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一頁臺北,一日文青

2021-02-14 24HOURS


去過臺灣的人,大抵都會患上程度不一的「文創後遺症」。文創,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刻意製造的氛圍,但一旦形成,就會滲透於生活的每處細節。

臺灣的文創氛圍非常濃,街頭巷角的牆面上,有花心思的插畫;隨意一家街頭小店都有自己的小設計;懷舊主題的餐廳有許多,卻沒有讓人覺得是生搬硬造。

臺灣的感覺,沒有壓力,很親切。她不張牙舞爪,優雅不是給別人看的,是內心的一種狀態。在這樣平靜歡喜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是生活家,「小而美」的生活美學無處不在。

而我想要推薦的這些,都是如淨土般的臺灣文化創意小世界。

1.

誠品行旅酒店

Eslite Hotel

"To read is to live a thousand lives.

To travel is to discover the world."

建於1937年的松山煙廠,曾是臺灣最重要的香菸產出地,收納了無數人的半生歲月,如今改建為文創園,加上誠品生活,成為手作人和本地品牌的聚集地,從書店到食肆,從博物館到電影院,各式選擇近在咫尺。

圖|rinka

夜晚的文創園內,除了布展的學生,還有無伴奏練舞的男女

誠品行旅位於松山文創園,旁邊就是誠品書店松煙店。

第一次入住誠品行旅,走進大廳,真的驚到,除了整面牆兩層放置了無數美麗的書籍,每一件藝術品和家具的選擇都是經典。


拿起一本書,滑進Cassina或Minotti的手工椅裡舒舒服服地看。如果看不完,可以在前臺登記帶回房中,也可以查詢代購資訊。

入住的客人都有一份welcome drink與甜品餐券。在某個章節暫歇,點一壺臺灣好茶或手衝咖啡,邊飲邊看窗外綠地上奔跑雀躍的孩童。


視覺與味覺外,聽覺也有安排,酒店不定期舉辦大廳音樂會,咖啡香與樂音得以交織其間。旅客也可以請工作人員代訂臺北一些演出的票券。

餐廳內同樣擺設書籍,以旅行、美食及各國特色食譜為主,是秀色可餐的「前菜」。一樓The Chapter Café,晨醒時刻,亭午夜分,道地料理一應俱全。

全館房間共104間,電梯到達所住樓層,推開房間門,滿眼是北歐色調的簡潔與明快。

eslitehotel.com

書臺上放了一個文具盒,剪刀、釘書機、鉛筆、橡皮、紙張齊備;迷你書架裡是幾本臺灣本土雜誌,如果喜歡,可以帶回家;浴缸上還備有閱讀枕,即便泡著澡也可以看書;十分可愛的細節是,房間裡每瓶水都寫著「多喝水」,的確非常誠品。

以上圖|Rinka

寬敞的露臺,可以遠眺臺北101市景。近看舊日松煙工廠,遠觀信義繁囂的日與夜,城市天際線下,是古與今的交集。

eslitehotel.com

誠品行旅鑄造並傳遞著臺灣氣質,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在文字與書頁的旅程中,獲得續航的燃料。


誠品行旅酒店

臺北市信義區煙廠路98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886-2-6626-2828 

www.eslitehotel.com

━━━━━━━━━━━━━━━━

2.

誠品生活松煙店

不只是書店

夜深人靜,店堂裡迴蕩著輕柔的弦樂四重奏,書店一角飄來陣陣咖啡香氣。

誠品書店成立至今28年,在金錢帳簿上虧本15年,卻在理想帳簿上一路盈利。

5pit.tw/life/tid_15232

誠品生活松煙店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二樓進駐臺灣原創設計品牌,許多設計小物十分有趣;B2層的美食聚集區,永遠大排長龍的非吳寶春麵包莫屬,為了天然純正的口味,人們願意排隊等待。

