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長孫憶祖父:買的皮鞋都是二手 痴迷收藏為了給國家建一個...

2021-01-18 中華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謝謝了,我的家》徐悲鴻長孫追尋祖父足跡

嘉賓徐小陽展示1994年購回的祖父作品《贈陶麟書》

「人民藝術家」徐悲鴻筆下的馬威武雄壯,氣勢恢宏,形神俱足。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和家人聚少離多。他辭世之後,妻子廖靜文秉承丈夫遺志,把所有的作品,包括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1200餘件書畫作品,1萬餘件圖書、畫冊、碑帖,以及家裡的房子全部捐獻給國家。「如果分給大家,當然每一個人都是一筆很大的財產,到現在來講(都)成億級的了。」徐悲鴻長孫徐小陽這樣說。

在大部分國人的傳統觀念裡,子孫後代繼承先輩遺產是約定俗成的習慣。然而,對國家、對人民、對藝術無比慷慨的徐悲鴻先生,沒有選擇把這些在今天早已價值數百億的資產留給後人,而是做出了「裸捐」這樣看似對後代吝嗇至極的決定。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用心良苦的動機?即將於本周六1月19日19:30,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全球華人家庭文化傳承節目《謝謝了,我的家》最新一期節目中,徐悲鴻長孫徐小陽將帶觀眾走進徐悲鴻的內心世界。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第三期嘉賓徐小陽

徐悲鴻一生給世人留下了不計其數、無法估量的精神、物質遺產。1918年,年僅23歲的徐悲鴻在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演講《中國畫改良之方法》,24歲得到了公派赴法留學的機會。歷經8年的刻苦求學,融匯中西技法學成歸國後的徐悲鴻積極投身美術教育工作,並先後創作了《九方皋》《愚公移山》《巴人汲水》等銳意革新的著名中國畫作品,深刻影響了中國畫壇,也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1951年創作的一幅農耕題材作品《九州無事樂耕耘》,在1996年中國嘉德春拍中的拍賣成交價為192.5萬元,創造了當時中國美術專題拍賣的最高價。2011年,此畫拍賣以2.668億的價格成交,打破了當時徐悲鴻作品的價格記錄。

除了專注創作和美術教育,徐悲鴻對於收藏同樣痴迷,上世紀30年代,為了收回一張「畫聖」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鴻直接拿出了一萬元現金和七幅自己的作品去交換。畫作被盜後,徐悲鴻再度「遇見」這幅畫時又毫不猶豫地用20萬現款將其贖回。這幅畫作為吳道子現世僅存的一部白描絹本,在徐悲鴻去世後也隨著其它價值連城的珍品一起捐獻給了國家。徐小陽在節目中講到祖父的心願:「為了給中國建一個美術館,爺爺一生收藏了很多作品。他自己很節儉,買的皮鞋都是二手的,生活非常簡單,但是他買藝術品、收藏品基本上不會講價錢。他說,所有的收藏都是臨時存放在我這裡的,這些東西在我死後要全部捐獻給國家。

《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主持人鞠萍和嘉賓徐小陽

徐小陽及徐家後人將這樣一種大公無私的行為,理解為一種激勵:「曾祖父是窮人出身,沒有財產給後輩。爺爺不給後代留任何東西,是想創造財富要靠你們自己,不要靠前人,我想是這個意義。」這些年,徐小陽沿著爺爺的足跡去了很多地方。他不僅堅定地踏上了推廣藝術的道路,還涉足面向兒童的畫展。他希望以此幫助兒童建立一個更好的美學觀念,糾正家長在子女教育上的誤區——不要簡單地通過價格來評判一件藝術品的好壞。為人父母者,一定要保護孩子的天真和淳樸,為下一代留下高尚有益的東西。

此外,徐小陽還訴說了祖父徐悲鴻哪些不遺餘力支援抗戰的感人事跡?「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長子田慶先講述了父親哪些善行善舉?孫中山先生孫女、美籍華人孫穗芳及其兒子王祖耀多年來如何追尋孫中山的足跡?更多精彩,敬請期待1月19日(周六)19:30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謝謝了,我的家》第二季。

