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興隋名將,因手下不爭氣,生前未能封王,只能死後當「閻羅」

2020-12-23 老樂說歷史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這位興隋名將,因手下不爭氣,生前未能封王,只能死後當『閻羅『』」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故事,甚至是隋唐歷史的人,大概已經想到了,這個所謂的「閻羅」,就是興隋名將韓擒虎。因為韓擒虎當閻羅的事兒,並非是民間傳說那麼簡單,而是在二十四史中明確記錄的,雖然這也擺脫不了荒誕的神話色彩,畢竟古人的眼界有限,二十四史中有大量的「滿室紅光」這種記載,但作為官修史書,特別是大唐名臣魏徵領銜編纂的《隋書》,把韓擒虎這段逸聞列入,也說明了大隋上諸國與眾不同的影響力和地位。

大概的記載是這樣的,說在韓擒虎晚年病重的某一天,韓擒虎的鄰居突然發現韓府門前特別熱鬧,來的人穿著不凡,嚴肅威儀,那架勢好像是要迎接一位王者,鄰居好奇,就問這些人是幹嘛來的。有一個人回答很簡單:「我來迎王」。說完這話,這夥人突然間消失不見了。沒過多久,韓擒虎家中又出現了這群人,並且說要拜謁大王,韓府的人非常不解,更有些害怕,因為韓擒虎官高爵顯,但也只是上柱國,如果擅自稱王,那可是僭越大罪,立刻就問那群人,拜謁什麼王?對方回答道:「閻羅王」。這話一出口,氣得韓擒虎的晚輩子侄就要動手打他們——這簡直是胡鬧嘛,說韓家有王,本身就容易害死一家人,又說是閻羅王,更是詛咒這一家。

在這關鍵時刻,正在養病的韓擒虎強打精神制止了家裡這些「熊孩子」,原來他已經知道那群人的來意,更知道自己今後的歸宿,便跟晚輩們說,我自己這輩子,生是上柱國,死了以後還能當閻羅王,絕對是非常知足了。聽了老爺子這話,大家都明白了,自然也就不敢再造次。至於那群接駕謁王的人跟韓擒虎都說了什麼,《隋書》沒有記載更多的細節,只是說幾天以後,韓擒虎與世長辭。

應該說《隋書》的記載是根據民間傳說整理而來,而通過《隋書》,這個傳說的影響力變得更大,可以說是雙方互相作用,以至於千百年後,韓擒虎這段故事成為了他的一大標誌。比如有一部《韓擒虎話本》,就記載過類似的事兒,但內容更神奇,說韓擒虎是主動辭官,告別家人,去閻羅崗位上赴任的。而在隋唐系列的故事中,韓擒虎卻並非主角,只是系統化的「興隋九老」之一,而且他的上柱國職位,比起「九老」當中的不少封王的人都顯得低微,這又是為什麼呢?老樂私以為,恐怕這與韓擒虎的民間地位有關,以至於小說作者或說書人不好將韓擒虎的真實事跡過度渲染,就像三國故事中,對於關羽的記錄就是漢壽亭侯,董督荊州一樣,因為關羽死後的地位越來越高,所以在世時的故事就不宜信口開河了。

但是,比起所謂的靠山王楊林,忠孝王伍建章,昌平王邱瑞這幾個虛構的人物,韓擒虎無論是勇武還是功績都並不遜色,在小說中如果不封王說不過去吧?所以《說唐》系列給出了一個理由,說韓擒虎本來也有資格被封王爵的,但因為他在平南陳的時候,對手下將士督管不力,致使他的部曲在陳朝宮殿中胡作非為,讓隋文帝對他頗為不滿,所以給其他功臣封王之後,對韓擒虎做了「降職」處理,僅僅封為上柱國。這樣一來,也就跟史書中記載的,韓擒虎所說的「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不矛盾了。

綜上所述,這個故事的民間傳說色彩非常濃厚,即使與史書掛鈎,但也是虛構成分多於事實。可是,其中的現實意義還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每一個平凡的人,可能很難擁有什麼屬下,但遲早都有「家長」這個身份,孩子惹事了,做父母,做長輩的,當然要負責任,因此,對於子女和晚輩的教育與管束,自然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過於溺愛孩子的人,除了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外,自己也會付出代價,承擔應有的責任。

