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不止臺北

2021-02-08 右岸旅行YouAndTravel


總覺得和臺灣很有緣,第一次去臺灣的時候在臺灣大學的表演系,偶然見到了這張海報,蔣勳的《少年臺灣》。我很喜歡臺灣,大概源自於一些話劇,當年算了下時間,覺得沒有機會去看這場戲。沒想到在第二年的上海有《少年臺灣》的公演。毫不吝嗇地買了票,沒有失望。


臺北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街頭巷尾的生活氣息與文藝的氛圍是我喜歡這裡的理由,總有人跟我說臺灣沒有內地的好山好水,但是臺灣啊,畢竟是個海島,綿長的海岸線讓這座島嶼,充滿魅力與生機。

老梅綠石槽的自然風光在其他地方甚是少見。

南雅奇巖在臺灣東北角,靠近鼻頭的地方,風浪很大,但依舊是美。

北投的文化氛圍讓人想起幾十年前這裡的模樣,懷舊也好,復古也罷,或者是對歷史的尊重,我一直覺得,臺北街頭的建築充滿著故事情節。

還有從牆角鑽出的三角梅,成為了藍色天空的最佳點綴。

現在的臺灣,或許已稱不上是少年。節奏有點慢,生活有些自在,當年少年時的意氣奮發而今都漸漸慢了下來。人們說話的聲音都軟軟糯糯,你一句謝謝,我一句不會,相視一笑。沒有急匆匆的人群,有的只是屬於臺灣的慢生活。

嘿,今天周末,一起去兜個風好嗎?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臺灣,依舊從桃園機場入境,覺得很熟悉的地方,卻又增加了活力。桃園機場與臺北新開通了捷運,這著實讓我高興不已,從桃園到臺北更加方便了,短短兩年間變化也是不小。

一出機場看到這倆郵筒竟笑出了聲。那年的颱風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兩個被吹歪的郵筒竟莫名走紅,一邊歪著脖子一邊展示著一種樂觀與喜感。而今這兩郵筒竟然出現在了機場,從此走上了一條網紅的「康莊大道」。

正常模式下的郵筒,是長這樣的。


到了機場的第一件事當然是要辦理手機卡。雖然我知道很多人出國選擇租賃wifi,但這次來到臺灣,個人覺得辦理一張臺灣的手機卡才是正確的決定,原因是:對於入境旅客而言,辦一張上網卡真的十分方便又超值,這個決定,完美展開了我來臺灣的這趟旅行。

辦卡很容易啊,那就來詳細講講在桃園機場辦臺灣電話卡的攻略吧。從桃園機場二號航站樓出口左轉,再左轉,看到紅色顯眼招牌時,就是遠傳電信辦理櫃檯。在來臺灣之前,我上網搜尋了關於臺灣的電信卡,遠傳在連網速度實際測試為速度最快的電信公司,在機場給遊客買的上網套餐,是不限速的無限上網,所以,這次我決定改變一下上網方式,加上朋友的推薦,讓我果斷的直接選擇了遠傳。

遠傳電信的覆蓋率和品質我用下來感覺還不錯,SIM卡插進手機就可以用啦,比起租WIFI,少了租還手續和設備沒電的煩惱。

遠傳電信有各類套餐可以選購,這次櫃檯小哥給我推薦的是4G旅客上網卡,內容主要是:450元/7天的無線上網(不限網速),還贈送100元的語音通話,我也同時看了一下旁邊的兩家電信業者的價格,遠傳電信的7天上網與其他兩家業者相比,還便宜了NT$50元,對於來臺遊玩7天的旅客,差不多等同於一天無上限上網只需50新臺幣,而且,連網速度快又穩,這次臺灣之旅我朋友圈上的照片都是現拍現發的~

另外,櫃檯小哥透露,現在遠傳電信現在還可以在線先預約買卡,現在取卡時享有現金優惠NT$50元活動,可以享用這種上網質量又同時有優惠的價格,實在太划算了,下次來臺灣時,我會在線預約來享用這個折扣。

在臺灣購買上網卡是需要實名登記的,於是我將大通證、臺灣出入境許可證交給窗口,並讓你籤一份上網卡申請書,窗口裡的工作人員會幫你開好卡,幫你把新卡放進手機,設置好再給你,服務一條龍,申辦程序簡潔又快速。若有雙卡手機的,開漫遊和插入遠傳上網卡,還能雙待機噢~


我發現遠傳提供一個非常貼心的服務,若不是雙待機的手機,服務人員拆下你原本的SIM 卡後,會給你一個小袋子放入你原本的SIM 卡,雖然不是很昂貴的東西,但遠傳連這個小細節也注意到,服務很周到。

選擇遠傳電話卡不僅僅是資費便宜,在臺灣的這幾天,因為用手機導航導致電量不足,我到遠傳門市詢問後得知,他們可以幫遊客提供免費充電的服務,對於我這樣出遊時間不確定的人來說真的很方便。

一直覺得自己對臺灣很熟悉,卻從來沒去過淡水,於是此行的第一站便是前往淡水。

出了機場,在酒店辦好入住,我決定先去淡水。我對淡水最初的認知來自於《淡水小鎮》,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這部話劇,但果陀劇場的這部話劇確實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甚至讓我顛覆了對死亡的看法。故事發生在60年代的淡水,小鎮裡鄰裡之間的故事。

故事就發生在當年的淡水小鎮,大概就是如今的老街吧。穿插著親情、愛情,再擴展到對家的愛,對國的愛,以及鄰裡之間那些微妙的情緒。當故事最終以靈魂呈現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去年爆紅的《Remember me》,真正的死亡在於被人遺忘。《淡水小鎮》裡這些小小的故事其實就是當年整個臺灣的縮影啊。

而今,當我再走過老街的時候,這裡的每一棟小屋子,仿佛都是故事裡,茉莉的家。

光是淡水捷運站就已經是老街的味道了。 

從捷運淡水站出來沿著淡水的主街走,很容易就能找到馬偕街。這座教堂算是馬偕街的地標,紅色的外牆格外顯眼,平時理應能入內參觀,但是可惜我去的時候教堂內正在做禮拜,所以禁止了遊客參觀,只能作罷。

老街雖老,但總有些新潮與驚喜的,比如說這家看起來相當二次元的店鋪,其實是一家鞋店,很意外吧~

走著走著,就能看見紅毛城,曾經的英領館,如今褪去浮華,安安靜靜地矗立在半山腰,下午5點的去的時候被告知可以免費入場。光線好的時候,看起來真是有點穿越。

從紅毛城的後門出來,沿著山路走,就能找到真理大學。如果大家對真理大學不夠了解的話不如看一部周杰倫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這部電影的取景地就在真理大學。


自從周杰倫在這裡拍電影之後,這所大學仿佛就成了網紅學校,隔壁是淡江中學,也就是周董的母校。但是淡江中學平日不對遊客開放,所以大部分的粉絲都會來真理大學打卡。

這樣看起來,真理大學還真是有點穿越的樣子。 

都到了淡水,除了淡水老街之外,必要打卡的還是漁人碼頭。這世界上有很多個漁人碼頭,但總覺得淡水這個是最接地氣的了。曾經的小漁村演變而來,最終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遠處的情人橋在夜幕中格外好看,變化著色彩,身邊有不少情侶,單身狗顯得特受傷。跟著人群緩緩走向車站,在街頭買了幾串花枝,大概真的是餓了,覺得格外好吃……




