推廣《舊約》,本無可厚非,可為什麼《舊約》會如此快速地深入人心?英國人是怎樣從猶太人的故事中找到共鳴的?

其實,對於《舊約》中講的是什麼,沒有人真正關心,英國人在乎的,是它的傳播方式所帶來的潛在含義。

在亨利八世之前的數百年間,羅馬教廷在歐洲各國設立了嚴酷的稅法和捐獻制度,英國人不得不每年都要上交自己全部財產的十分之一,不少貴族都免不了破產落魄,生活拮据,教會對信徒的盤剝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其內部的腐化和驕奢淫逸也到了讓人無法置信的地步,這無疑在民眾中造成了極大的不滿,就算沒有亨利八世,英國的宗教改革也勢在必行,群眾基礎當真是深厚的不要不要的。

另外一點,《舊經》的英文翻譯工作既沒有得到羅馬教廷的授權,也沒有英國主教的許可,在得到皇室正式認可之前,這無疑是對教廷權力的嚴重挑戰,因為一直以來,只有教廷才有權力對上帝的言語進行解讀,所有跟《聖經》有關的典籍也全部出自教廷。

為了壓制這種危險的行為,英文版《聖經.舊約》從面世起,就受到教廷的強力打壓,傳播者、翻譯者,不止一人要麼被處死,要麼被關進監獄,其中羅拉德派教士為了便於攜帶和隱藏,甚至專門把《聖經》製成袖珍小本,平時不輕易拿出來,而是用口頭表達的形式傳播教義,這種強有力的鎮壓在散播恐懼的同時,也激起了民眾強烈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人們與其說是因為《舊約》內容被吸引,不如說只要找到能反抗教會的辦法,哪怕只是聽一下「歪理邪說」,也是讓人愉悅的。

從宣傳方式上,傳播《舊約》故事的方式,相對於古板的教會說教,也多樣化了許多。在這一時期,很多吟遊詩人在詩會上吟唱《舊約》故事,啞劇、歌舞劇等多樣化的戲劇形式,在娛樂大眾的過程中,悄然無聲地講述著未經教會許可的禁忌內容,在那個娛樂形式缺乏的時代,這些貼地氣的表演形式無疑可以取得不錯的宣傳效果。

另外,倫敦的商人和一些有錢的貴族也不遺餘力地提供了資助和幫助,在教會封鎖嚴格時,是他們疏通關係,在德國印刷英譯版《舊約》,並偷運回國分銷。

雖然這些行為都時刻要面臨生命危險,但最終還是在教會築造的大壩上打開了不可彌補的缺口,到了克倫威爾光榮革命時期,幾乎所有教會的人員,包括羅馬教廷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已經無力阻止了。

