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記-臺北】臺北一夜,隨性而來,任性而往

2021-02-15 文心花囈

提筆才知道,一篇攻略的工程之巨。

2017年的臺灣之行,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年度旅行,也算是我和王小姐的推遲了半年的蜜月之旅。跟大多數的小夫妻一樣,蜜月計劃總是從普羅旺斯的薰衣草、挪威的峽灣和冰川、澳洲紐西蘭的狂野大陸開始醞釀的……然而即便有一顆想看世界的心,也要先看看自己的口袋硬不硬扎。

翻遍了所有的口袋,最終也沒有翻出太多的銀兩,不過還好翻出了一些文青的情懷,於是,臺灣,就成了我們最終的目的地。

雖然是經費所限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但不得不承認,臺灣的風土人情依舊給了我們不少意料之外的驚喜,這依然是一次質量很高的旅行。

【常用工具】

確定了目的地,我們就開始從各個渠道收集信息,常規的去哪兒、途牛、馬蜂窩、磨坊等等各大網站都有攻略可以查看,手機端可用的工具也很多,重點推薦兩個。

1、微信公眾號——臺灣自由行。直接在微信公眾號搜索「臺灣自由行」,加關注即可。「臺灣自由行」提供的服務相當豐富且完備,從手續辦理到行程預定,完全可以滿足出行全程需求,而且價格相對實惠,對任何提供的服務有疑問都可以通過電話或者直接在公眾號回復文字內容得到解決。

2、臺灣旅行APP——十六番。到臺灣後,在應用市場可以下載。「十六番」可以提供在臺的旅行資訊,攻略、美食、機票、酒店、約伴、交通、景點等旅行中的各個方面都可以找到相關介紹或幫助。

3、常用網站——大魚、臺灣愛評網。大魚(www.fishtrip.cn)可以在線預定臺灣民宿,比較小眾,卻是專業提供民宿諮詢的網站。因為專業,所以入選的民宿也更加精煉,品質更高。臺灣愛評網可以說是臺灣的「大眾點評」,一切美食娛樂都可以在愛評網找到推薦。

4、悠遊卡——臺灣一卡通,除了飛機和高鐵外,幾乎所有的公共運輸工具都可以使用,7-11、全家等幾乎所有便利店也都可以使用和充值,在臺旅行的重要工具。我們通過臺灣自由行購買了一張定製的悠遊卡留作紀念,普通卡可以抵達臺灣後購買。

 

【入臺手續】

1、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分自由行和跟團行兩種,自由行只對部分城市開放,長沙本地戶口可以可以直接到任一公安分局辦理,大約需要七個工作日。

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入臺證):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的身份證明,實名制乘車、購票、購物、退稅等方面,旅途全程都需要用到。可以通過旅行社代辦,也可以在前面推薦的臺灣自由行官網或公眾號辦理,按要求提供相關證明材料,一般七到十五天可以辦理完成。

以上兩個手續須按順序一次辦理,不可同時進行,出行前要預留足夠時間辦理。除了購買機票,出入臺灣完全不需要護照,我們在大陸出境和臺灣入境時都把護照一併拿在手裡,但都被兩邊的海關人員提醒,護照只有出國才用,入臺不需要。也不知道這是官方的標準口徑還是安檢員個人的溫馨提醒,不論怎樣,聽到這樣的提醒還是很暖心的。

3、換幣:抵達臺灣前可以不用兌換臺幣,或者兌換少量臺幣,抵達臺灣後可直接用銀聯卡取款。臺灣取款比較方便,銀行、7-11、全家便利店等都有取款機。可以辦一張華夏銀行借記卡,一個月有三次免手續費的取款機會。

【制定線路】

開始制定線路之前,對於臺灣的了解僅限於夜市、阿里山、日月潭這一類大眾景點,但我們偏生都不是愛逛景點的人。在查閱了大量攻略之後,我們才開始計劃出行線路。

臺灣的輪廓接近一個豎向的橢圓形,中部是山脈,四周是海岸、平原和谷地,一般來說從大陸出發可以從北部臺北或南部高雄進入,根據在臺時間長短,選擇單向或環島一週遊覽,臺灣西部以平原為主,高鐵貫穿南北,出行比較便捷;東部臨太平洋,海岸線風景美到震撼,出行以普通鐵路或公路為主,速度較慢但是可以更好的欣賞臺灣最美的山海相鄰的風景。