shotrip.com

三不五時出現一家咖啡店,讓逛街也變得悠閒愜意;誠品音樂黑膠館,館藏8000張以上的黑膠唱片,書籍之外,音樂也是款待人的極佳方式,

三樓的書店,書架設計得很矮、很寬鬆,所有圖書呈15度角擺放,伸手可及,或站或坐,隨你高興。

吹制玻璃工作坊

書店定期向讀者推薦冷門好書,即便是已經在書架上睡了3個月的書也不會把它送入倉庫,好書不寂寞,才為愛書者稱道。

「一九八八年,我深覺自己的渺小,生命的無常,想追尋一處能讓身心安頓、心靈停泊之所在,將活了三十八年的生命歸零,創辦誠品,人生重新啟程。」

不難理解為何吳清友作為生意人,卻執意選擇不賺錢的生意。誠品連續虧損的15年,在他看來卻是一生中最豐富的時候。

誠品生活松煙店

臺北市信義區煙廠路88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02-6636-5888 

artevent.eslite.com

━━━━━━━━━━━━━━━━


3.

臺北紅點設計博物館

全球第3座紅點


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是由德國設計協會創立,迄今為止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獎之一,被稱為設計界的「奧斯卡」,已經有超過50年的歷史,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投稿數量高達上萬件。


全球第1座紅點設計博物館,在1997年設立於德國的工業城市埃森,第2座則於2005年建立在新加坡。而8年以後,全球第3座紅點設計博物館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落地生根。之所以選擇臺灣作為落腳點,實則是因為來自臺灣的設計年年都有入圍紅點設計獎,並奪得重要獎項,這成為紅點在臺北建立博物館的契機。


博物館的室內設計,就是由曾經獲得紅點設計大獎的設計師姚政仲一手打造。走進博物館,從珠寶首飾到家具,從產品包裝到家居設計,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每件展品都兼具獨特的美學與設計觀點。

以上圖|red-dot-design-museum.org/taipei

除了一窺國際頂尖設計,還可以近距離與作品互動體驗。如果你也喜愛工業設計和現代風,不要錯過。

臺灣設計館紅點設計區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886 2 2745 8199 

www.red-dot-design-museum.org/taipei

━━━━━━━━━━━━━━━━


4.

閱樂書店

同在松山文創園裡,誠品行旅對面的小樹叢中,藏有一幢藍綠色的日式老房子,門上掛著四個字:閱樂書店。


Ins@kally_lin

昭和14年,松山煙廠有上千名員工,書店前身是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場」的育嬰室。恰逢劇組《巷弄裡的那家書店》(Lovestore at the Corner )相中這裡搭建劇中的舊書店場景。


拍攝結束後,書店並沒有直接消失,製片方心想,不如真的來做一間書店吧!於是發芽於戲劇中的書店,在2014 年的真實世界開始運營。

門口小黑板上書寫:「如果你來,發現門是開著,你要先將門關上,再敲敲,讓我知道有人,讓我自己開門。」讓主人親自前來開門,真是有趣的地主之誼。

走進書店,老房子的屋梁結構清晰可見,空氣中總會聞到老舊木頭的香氣,鎢絲燈泡用粗木繩高掛在梁柱上,角落裡擺放一臺年紀超過一百五十年的老鋼琴,有種身陷劇中不真實的奇幻感,仿佛導演隨時會在你身後大喊一聲:「CUT!」


店裡只有二十二個座位,任選一個角落坐下來,都可以打發一下午。書不算太多,有許多地方獨立雜誌,都是在其他書店不容易找到的。「我們推薦的書,不一定是新書,但一定是有趣的書。」

書架上不會出現過度商業的流行書籍。值得一提的是,書店選書大膽,不難發現有許多來自香港的小眾出版社,這其中尤以社會紀實類的作品為大宗。


以上圖|rinka

獨立文化、青年世代和公共精神,這些力量都在改變臺灣的文創內涵。透過文字,對臺灣的社會文化能有更深刻的感觸。

FB@閱樂書店

餐單上,南投蜜香紅茶和龍眼蜜醋飲是一大特色;招牌的安芙卡朵,意式濃縮咖啡澆上冰淇淋,既是咖啡又像甜點;點杯熱卡布奇諾,喝得到蜂蜜香和綿花糖甜美柔軟的口感。

Ins@adjaniiiiiie

店裡不定期舉辦深夜讀書會,選出具有深夜氛圍的書籍,與讀者共享,大提琴家範宗沛老師也曾參與。周末有小劇場和詩句分享會,店裡開放舞臺讓創作者來此免費演出。

Ins@orange_wilson

誠如店長所說:「要說生活裡沒有不會怎樣,但有了會很精彩的,那就是閱讀。」

閱樂書店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886 2 2749 1527

02-2749-1527 

━━━━━━━━━━━━━━━━


5.

