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是一座中華傳統文化現代文明碰撞的城市,初聽《一頁臺北》這個名字,以為它會把臺北演繹成一本書,可以看到一部分臺北,用文藝範聊一個苦逼愛情故事,看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其實是講述發生在臺北一個夜晚的歡樂愛情故事。
小麵館老闆的兒子小凱(姚淳耀飾演)為了挽回失去(或許從來不存在)的愛情打算去法國,可是家裡有不支持,只能找房產中介老闆豹哥(高凌風飾演)借錢,在臨行之前的夜晚,豹哥讓他去取一樣東西。
一如往常的臺北夜晚,圍繞著這樣東西,一個滑稽的警察基永(張孝全飾演,造型比較土),一個呆萌的便利店員工高高,一個漂亮的書店女店員Susie(郭採潔飾演),幾個愚蠢的房產中介展開了一段具有黑色幽默的故事。
影片中貫穿其中的幾段愛情
豹哥的中年危機
小編臺灣電影看的較少,高凌風(本名葛元誠)的電影就更少。影片中豹哥表面上是個地產中介店老闆,其實是個準備退位的江湖大佬。豹哥的幾段愛情觀挺有意思的,他希望自己可以做好最後一件事,然後去海南島與真愛度過餘生。
當小凱向豹哥講述自己被甩的遭遇,表達自己想要去法國找對方時,豹哥也只是淡淡地說:「唉,年輕不懂珍惜,都錯過了,其實談談小戀愛還不錯的」。
這也可能是老高本人的真實想法,事實上老高的風流韻事可能比李敖還多,即便到了晚年,也是風花雪月不止,可惜老高已於2014離世。
小凱和Susie、高高的單相思
小凱女朋友去了法國拋棄了他,也可能一開始就不是小凱的女友,從離別時一句告白都沒有就能看出,小凱自己在臺北又是學法語,又是籌錢的,就是為了和她團聚。片尾小凱終於明白,天亮了,巴黎是夢,臺北是真。
小凱獨自到書店學習法語,Susie作為店員和他相識並主動與他搭訕,而且為了小凱默默去關注法語的培訓機構,陪著小凱在離行前一夜在臺北街頭狂奔,這種純真的陪伴也是一種單相思。比較《小時代》的郭採潔,這部電影中她更純粹,更文藝小清新,也更郭採潔。
高高是便利店的員工,呆呆的他一直沒有勇氣向便利店收銀的女孩子桃子告白,類似於電影《夜店》裡李小璐和喬任梁的含蓄關係。
離不開的臺灣元素
摩託車
小凱與高高出行,主要是摩託車,整部戲裡每次出行,二人都是戴著安全帽,駕駛著自己的小摩託行駛在臺北的大街小巷。也幾乎是每部臺灣電影,都可以看到摩託車,比如電影《海角七號》、《大佛普拉斯》,這很生活,很文藝,很臺灣。
嗲嗲的臺灣腔
無論片中的男女說話都是慢聲細語,包括片中的警察。記著周杰倫的歌曲《半島鐵盒》中開場的一段對白,面對周董的道謝,女主說了一句「不會」,往往大陸都會說「不客氣」,這句「不會」在這部片裡也有表達。
臺灣的市井文化
高捷往往飾演黑老大的狠角色,但片中他一改自己滿目殺氣,而是做起了小麵館老闆,飾演小凱的爸爸,戲份比較少,但氣場全變。影片中對臺灣小吃也有涉及,尤其是宵夜,片中大部分的場景都是夜晚,夜晚的牛肉麵,水餃等等。
夜晚的故事,讓人想起香港電視網絡所拍攝的全夜景拍攝的劇集《夜班》。
從始至終的荒誕幽默
劇情平靜推進,但也有中幾段反轉很有趣,讓人意外
一段是警察基永一開始在女友面前特別大男子主義,還在自己的小兄弟面前炫耀自己妞多的數不多來,但很快女友就離家出走。基永為了追查嫌疑人,秘密跟蹤小凱和Susie,當小凱和Susie混進跳廣場舞的隊伍(有中國大媽的地方,就有廣場舞),傻乎乎的基永開始跟錯了人,當跟到家門口,發現竟然跟的是自己的女朋友和另外一個男人。
另外一個男人的扮演者則是楊祐寧,片中角色奶裡奶氣,和電影《寒戰2》截然不同。
一段是阿洪帶著便利店的蠢賊綁了高高等人,如願拿到了文件,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拿到的竟是一個充滿愛和回憶的相框,相框裡面是年輕時的豹哥拿著吉模仿貓王的照片,相框一角夾著另外一個年輕女子照片,可能這個女子就是豹哥錯過的愛人吧。
這個環節讓阿洪大跌眼鏡,也讓觀眾大跌眼鏡,其實片中早有一幕一閃而過,就是豹哥的小弟曾經往車裡送過東西,這個東西應該就是他曾經放在香壇裡的東西,到最後也給觀眾留下個迷,這東西到底是啥?毒品還是什麼違禁品之類吧。
影片背後的故事
誠品書店
小凱和Susie相遇的書店,實際上是鼎鼎有名的臺北誠品書店,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書店的它,也是文藝青年打卡必去之地吧,有了他的加持,故事更加彰顯文藝風格。
影片的導演
也是該片的編劇是美籍華人陳駿霖,師從臺灣名導楊德昌。片中飾演阿洪的柯宇綸,也參演過楊導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而電影《一頁臺北》獲得柏林影展亞洲電影大獎。
但豆瓣上該片得分並不高,7.4萬人參與投票,50.7%投票給三星,28.8%投票給四星。
第一次見到這部片子的時候,小編是在深圳一家音像店裡,那時候音像店已屬於夕陽產業,但是依然有DVD碟盤賣,尚可維持。如今這家音像店早已倒閉。
2010年的這部電影離現在有點遠,還是挺清新的、有些小溫情,推薦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