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喜歡探索一下未知的人,臺北周邊有不少有趣的地方可以溜達溜達,就拿新北來說好了。據說新北市以前叫「臺北縣」,因為人口增加行政單位改成了「市」,所以叫新北市,寓意為「新臺北」。雖然新北的交通不如臺北來的方便,但是遊客不多而且自然風光也是相當棒的,覺得臺北人民還是相當幸福的,坐車1個小時左右就能到達各種海邊,最北部的富貴角和東北部的鼻頭角都是相當好看的地方。

 

1.富貴角燈塔

從淡水搭乘「臺灣好行」或者巴士就能達到富貴角燈塔站,這個巴士站一看就是很鄉村的樣子。說實在,出了臺北,交通就不是那麼方便了,有條件或者組團來的朋友更適合包車,我是比較喜歡在臺灣坐公交的,因為沿途的鄉村風光更深的我心。

從車站下來到燈塔大約要走十幾分鐘,天熱的時候是真的有點曬,但是步道邊鬱鬱蔥蔥再加上蔚藍的太平洋,沒有什麼人,格外清靜。

眼前的就是富貴角燈塔啦,可以登塔遠眺,不過我是覺得燈塔下面更加好看一些。

 

2.老梅綠石槽

從富貴角燈塔沿著步道走五分鐘就能看到老梅綠石槽區域,海岸邊一整片綠色遠看並看不出什麼,石槽這裡有漲潮和落潮的時間,拍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另外也要注意時間,最好的拍攝時間應該是日落的時候。

眾所皆知臺灣島是一個太平洋板塊活動相當旺盛的地方,因此造成許多地形特殊的景觀,斷崖和落石是非常的多的,很多石頭都是地質變遷後留下來的那種,再加上這裡的藻類和苔蘚,於是就形成了現在這副景象。


老梅綠石槽的拍法還挺多,到底如何取景才好看就見仁見智了。不過有一點不要踩到綠苔上拍照,一來這裡特別滑,二來這會破壞綠槽的完整性,儘量留在沙灘上拍照比較好。

另外要提一句的是這裡的風浪特別大,離近了怕毀了相機,所以揣著長焦的朋友比較有優勢吧。

可惜大中午的光線太硬,又曬又熱,附近的餐飲店僅有一家,價格小貴還收10%的服務費,味道倒是還不錯。

有海浪有巖石是一個練習慢門的好地方,時間充裕的朋友不妨帶著濾鏡來慢慢拍,不過就我拍了1個多小時已經曬傷咯。

留下一個和老梅綠槽的合影,溜之大吉。PS:「臺灣好行」的這條路線還能到野柳,要是有時間去女王頭的話也可以去玩玩。


3.鼻頭

鼻頭角位於臺灣的東北角,介於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距離瑞芳、九份、金瓜石,福隆都不遠,公共運輸可以選擇「臺灣好行」的黃金福隆線。因其巖岸旁一塊突出的珊瑚礁巖,外型看起來像蹲坐的貓而得名。這裡有一塊突出於海邊的高高懸崖,視野遼闊,登上崖頂,既可俯瞰崖下海岸邊的海蝕景致,更可遠眺茫茫蔚藍大海,是看海觀石的好去處

鮮紅的橡膠跑道和瓦片屋頂的教室外就是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鼻頭國小恐怕是我見過風景最好的學校了。校內還有圈養的牛羊,特別羨慕這邊的小孩,可以在這麼漂亮的地方讀書,朋友開玩笑說如果他在這兒讀書,肯定要一直留級留班不願走~

鼻頭國小是步道的起點,一個小學坐落在這個地理位置還是相當神奇的~每天吹著海風來上課。我去的時候小學正在放假,但還是可以進學校去參觀。請看這個建築,這可是真正意義上面朝太平洋的廁所。這裡的小學生們真的很幸福,因為他們就連上廁所,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4.福隆與舊草嶺

福隆車站,聽名字就很臺灣,這裡真的是我最喜歡的車站之一了。熱鬧的市井生活,熙熙攘攘的人群,從福隆火車站至隧道口,多有自行車出租店,租自行車的人絡繹不絕~

從福隆車站下車,大多數人都會租借自行車,騎行到舊草嶺隧道開啟一段短途旅程,但是不會騎車的我,就只能隨便晃一圈了~說起這個隧道,它可是當時臺灣最長的隧道,工程艱鉅浩大且對北宜交通開發史佔有重要地位。隧道南、北兩端出口形式雄偉,福隆端立有「制天險」,石城端立有「國雲飛處」兩道門額,雖歷經歲月風霜,燻黑石額仍然看得出當年蒼勁筆跡,甚具歷史意義。

舊草嶺隧道建於公元1921到1923年,也就是日據時代的產物,位於宜蘭縣福隆車站至石城車站間,閩南語民謠的《丟丟銅》裡的隧道指的就是這一條。自從1986年新草嶺隧道開通後,舊草嶺隧道也就逐漸廢棄了,後來被整修後提供給民眾做單車與徒步之休閒使用。


5.沙雕節與海洋溫泉

都到了福隆怎麼能不來海邊呢?說實在臺北人民太幸福,坐火車1小時就能直面太平洋。去福隆不單單可以坐火車到達,有人想看沿海風景的話也可以坐「臺灣好行」走山路過來,還途徑九份喲。

從福隆車站步行五分鐘就可到達福容大飯店,住在這裡也是因為離福隆沙灘特別近。從酒店側門出來就是沙灘了,看沙灘上一座座像金字塔一般仿佛有什麼不得了的節慶。

走近了才發現原來是一座座精美的沙雕。眼下正是福隆國際沙雕節,全球13個國家的選手在這裡參加國際沙雕大賽。據說今年沙雕節的主題是「航海」,所以入口處就是「金沙奇航」的招牌。

第一個迎接我們的沙雕被稱為賞鯨船,不難看出藍鯨的造型惟妙惟肖,更有趣的是今年的沙雕加入了很多互動的元素,比如這艘船就可以站上去拍照喲。

今年有一部分貼合兒童的內容,海底小縱隊就是典型代表啦。小朋友都很喜歡的樣子,簡直就是萌萌噠~

再來看這個,這個就很酷了,據說是官方提倡反腐倡廉的沙雕作品,以雷神的形象出現,連表情都辣麼到位。

最後這座還在創作的沙雕是本次沙雕節中最大的一座,好像叫倒影城市。沙雕還沒全部完成,據說最底端是船的造型,遊客可以站在船頭看這座海市蜃樓般的城市。這座沙雕高達10米,需要7-8個沙雕藝術家共同完成。

這座沙雕的背面則是兩條交纏爭鬥的巨龍,是由內地的藝術家創作的呢。

最後附上沙雕藝術節的海報,大家如果在4.21-7.15去臺灣的話不妨去看看喲。

沙灘邊還有不少水上活動,在福容大飯店裡可以預定皮划艇的項目,兩人一船,由教練帶領著以保證安全。

這是我的教練,全程跟著我劃,就怕我這種初學者遇到麻煩,很是貼心。

只可惜天公不做美呀,又是打雷又是下雨,只能早早回酒店休息咯。

至於房間的這個造型,很是喜歡~

雖然是下雨天,室內也有不少兒童娛樂的項目,小朋友看起來都玩得很盡興呢~

安利一下餐廳的美味,早餐是自助式的不用說,晚餐有套餐可選,我選的是港式的那種,酒店住客用餐還有一定的折扣。

最喜歡的豆腐羹

以及超鮮美的海鮮湯!