相關焦點

  • 十殿閻羅生前都是誰,生前忠義正直,死後成為地域的主人
    而他手下的十八位大臣也率領所屬百萬眾共同立誓,共治地獄的罪人。這十八位大臣就是十八地獄之小王,百萬之眾就是地獄的百萬獄卒。佛教傳入中國後,地獄閻羅的說法也一起傳了進來,對中國民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人死後靈魂會去地獄報導,審判他生前的作為,生前行善便可轉世為人,享受榮華富貴,生前作惡便要在十八層地獄接受懲罰。與印度十八地域小王不同,中國流行著十殿閻羅的說法。在相關史書的記載中,生前至忠至孝的人,死後就能成為地下的主人。
  • 名將韓擒虎: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
    說起韓擒虎這位隋朝的名將,似乎沒有那麼多人知道歷史上還有這麼一個人物,但是說起唐朝的李靖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 裴擒虎的原型,隋初名將韓擒虎!
    ——————————————————————《王者榮耀》遊戲中,裴擒虎的原型,就是大隋名將韓擒虎。純粹的生猛海鮮,十足的狠人。二十四史多避諱鬼神,不太記這種陰陽之事,而韓擒虎死做閻羅王的傳說,竟然被魏徵等編撰的《隋書》記入本傳,可見在初唐時,這個說法的風行程度。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忽然不見。又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
  • 【第十一殿閻羅王】
    招呼都不打一聲就往裡闖!」 這個病人則依舊是恍恍惚惚的說道:「我要拜見大王!」 侍衛又傻了啊,問道:「什麼?什麼王?」 病人則說:「閻羅王!」 閻羅王,雖說是地府之王,但也畢竟是死後才能擔任的事,這不是明擺著咒韓將軍嗎。
  • 【木偶書館】第十一殿閻羅王
    招呼都不打一聲就往裡闖!」 這個病人則依舊是恍恍惚惚的說道:「我要拜見大王!」 侍衛又傻了啊,問道:「什麼?什麼王?」 病人則說:「閻羅王!」 閻羅王,雖說是地府之王,但也畢竟是死後才能擔任的事,這不是明擺著咒韓將軍嗎。
  • 閻羅王究竟叫什麼?魏徵認為閻羅王是唐初名將李靖的舅舅韓擒虎
    說起閻羅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關於閻羅王的電視劇也有很多。但是閻羅王究竟叫什麼,姓誰名誰,相信大多數人都無法給出答案,即使能夠給出答案,也是缺乏事實依據的。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唐朝有名的諍臣魏徵卻給出了一個非常確定的答案,那就是唐初名將李靖的舅舅韓擒虎。
  • 韓擒虎死後成為閻羅王了嗎?
    在隋經略南方和過江滅陳期間,突厥族的武裝勢力逐漸發展起來。經過長期的積累,突厥的首領又試圖向南進兵。為了摸清隋朝的實力,突厥派遣使者出使大隋。老謀深算的楊堅自是猜到了突厥的意圖,楊堅不願再興兵動武,所以打算用英勇的猛將威懾突厥人。當年突厥使者上朝拜見楊堅時,楊堅讓韓擒虎就坐於大堂之上,楊堅故意問突厥使者:「你知道陳朝嗎?」突厥使者回說知道,隋文帝楊堅又指著韓擒虎說:「這就是那個活捉了陳國君主的人。」然後又對他說:「就是這個人出任涼州行軍總管。」
  • 閻羅王的前世竟是隋朝大將軍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 」 此生足矣
    閻羅王面相兇惡威風凜凜,但是卻拿孫悟空沒有什麼辦法,最後還是在觀音菩薩循循善誘的教導之下,孫悟空修成正果,也免去了閻羅王的一個大煩惱。那麼閻羅王是真實存在的嗎?古代都有各代修史的習慣,這樣能儘量的保證記述歷史的人能公正客觀,不畏懼當權者。唐朝史官魏徵為隋朝修史的時候,記錄了一件有名有姓的隋朝大將韓擒虎,到地府做閻羅王的故事——「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
  • 十殿閻羅還是地藏王菩薩?
    十殿閻羅也叫閻羅王、閻魔王、閻羅,意譯為縛,縛有罪之人也。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天王,在《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現,佛教沿用這一說法,稱閻王為管理地獄的魔王。據《問地獄經》載,閻王從前是毗沙國的國王,在與維陀始生王的戰爭中因兵力不敵而立誓,願為地獄之主。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外甥更是無人不知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外甥更是無人不知 現在的人們嚮往的人生贏家就是「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古代也有人生贏家,而隋朝大將韓擒虎就是典型所有人都羨慕的人生贏家,今天就來看一看韓擒虎的精彩人生!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隋朝大將韓擒虎傳奇一生
