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知道了二十八宿的排列和現在的節氣,就能推算今天晚上的星宿

2020-12-24 心慧文化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必修課。

上知天文,就是非但要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北辰、北鬥、三垣、二十八宿、二十四節氣等知識,還能夠根據相關的知識,對每天晚上的星宿等內容,進行正確的推算。

那麼,如何才能根據相關的知識,來推算每天晚上的星宿呢?首先當然要了解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漆箱上的星象圖,是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二十八宿排列圖,圖上清楚地依次排列著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又清楚地標明了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到軫宿結束,軫宿又與角宿首尾相連。

《呂氏春秋有始覽》:中央曰鈞天,其星角、亢、氐;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鬥、牽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虛、危、營室;西北曰幽天,其星東壁、奎、婁;西方曰顥天,其星胃,昴,畢;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巂、參、東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輿鬼、柳、七星;東南曰陽天,其星張、翼、軫。

成書於秦始皇時期的《呂氏春秋》,是最早完整地記載二十八星宿名稱的古籍,在《呂氏春秋有始覽》一篇中,可以看出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雖然還跟曾侯乙墓漆箱上的一樣,但已經把二十八宿分成了中央、東方、東北、北方、西北、西方、西南、南方、東南這九個方位。

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的記載,二十八宿的排列是這樣的,東宮蒼龍:為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宮朱鳥:為井、鬼、柳、星、張、翼、軫,西宮鹹池:為奎、婁、胃、昴、畢、觜、參,北宮玄武:為鬥、牛、女、虛、危、室、壁。

以上三處的記載,可以從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最初的二十八宿排列順序,是完全跟天球上的星宿排列順序一樣的,但自從二十八宿跟東西南北的方位配合了之後,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也就變了,在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中,就變成了東方蒼龍七宿、南方朱鳥七宿、西方鹹池七宿、北方玄武七宿這樣東南西北的排列。

也就是說,本來在天球上排列的二十八宿的順序,就是曾侯乙墓漆箱上的排列順序,就是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自從二十八宿跟東西南北的方位配合起來之後,又在所謂的左青龍右白虎的誤導之下,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就被有些人誤認為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井、鬼、柳、星、張、翼、軫、奎、婁、胃、昴、畢、觜、參、鬥、牛、女、虛、危、室、壁。

這就難怪有些人會誤解了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就會奇怪今天已經是屬於冬天裡的12月份了,應該出現北方七宿才對,怎麼出現的是南方七宿中的柳星兩宿呢?這不成了夏天了嗎?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們把南方七宿和北方七宿給顛倒了呢?

自從中國的五行觀念形成之後,人們就認為天下萬物不離金木水火土五行,於是就把什麼都往五行上套。

最典型的就是把時間和方位往五行上套,就形成東方為春天為木為青色、南方為夏天為火為紅色、西方為秋天為金為白色、北方為冬天為水為黑色。

事實上,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是按時間在循環的,時間哪有什麼東南西北呢?二十八宿也跟太陽月亮一樣,也是在天球上按時間在循環旋轉的,對於每時每刻都在旋轉的東西,怎麼能固定在東南西北的方位上呢?

那麼,二十八宿又怎麼會跟東南西北扯上關係的呢?

因為中國的曆法,規定了春天為一年的第一個季節,春分為春季的中間,立春就是一年的開始,在立春這一天的晚上,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是角宿;春分時的晚上,在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是房宿,整個春天,就是角、亢、氐、房、心、尾、箕這東方七宿,依次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

在春天的晚上,當東方七宿剛剛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在天空正中偏南的地方,可以看到的是南方七宿,從西向東也就是從右到左,依次排列著井、鬼、柳、星、張、翼、軫。

黃色為角宿

此時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可以看到從右到左也就是從下往上,依次排列著奎、婁、胃、昴、畢、觜、參,並且依次從西方落下。

在這個時候,人們是看不到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的,但通過推算可以知道,北方七宿就在北方的地平線之下,壁宿排列在奎宿的前面,鬥宿排列在箕宿的後面。

因為春天時候的晚上,東方七宿在東面,南方七宿在南面,西方七宿在西面,北方七宿在北面,所以才形成了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又由於古人講究面南而坐,於是就形成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所以,所謂的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只是指春天晚上的二十八宿排列,並不是一年四季每時每刻的排列!

所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只是二十八宿在春天晚上的排列方位,並不是二十八宿的排列順序!