福隆的夜,真是格外安靜,除了風聲雨聲打雷聲……



當風景不再是旅行唯一的目的,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融入當地。之前做了一期關於臺北的採訪,主持人問我對於文藝的理解。「文藝」的字面意思是文化藝術,但是和生活放在一起,應該就是那種慢節奏的舒適生活吧。

幾年前第一次來臺北的時候,和朋友在路上逛街聊天,隨口說了句:「總覺得臺北的房子都破破舊舊的」。此時邊上的一個大伯就笑著跟我說:「小姐啊,你別覺得我們的房子破啊,你看那棟小屋子的頂樓,那就是蔡琴的家啊。」而後,這個梗每每被我提及都是帶著歡喜的心情,臺北的街頭,何止是文藝能概括的。臺北總有那麼一些街道讓人流連忘返,它們保留了城市的靈氣,特別適宜率性的步行。

 

1.四四南村與康青龍

說到四四南村,首先得先科普下眷村。眷村在臺灣通常是指1949年起至1960年代, 為了安排國民黨軍及其眷屬所興建的房舍。不過,有部分人廣義認定眷村也包含榮民與眷屬自行興建的大範圍違建。四四南村,就是臺北101下的眷村。

我去的時候恰巧碰到四四南村在整修,於是眷村建築都被嚴嚴實實給包了起來,能看到的房屋並不多,所以遊客也不多,找幾個小店逛一下倒是不錯。

四四南村的紀念品商店保留了當年的樣子,散發著一股濃濃的古早味。

店裡還原了一部分眷村的生活場景,很有意思,可惜東西的價格有點小貴,買回去當伴手禮還是不錯的。另外四四南村離臺北101大廈很近,步行過去約莫也就10來分鐘,所以可以一起打卡。

另外一處我最喜歡的地方大概就是康青龍生活區。所謂康青龍就是永康街-青龍街-龍泉街的總稱,由永康街和青田街為主構成的這片街區由於臨近淡江大學、師範大學、文化大學等高等學府,曾經和如今的居民有不少是學校的教授和老師,使得整個街區充滿了人文氣質。這裡大約是體驗臺北巷弄之美的最好選擇,沒有高樓,也沒有大馬路的分割,保存良好的老屋裡,一間間各有特色的店面靜靜經營著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這樣文藝的老街裡還隱藏著很多二手書店。書店在臺北有著別樣的意境,大到誠品書店,小到「康青龍」的二手書店,都有著一種書店特有的情懷。臺北真的太適合文青了,就這樣逛一整天應該都逛不夠吧。

青田七六就是在青田街上的一座庭院,帶有日據時代特有的建築風情,無論外觀庭院造型以及內飾都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歷史,而今這裡雖然變成了茶室,卻依然迴蕩著歷史的聲音。

這家二手書店我在好多雜誌上都看到過,沒想到就在永康街上見到了~

說到茶室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茶室就是紫藤廬了。80年的建築物,因屋前有3棵老紫藤而得名。在日式廂房中,蛋黃色的燈光透過垂吊的兩盞紙燈徐徐散下,隔了一層紙燈罩,光變得輕輕柔柔,坐在榻榻米上,人也格外的祥和。我想這大概就是日式廂房的魅力了。那就在茶香中,度過這個下午吧。


2.文化傳承與創意園

我不知道多少人對臺灣的文創有了解。我是特別喜歡的臺灣的文創園區的,前後三次的臺灣之行都涉足了文創。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花蓮糖廠大概就是臺北的松山創意園了。

松山創意園的前身為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而今被重新規劃成了一個結合藝文、文創和設計的創意園區,除了用作展出和表演活動外,更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合作設置臺灣設計館,現在又有誠品松山,把文創產業和人們的生活相結合在一起,成為了大家的逛街好去處。

由於松山創意園是一個現代感與古早味相結合的產物,所以在門口還見到了不少大牌的走秀活動,我去的那天正好周末,有幸圍觀到了Dior的活動哈。

當然誠品松山內還有不少美食不可錯過,都是臺灣當地的味道喲~

臺灣的文化創意不僅停留在文創園區,即使在購物中心也少不了不少好玩的東西,在遠企購物中心找到了這家聞名遐邇的傑作陶藝(Excellence Collection)公司。

如果說有一種鳥可以代表臺灣,那就是臺灣藍鵲吧。這可是一隻全用陶瓷做的藍鵲喲。說起這隻鳥,它的來頭可不小,它是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上,馬英九致贈內地的紀念品,可以說在兩岸關係中傑作陶藝的臺灣藍鵲扮演了歷史的見證鳥。

其實不僅僅是臺灣藍鵲,傑作陶藝還有其他很多優秀的作品被選為國賓贈禮。

如果有人參加過2010上海世博會的話應該對天燈系列的茶具不會陌生。當年臺灣館的禮物饋贈就是傑作陶瓷的天燈系列喲。天燈是最具臺灣的代表,它有祈福平安吉祥的含義。當年我在上海世博會的臺灣館排隊也買不到天燈杯,而買到天燈杯的人轉賣一盒高達1000RMB,當時覺得肉痛就沒下手,而我這次在店內看到竟然只要不到300元,果斷下手。如果想帶臺灣紀念品給親朋好友的話,天燈系列茶具絕對是不錯的隨身伴手禮!

有意思的是,有的產品有個二維碼,可以用手機掃一下,然後下載傑作陶藝的app。用這個app拍指定產品,就會有三維動畫出來。比如說杯子上有阿里山小火車的圖案,用這個app一照,小火車就會從畫面裡跑出來,這種創意還是挺新穎的吧。

再來說說我手上的這個訂書機,三個大字「釘小人」,據說這是和歷史博館合作的訂書機。當時就把我笑慘了,於是立馬買了兩份回來當伴手禮,給臺灣的文創產品跪了。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03號5樓(遠企購物中心)

另外在傑作陶藝的鶯歌總店是可以參與自己製作陶瓷的體驗課程的,記得預約哈。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中正一路379號

網址:www.excera.com.tw

 

3.迪化街與大稻埕

說到古早味與逛街,那就不得不提迪化街了。這裡大概是我逛到現在遊客最多的街了,而且是分不清遊客還是本地人的街。即使是當地人,也是喜歡來這裡逛街的呢。

迪化街是臺北最完整也最具意義的老街,街上的建築有閩南、洋樓、現代主義、巴洛克式的特色,初建於1850年代,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臺北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

走在迪化街上,仿佛又經歷了一場穿越的老時光。周圍的建築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了,常見的有仿巴洛克式、南洋樓式還有閩南店鋪式。抬頭看著陽光穿過樹葉露出那一點點星芒,想著曾經這裡是多麼繁華。

迪化街建在百年前還只是曬穀場,在19世紀中期開港通商後逐漸成為中藥材、茶行、南北貨和布料的批發集散地。今天,迪化街進行了古蹟活化、老屋重生,許多文創店家也進駐了進來,於是又一副生機盎然的樣子。

迪化街老店屋深度十分狹長,前面為店鋪後頭是工廠、倉庫或家,呈現出早期聚集式街屋的獨特景觀。而今的老店屋雖然前頭還是店鋪,後頭則有可能就是咖啡店啦,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逛完小店之後發現店後的別有洞天。