相關焦點

  • 鄉村紀事:童年的那雙「二手皮鞋」
    文:劉旭圖:來自網絡小時候聽到這樣一個故事:說兄弟兩個出錢買了一雙皮鞋,有人問為什麼要兩個人合夥買鞋呢?因為那時候人們都比較窮,一個人買不起啊。那時候小鎮上的小商小販,都把物品擺在街道的兩邊,大部分都是農村來的賣一些雞鴨魚鵝蔬菜瓜果農產品的。那時,農村人到小鎮上最青睞的一種商品現在已經絕跡了,那就是二手衣服。那些衣服,都是城裡人淘汰的,賣二手衣服的小商販周圍總是圍滿了人,一群人圍著,你拿起一件短袖,他拿起一條褲子,在自己的身上比著。
  • 徐悲鴻、蔣碧薇長孫徐小陽發文:吳家四合院,北京大沙龍
    歡哥的家族上溯至北宋,至今有九百年的歷史血脈傳承,都是文人官宦聯姻,狀元、榜眼、探花品銜齊全,歷史上出過四十多名進士,都是一代代前赴後繼,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道中落後,再從草根又硬生生考上去的。這說明吳家的文脈深厚,綿延未斷。據宜興縣誌記載,吳家歷史上自明代始雅愛收藏,並延續五百多年至今。
  • 《徐悲鴻》② | 努力,是永不過時的成功秘訣
    當時,任教巴黎美院的弗拉孟、達仰、鄧普脫等著名藝術家,都和他成了好朋友。 他們不只認為徐悲鴻成績優異,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徐悲鴻本來就是一個有成就的中國藝術家。  徐悲鴻不敢半點偷懶,他要迅速學到人家的好東西,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他身後那個國家,與他血肉相連的中國美術事業。 徐悲鴻深知自己身為學中國畫出身的中國人,在人體解構、透視科學和色彩學等方面,或許先天水平不如西方學生。但是,他也深知天才出於勤奮,他必須加倍努力彌補先天的不足。
  • 他是魯迅的長孫,為了愛情「逃」到臺灣省,以賣爆米花為生
    周令飛從小性格叛逆,對於他而言,祖父名聲是他沉重的包袱,好像他沒有自己的身份。初中沒畢業時,他為了逃離了祖父光環的籠罩,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參軍入伍。 1968年,有部隊到學校徵兵。周令飛心裡想:「離開京就沒人認識我了,也沒有人說我了。」
  • 中國徐悲鴻畫院
    建院以來,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愛國義精神,始終堅守藝術為國家和民族服務的底線。 2012年,根據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示精神,畫院在原文化部僑聯中國徐悲鴻畫院的基礎上由愛國人士和企業家投資重組,成為了一家集國際文化交流、文藝創作、藝術品展銷等為一體的獨立法人單位。
  • 在神不在貌,從徐悲鴻藏任伯年畫作看「大師眼中的大師」
    徐悲鴻非常欣賞任伯年,他收藏的五十餘件任伯年的畫作中,即便是任伯年繪畫的底稿和揭裱的下層繪畫徐悲鴻都小心地收藏起來,或裝裱後題跋,或一時興起,為任伯年的線稿填上顏色、畫上人物;而在自己的畫作中,徐悲鴻也有意以同種畫法或以同題材畫作與伯年「酬答唱和」。
  • 徐悲鴻駿馬圖畫冊
    其中,一者為林風眠,一者為徐悲鴻。林風眠於徐悲鴻二者雖然都是受「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但是其對於藝術的主張卻是各有傾向的。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 買二手iPhone要注意什麼?買二手蘋果手機驗機全攻略 值得收藏備用!
    而買二手iPhone手機則是一個具有社會效能的選擇,除了性價比頗高之外,還減少了電子產品對環境的汙染。不過,購買二手iPhone需要避免上當,如買到高仿山寨iPhone或者存在質量問題的二手iPhone就得不償失了。話不多說,下面小編分享一些二手iPhone驗機全攻略,學會這些絕不容易被坑!
  • 何鴻燊葬禮著裝禮儀,長孫何廣燊八個月大,西裝皮鞋彰顯身份不同
    賭王一生廣結善緣,不少政商娛界名人都到場致祭,在紅、白色玫瑰布成花海的靈堂,二房長女何超瓊、長子何猷龍代表整個家族致辭,多謝各界友好到場出席儀式。而三個弟弟的西裝也是統一製作,使用的是平駁領(Notch Lapel),下領片和上領片之間有一個夾角,較為修身休閒,視覺效果上就沒有哥哥那麼威嚴。
  • 買鋼琴是買二手的好,還是買新的好?
    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家庭逐漸富裕起來,孩子從小培養藝術修養成為現今每位家長們都在考慮的重要事情。有的人選擇舞蹈,有的人選擇繪畫,而有的家長會選擇音樂-樂器演奏。很多家長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具有貴族氣質貴族精神,彈鋼琴就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樂器之王」鋼琴成為很多家庭的首選,學習鋼琴必然面臨著一個大問題---孩子在家要練琴,所以買鋼琴就變成了很多家長的又一道難題。