相關焦點

  • 威克裡夫 | 第五章 致力翻譯英文聖經
    另一方面,他在幾位同工的幫助下,在不受到外界幹預的情況下,完成了英語聖經的翻譯工作。整本英語聖經在一三八二年告成。威克裡夫是把耶柔米(Jerome)的拉丁文聖經(Vulgate)直接翻譯成英文聖經。有關耶柔米生平的部分,可參閱《奧古斯丁小傳》。羅馬教一向不允許平信徒閱讀聖經;羅馬教認為,惟獨神職人員夠資格可以閱讀聖經,和具備條件解釋聖經。
  • 國際商務英文翻譯時必須特別注意文化差異
    進行國際商務英文翻譯時必須特別注意文化差異,必須在外國文化和本國文化中找到一個切點。按照4Es的翻譯原則,做出適當的調整。文化在翻譯中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正如美國著名翻譯家尤金奈達所說:「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譯工作,掌握兩種文化比掌握兩種語言甚至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運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義。」從事國際商務英文翻譯要注意文化資訊的傳遞,儘量按照國際商務英文翻譯的4Es標準做到文化資訊對等。
  • 有聲歷史 | 英文聖經之父 威廉•丁道爾 — 清教徒歷史(一)【Puritan_Today】
    威廉•丁道爾(William Tyndale 1494-1536年)上帝的話語並不是用英文啟示出來的,但他興起了那些將他的話語翻譯成英文的人,為此,說英文的人實在要感謝他。約翰•威克利夫可算做翻譯英文聖經的第一人,但他所翻譯的英文聖經是從拉丁文聖經翻譯過來的,而拉丁文聖經又是從希伯來和希臘原文翻譯過來的,因此人們想到應當將聖經直接從原文翻譯成英文。威廉•丁道爾天生具有翻譯家的稟賦,他智力超群,為人嚴謹,18歲就取得了牛津大學的學士學位,3年後,又取得了碩士學位。
  • 中文《聖經》的翻譯簡史,及各版本介紹(最全整理)
    不僅對中國近現代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也為後來的信徒從事《聖經》漢譯提供了藍本。— 郭實臘譯本 —1840年,馬禮遜的兒子馬儒翰、英國傳教士麥都思、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和德國傳教士郭實臘合作修訂的聖經中文譯本問世,即《郭實臘譯本》。
  • 它是猶太人智慧的結晶
    當年上帝在西奈山賜下律法和典章給摩西,出埃及記這樣說:undefined律法誡命undefined出埃及記24:12英文King James是這樣翻譯的:注意,這裡有兩個詞,律法Law和誡命Commandments,律法Law就是Torah,是成文的律法,而誡命Commandments則是Mitzvah,是口傳的律法
  • 聖經的翻譯是準確無誤的嗎?
    在我出發之前,一些住在那裡的朋友就告誡我說,別指望城市裡很多標識牌上漢字下的英文能告訴我標牌的意思。多年來,中國譯者們因在將中文標識牌的內容翻譯成英文時所犯的錯誤而聲名狼藉,其結果往往是誤導人的,有時甚至滑稽可笑。離開之前,我在網絡上看到了幾個例子,人們找到的一些誤譯真的很搞笑。
  • 【猶太人在中國】上海的猶太人
    在許多國家採取袖手旁觀時,上海,是世界上唯一對猶太難民不要求籤證便可以上岸的港口城市。 前駐奧地利的中國外交官何鳳山,因其在一九三八至四零年間,向當時在維也納的猶太人發放中國籤證,而救助了許多猶太人免於納粹的屠殺。
  • 譯史||蘇豔:《聖經》翻譯中的教權主義
    《聖經》是基督教教義經典,基督教的興起、傳播和改革常伴隨著對《聖經》的重釋與翻譯。根據來自60個國家的約100個機構組成的威克裡夫國際聯會的統計,到2016年10月為止《聖經》全本被譯成636種語言,《新約》及其部分書卷譯成1442種語言,《聖經》部分書卷或故事譯成了1145種其他語言,因此至少《聖經》的部分章節被譯成了3223種語言。
  • 無法翻譯成英文的中文用詞.
    很多人誤以為每個中文字或者詞語都有對應的英文翻譯,其實不是這樣的。
  • 從教會專屬到平民讀物:鮮血譯成的英文版《聖經》
    公告還要求教士把《聖經》放在「最方便的地方……使教區居民能方便地找到和閱讀」;不僅如此,「你們不得阻礙任何人聆聽和閱讀這本《聖經》,而應該明確地鼓勵和勸告所有人都來讀《聖經》」。英王亨利八世 《聖經》被翻譯成英文,成為獨立的英國教會的最高權威,由此希伯來人的歷史、傳統和倫理法則成為英國文化的一部分,並在此後的三個世紀裡成為影響英國文化的最主要因素。
  • 97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其中的一扇窗,常常亮燈至深夜三四點,這便是翻譯界泰鬥、97歲老先生許淵衝的家。許淵衝,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畢生致力於中西文化互譯工作。當今世界,在漢語、英語、法語之間靈活遊走的翻譯家,許淵衝乃第一人。他將中國的《論語》《詩經》《楚辭》《西廂記》等翻譯成英文、法文,還將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紅與黑》《約翰·克裡斯託夫》等譯成中文。