走著走著,便到了迪化207博物館。名字來源於地址,這座博物館位於迪化街一段207號。如今被認養的這棟老屋成為了當地的網紅博物館。

來參觀的時候正巧碰到了207博物館的特展,叫《送禮人生》。講述了臺灣之前禮尚往來的故事。你看我站的這面鏡子,就是賀壽時送的禮。當然展館中還有結婚送禮、滿月送禮、還有喪禮。好禮一份,物到心意到,祝福你我好人生。生命各階段的禮你都能在這裡看到喲。

除了《送禮人生》的特展之外不得不提頂樓的觀景臺。迪化街的房屋大多低矮,所以207博物館的4樓已經妥妥能看到迪化街上店鋪的樣子了。

另提的是,3樓的咖啡廳雖然簡單,但是視野也很棒喲。

從高處更能看到迪化街上建築的多元化特點。

迪化207博物館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沿著迪化街往大稻埕碼頭走去,就能見到這座香火鼎盛的城隍廟了。真的是香火特別旺盛哦~虔誠的朋友請一定去拜訪一下啦。

歷史上,大稻埕是繼艋舺之後,臺北最繁華的地方,從清末到日據期間,大稻埕無論在經濟、社會或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臺的驚人發展及成長,不僅是商業活動頻繁的高消費區,也是人文薈萃之地。如今,大稻埕繁華的歲月雖已消逝,但卻為後人留下了不少昔日風光的見證。

到達碼頭邊的觀景棧道,正值日落的時間,又恰逢是周末,碼頭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吃個外賣還得等個半天,罷了罷了,我就在棧道上拍幾張照就好。

對面應該是新北市了吧。日落之後就顯得格外好看了。

在碼頭邊拍了日落離開,突然又見到了大稻埕碼頭的招牌。車來車往的樣子也甚是好看,仿佛,又穿越了百年的樣子……

 

4.逛街也有驚喜


逛街這種事,必然是女生最愛的環節。我特別喜歡在臺北逛街。街道兩邊的商家玲琅滿目,跟在百貨公司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當然,忠孝東路要不要走九遍,那就是你們自己的事了。

西門町小紅樓還是得去打卡的,畢竟顏值高,畢竟周圍的商場很多。

師大附近的商圈也是不可錯過的逛街點,反正我是特別喜歡羅斯福路的,聽路名都覺得很洋氣…

逛著逛著還經常能見到寵物店什麼的,去擼個貓也是極好的。

當然,逛街能逛到的驚喜還挺多,南京東路一段13巷裡有一家來臺必訪的網紅店——命理館龍之羽(Fortune-telling salon WING OF DRAGON)。在旅遊雜誌上也常見蹤影,結合東方易經文化講述一些心理學,不少網紅都來測測自己桃花運、工作運和財運喲~

一進門前臺小姐姐就很熱心地幫忙倒茶水,然而我只對邊上的各種顏色的水晶充滿了好奇。

比起命理館本身,我倒是被店裡這隻名叫恰姆的肥貓給深深吸引了~擼貓有癮,越陷越深……

館內那些花花綠綠的道具實在是看花了眼,但是覺得好好玩於是也湊了個熱鬧小小佔卜一下。話說……命裡缺土的意思是我今年都應該吃土了?佔卜大大說帶黃水晶能轉運喲!最後要說,店內很明亮舒適,但都有包廂,對於隱私還是保護得相當好喲。另外店裡有很多老師在排班,每個老師的專長不太一樣,可以按自己需要來選老師,老師都很友善的,超級親切呢。而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中山捷運站3號口出來步行5分鐘就到啦。



北投舊時光


北投是我格外喜歡的地方,大概不僅僅是有溫泉。我對溫泉有一種執著的喜愛,所以每次來臺灣都會去一下北投,北投的溫泉,怎麼說呢?硫磺泉特有的臭雞蛋味道,找一個棒棒的溫泉旅館,泡一泡溫泉,沏一壺好茶,再來一本書,大概就是北投最好的時光。


 1.木質溫度

我很喜歡木質的建築,總覺得木頭是最有溫度的建材,或許它需要更多的人工來維護,或許經不起風吹雨打,或許顯得太過於低調。然而就是這樣經由人的痕跡,才讓北投的建築們顯得格外有人情味。

最愛的當屬北投圖書館,這座全木質結構的圖書館被評為世界最美20大圖書館之一。雖然遊客絡繹不絕,但是依然保持著安靜的文化氛圍。

上次來的時候恰巧碰到圖書館閉館,於是這次又特地過來打卡。

圖書館內拍照需到服務臺申請,估摸著是怕打擾看書的人們。我相機有靜音快門,於是匆匆按了幾張就走了。全木質的結構,走路的時候地板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懷舊感隨即而來……

圖書館內最喜歡的落地窗樓梯,據說人多的時候樓梯上都坐滿了人呢。

圖書館的陽臺更是拍照的好去處,還好今天下雨,才不至於人滿為患。這個角度看來,像是一座藏匿在森林裡的圖書館呢。

在北投圖書館的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投溫泉博物館。這是一座兼顧北投歷史,並蓄了溫泉介紹的開放場所。順著木階梯下到地下一樓,是當年曾經是東亞最大的溫泉浴場。兩旁的小室、迴廊,展示介紹溫泉的文物與歷史。

這次去的時候溫泉博物館正在重新修整,不知道何時才能修好,只能把之前的照片拿出來看啦。

另外一棟知名老屋就是北投文物館了。位於北投溫泉區的半山上,又稱為臺灣民藝文化之家。北投文物館採用二層仿唐木造,日本庭園式的風格,算是日據時代的代表作了。

館內有文物館的相關歷史介紹以及有講解員講解,去北投泡溫泉的話就不要錯過這裡啦。


2.隱秘的少帥張學良故居

在北投有這樣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地方怎麼能忽略呢?少帥禪園(Marshal Zen Garden)是昔日臺北北投張學良的幽禁舊居,而如今的「少帥禪園」早已變身為陽明山上的著名景點。少帥禪園內有景觀溫泉餐廳,除了古色古香的百年日式建築,還有美味的佳餚、茶香飄飄的茶鋪和特色溫泉浴場等,活脫脫就是一個養生山莊!

從北投捷運站下來可以搭乘景點的接駁專車來到這裡。

入門之後的右側就能見到茶鋪,茶鋪的景觀極好,位於半山腰,茶室裡面一副西洋少女心的擺設真是深得人心。這隻兔子可以說是相當可愛了。這座茶鋪也是很有來頭的,當年可是張學良警衛隊的宿舍哦。

沿著景區的臺階往下走,就能看見張學良故居了。

張學良故居至今都保存著當年的擺設,斯人已去,但是那些英雄故事還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吧。

在張學良故居對面就是新建的湯屋,這裡不提供住宿,但是提供時計湯屋,湯屋分豪華和精緻兩種,而且都是私湯。湯屋門口的足湯是大家都可以泡的,這一點還是很貼心噠。

說重點!據說少帥禪園的餐點在La Liste全球千大美食、大眾點評、食美林均有獲獎。既然來了絕對要品嘗一下張學良的百歲養身食譜再走~

我和小夥伴各點了一份大帥套餐和一份少帥套餐,簡單說一下大帥套餐內容:「霸王豪宴蝦」,波士頓龍蝦和鳳梨醬汁的搭配新穎又絕配; 「大帥竹午魚」,魚肉外脆裡嫩,烹飪得恰到好處 。少帥套餐中的「少帥最愛蝦」也烤得相當入味;「隱食第一鮮」:是清蒸鮮魚,雖然看上去清淡但鮮味滿溢。

記得大帥套餐的價格是2500新臺幣另加10%的服務費。一頓盛宴吃1個半小時都沒有問題。總的來說用餐體驗很讓人滿意,服務也很熱情周到,感覺10%的服務費可沒白加~主要,環境相當好呀,絕壁裝逼好去處,這種大餐絕對刷爆朋友圈好嘛!

