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臺北漫步指南

2021-02-17 自我的文藝復興

閭丘露薇曾說,她是因為一條條小街巷而愛上臺北。在臺北,不需要沉重的行李和長槍短炮,只需要帶上隨意坐下喝杯咖啡的從容,和發現美的雙眼,在那些街道和巷弄裡感受臺北的生活底蘊。

陳綺貞說,匆忙的腳步聲和行李箱的拖沓聲與這裡是不搭調的。

匆匆地打卡拍照只會辜負了臺北的美,不要再在人潮擁擠的忠孝東路走九遍了,跟我一起重新發現臺北吧。

《第36個故事》裡有個鏡頭是妹妹高興的騎車散著以物易物的宣傳單,後來鏡頭上移拍了好幾秒頭頂上的大片大片交叉的綠樹,下午的陽光忽明忽暗的漏下來,整條街騎過來都是綠的。那段鏡頭就是在富錦街拍的,和我在富錦街下度過的那個下午一模一樣。

富錦街上有一大段是油桐樹,樹型又高又漂亮。油桐夏天遮蔭,冬天換季落葉時陽光能照射穿透。現在看起來,臺北最好看的時油桐和樟樹。但我個人更喜歡菩提樹,千條萬縷的枝條垂下來,年歲久了獨木成林。大陸南方也有很多被稱作榕樹,不過灣灣稱作菩提樹。

整個富錦街都在民生社區內。民生社區是上個世界70 年代臺北市政府主導開發,仿效美國先進的城市規劃建造的社區,呈田字型排列。反倒是四層樓公寓成為往後20 年的主要住宅形式。公寓樓層矮,而且被綠植和油桐包圍。

玩來行人車輛皆少,用dudu的話來說,長著「富人區」的面相。周圍低矮的樓房、幽靜的小巷和綠意盎然的庭院帶你逃離了城市的水泥味兒和壓抑感。每家每戶前栽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溫馨的像畫一樣。

富錦街上還有好多可愛的小店。隱匿在庭院深深和別墅中,時常會帶來不期而遇的美好發現。

咖啡廳店內以木質裝修為主,店內還擺放了真的樹枝,仿佛是門口的菩提樹就蔓延進了店內。

Dudu來的時候就覺得富錦街所有的浪漫與詩意都來自路邊枝葉繁茂的大樹。這家咖啡店完美匹配了富錦街的氣質,簡單舒服。

富錦樹的創始人 Jay 曾在日本讀書生活了 4 年,發現很多帶著「生活方式」想法賣衣服的品牌概念店(SELECT SHOP),他認為這很像是他所想要的一種商業經營模式。還有另外一種,是美國洛杉磯的「社區型商鋪」,各種咖啡館、雜貨、餐廳、設計師店鋪安靜開在有人住的街道裡,店不需要很大,但有衣食所需、有想法和創意以及生活氣息,它們互相有著友好的關聯。

Jay曾在日本工作打拼多年,最終還是選擇回到中國臺灣,選在擁有美麗大樹的富錦街開辦第一家店富錦樹355,並創立富錦樹品牌。

隨後慢慢就有了富錦樹系列。Fujin Tree 353 Café、Fujin Tree 352 HOME,引進日本 BEAMS 和 Baycrew’s 旗下 OUTLET 品牌 B.C STOCK ,還開了一家看起來跟咖啡館沒有兩樣的 SPA 店並起了一個很放鬆的名字叫 RELAXING TRIP 。還在華山 1914 文創園區內開了 Fujin Tree Landmark 。

有故事才最動人。有理念才值得買。

富錦樹咖啡廳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3號

營業時間:周日至周四 11:00-21:00

            周五、周六 11:00-22:00

發現這間店,純屬偶然。路過這裡的時候,是被門口的櫥窗吸引的。鑲著玻璃的墨綠色木門,仿佛是法國街頭的時裝屋,一進店就是西裝和襯衣。卻只是掩人耳目。濃濃的烘焙香味撲鼻而來。