Boven雜誌圖書館

雜誌迷的朝聖地

「如果說儲存榖物的場所名為'makhzan',那麼儲存知識的器皿就稱為'magazine'。」

-《雜誌上癮症》藤本泰

除松山文創園以外,臺北仍有許多小眾而美好的文創產物,在此不得不提Boven雜誌圖書館。

FB@Boven雜誌圖書館

Boven隱匿在咖啡廳雲集、廣告牌林立的捷運忠孝復興站後巷,第一次探訪的人常常要迷路。閃著銀色冷光的「B」字招牌如同隱密暗號,推開玻璃門,朝地下階梯走去,進入到收納雜誌及視覺美感的巨大容器裡。

Rinka

踏入Boven,需要換上拖鞋入內,好比日本武士進入茶屋需要卸下盔甲。偌大的地下室空間,藏有兩萬多本雜誌,只借不賣,以音樂、建築、藝術、時尚為主,外文居多,你甚至能淘到比PlayBoy更浪的小眾雜誌。


空間細分成書桌區及沙發區,有人在如學校圖書館般的大閱讀桌上工作,指尖在電腦鍵盤上下翻飛,有人則窩在角落一把1960年代的鷹爪椅裡,閒閒翻著雜誌。館內提供裝書用的小車籃,方便帶著想看的書隨意移動。

除了看雜誌,還可以走去隔壁的Double Check音樂館。法國頂級家庭劇院音響,根據不同時段,從奇幻迷離的電子音樂到古典爵士,都能聽到。

圖書館周六組織小型電影夜與音樂演出、不定期更新展覽,深夜有「夜貓子雜誌俱樂部」,心血來潮甚至可以在圖書館裡搭帳篷夜宿,其樂無窮。

館內有閱讀椅30個,但店主仍堅持,人數達到20名後不再收客。「我們希望讓讀者有選擇不同位置的自由,不要因客滿只能被迫選擇座椅。」

以上圖|Rinka

店主職業生涯的前半段屬於音樂,後半段給了雜誌,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巷口找到一家Boven,讓它成為自己的書房」。

Boven 雜誌圖書館

106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

+886 2 2778 7526

誠品行旅酒店

信義區煙廠路98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誠品生活松煙店

信義區煙廠路88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臺灣設計館紅點設計區

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閱樂書店

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松山文創園區內)

Boven 雜誌圖書館

106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8號

在臺北,吃碗滷肉飯,生活中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臺北小店|重新愛上臺北的理由

文|小芸

圖| 來自Rinka,部分來自網絡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微博24HOURS_MAGAZINE