  • 徐悲鴻看中一幅畫,花20個四合院的錢買下,後來有專家稱畫值50億
    所以在一檔節目中,還特意的開過一個有趣的辯題: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咪在火災中先救哪一個?很多人說,當然是救畫了,因為把畫救下來,價值不可估量,將來留給後人,也算為人類做貢獻了。 徐悲鴻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中央美院的校長,是我們國家近代非常著名的畫家,他最出名的就是畫馬了。當然如果大家對徐悲鴻了解的比較多的話,你就會知道,他不僅僅是一個畫家,還是一個收藏家。
  • 徐悲鴻作品市面上真跡不足5% 畫馬眼有絕招
    呂立新考證,徐悲鴻的作品在徐悲鴻紀念館藏有1200多件,「民間流傳的真跡也就是幾百件。我有一個推測,雖然大家都在拍,也賣得很貴,但目前藝術品市場上徐悲鴻作品的真跡可能不足5%。有人把在拍賣會上幾百萬買的『徐悲鴻』給我看,也是假的。」
  • 徐悲鴻之子徐慶平
    為收集當代優秀藝術家作品,他經常和齊子如跑北京勸齊白石捐贈,還在東北博物館為齊白石做了個展,「所以今天的遼博收藏齊白石作品的體系和數量都非常完備,這次有很多展品都是從遼博借來的,齊白石對恩師的深情延續到了後代的身上。」
  • 徐悲鴻生命中的女人
    徐悲鴻的一生與三個女性的情感糾葛相隨相伴,這些情感或悲或喜,激發了徐悲鴻無窮的創作靈感,讓他成為了一代大師。徐悲鴻的人生經歷也毫不遜色於他的畫作。因為前妻蔣碧薇、妻子廖靜文、情人孫多慈這三位漂亮且富有才華的女性,徐悲鴻的一生都處在情感糾葛的爭議之中。
  • 一代宗師徐悲鴻直系傳人〈飛鴻武天慶〉鴻馬藝術之路
    師承於一代宗師徐悲鴻鴻馬掌門李成軍大師門下,在北京學習期間又受到徐悲鴻之子「恩師徐慶平」大師親傳指導,現主攻徐悲鴻先生聞名世界奔馬作品。我學習徐悲鴻鴻馬藝術,將近二十年,始而仰慕他的繪畫技巧,繼而崇敬他的處事態度和治學精神,進而在瀏覽了一些他的有關藝術論述之後,則感到對一位才能出眾、品德高尚的大師的認識,頗有學疏識淺之慨!隨著自己藝術實踐和年歲的增添,使我對鴻馬藝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 魯迅長孫周令飛:一個中國男人和一個中國女人,有戀愛結婚的自由
    他有一個優越而幸福的童年,但其實,自己家庭享有的崇高地位與優越的生活條件,是他的祖父魯迅帶來的。1949年後,周令飛的祖母許廣平先後擔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婦聯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以及作家協會副主席職務。這樣的社會地位對應的,是無上的榮譽和優越的生活。住宅也相當「高大上」。周令飛上小學二年級時,全家從北海旁的四合院搬到了公家配給許廣平的一座高級洋式新居。
  • 徐悲鴻的「藝術家戀愛腦」,換來蔣碧薇和孫多慈兩人的愛情悲劇!
    彼此情濃的兩人惺惺相惜孫多慈1913年出生在安徽,家中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祖父便是清末時期的大臣孫家鼐,她的祖父曾經創辦了京師大學堂,是現在北京大學的前身。去了外國的徐悲鴻眼中都是新鮮的事物,但是拮据的生活卻使得兩個人四處艱難地謀生,不久後蔣碧薇懷孕了,即使在那樣吃不飽的情況下蔣碧薇也堅持支持徐悲鴻的創作,並且給他當模特,漸漸地徐悲鴻的畫作受到了關注。
  • 徐悲鴻作品【下】
    《五駿圖》創作於1943年,徐悲鴻為籌集中國美術學院建院資金在重慶舉辦畫展,得到友人相助,遂作《五駿圖》相贈。收藏印為「一塵不染」。1939年10月,徐悲鴻在新加坡一個廣場上看到「中國救亡劇團」演出此劇,深受感動,用了約10天時間創作了這幅抗日題材畫作。
  • ...拍賣2020秋拍】時代的猛醒——徐悲鴻《雄獅》的獨立蒼茫與傲岸...
    徐悲鴻是中國近代最喜愛畫獅子,也是存世「獅畫」最多的畫家之一。青年時期在上海觀看馬戲時,獅子的尊威氣概給徐悲鴻留下了深刻影響。歐洲留學時,只要天氣晴好,徐悲鴻必到動物園對著獅子寫生。
  • 青島"磚家"收藏萬塊漢磚 欲建屬於青島的"漢城"
    相比於字畫、玉器、黃金等收藏,張新寬的收藏顯得有些另類。他用了30多年的時間,到全國各地「訪磚讀磚」,為了買磚甚至不惜借高利貸,至今他已經收藏漢磚1萬多塊。畫像磚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盛於兩漢 ,主要是用於宮殿、廟宇祠堂和墓室的裝飾 ,是漢代人記錄生活的方式之一。隨著藏品日增,他萌生了藉助漢磚上的圖案,全面復原漢代人生活場景的宏願,建一座屬於青島的「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