店家會為每位客人免費提供一杯咖啡和一份奶油厚餅乾。據說餅乾使用法國echire奶油和臺灣嘉義洲南日曬鹽,確實味道很濃鬱。

美味得Dudu直呼,我以後婚禮也要用這個代替喜糖。感覺又甜又酷。

而且店內餅乾的包裝非常可愛,可以自己挑選。作為帶給閨蜜的伴手禮再cute不過了。

回來後還在IG上follow這家店,連宣傳海報也是非常非常高顏值。

But,we love butter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102號

營業時間:平日13:00-20:30  

            周末12:30-20:00


路過看到大片的玻璃綠門再加上錯落的綠植,忍不住想要進來瞧瞧。

靠近門口的位置大片陽光灑進來,顯得白白淨淨,而另一側店內暖黃色的燈光配上紅色磚牆,倒是溫馨了不少,還有好多小松鼠的擺件和小松果。

好像在臺北當地很有人氣。如果小夥伴要來記得提前預約。Dudu正好雨後來的,所以趕巧了。否則會沒有座位的。

這家的燉飯好像是招牌,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的。

花灑烏魚子乾貝燉飯是讓Dudu感到驚豔的一道,烏魚子磨成粉末灑在燉飯上,讓口感更有層次,而且燉飯裡的乾貝也很鮮甜,意外地和白醬很搭。

Dudu還嘗試了泰式手工面,麵條是店家自製的寬面,海鮮用料超足,有點微辣冬陰功風味,個人還蠻喜歡的,喜歡泰式風味的小夥伴可以試試。

松果院子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449號

營業時間:10:30-21:30

woolloomooloo 是澳洲的一處地名,是土語"豐收"之意。老闆是建造師,所以店內裝修得很有特色。在臺北開了三家分店,新店更寬敞,裝修也更澳洲。

但因為太喜歡富錦街的氛圍了,臺灣小姐姐執意要來富錦街的這家,這家永遠記不住名的咖啡店,每次都說「去那家富錦街的WOO」。據說店裡的咖啡豆來自澳洲,自己烘焙。

開放式的空間,巨大的桌子,沒有突出的招牌,方正的線條勾勒出舒適的空間,從落地玻璃洩出的暖黃色燈光吸引著行人。

冰冷的金屬感和裸露的管線牆面讓woolloomooloo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暖黃色燈光和木箱吧檯又添了幾分隨性,沒有刻意的文藝精緻,卻也不會有極簡風和冰冷吧檯給人的尖銳與距離感。

店裡菜單的第一道,炒蛋一定要點。非常嫩滑。還有很多配色可愛的隨手杯,Dudu就忍不住帶回來一個。

Woolloomooloo咖啡館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95號

營業時間:周二-周五 10:00-18:00 

            周六-周日 09:00-18:00

「喝咖啡,放放奶精放放糖」是放放堂的諧音。這裡所有物品都是為了「fun」。

放放堂在裝潢與陳列上呈現單純自然的生活面貌,沒有刻意在空間裝潢與布置上訴求奇觀或為設計而設計的表現。而且陳列了各種各樣奇怪而有趣的小設計。聽說是富錦街Life Style店鋪始祖,以FUN為出發點,有國外設計商品,也有臺灣新銳設計師作品,收放自如的設計感,有驚喜也有低調。

主理人蕭光和王馨原本從事廣告行業,2006年成立放放堂,以日常生活為出發點,精選國內外的設計家具、DIY手作商品以及生活雜貨。

件件都讓人愛不釋手,仿佛會說話。

最大原則就是舒適感和空間感。不太考慮坪效。希望客人在店內能夠舒適自在,在店內越久越有機會和商品交流互動。

而且店內的陳列三個月就會大改一次,不僅是停留在冰冷的產品組合上,而是融入了各個生活場景,充滿溫度。

對於放放堂而言,陳列並非樣板化的技巧,而是內心對美感底蘊與環境的感受力。

放放堂fun fun town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9巷1弄2號

營業時間:周三-周日 13:00-20:00

距離新光三越僅幾巷之遙,卻將車水馬龍的繁華大道阻之門外,在安靜狹長的民巷中藏匿著眾多可愛小店。

東至南京西路25巷、西至承德路這塊街區的巷弄裡,從赤峰街3巷一路到77巷,不需要刻意尋找,憑著心情在街巷裡穿梭即可,因為每條街巷都隱藏著小驚喜。老字號的燙金社、印刷行、茶行、柑仔店、麻油店和新開的咖啡館、書店和時裝屋將舊時光和新美學交織進這片街區。

遇見小器系列,走進日式美學的包圍圈。小器藝廊、小器家具、小器食堂。

「小器」的店主長期旅居日本,從事演藝文化和出版事業,對生活細節中的器皿要求完美,回到臺北,因為離開那些熟悉日常器皿而空落,於是就誕生了「小器」系列。希望小小的生活器皿能與人溫暖,與人安心。

