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校園欺凌,毆打低年級學生獲刑

2020-12-20 莆田網警巡查執法

在大部分人眼中,校園欺凌是

肢體衝突、打架鬥毆

但其實遠不止這些!

無形的暴力

起綽號、散播謠言、孤立他人

同樣能夠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

因誤解心懷恨意,合夥輪毆拍裸照

沙某(化名)是一名高中生,李某(化名)是初中生。先前沙某與李某的朋友有矛盾,並在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嘉禾街附近將其毆打。李某在現場勸架勸不住,就叫來人一起勸,而沙某誤以為李某糾集多人過來幫忙,於是對李某懷恨在心。

2019年6月20日凌晨,沙某夥同小雲(化名)將李某帶至白雲區嘉禾街的公廁輪流毆打,並拍攝打人視頻。之後,沙某、小雲又將李某帶至均禾街某路附近的樹林繼續毆打。期間,沙某還強迫李某脫衣服並拍攝其裸照。沙某和小雲離開現場後,李某被途經該處的治安員發現並救助。

經鑑定,李某的損傷符合鈍性外力作用所致,其損傷造成面部軟組織挫傷、眼部挫傷,損傷程度屬於輕微傷。

沙某擔心視頻、照片流傳出去被抓,在事後刪除了視頻和照片。庭審中,沙某與小雲經教育後,均表示對自己的行為非常後悔,並當庭向被害人道歉。

法院判決

法院認為,被告人沙某、小雲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其行為均已構成尋釁滋事罪。兩名被告人在對被害人毆打期間,還強迫其脫衣並拍攝裸照,情節惡劣,將作為量刑情節予以酌情考量。被告人沙某、小雲犯罪時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均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被告人沙某、小雲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均可以從輕處罰。考慮本案是由被告人沙某提議毆打,被告人小雲在共同犯罪中作用相對較小,可酌情從輕處罰。

為嚴肅國家法律,同時為「教育、感化、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沙某、小雲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一年二個月

法官說法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行為,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事件。

近年來,以中小學生之間欺凌弱小和敲詐勒索為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件呈上升趨勢,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普遍關切。校園欺凌對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危害性,如何保護校園安全、減少甚至遏制校園欺凌,對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學們,要想遠離校園欺凌