如果在春天的半夜再來看天象,就可以看到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依次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東方七宿就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從西到東也就是從右到左,依次排列著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此時就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從右到左也就是由下往上排列著井、鬼、柳、星、張、翼、軫,並依次落入地平線以下。

如果在春天的天亮前看天象,就可以看到西方七宿從東方升起,北方七宿在正中偏南的天空中,東方七宿正在西方落下。

春天的白天雖然看不到星星,但通過推算也可以知道,南方七宿在東面,西方七宿在南面,北方七宿在西面,東方七宿在北方的地平線下,正準備在太陽下山後從東方升起。

依此類推,就可以知道在春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是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在夏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就是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在秋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是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在冬天的晚上,東方升起的是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對於南方七宿來說,在春天的晚上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天空中,並在春天半夜的時候從西方落下,天亮之前在北方的地平線下面;在夏天的晚上,出現在西方的天空中正準備落下,夜半的時候正在北方的地平線下面,天亮之前又從東方升起;在秋天的晚上在北方的地平線下面,在半夜從東方升起,在天亮之前,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天空中;在冬天的晚上從東方升起,半夜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天亮之前從西方落下。

正如前面所說,南方七宿的井、鬼、柳、星、張、翼、軫,在春天的晚上出現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才被稱為南方七宿,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冬天的晚上,又會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

今天是2020年的12月19日,後天就是冬至了,所以這幾天的晚上,都是南方七宿中的星宿,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半夜的時候在正中偏南的夜空中,天亮之前在西方落下,相當於整個夜晚都在夜空之中。

