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王子》:不只是一出「出埃及記」

2021-02-19 昆明理工大學圖書館

多年以前,埃及法老下令要淹死所有的希伯來男嬰。一位絕望的母親把她的兒子放進籃子裡順水漂走。孩子被埃及王后撿到並撫養成為埃及王子,名叫摩西。他和兄長雷明西斯一起幸福快樂地長大。當摩西得知自己的身世後,一切發生了改變。

希伯萊人的孩子摩西,為了逃避埃及人的追殺,被母親用竹籃放入尼羅河漂流,雖然尼羅河中布滿危險,但總是留有一絲生存的希望。幸運的是摩西被埃及皇后拾獲,從此開始了一段埃及王子的生活,然後這也為摩西悲劇的命運埋下了禍根。埃及法老原先有一個兒子,由於與摩西性格相似,從小到大朝夕相處,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義。

有一個偶然的機會摩西遇到了他的親生姐姐,雖然摩西當年離開他們時年紀尚幼,但當他的姐姐再次吟唱起那首曾迴蕩在年幼的摩西耳邊的催眠曲時,摩西意識到了自己並非埃及王子,而是正在被埃及人奴役的希伯萊人的一員。突然得知自己真實的身份,摩西心中一片茫然,在姐姐的提示下從他稱為父王的埃及法老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那是源於埃及與希伯萊人的一場鬥爭。而摩西為了阻止一個監工殘酷的對待一個希伯萊老人,他失手殺死了他。這對於原來心亂如麻的摩西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年輕的摩西覺得再也無法面對曾經養育他的"父王",同時更無法面對正在受苦受難的希伯萊人民,此時選擇了逃避,一個人向沙漠深處走去。

幸運之神再一次降臨在摩西身上,他在沙漠深處發現了一大戶人家,在這裡他體會到了作為自由人的幸福,並找到了生命中的另外一半。在希伯萊神的召喚下,為了使希伯萊人民重獲自由,他與年輕的妻子一起返回埃及。回到埃及後得到了他的兄弟——現任埃及法老的歡迎,並與日月之星——埃及法老的身份免除了摩西從前所有的過失,熱烈歡迎兄弟的歸來。但當摩西說出此行的目的時,非但沒有答應他的要求,而且還有意加重對希伯萊人的奴役。摩西不得已藉助神杖展示了希伯萊神可怕的力量,但法老一直不同意他帶走希伯萊人。直到他的親生兒子被奪去生命時,他才準許摩西帶希伯萊人離開。雖然摩西也為曾經的兄弟失去親生兒子而感到萬分悲痛,但是為了千萬萬希伯萊人的自由他別無選擇。

正當摩西率領族人來到紅海海邊的時候,卻發現法老背信棄義,竟然率領埃及軍隊想把手無寸鐵的希伯萊人趕盡殺絕。正在危急的時刻,摩西再一次手握神杖藉助神的力量,創造了分隔紅海的奇蹟,希伯萊人穿越紅海開闢了新的生活,而法老也為他的固執己見付出的沉重的代價。當黎明的曙光照耀在西奈山上時,老摩西堅定地站在山頂,手裡拿著兩塊刻著字的石板,那就是所有猶太人都知道的——《十誡》。