首先不能成為那個欺凌者

不能做附和者和旁觀者

要成為一名勇敢的保護者

同時,謹記四個錦囊

學法懂法守規則,勿以惡小而為之。

理性尊重得友誼,勿以善小而不為。

知禮明是交益友,互幫互助解難題。

網絡信息要警惕,分清現實與虛擬。

來源: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15歲少年死亡疑遭毆打被埋,嫌疑人是6名學生,醫生:校園欺凌沒有...
    陝西鹹陽,15歲少年袁某死亡,生前疑遭毆打後被埋入土坑。其家屬表示,嫌疑人是6名職業教育中心的學生,目前均已被警方控制。 袁某回到興平後,興平市職業教育中心以梁某為首的多名學生,向他索要錢財。遭到拒絕後,梁某等人用鎬頭對袁某進行毆打,隨後將袁某埋於距興平市職業教育中心20公裡外的空地裡。
  • 13歲男孩遭多名同學毆打,面對校園欺凌,學生應該怎樣保護自己
    12月16日,在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的一所中學裡,一名13歲男孩被同校多名男同學毆打的視頻在網絡上傳開。視頻中,被毆打的男孩不僅被多名男同學辱罵、扇耳光,甚至還被踹倒在地。為什麼同為同學,這些男學生就能如此狠心,對手無寸鐵的同學痛下狠手。
  • 校園欺凌何時休?每次欺凌事件都令人觸目驚心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欺凌者不僅對被欺凌者動粗、辱罵,甚至在這過程中還用手機記錄下,上傳到社交平臺,以進行炫耀。不僅不以之為恥,反而以之為榮,對被欺凌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侵害的同時,也極大地破壞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影響了學生的正常成長。
  • 城市與社會|解決校園欺凌應重視同伴教育的作用
    在中國,校園欺凌事件並不少見,僅在近期就有不少惡性事件發生:11月,廣西一位初中女生25秒內被多人輪流掌摑的視頻登上新聞;同月,陝西鹹陽一名15歲男生遭6人毆打致死後被埋入土坑;10月,廣西柳州一位小學生遭同學踢踹並被在衣兜裡塞鞭炮……根據中國公安部刑偵局統計,校園霸凌與兒童性侵和網絡侵害並列成為三大最常見的兒童侵害類型。
  • 校園欺凌事件屢屢發生,其根源在這裡
    有網友爆料,近日廣西防城港東興二中出現校園霸凌事件。一女孩被一群人毆打,畫面簡直不忍直視!從視頻看,一群穿著校服的中學生圍著一個穿著同樣校服的女生進行毆打,包括摑臉,從後面勒住脖子把她摔倒,同時還辱罵,威脅該女生不準報警,否則「我們再抓你打一次!」旁邊還有學生在錄視頻。
  • 2020公務員面試熱點:校園欺凌事件頻發,整治校園欺凌刻不容緩
    2018年11月某日深夜,寧波某學院學生董某等人夥同校外人員陳某經過事先商量策劃,對同學小江口塞紙巾、綁皮帶、脫衣拍視頻發微信群、身上寫侮辱性語言等方式進行凌辱,並通過拳打腳踢、扇耳光、扯頭髮等方式對小江進行毆打持續數小時。而最近大連發生的一起13歲少年殺害10歲女孩的案件,也引發了公眾對未成年人暴力和犯罪行為的討論。
  • 江蘇一少年制止校園霸凌,被毆打致死,家屬:希望判處死刑
    校園,是許多人記憶中美好的,單純的存在,但這與校園裡存在陰暗的角落並不矛盾。那陰暗的角落,有一個令人心顫的詞可以描述——校園霸凌。近日,一在江蘇南通一所學校內,少年因制止校園霸凌,被活活毆打致死。2021年1月18日,制止校園欺凌遭同學打死的少年,這件事情在江蘇南通開庭審理。
  • 15歲男孩阻止校園欺凌被毆打致死案下月開庭!死者家屬:行兇者至今...
    江蘇南通15歲初中生因為制止同學欺凌同校初一學生被毆打致死,日前,受害者家屬葛女士已經收到法院傳票,這起案件將於2021年1月18日開庭審理。受害者家屬葛女士稱:打人的兩個孩子的家長至今未出現,也從未道歉。希望行兇者能受到嚴懲。
  • 校園欺凌受害者回訪調查:被欺凌改變的人生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層出不窮。圍毆、逼迫喝尿、下「春藥」,不斷出新的欺凌招數挑戰著社會道德底線。曾經被欺凌的孩子,隨著新聞的火爆廣受關注,又很快淡出視野。他們成為不斷累加的案例中的一個數字。那些發生在他們瘦弱身體上,隱匿而綿長的傷害鮮被關注。  他們都去哪兒了?記者回訪發現,轉學、搬家……大多數受害方選擇隔離那段經歷,但離開就能解脫嗎?
  • 《少年的你》再現校園欺凌,為何屢禁不止?
    是以校園欺凌的話題展開故事的,雖是老調重彈,卻也側面反映了校園欺凌現象不容小覷。 校園欺凌指的是一個或一群學生單次或多次有意或惡意通過動作、語言(包括網絡語言)等欺負、侮辱另一個或一群學生,造成身體、精神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事實。
  • 其實不止這一個案例,拒絕校園暴力,讓校園上空變得湛藍
    2017年一名叫張超凡的15歲學生因為在學校不斷的被同學欺負毆打於是輟學了。之後在一個網吧打工後在網吧裡頭遇見之前欺負她的六名學校。六名學生在網吧門口手拿木棍對他進行圍毆。周圍的路人都裝沒看見。後來六名學生將張超凡抓到附近的叢林裡繼續對她進行毆打。
  • 「防治校園欺凌」第一講:中小學校園欺凌現狀和危害——調研數據如...