我們在臺灣有九天的時間,時間不算充裕也不算緊張,但我們還是選擇了從臺北進入,經過花蓮、墾丁、臺中(南投清境農場)回到臺北的環島一周的線路。交通除了我們最愛的小電摩和自行車之外,遠距離出行還先後嘗試了臺鐵、拼車、高鐵等交通工具。總體而言鐵路發車頻次較高、公路也不像大陸這般擁堵,還是比較方便的。

【旅途開始】

DAY 1——第一站,臺北

早上九點半從深圳起飛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已經是中午時分,提取行李後在出關前取了一些現金,過關時有專人引導,機場會根據航班抵達情況在高峰期增加關口數量,工作人員嚴肅卻有禮貌。

出關後我們在機場大堂的服務點領取了在臺灣自由行預定的隨身wifi和定製的悠遊卡,辦了一張遠傳電訊的電話卡,也在服務臺諮詢了「青壯卡」(臺灣為支持旅遊發展針對青年推出的旅行折扣卡),但被告知已停止辦理了。


一切準備就緒後,搭上了前往酒店的大巴。就這樣,帶著一份好奇和一絲疲憊,開始了我們的蜜月之行。

汽車發動的那一刻,我才有了一些臺灣就這樣觸手可及的感覺,熱帶的植被,在冬春之交依然盛放著綠意,窗外沒有豔陽高照,氣溫也比想像中的略低一些。城郊的田埂、路旁的小屋和屋頂用繁體字書寫的大幅廣告,臺灣一切都與大陸有著無盡的相似,卻又散發著道不明的不一樣的氣質,這是我眼裡的臺灣,模糊的臺灣。

大巴開進了臺北市區,老舊的建築與新式的玻璃幕牆交相輝映,101大廈在城市中心居高臨下。下車後步行了大概兩個路口,抵達了我們第一天入住的酒店——(美麗信花園酒店)。門童為我們推開大門,禮賓和前臺熱情的問好,看得出舉手投足一字一頓都經過了嚴格的培訓,但每個人演繹出來又各有不同,姿態是標準的,但熱情和溫度是每個人有內而發的,帶上了自己的氣質,標準的話語也顯得溫暖許多。

臺灣的酒店大都是3點開始辦理入住,我們到得稍早了一些,前臺給我們拿出了臺灣地圖和酒店自製的旅行攻略,詢問我們的需求,給我們出行的建議,把我們從攻略上收集的片段耐心的串聯起來,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比較清晰地臺北。

早在預定酒店的時候就要前臺幫忙一併預定了101大廈觀光層的晚餐,check in的時候前臺也按照記錄幫我們聯繫了餐廳,並做好了預約,賓至如歸大概就是這樣的體驗吧。

參考了前臺的指引和建議,入住放下行李後,我們確定了先去附近商圈吃一碗臺北特色——阿宗面線,然後坐捷運(地鐵)去101大廈看夜景、吃晚餐,最後去誠品24小時書店閒逛的首日行程。

阿宗面線有一家店離我們入住的酒店不遠,於是我們決定步行,沿途看看臺灣的街景。

臺北的街道大都不算太寬,甚至遠沒有長沙五一路、芙蓉路那般氣派,街道兩旁少有百米以上的高層建築,從外牆上斑駁的痕跡可以看出,大部分建築都有些年份了,與大陸直接拆除老舊建築的方式不同,這些建築被比較好的管理,儘管年代感十足,但並沒髒亂之感,也不影響臺北作為大都市的國際形象。

十五分鐘左右的步行感覺並不算太遠,這家臺北面線老店並沒有很大的門頭和店面。面線是用細面、肥腸和其他輔料大鍋燉煮的,點單後師傅用大勺從鍋裡連面帶碼舀上一勺盛在碗裡就可以上桌了。小勺舀一勺吹涼入口,面線熔熔的口感和大腸的嚼勁在嘴裡交織,感覺十分特別。對於吃慣了煮的半熟的長沙鹼面的我而言,這碗面線算不上驚豔,但吃完後渾身發熱,給我們帶來了冬季臺北的一絲溫暖。