Tips:少帥禪園的餐飲最好提前預定哦,還可以搭乘景點的接駁車。

預約電話:+886-2-28935336

微信號:MarshalZenGarden


3.海芋的季節

海芋的花語是純潔、幸福、清秀、純淨的愛,如它潔白一樣。

每年的4月-6月,是海芋的季節,如果你恰巧在這個時候來到臺灣,那就不要錯過陽明山竹子湖的海芋花海了。話說在看到海芋之前,我一直都不知道原來海芋就是馬蹄蓮……

從北投去竹子湖可以坐巴士,當然最好還是能包車,我住的酒店提供酒店往返竹子湖的接駁車,去往竹子湖的山路上就能看到北投溫泉的源頭了,遠遠望去滿是硫磺和蒸汽,想來酒店裡溫泉都是從此而來的。

竹子湖周圍有不少賞花步道和大大小小的農場,這些農場都種植著海芋,臺灣人大多喜歡海芋,據說象徵著愛情的忠貞不渝。農場50基本是50新臺幣可以進去拍照,可以摘4支海芋帶回家。我想著反正也帶不走,就把海芋留那了。

來一個海芋的特寫,我還是很喜歡海芋的,造型簡潔大氣,純白無暇,果然是一副高冷的模樣。

竹子湖區域也不光光只有海芋,各種顏色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也算是很好看的了。

不過比起成片的海芋,好像還是弱了點。

至於那些步道啊什麼的,果然是裝文藝的好地方!


4.特別的農禪寺

水月道場,聽起來就很禪意的名字,就在北投大業路的法鼓山農禪寺。這裡原本是一片稻田,由東初老人初建於1975年。從奇巖捷運站步行10分鐘左右就能到,目前已經是個很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啦。

雖然天氣不好,但是抵擋不住那顆要拗造型的心吶。講真農禪寺的造型真是相當現代化了,遠看就像是個博物館,其實香火鼎盛,門口的停車場滿滿當當的。

據說每到七八月份的時候,水月道場的蓮花池蓮花盛開極其漂亮,也是一個賞花的網紅景點呢。

從這個角度看來又更像是一個圖書館的樣子,總之就是滿滿地文藝範了,我要不是趕時間大概可以在這裡拍個大半天呢。

最後來一張寺廟裡的稻田風光,遠處高樓林立,而我所在的地方就感覺是一片淨土般的存在。



高空對話


我覺得臺北不算是一個有高度的城市,我所說的高度指的是建築本身。臺北的民宅大多比較低矮,從摩登感上來說是比不過上海,但是,我卻很喜歡這種節奏感。高度,不是衡量城市幸福感的唯一標準。但是在臺北,有些「高度」還是很棒的體驗。


1.貓空纜車

貢獻一下貓空纜車的預約系統:http://web.trtc.com.tw/c/gondola/booking/

貓空纜車是臺北市文山區在2007年7月4日啟用的纜車系統。路線由臺北市立動物園西側至貓空地區,全長4.03公裡,設有4站。特點為臺北市首座觀光休憩纜車,及臺灣最長、首座具有大眾運輸性質的纜車。新的交通方式除了能讓旅客從高空俯瞰貓空茶園的景色,期待能保留貓空的純淨、完整的自然環境。最重要的是,貓空纜車真是Hello Kitty控的必去之地,所有的纜車都有Hello Kitty的塗裝,特別推薦水晶纜車哦,腳底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腳下的風景。

貓空纜車是在捷運動物園站下車哦,下車後步行或者騎Ubike都可以達到。

感受一下這個Hello Kitty的車廂,可以說是很萌很萌的了。另外儘量早點點去,也儘量避開周末,因為人真的很多~

搭上纜車就可以直達貓空茶園啦,貓空茶園除了各大茶坊之外風景也是極佳的,在茶園吃飯的同時不妨遠眺一下臺北,真的是不一樣的趕腳。

Tips:貓空纜車每周一關閉維修


2.臺北101

無論你是第一次來臺北還是第N次來臺北,101還是在我強烈推薦的範疇內。如果你有幸跟我一樣見過101的跨年煙火,你大概能明白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臺北101。那是地標,也是象徵。

眾所周知,臺北101的最佳拍攝點在象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和耐心去爬象山拍夜景的。那麼就不妨登頂一下101,感受一下夜臺北好了。

臺北101的觀光電梯曾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最快速電梯,從1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臺,只需39秒;從5樓到89樓的室內觀景臺,只需37秒。在電梯裡看著秒表的感覺可真是奇妙啊。89樓的室內觀景臺是俯瞰臺北的好地方,如果你來的早一些趕上日落的話,你就能見到整座城市慢慢亮燈的美妙畫面。

雖然90樓有室外的觀景臺,但是風有點大,其實拍照還是89樓的室內觀景臺比較方便呢。

室內觀景臺有一部是鏡面,這就意味著穿裙子的姑娘們可千萬別走過去……但是這裡是拍照的好地方,可惜我等了半天也沒等到空場。

Tips:去臺北101千萬別穿裙子!!


3.故宮博物院

沒來過故宮博物院就跟沒來過臺北是差不多的意思吧。上一次來故宮的時候太晚了,只拍了個夜景,這一次特地早一點來,觀賞幾件我「吃過的國寶」。

翠玉白菜自然不用我多介紹,這顆大白菜真是讓無數人為之魂牽夢繞,我是看不懂國寶的,我只能看懂這塊玉石雕琢得真的跟大白菜沒兩樣~

請仔細觀賞翠玉白菜上的這隻蚱蜢,簡直能活的感覺~

至於為什麼我說我吃過這些國寶,因為在故宮博物院邊上的故宮晶華飯店,你可以點國寶套餐,於是我就真的吃了一顆帶蝦米的白菜~

再來看看這塊著名的肉形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塊正兒八經的五花肉啊。

你再看看這塊五花肉,是不是就是長這樣的??

當然,故宮博物院的藏品那麼多,真要細細看來估計一天一夜也看不夠,像我這種走馬觀花的看兩個小時也差不多了吧……

為啥我特地要拍一個唐三彩,因為曾看一個紀錄片說為什麼很多唐三彩的馬嘴巴是張開的?因為這樣顯得性感……然後我想著,現在的女孩子拍照都說嘴巴放鬆微張顯得性感的淵源大概就是如此吧……

最後強烈建議大家下午4點左右的時候來觀賞,遊客會少很多。




在日益求快求大的現代化都市裡,永康街與青田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城市態度。關於這裡的討論似乎一直沒有停止過,有人稱這裡為美食街,擁有一幹知名餐廳,但這裡的意義顯然早就超越了吃吃喝喝的範疇。走在街頭,美食大概是最能讓人動容的存在了。目前這兩個街區與師大邊的龍泉街一起包裝為「康青龍生活區」。


1.康青龍的美食氛圍

就因為永康街的生活氛圍十分濃厚,所以在這裡,分分鐘就能找到臺灣的地道美味。上一次我來這裡吃了n家網紅店,這一次我又來到了這裡,感覺在臺北這種地方,不吃胖三斤像沒來過似的。