    卻沒想到這個威風凜凜的名字在他死後給他帶來一個小麻煩,因為李淵的爺爺叫李虎,這個虎字觸犯了唐朝的名諱,魏徵在《隋書》上為他寫傳記只能寫韓擒,虎字就這麼給抹掉了。韓擒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氣得跳腳,非得把李虎叫過來收拾一頓不行。韓擒虎畫像因為韓擒這時候是李虎的直接領導:閻羅王。這也是魏徵在《隋書·韓擒虎列傳》裡說的。
  • 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哪個厲害?
    閻羅王和地藏王菩薩最初都是從佛教那裡傳來的。一、閻羅王原先在佛教裡面,閻羅王是冥界唯一的王。閻王,即琰摩、琰摩羅。意譯十殿閻王為"縛",縛有罪之人也。原來是古印度神話中管理陰間的天王,有兄妹雙王之說,稱兄治男魂,妹治女魂。以閻王作為陰間的主宰,掌管地獄輪迴,約在南北朝時傳入中國。
  • 大隋最後的名將 堪稱大隋五虎上將 最後為何不能力挽狂瀾
    張須陀,隋朝時期名將,性格剛烈,勇謀兼備,深受皇上喜愛,尤其隋煬帝更加重視,簡直就相當於隋煬帝麾下的五虎上將一樣,為大隋的統一和安定貢獻畢生精力。在其他名將相繼離世之後,成為大隋柱石,直到戰死沙場。朝廷命令史萬歲為主帥,張須陀為將統領兵馬攻打爨翫,爨翫得知朝廷派兵馬前來徵剿,便命令手下將領高強、孟軻、苗田統領數萬兵馬整軍備戰。張須陀和史萬歲帶領的大軍來到昆明界內,立即有軍士報與羌軍,高強、孟軻、苗田為了給隋軍一個下馬威,孟軻、苗田二人統領一部分兵馬出城迎戰隋軍。
  • 生前為諸侯魁首,死後為萬神領袖
    有一人兼而具之,無論是個人單挑能力還是地位權勢,家族勢力,在生前死後都堪稱凡人中最強者。此人是誰呢?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成王黃飛虎。黃飛虎武力很強。一生大戰無數,幾乎未敗。他徵戰南北,三十歲出頭就憑藉自身軍功,在商朝坐上了武成王的高位,為商朝天下兵馬大元帥。在《封神演義》中,紂王武力值爆表。然而黃飛虎與商紂王單挑多時不分勝敗,得兩位義弟聯手,輕鬆擊敗紂王。
  • 大隋最後的名將——堪稱大隋五虎上將,但最後卻沒有力挽狂瀾
    經歷了一次一定的攻伐決斷,實現了世界的統一,當然離不開勇將們的支持,在隋朝有很多名將,比如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等,今天講的是張須陀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歡!作為隋朝的一代名將,張須陀英勇善戰,深得皇上的愛戴,特別是隋煬帝的重視,就像隋煬帝手下的五虎將軍一樣,為大隋的統一與穩定貢獻了一生的精力。其它名將紛紛出世後,成為大隋的柱石,一直到戰爭結束。昆明刺史原為隋文帝時的羌族首領,因不堪隋朝對羌族的專制統治,組織軍隊起義。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隋朝開國名將韓擒虎
    北齊大將獨孤永業鎮守金墉城,北周幾次都未能攻破,最終韓擒虎將獨孤永業說服,使他開城投降,韓擒虎因功被封為永州刺史。此後楊堅成為北周丞相,大權獨攬,北周的地方將領尉遲迥等人發動叛亂,江南的陳國軍隊趁機入寇江北。擔任和州刺史的韓擒虎,屢挫其銳芒,使陳軍士氣大喪。581年楊堅稱帝建隋,並開始統一全國的行動,他認為韓擒虎有文武之才,夙著聲名,於是就授他為廬州總管,委以平定陳國的重任。
  • 生前滅國、死後封神,李靖的舅舅韓擒虎,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魏徵主編的《隋書》中,堂而皇之的記載:韓擒虎死後,成為了地府的閻羅王;「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正是出自韓擒虎本人之口。當然了,這只是傳說而已,正史中這樣記載,是以藝術誇張的方式體現韓擒虎的影響力。這體現出,在隋唐時期,民間已經對韓擒虎頂禮膜拜。然而,在封建時代,功勞越大、風險越高,畢竟向來功高震主、兔死狗烹。
  • 十殿閻王之閻羅王、卞城王,前者大公無私,後者專懲怨天尤人者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大家比較關注的十殿閻王之閻羅王和卞城王:閻羅王掌管著地府十殿中的第五殿,又稱「閻羅天子」,相傳姓包,生於陰曆正月初八。在民間閻羅王乃是十殿閻王中最出名的。據傳說閻羅王本來是這十殿閻王之首,負責篩選亡魂,但因為心懷仁慈,時常做事期間心太軟,經常幫助冤死之人返回人間報仇雪恨,嚴重破壞了陰曹地府的工作制度,所以調離原崗,降至第五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