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必修課。
上知天文,就是非但要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北辰、北鬥、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等知識,還能夠根據相關的知識,對每天晚上的星宿等內容,進行正確的推算。
那麼,如何才能根據相關的知識,來推算每天晚上的星宿呢?首先當然要了解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漆箱上的星象圖,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二十八宿排列圖,圖上清楚地依次排列著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又清楚地標明了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到軫宿結束,軫宿又與角宿首尾相連。
《呂氏春秋有始覽》: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鬥、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巂、參、東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曰陽天,其星張、翼、軫。
成書於秦始皇時期的《呂氏春秋》,是最早完整地記載二十八星宿名稱的古籍,在《呂氏春秋有始覽》一篇中,可以看出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雖然還跟曾侯乙墓漆箱上的一樣,但已經把二十八宿分成了中央、東方、東北、北方、西北、西方、西南、南方、東南這九個方位。
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的記載,二十八宿的排列是這樣的,東宮蒼龍:為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宮朱鳥:為井、鬼、柳、星、張、翼、軫,西宮鹹池:為奎、婁、胃、昴、畢、觜、參,北宮玄武:為鬥、牛、女、虛、危、室、壁。
以上三處的記載,可以從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最初的二十八宿排列順序,是完全跟天球上的星宿排列順序一樣的,但自從二十八宿跟東西南北的方位配合了之後,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也就變了,在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中,就變成了東方蒼龍七宿、南方朱鳥七宿、西方鹹池七宿、北方玄武七宿這樣東南西北的排列。
也就是說,本來在天球上排列的二十八宿的順序,就是曾侯乙墓漆箱上的排列順序,就是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自從二十八宿跟東西南北的方位配合起來之後,又在所謂的左青龍右白虎的誤導之下,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就被有些人誤認為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井、鬼、柳、星、張、翼、軫、奎、婁、胃、昴、畢、觜、參、鬥、牛、女、虛、危、室、壁。
這就難怪有些人會誤解了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就會奇怪今天已經是屬於冬天裡的12月份了,應該出現北方七宿才對,怎麼出現的是南方七宿中的柳星兩宿呢?這不成了夏天了嗎?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們把南方七宿和北方七宿給顛倒了呢?
自從中國的五行觀念形成之後,人們就認為天下萬物不離金木水火土五行,於是就把什麼都往五行上套。
最典型的就是把時間和方位往五行上套,就形成東方為春天為木為青色、南方為夏天為火為紅色、西方為秋天為金為白色、北方為冬天為水為黑色。
事實上,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是按時間在循環的,時間哪有什麼東南西北呢?二十八宿也跟太陽月亮一樣,也是在天球上按時間在循環旋轉的,對於每時每刻都在旋轉的東西,怎麼能固定在東南西北的方位上呢?
那麼,二十八宿又怎麼會跟東南西北扯上關係的呢?
因為中國的曆法,規定了春天為一年的第一個季節,春分為春季的中間,立春就是一年的開始,在立春這一天的晚上,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是角宿;春分時的晚上,在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是房宿,整個春天,就是角、亢、氐、房、心、尾、箕這東方七宿,依次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
在春天的晚上,當東方七宿剛剛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在天空正中偏南的地方,可以看到的是南方七宿,從西向東也就是從右到左,依次排列著井、鬼、柳、星、張、翼、軫。
此時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可以看到從右到左也就是從下往上,依次排列著奎、婁、胃、昴、畢、觜、參,並且依次從西方落下。
在這個時候,人們是看不到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的,但通過推算可以知道,北方七宿就在北方的地平線之下,壁宿排列在奎宿的前面,鬥宿排列在箕宿的後面。
因為春天時候的晚上,東方七宿在東面,南方七宿在南面,西方七宿在西面,北方七宿在北面,所以才形成了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又由於古人講究面南而坐,於是就形成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所以,所謂的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只是指春天晚上的二十八宿排列,並不是一年四季每時每刻的排列!
所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只是二十八宿在春天晚上的排列方位,並不是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
如果在春天的半夜再來看天象,就可以看到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依次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東方七宿就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從西到東也就是從右到左,依次排列著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此時就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從右到左也就是由下往上排列著井、鬼、柳、星、張、翼、軫,並依次落入地平線以下。
如果在春天的天亮前看天象,就可以看到西方七宿從東方升起,北方七宿在正中偏南的天空中,東方七宿正在西方落下。
春天的白天雖然看不到星星,但通過推算也可以知道,南方七宿在東面,西方七宿在南面,北方七宿在西面,東方七宿在北方的地平線下,正準備在太陽下山後從東方升起。
依此類推,就可以知道在春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是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在夏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就是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在秋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是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在冬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是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對於南方七宿來說,在春天的晚上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天空中,並在春天半夜的時候從西方落下,天亮之前在北方的地平線下面;在夏天的晚上,出現在西方的天空中正準備落下,夜半的時候正在北方的地平線下面,天亮之前又從東方升起;在秋天的晚上在北方的地平線下面,在半夜從東方升起,在天亮之前,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天空中;在冬天的晚上從東方升起,半夜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天亮之前從西方落下。
正如前面所說,南方七宿的井、鬼、柳、星、張、翼、軫,在春天的晚上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才被稱為南方七宿,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冬天的晚上,又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
今天是2020年的12月19日,後天就是冬至了,所以這幾天的晚上,都是南方七宿中的星宿,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半夜的時候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天亮之前在西方落下,相當於整個夜晚都在夜空之中。
這就是二十八宿的運行規律,按照這個規律,就可以推算出每一個夜晚的星宿了。
當然,以上的推算還是比較粗糙的,遠遠還不夠精細,若要精確到幾月幾日幾點幾分的星宿,則又要考慮到歲差等很多方面的因素。
對於恆星年、回歸年、進動、歲差等更多的內容,將在以後的文章中陸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