在街口就很容易找到度小月。源起1895年的「度小月「是先前漁民為了度過海上收成不佳的小月,就以賣擔仔麵為生而由來的老字號。來臺灣旅遊,度小月作為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臺灣品牌有什麼道理不來打卡呢!雖然上海也有分店,但是作為經典小吃我想還是臺北的口味更正宗。

店內裝潢更有百年老字號的氣息,吊燈像是魚簍的模樣,讓人感覺仿佛身處漁船上享用美食,能讓人聯想到百年前度小月的由來,一碗擔仔麵,支撐起了漁民的生計,也延續了度小月這個百年老品牌。

店裡不得不提這些布偶,不知道大家對臺灣的布偶戲有沒有了解。這座布偶的形象就是洪氏先祖本人了。

餐廳有兩層,一樓大門口有個灶臺,可以圍觀現場製作的肉燥,這肉燥雖然挺碎的,但是每一顆的口感都感覺很瓷實,不膩口,麵條口感爽滑,由這兩者組成的擔仔麵可謂是十分地道了。擔仔麵一碗才50臺幣,雖然量不多,但勝在精緻,一勺肉燥肥肉不多,香味濃烈,配以甜蝦頭熬成的高湯,成就了一碗風味獨特的擔仔麵,這就是度小月引以為傲一百多年的招牌料理。

擔仔麵點了小碗,看起來量不多,吃下去倒也不覺得少,一切仿佛都把握的剛剛好,在滿足於擔仔麵帶來的鮮美口感以外,還留了一部分的食慾給其他的小吃。於是就多點了幾樣別的嘗嘗,體會一下臺灣人「小」和「講究」的飲食文化。


2.牛肉麵愛好者

看完《舌尖上的中國》後才知道最會做牛肉麵的居然是臺灣同胞,想知道哪裡的牛肉麵最好吃,還得問當地的計程車師傅,位於臺北市建國北路二段72號的這家「洪師父牛肉麵」(Chef Hung Taiwanese Beef Noodles)是司機師傅強烈推薦的,據說曾獲得過多次「臺灣牛肉麵冠軍」。作為一個牛肉麵狂熱愛好者,我肯定要親自來嘗一嘗這地道的臺灣牛肉麵!畢竟,我曾經在臺南是凌晨5點半起床去吃牛肉湯的人。

店內布置很簡單,但看起來乾淨又衛生。後面的展示柜上擺放了零售的牛肉乾等特色小零食,整個廳堂明亮通透,給人一種正氣的感覺。

我點了一碗獲獎的清燉五花牛腩面,據服務員介紹牛肉麵的湯頭由大量牛大骨作基底,並加入了很多蔬果和中藥材配方慢熬48小時,一碗牛肉麵甚至做到了美味養生兩不誤。碗裡這個像涮肉一樣切長片的就是牛小排,牛小排用1000多度的火烤過,瞬間將油脂細化,呈現五分熟的粉玫瑰色。呈塊狀、能看見肉絲和筋膜交織的就是牛腩。筋肉分布均勻,不澀不柴,也很易咬。

據說這份川味的也是網紅款牛肉麵。

如果不能把好吃的牛肉麵打包帶回家,就買點牛肉乾等小特產給家人解解饞吧~

洪師父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二段72號


3.名於夜市

夜市,似乎是草根美食的搖籃,在臺灣有不少成名於夜市的品牌如今遍布在各大商場及捷運站,最具草根氣質的,當屬雞排了。

還沒去臺灣的時候就聽朋友推薦士林夜市的豪大大雞排(HOT-STAR Large Fried Chicken),來這裡買雞排的大多數都是旅遊的遊客,算得上是士林夜市的小吃地標了。豪大大雖然名於夜市,但是在內地也有相當的知名度了,只不過人家在內地叫「正豪大大雞排」。

追隨著雞排的美味,那麼來臺灣一定要嘗嘗地道的正宗豪大大雞排~別小瞧這家雞排店,其實是大有名氣的。排隊的時候真是難熬,光是聞著香味就讓人食指大動了。這還不是尖峰時間,就已經有相當多人排隊了,在來臺灣之前,我一直以為只有日本人才熱衷於排隊吃美食,原來臺灣也一樣。。。

看這雞排,真是實打實的大個子啊~

70臺幣一個招牌特大雞排,比我的臉還要大,炸出來就是一整塊,不用切,直接拿著上嘴啃。沒有添加亂七八糟的佐料,外酥裡嫩,一口咬下來還有雞汁溢出,雞排很入味,口感也很不錯。

最後分享一隻吃雞少女。據說這張圖是暴露我的本質沒錯了。


4.咖啡是用來續命的,奶茶也是

總是說咖啡是用來續命的,但是在臺北街頭,除了咖啡,能續命的還有奶茶。作為資深奶茶腦殘粉,一天沒有奶茶的日子都是過不下去的好嗎?

在臺北,差不多每個十字路口都有一家奶茶店,此時臺北的氣溫已經趨於夏天,路過 「迷客夏」(Milkshop)的時候果斷買了一杯珍珠紅茶拿鐵解解渴。

自家牧場生產的純鮮奶是迷客夏主打的飲品,不添加奶精,既能喝奶茶又能保持健康,簡直就是管不住嘴的我的福音~紅茶拿鐵中加上無色素的蜂蜜白珍珠,咬起來香甜Q彈,慢慢嚼嘴裡會漫開蜂蜜的味道。

「迷客夏」的招牌好霸氣,上面寫著:「為了你,我們養了一群牛!」據說現在大陸也能喝到迷客夏啦,只是人家叫「菓然式」。剛好今日持悠遊卡還有折扣喲,老闆你啥時候引進支付寶啊??


5.連蛋糕都是奶茶味的

喝過了地道的奶茶,要不要嘗試下不同尋常的奶茶蛋糕?逛西門町的時候特地找到這家做奶茶蛋糕的咖啡店,我雖然沒有探店的毛病,但是我愛吃啊~

1861caffe位於西門町的美國街上,乘坐檯北捷運到西門站再步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算是我在ins上挖掘到的一家網紅甜點店,店面隱匿於二樓,要仔細找才能找到~

店內空間不大,位置也不是很多,別看照片裡人不多,我剛點完餐落座,就已經座無虛席了。建議來之前提前定位~

店內布置了很多復古的裝飾品,在享用下午茶的同時,還能過一把拍照的癮~

表示特別喜歡這隻紅色的電話亭,特別上鏡好嗎!

