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徐悲鴻,我想大家應該不會陌生,他是我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所作的國畫彩墨渾成,尤以畫馬享名於世。他著名的作品有《奔馬圖》、《群馬》等,可以說這些作品都是國寶的存在。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幅畫卻不是出自徐悲鴻大師之手,這幅畫雖不是他的作品,可與他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是怎麼回事呢?
徐大師與這幅畫結緣,是在一場畫展上開始的。這是一次徐大師展覽他作品的展會,在此期間,有一位德國女性找到了他,並還帶有一口黑漆漆的箱子,經過了解,他才得知,原來這個箱子裡面都是這位女士積累了許多年的藏品,來這裡是想讓他鑑定鑑定。徐大師打開這個箱子後,發現裡面都是書畫作品,徐大師也就明白了為啥這個女士要來找他做鑑定,大師看了一圈後,發現這裡面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其中一幅《八十七神仙卷》更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徐大師注意到了這幅畫,並且他對這幅畫也有很多研究,他考證出這幅畫出自於盛唐畫家吳道子之手。吳道子大家應該知道,他是我國的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他為畫聖。這樣一個人物的作品,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了,而且,還是流失海外的國寶級作品。於公於私,徐大師都覺得不能讓這幅畫繼續流傳在外。於是,徐大師就打算買下這幅畫,但那位女士卻趁機抬高價錢,兩人經過長期的討價還價,最後這個女人以一萬大洋的價格將畫賣給了他。
然而,到手的這幅畫,並沒有一直留在大師的身邊,在1942年的一次畫展中,大師為了給抗日將士和烈士家屬籌集資金,來到了昆明,在武成路舉辦勞軍畫展。但不幸的是,在此期間日軍發動了對昆明的空襲,不得已徐悲鴻只能與大家一起跑進了防空洞。但他出來以後,卻發現那幅圖不見了。大師也不由得感到可惜,可是老天有眼,在1944年,徐大師再次聽說了這幅圖的蹤跡,於是在其學生的幫助下以20萬銀元贖回此畫作,徐大師去世,其夫人按照他的遺願將《八十七神仙卷》捐獻給了國家。
這幅《八十七神仙卷》與徐大師糾葛半生,可以說二者是很有緣分的,而從這幅畫的得失經歷來看,我們也能發現徐大師偉大的那種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