相關焦點

  • 電影《一頁臺北》:一夜臺北
    臺北是一座中華傳統文化現代文明碰撞的城市,初聽《一頁臺北》這個名字,以為它會把臺北演繹成一本書,可以看到一部分臺北,用文藝範聊一個苦逼愛情故事,看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其實是講述發生在臺北一個夜晚的歡樂愛情故事。
  • 跟著電影《一頁臺北》,體驗地道的臺北生活
    -如果你的下一站是臺北,不妨先看看電影《一頁臺北》,看完這頁再去書寫你的那頁。
  • 一頁臺北
    偶然翻看電影《第三十六個故事》後,便想起了早前去臺北的旅行。文藝的臺北,充滿人文風情,卻不僅止於外表的文藝。生活的臺北,擁有各種可能,卻絕非天馬行空的想像。每個城市都是一本書,而我只翻開了臺北的第一頁。
  • 一夜臺北·一頁臺北 話題·書房
    臺北的夜,是西門町路口林青霞的一瞬回眸;是士林夜市熱氣騰騰的一碗宵夜;是101大廈日夜不息的一片燈火;是敦南誠品書店的一簇點點輝光……這一夜的臺北,你想要怎樣翻開?誠品的出現,改變了臺北的作息。有人曾感慨:臺北還有哪個地方,在凌晨1點,能同時容納好書及正妹兩種性感物?東森電視新聞總監張玉玲每次工作到半夜、第二天早上要開會的時候,就會到誠品去消磨時間。誠品也是遊客到臺北的必遊地,消費超過一千元新臺幣,可以憑護照打九五折,叫觀光優惠。在誠品,除了買書,還可以買文具、買衣服、喝咖啡、吃飯、約會,就像臺北的公共客廳。
  • 一頁臺北 一夜臺北
    想深入地了解臺北,坐著旅行社的大客車是不行的。看展示好的風景,到指定的地方歇腳。匆匆集合,忙碌輾轉,只為去到各處景點看一下,拍張「到此一遊」。這樣算是真的來過嗎?它曾是我最想停留的地方,也曾是我最想逃離的所在。我愛它的豐富多元,也愛它的無所不能;我恨它的寂寞疏離,卻也愛它的自由空曠。如果以臺北比喻「愛情」,那個他,肯定是我靈魂的伴侶,又同時是我生活的難題。
  • sasa行走臺灣——【一頁臺北】
    臺灣於我,好似一個說了好久想去卻一直沒去的地方,等到大陸的自由行開放,等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成為了其中之一,心心念許久的地方,總算可以去完成。若時間充足,我希望可以在一個地方多停留一下,這一次的行程比較短,好多地方都沒能去,是遺憾也是惦念,如果可以也想感受一次逆風飛翔。
  • 表特一頁臺北 piece of Taipei
    消失了一個月,現在坐標臺北,這一晚,我想收起小S表情包和犀利的言語,與你講講我和臺北的故事。 其實開篇我已經想好了繪聲繪色得勾畫臺北趣事,但是覺得故事應該從這裡說起,這一篇寫於2014年的7月。那時候的我正在準備報志願,而我和臺北故事,甚至發生在更早之前。
  • 【一頁臺北】跟著電影遊臺灣:臺北象徵:誠品書店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發布的訊息這幾年許多來自內地的親們來到臺灣旅遊,總是會問小編往哪裡可以找書、買書,這次隨著電影《一頁臺北在《一頁臺北》當中,男主角小凱到24小時經營的書店,大家可別以為是虛構的,實際上臺灣誠品的敦南分店就是從早到晚都不關門的一間書店。1989年第一間誠品開在臺北市的仁愛路圓環,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經營理念,定位為人文藝術專業書店。1995年,敦南店搬遷到現址,內含10萬種書目、23萬冊書籍,提供愛書人更專業、豐富的閱讀選擇。
  • 《一頁臺北》首映獲雷鳴掌聲 郭採潔秀30萬禮服
    舉報 《一頁臺北
  • 電影《一頁臺北》:愛情裡令人心寒的成分,是作品中美的活水源頭
    以甜蜜度而言,《一頁臺北》應該可以達到順口甜的程度:影片從選角、選景到燈光、美術,無不展現出導演與影片工作團隊專業而敬業的城市愛情包裝實力,相信上片後觀眾一定會對這個部分報以熱烈的回應。以影片本身的條件來創造票房,正是臺灣電影應該要建立起來的商業邏輯。
  • 《一把青》:從南京師娘到臺北秦老太太