相關焦點

  • 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記述埃及王朝只用「法老」通稱,不提朝代名號,成書時期因此難確定;但這絲毫無損本書的歷史真實和所傳達的救贖信息與倫理道德教訓。《出埃及記》記述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史事。二、內容《出埃及記》是摩西五經的第二卷,有若一道橋梁,把《創世記》和另外三卷記載以色列人曠野四十年生活的歷史書連貫起來;但也是一本重要的典籍,解釋了為什麼約瑟時代自迦南集體下埃及備受歡迎的以色列族,後來竟淪為奴工,替法老用泥和草造磚建城,以及他們怎樣出埃及,並在回到迦南地之前,建立起了立國的憲法、宗教體制和道德規範。
  • 摩西故事重新演繹《出埃及記》
    不過我們最常看到的三個半小時彩色版本的《十誡》,本身已是導演的默片《十誡》的重拍,默片版本除了寫摩西的故事,還有十誡本身對現代人有何啟示,所以片名可以是《十誡》而不是《摩西》或《出埃及記》。但彩色版就將現代部分刪去,但保留《十誡》的片名,所以某程度上列尼史葛版本叫《出埃及記》有多少是正名的成分。/文:劉偉霖  這個版本有其創新之處,從一開始已可以看到。
  • 牧者靈修丨《出埃及記》:《出埃及記》一章1-7節
    (1:1-7)一、下埃及的名單(1:1-4)二、到埃及的人數(1:5)(參:徒7:14,創46:26-27)三、在埃及的生養(1:6-7)《出埃及記》概論。書名叫《出埃及記》。每一卷書的書名都很重要,也跟那一卷書的重點是吻合的。第五點是主題,講到神的救贖。第六點是特點,著重出埃及,賜律法,建會幕。第七點是分段。
  • 與《聖經》無關——評電影《出埃及記》
    然而,根本不信神的斯科特,他想要的只是向這個「坐下吃喝,起來玩耍」的世代獻媚,大撈一筆票房。他既無心於神的意願和神的作為,也無心傳講以色列人出埃及驚心動魄的歷史,他只想站在後現代文化多元主義立場上,向眾生「炫酷」,以強大的音響效果和高技術支持下的3D影像效果,打造超乎想像的視聽奇觀。
  • 再看《埃及王子》
    在希伯來人寄居在埃及的時候,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的時候,就開始虐待希伯來人,埃及法老下令給收生婆,「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她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出埃及記 1:16 和合本),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埃及王子摩西出生了。
  • 電影《埃及王子》
    中文配音(視頻來自網絡)英文原聲(視頻來自網絡)小花推薦:今天推薦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動畫片《埃及王子
  • 音樂盛典:《出埃及記》···
  • 出埃及記 人與人、神與神的戰爭
    出埃及記人與人、神與神的戰爭可能是地球暖化導致人類「末日危機」湧現,或真的因為數位化讓電影特效大躍進,好萊塢近年屢屢重拍《聖經》裡的神跡或災難故事。這個故事重拍多次,最有名版本是1956年由卻爾登希斯頓(Charlton Heston)主演的《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西方文化深受《聖經》影響,許多字彙都進入語言,例如英語的Exodus這個字,不單指「出埃及記」,更變成普通名詞,意指大規模的出走或退出。
  • 聖經電影前瞻《出埃及記》
    請在WIFI環境下點擊觀看預告片01雷德利·斯科特聖經題材史詩巨製《出埃及記》近期發布了預告片和新款海報
  • 收藏|聖經圖表,幫助你讀懂《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與創世記關係相連,沒有創世記啟示以色列民族列祖的揀選,出埃及記便失去其主要意義。從創世記五十章翻到出埃及記,雖然只是一頁紙只差,但時間卻去過了四百年。
  • 入埃及與出 埃及
    希望之光入埃及與出埃及猶一、5、從前主救了他的百姓出埃及地,後來就把那些不信的滅絕了。題目為《出埃及》,必聯想到的是由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也有人說是暗喻我們這本不屬於以色列的人,信了耶穌也是一次出埃及的經歷。我們雖然信了耶穌自然地進入了迦南(教會)但是也會因各等的環境會離開迦南回到「埃及」。我們不是空間(地域)上進了埃及,而是心意(靈意)地進入了埃及。如創十二、10、亞伯蘭就下埃及去,要在那裡暫居。