約了兩位臺灣朋友一起玩,終於可以多點幾個菜了。主食是匈牙利雞肉義大利麵和韓式辣味太子蝦仁燉飯,韓式搭配明太子我也是第一次見,但吃了一口卻發現意外的合拍。匈牙利雞肉義大利麵是用匈牙利辣粉搭配奶油製作的,吃起來有點辣,但是會讓人上癮的美味。售價230元臺幣的花生麻薯煎餅是他們家的招牌甜品,美式煎餅上面放了一顆香草冰激凌和一圈奶油,分量還蠻大的,煎餅有三層,中間夾著臺式麻薯和花生粉,獨特的搭配卻碰撞出出人意料的美味。

仔細看一眼藍色飲料錢的花生麻薯煎餅,性價比真的不是一般的高。至於飲料,都是現做的,你可以在吧檯上看著服務員榨果汁哦。

這個一定要單獨推薦一下,是我人生中吃到的第一塊奶茶味的蛋糕卷。把奶茶的味道加進蛋糕裡,恐怕也只有臺灣的1861caffe會這麼做了吧~這麼少見的口味,一定要嘗試一下呀。

Tips:1.奶茶蛋糕做的時間比較久,所以需要提前到網上預約哦,送上網址:http://1861light.oddle.me

2. 1861caffe還有另一間分店在小巨蛋附近,可上官網查查,具體地址可查官網: http://www.1861caffe.com




老有人問去臺灣買什麼伴手禮,隨便羅列幾個我這次買的東西好了,大部分是好吃的,保健的以及文創類的小東西。


1.文創用品

在傑作陶藝淘到的陶瓷訂書機,特別喜歡「釘小人」和「一定賺」這兩款,腦洞真是大無邊了,就連小小的訂書機都做的這麼精緻文藝,不愧號稱為「臺灣工藝之店」,這訂書機我雖然捨不得用,但是真的好有創意好喜歡。


2.帶走的美味

牛軋糖鳳梨酥這種我就不說了,問了當地朋友牛軋糖和鳳梨酥哪個牌子比較好,當地人說其實他買這些都不看牌子,味道差別不算大,哪個便宜買哪個……但是他每逢過節吃的零食裡卻必有洪師父牛肉乾。在洪師父吃麵的時候特地帶了幾包,他家的牛肉乾是別的地方模仿不來的味道,據說選用了牛肩胛裡肌,用獨門秘方製作出不柴、不澀、不硬,軟嫩多汁又有嚼勁的口感,老少皆宜童叟無欺~


3.藥妝界的扛把子

如果要在臺灣購買藥妝和保健品,提得最多的就是屈臣氏和康是美。 有很多臺灣的面膜都是遊客購物名單中的第一名,受青睞程度絕不亞於日韓哦。屈臣氏和康是美都是購買藥妝的好地方,內地遊客應該都對屈臣氏更熟悉一點,不過無論哪家在價格上還是比較統一的。

除了購買面膜化妝品等藥妝之外,臺灣的保健品也是可圈可點的。逛屈臣氏的時候特意去看了保健專櫃,我說父母體檢後都有關節退化容易卡卡不舒服的症狀,櫃姐強烈推薦「維骨力(Viartril-S)」的補骨膠囊。向醫師諮詢了一下原來男性32歲、女性28歲以後,骨鈣每年以0.1—0.5%的速度減少,且關節磨損的速度也加快了!此時就易出現骨質疏鬆及關節疼痛的不適症。看來不只是爸媽,就連自己也到了需要補骨的年紀了。

買的時候正好有套裝活動價5480新臺幣。看評價說維骨力曾被評為臺灣OTC藥品第一名,對關節炎保健、抑制及消退關節退化很有療效。身邊的朋友是健身專業戶,連他都強烈向我推薦了維骨力應該是不錯會的了。

在屈臣氏買了盒維骨力還送了一個紅色的環保袋,朋友還說這個紅色的袋子跟我的衣服絕搭,比我的相機包好看多了……

逛康是美的時候也看到了維骨力,價格和屈臣氏差不多,去哪裡買都很OK啦

順便提一句,回程的時候公公婆婆也想我能帶兩盒維骨力,本來以為錯過藥妝店就買不到了,後來在桃園機場內的藥妝店裡發現也有維骨力~看來真的是很紅的保健品啦。而且機場內的價格是直接退稅後的價格,個人覺得買起來比外面方便一些,畢竟我很懶得辦退稅。

另外,在桃園機場都可以看到這個訂書機啊,真的是超級紅的訂書機了!!



交通easy,一張悠遊卡就夠了


1.捷運

算是臺北市內最主流的公共運輸,值得一提的是從桃園機場出發,可以乘坐去年剛開通的桃園機場→臺北的直通捷運,自從捷運開通後,從臺北市往返桃園機場非常方便,而且不用帶著大包小包去機場,在捷運站就可以辦理登機和行李託運。


2.計程車

臺北打車還是很好打的,就是有些道路是單行線,所以需要繞道,不用太介意。至於價格方面,在臺北市區打車,價格和上海差不多,只是遠一些的路,比如機場和市區附近的交通,稍微會貴一點。司機熱情好客,知道我是內陸來旅遊的,熱情地給我推薦哪裡好玩,哪裡好吃。目前幾次臺灣之行都還沒被司機宰客,可以說是相當靠譜了。


3.臺鐵

說起臺鐵,對臺灣有所了解的人首先都會想到臺鐵便當吧。現如今鐵路便當成為臺灣鐵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吃臺鐵便當已經成為許多大陸遊客遊臺灣必體驗的項目之一。乘坐台鐵,訂一份便當,選一個靠窗的位置靜下心來地觀賞沿途的風景,是最愜意不過的體驗了。


4.臺灣好行

這次我去到的很多地方都是乘坐檯灣好行的觀光巴士。好行巴士的分布線路很廣,不管要去哪個犄角旮旯都能給你送到~巴士有行李廂可以置放大件行李。   

關於臺灣好行巴士的信息網址在這裡:http://www.taiwandao.tw/jiaotong/haoxing/


5.U Bike(城市自行車)

在臺灣如果想騎U-Bike的話,你只需要辦一張悠遊卡和一個臺灣的手機號碼即可註冊使用。不過相信和我一樣不會騎自行車的人也是少數,否則都要像我一樣步行或者坐捷運巴士啦~

對了,以上所有的交通都用悠遊卡就能乘坐,貓空纜車也能用到悠遊卡~所以在臺北,買一張悠遊卡就能行走四方啦~



大通證與入臺證

去臺灣必須雙證齊全,首先要先辦理《大陸往來臺灣通行證》,也就是我們說的大通證,大通證如今都是卡式的,比起以前的本式要方便很多。在辦理大通證的同時記得辦理籤注。有了籤注和大通證,就可以在某寶上找代理辦理入臺證了,自由行臺灣入臺證是需要配額的,具體幾天可以辦出來你就只能問代理啦。