    校園欺凌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一般符合有意傷害性、力量的不均衡性和重複發生性等特點即可判斷發生了校園欺凌。
  • 上海為中小學配法治副校長,事關孩子,校園欺凌不能放縱
    校園欺凌一直沒有停止過,一直在發生在我們身邊,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有,只不過有些被披露在表面,有時卻還隱藏在角落,這些受著校園欺凌,何罪之有,哪個不是被傷害得傷痕累累,誰又能拯救TA們呢。看看這些真實案例,家長就知道了。2016年,一篇題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 NO》中,北京中關村二小一名學生家長在文中講述,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兩名同學的霸凌,被兩人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事發後,孩子出現失眠、易怒、恐懼上學等症狀,經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
  • 男孩被欺凌7年為何反而獲刑十年?背後真相讓父母反思
    7年後,捅死了一名欺凌他的同學,最後獲刑十年。2018年10月11日,在雲南宣威,一名初中生女孩劉某遭到同學毆打侮辱,在家喝農藥自殺身亡。此前姐姐和媽媽都知道孩子曾受到欺凌,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制止校園欺凌事件,需要政府立法嚴懲,需要學校對學生行為進行規範,更需要父母重視。比霸凌更可怕的,是孩子的背後,沒有你。
  • 校園欺凌,為什麼家長總是最後才知道
    數據:校園欺凌不止一種形式今年9月28日午飯後,河南禹州磨街鄉大澗小學二年級學生小花在課外活動期間,被同學小強和小冬按住胳膊,另一名同學小剛則向其眼睛裡塞紙片。這一事件更加引發了社會對校園欺凌的關注。青少年安全防衛中心主任李恆在對過往案例的研究中,把校園欺凌細分成九種。
  • 初中生「反殺」霸凌者獲刑8年,這樣的校園霸凌,實在讓人氣到瑟瑟發抖!
    #初中生刺死霸凌者獲刑8年#的案情回顧:2014年4月30日,李景全等人在校毆打陳泗翰多次,放學後又將其強行拉到校外「單殺」,造成一死一傷。倖存下來的陳泗翰以故意傷害罪被判刑8年。陳泗翰不想參與「單殺」,想讓表哥來接,可是表哥沒等來時,李景全等人就把陳泗瀚強行拉出校園,其他同學還遞給陳泗瀚一把卡子刀。李景全一行人把陳泗瀚帶到無人的地方毆打,在毆打的過程中,陳泗瀚掏出了卡子刀,捅在了李景全的胸部,李景全的刀也捅在了陳泗瀚的左背。
  • 「法制課」抵制校園欺凌!願你永遠「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錦」
    「法制課」抵制校園欺凌!在校園被周圍同學嘲笑、孤立、羞辱、甚至被毆打……為增強學生法制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創建「平安校園」,10月28日下午,應麒麟區關工委、麒麟區教育體育局邀請,曲靖市麒麟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鍾旋來到麒麟區第四中學為該校七年級400餘名學生上了一堂以預防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法制教育課
  • 瀋陽一小學生在校被5名同學追打,校方、教育局:不是校園欺凌
    在其要求按照《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由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對事件是否屬於學生欺凌行為進行認定後,校方先說學校沒有成立過欺凌委員會,後又說學校已通過欺凌委員會走完合法程序認定,此事不屬於校園欺凌。
  • 三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施暴 折磨毆打同學遭重判
    三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施暴遭重判在國內引發反響——文/羊城晚報記者 李鋼1月16日,一段關於一名海南少女遭多人毆打侮辱的視頻熱傳網絡,視頻已經引發警方關注。網民們在關注事件後續的同時,也在詢問一個問題,為何未成年人之間的欺凌事件在國內頻頻出現?
  • 反校園欺凌,各國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題為《數字背後:結束學校暴力和欺凌》的報告,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有32%的學生近一個月內,被學校的同齡人欺凌至少一次。根據日本《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校園欺凌」指「學生因為相關人士的心理、物理攻擊而受到的精神上的痛苦」,且不論暴力行為是否發生在校園內,只要參與雙方屬於同一學校、年級和社團,都屬於校園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