這就是二十八宿的運行規律,按照這個規律,就可以推算出每一個夜晚的星宿了。

當然,以上的推算還是比較粗糙的,遠遠還不夠精細,若要精確到幾月幾日幾點幾分的星宿,則又要考慮到歲差等很多方面的因素。

對於恆星年、回歸年、進動、歲差等更多的內容,將在以後的文章中陸續介紹。

相關焦點

  • 天上的二十八宿是怎樣排列的?如何用星象圖找到今天的星宿
    所以,我們現在非常有必要多了解一些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最常見的是北極星、北鬥七星和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更是出現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之中,被寫得神乎其神。那麼,我們該如何來了解和認識二十八宿呢?
  • 看陰陽學說在古代天文中的運用,就能知道中華文化一定會經久不衰
    在中國古代的天文學中,除了二十四節氣的曆法,是用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之外,在星象方面,都是採用每天晚上在東方升起的二十八宿,來作為每個季節的星宿的,並以此形成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布局。
  • 左青龍右白虎與二十八宿的關係,原來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
    關於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一般人都認為跟二十八宿有關,都會認為二十八宿中的東方七宿,看上去像是一條龍的形象,又因為東方在五行中屬木,木在五色中屬青,所以就把東方的七個星宿稱之為青龍。同樣的說法,西方的七宿看上去像老虎,南方的七宿像一隻鳥,北方七宿像蛇和龜纏在一起,再根據西方屬金為白色,南方屬火為紅色,北方屬水為黑色,於是就形成了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 十二星座與二十八星宿的來源你都知道嗎?
    在很早之前,古人們就開始了對星空的探索,古人認為大地是不動的,而太陽則是圍繞著大地的運行,太陽的運行是造成二十四節氣變化的根本原因,而太陽在天空運行的軌跡則稱為黃道。這是中西方對於太陽與星象關係的不同解讀,實際上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能夠對應上,只是東西方觀察和分析角度不同。
  • 廿八星宿專題(1)三垣四象,星宿廿八
    從今天開始每周三館主會為大家連載星宿專題,因為後臺留言的人要星宿資料的人太多了,我知道你們可能更關心的是被炒的沸沸揚揚的星宿關係。
  • 你知道自己的星座,卻不一定知道你屬於什麼星宿!
    古人喜歡觀測天上星宿的運行來指導生活的日常事務,比如喬遷,比如婚嫁,甚至是今天適不適合出門都要佔卜一番。常常拿來用的的就是五星二十八宿(紫微星是獨一份,至高無上的代表)。五星謂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二十八宿,我古時天文學家將周天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而附以諸星座。在古代觀天曆算的經典作品中,多將五星二十八宿畫為人形、獸形、鳥形等。有騎牛者,有手執器物者,不一而足。
  • 中國古代星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劃分
    主要的大星官就是三垣和二十八宿,在唐代《步天歌》中,三垣和二十八宿發展成為中國古代的星空區劃體系。三垣指北天極附近的三個較大的天區: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我國古代就是依據每宿星象的出沒和中天(位於頭頂時)的時刻來判斷季節,甚至在編制的曆法中劃分24節氣,和推算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位置的標準。法國天文學家德爾普指出,28宿的星區劃分已明確地預示了今日劃分星空區域的精密方法。依據《呂氏春秋》所記載28宿建構形成的初期目的,是為了觀測月亮的周期運動。
  • 二十八星宿圖,二十八宿詳解延光轉載,韋冠成二十八宿講解
    28星宿,對於大家應該是一個很神秘的存在,但小桃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它,他們會經常出現在武俠玄幻小說、影視劇、動漫、遊戲中,最近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也有提到。《國家寶藏》截圖什麼是28星宿?《國家寶藏》第3季中,乾隆御用的「金錢珍珠天球儀」那段,國寶守護人張子楓就有解說到,28星宿其實就是28組星區,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了區分天文星象,將星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每一個星宿包括若干恆星,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 十二生肖為什麼會在二十八星宿中一直都是個謎
    十二生肖有很多的傳說,它起源於二十八星宿,至於為何會被放在二十八星宿中,就不得而知了。二十八星宿,就是古人把天空劃分成四個區域,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每個區域共七個星宿,合起來就是二十八個星宿。其分布周天,以值十二時辰。每時辰二宿,子午卯酉三宿,而各有所象。
  • 神秘古老27星宿推算前世關係
    哈哈……星宿信息表,大家也玩一下~~~~~本書主要是根據每人的陰曆生日對應二十七星宿,對應的星宿與其他人的星宿關係就構成了本人的命盤你首先需要查閱你自己的農曆生日,然後對照下圖的表就知道你自己是27宿中的哪一宿了。由於圖片比較寬,所以也可以用另外窗口打開查看擴大視野。
  • 每天一點國學:西方十二星座,中國二十八星宿,兩個一樣嗎
    與此對應的是,中國早在西方確定黃金十二宮之前的商朝,已經率先把星空分成若干個區域,包括三垣二十八宿。比西方的十二星座更加精準,更豐富,更有說服力!三垣即以北天極周圍的3個區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 二十八星宿——角宿
    二十八星宿之一。為位於密教北鬥曼荼羅外院東邊南方第一位之星宿,或現圖胎藏曼荼羅外院南方之星宿。在孔雀經、寶星陀羅尼中,又稱為質多羅。質多羅,即彩色之義,故角宿又稱彩畫宿。其星數有一、二顆等說法。在現圖胎藏曼荼羅中,其形像為:豎右掌,屈食、中、無名指等三指,左拳置於臍上,二手持蓮,蓮上有珠。豎右膝,交腳而坐。其三昧耶形為蓮上星。種子為愵(ci)。印契用二十八宿總印。
  • 古代天文學探秘:二十八宿真形圖
    二十八宿是古人對黃道圈恆星的一種劃分方法,其劃分依據是月亮28天繞黃道一圈,日行一宿,是謂「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的命名,也都是有依據的,那就是各個星圖的連線,比類像物。
  • 二十八星宿的由來和他們所代表的吉兇內涵
    二十八星宿最早的記載是出現夏商時代,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得到進一步發展,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坐標的二十八組恆星,在《尚書》、《左氏春秋》中都有記載。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於農業,主要是用來觀測天文和氣象,對中國日曆的發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最準二十八星宿吉兇,四神二十八星宿查詢
    28星宿,對於大家應該是一個很神秘的存在,但小桃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它,他們會經常出現在武俠玄幻小說、影視劇、動漫、遊戲中,最近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也有提到。《國家寶藏》截圖什麼是28星宿?《國家寶藏》第3季中,乾隆御用的「金錢珍珠天球儀」那段,國寶守護人張子楓就有解說到,28星宿其實就是28組星區,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了區分天文星象,將星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每一個星宿包括若干恆星,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 教你二十八星宿的輪流值日方法
    故可根據以下歌訣核對曆書上二十八宿印的對不對,只要看那位星宿上是星期幾(其對應關係是永遠不變的),就可以了。  牛:為北方七宿之第二星宿,有六星,屬摩羯座,又名「牛郎星」或牽牛星,其星明象徵六畜興旺,五穀豐收,安樂和利。  女:為北方七宿之第三星宿,有四星,屬寶瓶座,此星象徵女性,清明,代表婦女昌盛,女權主事。  虛:為北方七宿之第四星宿,有二星,屬寶瓶座與小馬座,為美麗雙星,清明,代表天下太平,安康快樂之事,其星暗,則指有動洫不安,兵亂無寧。
  • 星星傳說|仰望星空感受中國古老的星宿文化
    現在的科學,不僅掌握了古時觀察得到的五大行星的運動規律,還掌握了全部八大行星、成千小行星以及許多慧星的運動軌道,可推算出任何時刻的星空圖象。甚至於不懂天文之人,也可很快地求得,公元前後4000年之內任一時刻的天象,以驗證歷史記錄。行星的位置總離不開黃道附近,外國用黃道十二宮記錄,中國則用二十八宿。
  • 二十八宿裡,隱藏了什麼秘密,和「四色陶」文化的分布如此一致
    二十八宿裡,隱藏了什麼秘密?和「四色陶」文化的分布如此一致。二十八宿,簡單來說,就是指天上四組共計二十八顆星星,它們分別在天空的東南西北四方,是我們古人觀察天體運行的智慧結晶。二十八宿按照古人「星宿分野」的說法,這二十八宿與地面的「州」也是有對應關係的,這就不得不先介紹一下我國古代的「九州」。「九州」的說法起源於大禹,大禹治水之後,將天下分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