轉載自公眾號《西行手札》

由作者授權刊登



相關焦點

  • 西洋鏡丨臺北,不止臺北
    這裡大約是體驗臺北巷弄之美的最好選擇,沒有高樓,也沒有大馬路的分割,保存良好的老屋裡,一間間各有特色的店面靜靜經營著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這樣文藝的老街裡還隱藏著很多二手書店。書店在臺北有著別樣的意境,大到誠品書店,小到「康青龍」的二手書店,都有著一種書店特有的情懷。臺北真的太適合文青了,就這樣逛一整天應該都逛不夠吧。
  • 還沒去臺北,就想念臺北丨2019 臺北馬拉松
    其實,臺灣遠不止這些,好吃好玩的多了去啦!尤其到了十二月,還可以去臺北看雨跑馬啊!一旦報名成功,因個人原因取消報名,報名費概不退還且信息不得更改;6.因交通延阻/罷工/大風/大霧/航班取消延期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因素所導致的比賽取消不得退款;7. 2019臺北馬拉松報名滿員即止。
  • 還沒去臺北 就想念臺北丨2019 臺北馬拉松
    其實,臺灣遠不止這些,好吃好玩的多了去啦!尤其到了十二月,還可以去臺北看雨跑馬啊!一旦報名成功,因個人原因取消報名,報名費概不退還且信息不得更改;6.因交通延阻/罷工/大風/大霧/航班取消延期或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因素所導致的比賽取消不得退款;7. 2019臺北馬拉松報名滿員即止。
  • 電影《一頁臺北》:一夜臺北
    臺北是一座中華傳統文化現代文明碰撞的城市,初聽《一頁臺北》這個名字,以為它會把臺北演繹成一本書,可以看到一部分臺北,用文藝範聊一個苦逼愛情故事,看過這部電影才知道,其實是講述發生在臺北一個夜晚的歡樂愛情故事。
  • 臺北|臺北漫步指南
    閭丘露薇曾說,她是因為一條條小街巷而愛上臺北。在臺北,不需要沉重的行李和長槍短炮,只需要帶上隨意坐下喝杯咖啡的從容,和發現美的雙眼,在那些街道和巷弄裡感受臺北的生活底蘊。陳綺貞說,匆忙的腳步聲和行李箱的拖沓聲與這裡是不搭調的。匆匆地打卡拍照只會辜負了臺北的美,不要再在人潮擁擠的忠孝東路走九遍了,跟我一起重新發現臺北吧。
  • 臺北臺北
    一眼望去,臺北的悶騷和東京有幾分相像。但背地裡,它像極了剛搓好的麵團,敦實、柔軟,總帶點不符合大城市的親和與散漫。臺灣的書籍和文創產品等價格偏高,而飲食大約與內地二線城市相當。本篇將以吃喝為主、景點為輔,回顧我們從期末的折磨中出逃的五日四夜,為疫情下的長夜攬些暑氣。
  • 臺北啊臺北
    我對我自己說「臺灣太大我就走遍我在的臺北吧!」——「嗯,怎麼走?」——「坐車啊!」「不是,我的意思是,從哪裡開始走啊?」。。。。。。嗯。這是個大問題。從哪裡開始。臺北好玩是好玩,但是臺北那麼多地方!這可讓我這個選擇困難的人怎麼辦!雖然走遍臺北的決定已經定下,但是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卻不知道從哪兒繼續。我算一算:士林官邸、故宮博物館、中正紀念堂、永康街、101、市立美術館。哇,好想一口氣全部都走一遍!好想大聲說:「我全部都要一起去!」
  • 臺北 | 一離開臺北,卻又想念臺北
    臺北的計程車很多,基本上路上攔就能攔得到,打電話或者便利店叫反而需要等一會兒。Googlemap上搜路線的話,還會推薦uber的行程放是給你,也有顯示預計價格,我在臺北打車最貴的也在400臺幣以內,人民幣不會超過一百塊,裡程計價和上海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臺北比較小,地方都很近,所以價格基本上都在40rmb左右。
  • 28個愛上臺北的理由(牛肉麵是臺北官方宗教!?)
    8.牛肉麵是臺北官方的宗教臺北每年都會舉辦牛肉麵節,每家店都爭相搶第一名的寶座。如果你到臺北還不喜歡牛肉麵…那…算了…12.喜歡的話,你也可以變成囚犯、芭比娃娃,或讓小護士來為你服務其實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奇怪的主題餐廳。
  • 一頁臺北
    偶然翻看電影《第三十六個故事》後,便想起了早前去臺北的旅行。文藝的臺北,充滿人文風情,卻不僅止於外表的文藝。生活的臺北,擁有各種可能,卻絕非天馬行空的想像。每個城市都是一本書,而我只翻開了臺北的第一頁。
  • 遇見臺灣,從臺北開始,臺北不完全攻略指南
    我愛臺北。比回憶更兇猛的愛,大概是深入每一寸肌膚的舒適感。即便這裡真的沒有江直樹。6月初的時候,我又去臺北了。相較於前兩次的「路過」,這一次我預留了7天的時間在臺北。正如我要說的,出發前沒有做任何攻略,並且偷懶的為這段旅行定調——隨意閒逛。無法掩飾對臺北的喜愛。
  • 【阿亮說】臺北自由行,有用就行之玩在臺北
    答: 鬧中取靜的頁小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595巷20弄4號」,臺北捷運「大直站」1號出口出來走5分鐘就可到達,營業電話(02)25328003,建議最好電話提前預約一下。我覺得玩在臺北有幾點好處,一是做的比較專業,二是玩的比較划算!
  • 臺北 臺北必去地點大安利,帶你玩轉臺北!
    從清淨優雅的陽明山,到繁華喧鬧的西門町;從底蘊深厚的臺北故宮,到平民百姓的夜市小吃;從熱情好客的原住民,到彬彬有禮的紳士做派,臺北的每一個轉角,都有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喜在等著你。西門町從1930年代開始成為臺北著名的電影街,目前這裡還有20家以上的電影院,在臺北要看首輪電影,西門町幾乎都找得著。
  • 「一離開臺北,就想念臺北!」
    臺北給我的第一印象呢,建築有點像香港,但又沒有香港那麼繁華,滿大街機車卻又竟然有序,是隱隱有些失望的的。印象中的臺北很繁華啊,難道印象是假的嗎哈哈~到臺北後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先入住Airbnb上預訂的民宿啦。在臺北我住在忠孝敦化商圈,無論是購物還是交通都非常方便。也是在這裡,來臺灣的第一個驚喜發生了。
  • 臺北再發現
    此外,我還懷著些許的期待,打算在臺北老爸爸家中過了年便前往福建開展新的一頁。誰知道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滯留在臺北都兩個多月了。在臺北停留這麼長時間還是40多年來的第一次。因為沒有了民宿的牽絆,我的心情是放鬆的,可以無限期地在這兒過一段日子。
  • 臺北女孩:臺北未曾中年
    沒錯,在臺北,三十歲還是青春年少,三十五歲的人也難以勇於承認自己中年人──三十五歲,能在職場被叫姊,聽小朋友叫你阿姨時眉毛還是忍不住抽動。所以,有一個亙古的難題。我們北京公司,想不透為何臺北公司的男生年近四十了、看起來仍像大學生;我們臺北公司,則想不通為何北京公司的男生──什麼,他才三十歲?!我以為他四十多呢!
  • 一頁臺北 一夜臺北
    想深入地了解臺北,坐著旅行社的大客車是不行的。看展示好的風景,到指定的地方歇腳。匆匆集合,忙碌輾轉,只為去到各處景點看一下,拍張「到此一遊」。這樣算是真的來過嗎?它曾是我最想停留的地方,也曾是我最想逃離的所在。我愛它的豐富多元,也愛它的無所不能;我恨它的寂寞疏離,卻也愛它的自由空曠。如果以臺北比喻「愛情」,那個他,肯定是我靈魂的伴侶,又同時是我生活的難題。
  • 【下站去哪】臺北!臺北!
    兩個半小時之後即將到達臺北。環了多半個臺灣島,還沒有走進繁華的臺北。電影裡的臺北總是渾身上下寫滿了文藝和古樸,用它作為旅行的最後一站,一定會回味無窮。金寶山上的筠園1950、1960年代的臺北,充斥著壓抑和敗寇的鬱鬱寡歡。
  • 臺北信義CBD,領略臺北的繁華
    信義計劃區,位於臺灣省臺北市東區,行政區劃屬於臺北市信義區。自1980年代開始進行開發後,已經發展為臺北首要的中心商務區(CBD),臺北101、臺北市政府、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等重要設施皆位於區內,今日該區內之商業區域又常被稱為信義商圈。
  • 臺北,臺北(一)
    路人說,您乘捷運,或去5號月臺,乘1819路公車去臺北車站,然後步行或乘計程車去二二八和平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