  • 英文的標準修正本聖經(RSV)翻譯「童女」為「女子」,怎麼回事
    問:有人告訴我:英文的標準修正本聖經(RSV)翻譯以賽亞書第七章14節時,不是作有「童女」懷孕生子,乃是有「女子」懷孕生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在1970年三月的一篇有關《新英文聖經》(NEB)的報導上,說希伯來文almah 在聖經別處地方指的都是「女子」,而不是「童女」。這是真的嗎?almah 這個希伯來字在聖經裡除了賽七:14 之外,還出現了六次:A、創二十四:43,就是上文懷疑派所引用的。
  • 火影:Naruto為何被翻譯成「鳴人」?
    我們平時看到的鳴人,英文是Naruto,為何這個名字被翻譯成鳴人呢? 一般來說,英文翻譯名字都是採取音譯,比如Mary被翻譯成「瑪麗」,Tom被翻譯成「湯姆」,那麼為何Naruto沒有被翻譯成「納努多」呢?如果將Naruto翻譯成這種「中不中,洋不洋」的名字,估計觀眾都會少很多吧。如果翻譯不到位,看的人也會很難受,比如海賊王的官方翻譯將凱多翻譯成「蓋德」,給人的感覺就很彆扭了。
  • 99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他將中國的《論語》《詩經》《楚辭》《西廂記》等翻譯成英文、法文,還將西方名著如《包法利夫人》《紅與黑》《約翰·克裡斯託夫》等譯成中文。他的中譯英作品《楚辭》,被美國學者譽為「英美文學領域的一座高峰」。《西廂記》被英國智慧女神出版社評價為「可以和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媲美」。
  • 猶太人能證明聖經的真確 (來自網絡)
    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有一次向一個基督教的傳道人挑戰,請他只用一個字證明聖經的真確,那位傳道人稍作考慮後說:「Jews (猶太人)!這可能與亞伯拉罕的先祖希伯有關(創10:21-25;11:14-17;代上1:18-27)。   以色列(雅各)的子孫曾在埃及為奴兩百多年,最後離開埃及,重回迦南,建立以色列國。一百二十年後,分裂成以色列國(十個支派)和猶大國(兩個支派)。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國為亞述所滅;猶大國則於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滅亡。
  • 塔木德智慧全書: 傳承千年的猶太人智慧聖經
  • 《聖經》到底在講什麼?
    據估計,《聖經》每年發行量約兩千萬本,《聖經》節錄版的發放數量更有六億本之多。整部《聖經》已翻譯成約四百種語言,其中部分章節甚至已譯成兩千多種語言。大家看看這些數據就可以有個概念: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經授權的譯本有六十種語言,而我在前一章提到莎翁作品已經翻譯成「眾多」語言,所謂「眾多」大概是八十到一百一十八種之間。
  • 英國翻譯家韓斌,熱衷翻譯中國文學,賈平凹:十分欽佩
    今天米姐要介紹的是其中一位——英國翻譯家韓斌(NICKY HARMAN)。韓斌英文原名叫妮基·哈曼。20世紀60年代末,她在英國利茲大學選讀中文專業,從此與中文結緣。她是一名翻譯理論研究者,曾在英國大學教授漢語翻譯,並推動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設立翻譯理論學碩士學位。韓斌曾擔任英國文學翻譯協會主席,在此期間,她熱衷於扶持後起之輩,在業內深受尊敬。
  • PDF文檔翻譯神器,英文文獻一鍵翻譯成中文!
    我們平時下載的外文文獻,大多數是pdf的,所以在找翻譯軟體的時候,還要考慮到格式是否支持的問題。那麼,怎麼把英文pdf翻譯成中文?英文文獻翻譯軟體哪個更好用呢?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英文pdf翻譯成中文的方法。
  • 6個猶太人改變人類發展歷程,歷史上猶太人為何這麼強?
    「有些人喜歡猶太人,有些人不喜歡猶太人。但凡有思想的人都不會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猶太民族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卓越的民族。」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曾這樣評價猶太人。猶太人到底有多麼強大、多麼卓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