吃完面線熱完身,我們乘坐捷運直奔下一個目的地——臺北101大樓。上一次登上一座城市的最高樓,是三年前巴黎的蒙帕納斯大廈。對我而言,在居高臨下的俯瞰一座城市,的確是各有各的不同,但我並不熱衷於此。除了城市的景觀、超快的電梯、巨大的阻尼器,臺北101帶給我最深印象的是在樓下指引我們排隊預約的小妹。手上拿著預約的紙條,用國語、閩南話、英語、日語、韓語為等候的旅客記錄信息、指引方位,甚至可以憑藉驚人的眼力,從黃皮膚黑眼睛的亞洲面孔裡面大致分別出中國、日本、韓國不同,然後用準確的語言與對方交流,著實讓我有些驚訝。

從101樓頂的景觀臺下來,我們在預定好的景觀層日料店悠閒地吃了在臺灣的第一餐正餐,味道中規中矩。飯後我們走出大樓,在臺北的毛毛細雨裡穿過街道,走向了不遠處的誠品書店。對於書店而言,誠品在華文地區有著絕對的影響力,而它的江湖地位不僅僅是依靠作為書店的選書、陳列、場景、文化,還在於創始人對閱讀者的深入研究,以及在此基礎上開發出的以書店為核心,延伸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商業形態。作為一對文藝青年,我們喜歡這裡的氣氛,作為一名地產從業者,我欣賞這裡的一切。

入夜,旅途的疲憊讓我們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坐下來看上一本書,我們在街邊攔下一臺計程車準備回酒店休息。正是這隨手一攔,讓我見識到不會當導遊的司機不是好吃貨是怎麼回事。與司機的閒聊中問道有沒有推薦的夜市準備明天去試試,結果司機的熱情和作為一個吃貨詳盡的介紹讓我們實在有點按捺不住,於是,一個掉頭司機把我們帶到了饒河夜市。

司機停車的時候告訴並指引我們,夜市入口左側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一家吃排骨湯的小店,是用中藥熬燉的排骨,味道濃鬱鮮美一定要試一試。夜市的正門口還有一家做胡椒餅的攤位,口感酥軟餡料紮實,一人買一個,吃一口餅喝一口湯,簡直一絕!

因為正好在農曆新年期間,饒河夜市的入口洋溢著新年的氛圍,我們買了兩個胡椒餅,坐到排骨湯小店裡面點了一碗湯,一口餅一口湯,的確像司機說得那樣。這個電視和攻略裡不常出現的夜市和美食,或許就是最真實的臺灣味道。

