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重慶大廈,如果你未曾去過,你可能會先想到香港導演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想起帥氣的金城武,在裡面吃著鳳梨罐頭說著經典臺詞。
而其他你想到的關鍵詞可能都是負面的,例如強姦、謀殺、骯髒、三教九流、複雜混亂,和不安全。總的來說,大家對重慶大廈的印象都是魚龍混雜,還有烏煙瘴氣。
但是下面關於重慶大廈的這12件事,你真的未必知道。
【1】就先說個跟《重慶森林》有關的
《重慶森林》裡有重慶大廈的鏡頭,其實都是王家衛偷偷拍的。從小王家衛就被重慶大廈的神秘色彩所吸引,1993年他申請要去重慶大廈取景拍電影,業主法團擔心負面影響,並沒有批准。從此就是電影劇組跟保安的「遊擊戰」。電影畫面的搖晃,與其說是什麼特別的拍攝手法,倒不如說是因為無奈。
【2】重慶大廈其實很平凡啦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高樓林立的尖沙咀,附近都是高級酒店和商場。2011年重慶大廈50周年的時候,業主法團將大廈外牆翻新了一遍。現在重慶大廈外觀看起來跟其他一般大廈沒什麼差別。繁華鬧市中,如果不留意一下,很可能就錯過了。
【3】不過這裡是個「小型聯合國」
重慶大廈4千多個住客裡,60%都是外籍人士,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和非洲等。這裡每年接待來自約130個不同國家的住客,每天大概有1萬多人出入。美國《時代》雜誌將重慶大廈評為「全球一體化最佳例子」,同時這也被認為是最能體現香港多元化文化特色的地方。
【4】在裡面一個月不出門也沒問題
重慶大廈共17層,一二三層是商場,共有商鋪300多個。第四層往上主要就是賓館了。商場裡經營的有餐廳、小食店、手機或電子產品店、雜貨店、外匯店等,任何你能想到的東西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住客即使一個月不出門,大廈也能滿足他們的所有需求。
【5】你可別以為住客們都窮得叮噹響
重慶大廈的住客裡,有教育程度較高的政治避難犯在香港避風頭,有窮人天天排隊去慈善機構領食物,但也常有富有商人來覓商機。以非洲商人為代表,他們在重慶大廈安頓好之後,靠人際關係找供貨商,採購成衣、鐘錶、通訊工具等,再帶回家鄉去賣。有數據表明,2007、2008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20%的手機都來自重慶大廈。
【6】他們大部分都能熟練掌握TVB的官方語言
重慶大廈的住客有些已經是第二代、第三代的住客了,在香港居住幾十載,習得粵語自然不是件難事。所以如果在這裡見到包著大頭巾、留著大鬍子的錫克教徒用流利的粵語談生意,請無須驚慌,也不必急著點讚,對他們來說,這也只是一項生活技能而已。
【7】這裡可是被《孤獨星球》推薦過的
重慶大廈有大大小小的賓館約160家,以著在尖沙咀的極好地段和便宜的房費,吸引了不少來自歐美的背包客。被視為「旅行聖經」的《孤獨星球》就曾推薦過重慶大廈,其他一些旅遊讀物也將重慶大廈列入香港廉價住宿之列。自由行開放之後,這裡也吸引了不少內地遊客。
【8】他鄉遇咖喱,兩眼淚汪汪
重慶大廈的餐館經營的都是純正地道的印度菜。即使是不居住在重慶大廈的南亞人士也常常會來吃頓飯,感受一下家裡的感覺。這裡對他們來說,就跟我們在國外的唐人街差不多。另外,也有很多香港本地人或遊客聞到濃濃咖喱香前來覓食。
【9】這裡其實沒你想得那麼危險
重慶大廈一共有400多個監控攝像頭,覆蓋70%的區域,還安排了保安24小時巡邏。之前在重慶大廈發生的幾起案件,也是由於有監控,才能在幾小時內迅速破案。同時由於對重慶大廈及對自己群族的歸屬感,常住住客們也以犯罪為恥,認為這樣的行為有害大廈的名聲和安定。
【10】40多年前,人家還是豪宅商住房呢
重慶大廈的前身是1920年建成的重慶市場,專門售賣外國貨物。1958年一個菲律賓華僑買下了這塊地,改建臨海商住房。為了紀念抗日時期中華民國將重慶設為陪都,他將這裡命名為重慶大廈。重慶大廈俯瞰維多利亞港,是當時最高的樓,一至三層是商場。當時入住的人都有身份有地位,要稱是「豪宅」也不為過。
【11】香港一代女神鍾楚紅就曾經住在重慶大廈
1960年出生的鐘楚紅自小跟家人住在重慶大廈,即使在1979年她獲得香港小姐第四名後,也並未搬出重慶大廈,一直到1984年。B座五樓B一室就是鍾楚紅曾經的家,現在已經是一家叫Chung King Lodge的賓館了。
【12】一個人類學教授對重慶大廈深入研究了4年,還為它出了本書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教授Gordon Mathews,在重慶大廈斷斷續續住了4年,在這裡跟來自120多個國家的住客聊天、做調查,研究不同種族聚居和交易現象,最終寫成《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這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