    《一把青》是白先勇先生的小說集《臺北人》中的一篇短篇小說。在《臺北人》中,從知識分子到小販,經歷了同一時代的各種人,他們的寫作方法並不死板,其中,涉及到中學《遊園驚夢》中出現的意識流寫作方法。在《一把青》中,我們主要談論軍人,敘事視角是從老婦人,空軍的家庭成員秦,這部小說也可以看作是她的回憶錄。這個集合中永恆不變的主題是現在和過去的比較,把《一把青》直接分成兩部分,上部是南京的師娘,下部是臺北的秦。儘管她住在兩幢名為城市的房子裡,但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 「一離開臺北,就想念臺北!」
    臺北給我的第一印象呢,建築有點像香港,但又沒有香港那麼繁華,滿大街機車卻又竟然有序,是隱隱有些失望的的。印象中的臺北很繁華啊,難道印象是假的嗎哈哈~到臺北後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先入住Airbnb上預訂的民宿啦。在臺北我住在忠孝敦化商圈,無論是購物還是交通都非常方便。也是在這裡,來臺灣的第一個驚喜發生了。
  • 讀《臺北人》| 物是人非《一把青》
    讀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除開篇《永遠的尹雪豔》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把青》了。
  • 一頁臺北 | 臺灣黑幫是怎麼收房租的?
    女巫店,臺北文藝青年聚集之地,店裡有非主流電影,也販賣唱片和二手書,可以佔卜,也可以玩帶點顏色的成人遊戲。臺北沒有高樓林立,大部分是兩三層的小樓,和臺灣處於地震帶有關,同時也是因為臺灣很少面子工程。 走在臺北的街頭,如果論基建可能比不上大陸的二線城市,但秩序卻非常好。
  • 臺北 | 一離開臺北,卻又想念臺北
    臺北的計程車很多,基本上路上攔就能攔得到,打電話或者便利店叫反而需要等一會兒。Googlemap上搜路線的話,還會推薦uber的行程放是給你,也有顯示預計價格,我在臺北打車最貴的也在400臺幣以內,人民幣不會超過一百塊,裡程計價和上海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臺北比較小,地方都很近,所以價格基本上都在40rmb左右。
  • 臺北,臺北(一)
    這個匆匆忙忙的旅行是在三姐的威逼利誘下決定的,為了趕上三姐的節奏,我從北京到濟南、濟南到曲阜、曲阜到濟南、濟南到無錫這一堆行程只用了一天半時間。但當我灰頭土臉趕到浦東時,再孤零零地站在臺灣桃園機場時,我覺得人生就跟做夢一樣,一切都不在計劃之內。是的。三姐沒能登機。那個糊塗蛋吆喝得整天價響去民國,出門卻沒有帶大通證,何止是豈有此理!簡直是豈有此理!
  • 《一頁臺北》影片講述了一個為愛心碎的男孩!
    《一頁臺北》影片講述了一個為愛心碎的男孩!這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就是男主角終於坐上了去巴黎的飛機,沒有像所有狗血的好萊塢電影結局一般,男主角突然叫停了計程車,下車和女主角談戀愛。而這裡的是鏡頭,給到的是男主角坐在計程車裡,有著複雜的表情看向前方。
  • 走進臺灣&臺北篇一 迷失臺北,在霧中,在巷弄裡
    攝影師BaiHeng-yao拍攝了一組關於霧中臺北的攝影作品,他使用多次曝光捕捉到了夢幻的星雲、滿天星鬥的夜空和超現實的彩色光環
  • 讀白先勇《臺北人》之《一把青》
    《一把青》,主角是一個叫做朱青的女子。曾經青澀的女孩子,在戰爭年代得愛情的短暫滋潤,嫁與捧她在掌心裡的飛行員,轉眼戰事爆發夫妻別離,未料一別竟成永遠,在忍受了別離的牽腸,憧憬著相聚的美好時,卻遭遇愛人機毀人亡的噩夢。如果用「前半生」來歸納的話,這個女子的前半生無疑是悲慘的。白先勇長於畫人。這一部分裡依稀有魯迅的影子,而這筆下的人物則依稀可見祥林嫂的樣貌。
  • 一頁臺北:你還記得青春的溫度嗎?
    身邊的很多人起初去臺灣,都想要去那些電影裡的場景中走一走,找回曾經那個還是文藝青年的自己。除了影片中熟悉的地名,偌大的臺北城還有不少地方讓你直面文藝,一間店鋪或是一個公園,就足以讓你了解到這座城市的文藝精神。@攝影/馮清偉[日星鑄字行]在使用輸入法打字的時代,你還知道鉛字的重量和溫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