  • 看影片《出埃及記》,了解你所不熟悉的歷史
    《出埃及記》是裡昂尤裡斯1958年的作品,被認為是與《飄》齊名的暢銷作品。其後小說《出埃及記》改編成同名電影,由好萊塢明星保羅紐曼領銜主演。《出埃及記》將猶太人在人類歷史上的苦難根源和以色列國家的誕生,通過紀實文學形式的描述,呈現給世人;呼喚對這段歷史和這個民族的關注。
  • 《出埃及記》十災展新意 貝爾飾摩西
    億萬名導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新作《出埃及記:天地王者》,再度將世人熟知的聖經故事搬上銀幕,他力邀曾飾「蝙蝠俠」的英國男星克裡斯蒂安貝爾詮釋「摩西」,更結合向來擅長的史詩片型與電腦動畫科技,將侵擾埃及的「十災」具象化,全片最高潮的「摩西分紅海」更拍出磅礴氣勢與娛樂新意。
  • ✟ 真實的史詩,不應任意篡改——觀《出埃及記·天地王者》
    年末大片《出埃及記·天地王者》,便是這類影片中最為變本加厲者,否則這位無神論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怎麼想起要拍跟基督教有關的電影呢?藉上帝之名發財從電影藝術的角度講,出埃及記是極好的題材,既有電影情節需要的戲劇衝突,又有電影特效容易出彩的神跡場景,給大片導演提供了重現歷史震撼場面的絕佳機會。
  • 《出埃及記》正式海報出爐 貝爾屹立龍捲風
    《出埃及記:諸神與國王》發布了正式海報  搜狐娛樂訊 (文/耷子)好萊塢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新版《出埃及記:諸神與國王》(Exodus: Gods and Kings),今日發布了正式海報——克裡斯蒂安-
  • 《埃及王子》&觀後感《埃及王子》:容我的百姓去!
    《埃及王子》《埃及王子》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一部動畫片,由布倫達·查普曼、史蒂夫·希克納、西蒙·威爾斯執導,由方·基默、拉爾夫·費因斯等參與配音。 即使在當年佳作頻出的好萊塢,這部動畫大片也是獨樹一幟,油畫一般的畫面、雕塑般的人物造型、天籟般的歌曲,以及恢弘的故事,交織著細膩的情感,都讓我這個「文藝青年」深感折服。
  • 《出埃及記》曝光最新劇照 貝爾版摩西驍勇善戰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聖經》故事中的摩西十誡和出埃及記一直是電影圈最熱衷的題材
  • 《出埃及記》- 音樂、電影和聖經故事
    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星子走天涯」今天聽了克羅埃西亞鋼琴演奏家馬克西姆Maksim Mrvica的《出埃及記這是1960年由保羅·紐曼主演的電影《出埃及記Exodus》的主題曲。電影講述以色列建國的辛酸歷史:猶太英雄組織解救英屬賽普勒斯難民營611名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倖存者,率他們重返故土、參加猶太復國的傳奇故事。而電影裡面「出埃及記」正是帶領他們脫離英國駛向巴勒斯坦的船名,寓意深刻。
  • 摩西真是埃及王子嗎?
    據此,不排除摩西也是女法老的養子的可能性(很多影視作品便是以此為依據胡編)。況且《聖經》中也有記載,摩西在埃及王宮的四十年間,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徒7:20-23),這樣的優待絕非尋常人能夠享受,這也是很多基督徒「願意」相信摩西真是埃及王子的原因。能文能武、工於心計、殺伐決斷是「不幸生於帝王家」的王子必備的基本素質,否則很難在你死我活的宮廷內鬥中全身而退。
  •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人猿的出埃及記
    最近看了1968年的人猿星球,又看了Tim Burton的決戰猩球和猩球崛起三部曲,我的感覺是,猩球崛起三部曲就是人猿的出埃及記。凱撒就是摩西,從小被人類收養(猶太王子被埃及王室收養),後來有了自我意識,帶領族人獨立,人類患上猿流感(上帝降下的十災),最後人類重兵被雪崩埋葬(法老軍隊被紅海巨浪淹沒),凱撒帶領族人到了適合人猿生存的地方(上帝應許之地)後,盍然而逝,完成了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