車水馬龍的臺北,現代化的大都市,我們就這樣走走停停,隨性而來,任性而往,見識了他的本來面目。

臺北是精彩而且人情味十足臺北,那下一站呢?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行記-臺灣】行到尾聲,即是歸途
    【文心-行記】我去的,不是新聞裡的臺灣【行記-臺北】臺北一夜,隨性而來,任性而往【行記-臺灣】太平洋的風,帶我走【行記-臺灣】最美的海岸,最好的時光,和你  Day 7  墾丁到南投清境農場從卡樂麗芙的海濤聲中醒來,店主已經將早餐放到門口,端上餐盤,到陽臺上坐下,沐浴著清晨海濱的氣息,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來開啟新的一天嗎
  • 【行記-臺灣】太平洋的風,帶我走
    關於臺灣的行記,此前已經寫過兩篇,前面寫到了臺灣的人情和旅途中到臺北的第一夜,這一篇接著寫往後的旅程和故事。
  • 一夜臺北·一頁臺北 話題·書房
    臺北的夜,是西門町路口林青霞的一瞬回眸;是士林夜市熱氣騰騰的一碗宵夜;是101大廈日夜不息的一片燈火;是敦南誠品書店的一簇點點輝光……這一夜的臺北,你想要怎樣翻開?它是書店,但其實卻又早已不再是書店,而成為臺北文化地圖上的一個地標,一枚記號。「誠品」之於文化臺北,就仿如艾菲爾塔之於巴黎,它們都帶著城市走往想像和期待的方向。——南方朔
  • 電影《一頁臺北》:一夜臺北
    臺北是一座中華傳統文化現代文明碰撞的城市,初聽《一頁臺北》這個名字,以為它會把臺北演繹成一本書,可以看到一部分臺北,用文藝範聊一個苦逼愛情故事,看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其實是講述發生在臺北一個夜晚的歡樂愛情故事。
  • 一頁臺北 一夜臺北
    想深入地了解臺北,坐著旅行社的大客車是不行的。看展示好的風景,到指定的地方歇腳。匆匆集合,忙碌輾轉,只為去到各處景點看一下,拍張「到此一遊」。這樣算是真的來過嗎?它曾是我最想停留的地方,也曾是我最想逃離的所在。我愛它的豐富多元,也愛它的無所不能;我恨它的寂寞疏離,卻也愛它的自由空曠。如果以臺北比喻「愛情」,那個他,肯定是我靈魂的伴侶,又同時是我生活的難題。
  • 中國臺北瘋狂一夜
    男籃亞洲杯迎來第二個比賽日,中國男籃故與日本男籃比賽延期,但是中國臺北和馬來西亞的比賽如期舉行,也是這場比賽出現了本屆亞洲杯最大的「慘案」,中國臺北狂勝馬來西亞104分,從頭到尾沒有留一點餘地。中國臺北隊有效力於CBA的陳盈俊和周儀翔,實力明顯高出一個檔次,第一節以27-18領先結束。次節,中國臺北男籃外線頻頻開花,而馬來西亞卻遲遲沒有表現,而且失誤不斷,分差也因此拉大,單節領先23分,半場以64-32結束,比賽可以說已沒有懸念。
  • 跟著電影《一頁臺北》,體驗地道的臺北生活
    電影開場的畫面,是一幅臺北畫卷,第一張就是101。101大樓就像是臺北的心臟,無論從哪裡看,它都堅定地伴著臺北的清晨和夜晚。從5樓直達89樓的室內觀景臺只需37秒,在那裡可以俯瞰整個臺北。《一頁臺北》中混亂的一夜應該是從師大夜市開始,阿凱要去巴黎的前夕想和好朋友高高大吃一頓,偶然碰見了Susie。影片特別運用了一段各種小吃的特寫鏡頭,熱氣騰騰。
  • 臺北啊臺北
    我對我自己說「臺灣太大我就走遍我在的臺北吧!」——「嗯,怎麼走?」——「坐車啊!」「不是,我的意思是,從哪裡開始走啊?」。。。。。。嗯。這是個大問題。從哪裡開始。臺北好玩是好玩,但是臺北那麼多地方!這可讓我這個選擇困難的人怎麼辦!雖然走遍臺北的決定已經定下,但是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卻不知道從哪兒繼續。我算一算:士林官邸、故宮博物館、中正紀念堂、永康街、101、市立美術館。哇,好想一口氣全部都走一遍!好想大聲說:「我全部都要一起去!」
  • 臺北臺北
    臺北市區Day 1 下午到達,前往西門町商圈、紅樓Day 2 松山文創園→敦化南路誠品書店→幾米月亮公車→臺北101觀光塔→通化夜市Day 3 臺北故宮→寧夏夜市(對不起還在吃)臺北漫步旅店 我們住在臺北最熱鬧的西門町地區,有多人宿舍和雙人房可選。
  • 文藝女青年的一夜臺北
    在 旅 行 的 路 上 / 有 些 事 我 們 慢 慢 講有 個 熱 情 的 地 方 / 名 字 叫 臺 灣我 們 將 腳 步 放 慢 / 聊 著 天 在 路 上你 行 李 裝 滿 / 遠 赴 他 鄉 的 夢 想2015年的第一天,出發去臺北。2013年去過一次臺灣,去了臺北、臺中和臺東,給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臺灣是一個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
  • 【一一】遊臺灣:那一夜,我迷失在臺北圓山
    臺北的夜晚是迷人的。四處綻放的華燈,裝點著這個國際大都市的迷離夜景。我們下榻的臺北新凱飯店,離高架橋僅一步之遙,沿著高架橋下面的街道走,我估摸著可以到達士林、圓山大飯店那一帶。這是我憑著白天看過的地圖,初步得出的判斷。對於方位的辨別,我自信勝人一籌。
  • 臺北 | 一離開臺北,卻又想念臺北
    臺北的計程車很多,基本上路上攔就能攔得到,打電話或者便利店叫反而需要等一會兒。Googlemap上搜路線的話,還會推薦uber的行程放是給你,也有顯示預計價格,我在臺北打車最貴的也在400臺幣以內,人民幣不會超過一百塊,裡程計價和上海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臺北比較小,地方都很近,所以價格基本上都在40rmb左右。
  • 【下站去哪】臺北!臺北!
    兩個半小時之後即將到達臺北。環了多半個臺灣島,還沒有走進繁華的臺北。電影裡的臺北總是渾身上下寫滿了文藝和古樸,用它作為旅行的最後一站,一定會回味無窮。金寶山上的筠園1950、1960年代的臺北,充斥著壓抑和敗寇的鬱鬱寡歡。
  • 有錢就是任性!臺北一鬧區豪宅7年來整棟無住戶
    中新網8月15日電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北市信義區世貿對面,松勤路一棟歐式古典豪宅2011年完工後,7年來不公開、不開價,不找代銷或中介銷售,整棟大樓沒有住戶,可是保養維護得相當不錯。業者表示,蓋好了不賣也不住,繳稅再多也不怕,只能說「有錢就是任性」。
  • 遊記:再見,美麗臺北
    臺北五晚輾轉住過三家青旅,最驚喜的要數信星,位置、環境、氛圍、服務、早餐都滿分。還有很多地方沒去,就到了要分別的時刻。有了前幾天的經驗,出門都感覺輕車熟路,認真規劃好行程,生怕錯過寶貴的每一秒鐘。正門外的廣場上能看到完整的101大樓,跨年煙火倒計時呆在這裡看應該也不錯咯松山文化創意園區離國父紀念館很近,只想去拍拍照,卻被幾個大學在辦的畢業展吸引,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的《漂流星球》、玄奘大學的《spotlight》、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印物實驗所》都非常有趣,同學們會熱情的介紹他們的作品,有許多小遊戲可以參與其中,集齊印章還可以抽獎或兌換小禮物
  • 誠品敦南最後一夜:5萬人向90年代臺北告別
    從此,臺北的夜裡多了一處光亮不熄的精神庇護所。在這盞燈亮起的十年前,第一家誠品在臺北的仁愛路誕生。嬰兒期的誠品是主打人文藝術與設計方面的專業書籍,其中包括大量外文書籍。在現在看來,是很「任性」的。01 誠品曾帶來了一場書店革命臺北是有著深厚書店文化的城市。從前的牯嶺街,不只誕生出一部楊德昌的經典華語電影,也開滿了一整條街的書店。那時的臺北還是一派古早風貌,倉皇而閒適的日子困窘卻也充實。你總可以在這條街上偶然遇見陳映真,或者李敖,或者其它鼎鼎大名的文人。
  • 臺北漫步回憶——音樂篇
    2015在臺北的那幾天,除了看了陳昇的演唱會,還經過音像店,去了LIVEHOUSE,在書店咖啡館裡聽歌淘碟。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分享,給喜歡音樂的朋友。38度C唱片臺北市重慶南路二段90號臺北很多店裡、創意園內可以拿到近期演出展覽的宣傳冊,想看演出的不妨先留意下這類資訊。女巫店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
  • 臺北 臺北必去地點大安利,帶你玩轉臺北!
    從清淨優雅的陽明山,到繁華喧鬧的西門町;從底蘊深厚的臺北故宮,到平民百姓的夜市小吃;從熱情好客的原住民,到彬彬有禮的紳士做派,臺北的每一個轉角,都有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喜在等著你。西門町從1930年代開始成為臺北著名的電影街,目前這裡還有20家以上的電影院,在臺北要看首輪電影,西門町幾乎都找得著。
  • 臺北女孩:臺北未曾中年
    沒錯,在臺北,三十歲還是青春年少,三十五歲的人也難以勇於承認自己中年人──三十五歲,能在職場被叫姊,聽小朋友叫你阿姨時眉毛還是忍不住抽動。所以,有一個亙古的難題。我們北京公司,想不透為何臺北公司的男生年近四十了、看起來仍像大學生;我們臺北公司,則想不通為何北京公司的男生──什麼,他才三十歲?!我以為他四十多呢!
  • 臺北,不止臺北
    這樣看起來,真理大學還真是有點穿越的樣子。 來參觀的時候正巧碰到了207博物館的特展,叫《送禮人生》。講述了臺灣之前禮尚往來的故事。總的來說用餐體驗很讓人滿意,服務也很熱情周到,感覺10%的服務費可沒白加~主要,環境相當好呀,絕壁裝逼好去處,這種大餐絕對刷爆朋友圈好嘛!Tips:少帥禪園的餐飲最好提前預定哦,還可以搭乘景點的接駁車。預約電話:+886-2-28935336微信號:MarshalZenGarden3.海芋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