店內出售日本品牌的食器,也有臺灣本土的原創系列,但都帶著日式生活美學的痕跡。

有店深澤的±0 kitchen & tableware系列組鋁製烹飪鍋、松德硝子器皿、野田琺瑯和柳宗理器皿、東屋筷架碟組、AIZAWA 純銅鍍銀餐具等等小物。

小器藝廊

地址:臺北大同區赤峰街17巷4號

營業時間:12:00-21:00

除了選品時髦,整個概念店的設計也十分值得打卡。

小器食堂是「小器生活道具」所販售的食器的完美展示場。讓想像中的餐桌風景觸手可及。

白色系搭配原木色系裝潢,沒有多餘的裝飾和線條,給人沒有壓力、清爽舒服的感覺。開放式的廚房,讓食物的製造過程清晰可見,又多了幾分家的溫馨味道。

出品的料理主要以日本的傳統料理為主,香噴噴的大米飯、小菜、熱騰騰的味增湯必不可少。

小器食堂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27號

營業時間:平日11:30-14:30 、17:30-20:30

周末:11:30-17:00、18:00-20:30

與大阪當地八十年歷史的梅酒屋攜手合作打造的小器梅酒屋,延續了小器系列自成一派的日系生活感、這樣的居酒屋讓人感受到匆促生活中的輕鬆暢快。

裡面每一款酒都來自日本,盡情展現小酒窖文化風情,主要是梅酒為主,淺嘗幾款。雖然旅途中帶著酒甚為不方便,但可以帶上小瓶裝回民宿慢慢品嘗。

Dudu不愛喝酒,但日本梅酒例外。清天的梅酒配上炎熱的夏,加少許冰塊感受冰融舌尖的梅子香氣和淡淡的酸甜,連夏日也變得清爽起來。

小器梅酒屋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17巷7號

營業時間:12:00-21:00

小器系列遠不止上述三家,還有小器28、小器生活料理教室等,仿佛是住在一條街上的各家親戚,即使樣貌不盡相同,卻一脈相承,氣質統一。無需刻意尋找,在赤峰區你總能遇見「小器」。

路過的時候,被店名吸引了。

店名中的毛頭和朱利取自金屬(metal)與首飾(jewelry)的英文諧音,而爆炸(bomb)與油炸(fry)則是要讓人有製作過程的動態印象。

二者結合起來並加入年輕人天馬行空兼以無釐頭的想像力,Bomb Metal&Fry Jewelry的中文名字就變成了「爆炸毛頭與油炸朱利」而爆炸bomb與油炸fry是老闆們所說的,象徵著創作者如同料理般火熱的每一件作品,也是形容他們創作過程中電光火花般的熱情在心裡爆炸。

主理人婷婷與Peggy是科班出身的工匠,跟別家店從外國批貨回臺販賣的差異就在於她們本身既是製造商,也是店家。

店裡擺放著創作者天馬行空的作品,沒有重複出品,每一件都是獨特的最後的一件。而且,製作所用的材料都是來自日常生活所能遇見的金屬材料,將其注入富有生命力的設計靈感,意在傳遞金屬藝術的溫暖力量。

店內經常會辦小型展覽,展品設計得非常漂亮,獨具特色。這是由兩個都喜歡飾品的姑娘一起創辦的小店,裡邊售賣的飾品工藝品大都出自她們倆之手,也有一些其他設計師的原創作品。

最喜歡的是花序系列,春光易逝,於是通過飾品把最燦爛的時刻刻畫下來。希望這兩個可愛的小姑年能夠打造出更多可愛的小藝術品。

爆炸毛頭與油炸朱利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二段1巷27號

營業時間:周五-周六 12:30-21:30  

            周日-周四12:00-22:00

電話:02-25525931;

你們的小長假都去了哪裡呢?有什麼有趣的去處可以後臺告訴Dudu呀~

相關焦點

  • 臺北漫步回憶——街巷篇
    為了看陳昇跨年演唱會,2015年底去的臺北。對她的喜歡千言萬語,也可以用陳昇新歌《歸鄉》裡的一句歌詞來表達: 「我的故鄉她不美,要怎麼形容她。」臺北這座城市沒有特別的繁華和摩登,第一印象感覺破破舊舊的。整座城市的氛圍好像雷光夏歌裡的旋律,溫柔緩悠。
  • 臺北夜市入選米其林指南
    以評鑑餐廳星級佳餚聞名的米其林,選在臺北米其林指南正式宣布出刊的前一星期,率先公布榮獲「必比登推介
  • 米其林首次發布臺北美食指南
    新華社臺北3月14日電(記者喻菲李凱)國際飲食評級機構米其林14日發布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共有110家餐廳上榜,囊括33種不同風格的美食,在這110家餐廳中共有20家餐廳摘星。2007年,《米其林指南》進軍亞洲,已先後在東京、香港、澳門、上海、首爾等城市登陸。  臺灣多數業者對《米其林指南》到來持正面態度。臺北亞都麗致大飯店方面稱,《米其林指南》來臺對於觀光或餐飲發展皆有正向效果,特別是能讓臺灣中高端餐飲邁向國際化。臺北文華東方酒店同樣樂見其成,稱米其林指南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臺北獲選可提高餐飲水平及國際知名度。
  • 遇見臺灣,從臺北開始,臺北不完全攻略指南
    我愛臺北。比回憶更兇猛的愛,大概是深入每一寸肌膚的舒適感。即便這裡真的沒有江直樹。6月初的時候,我又去臺北了。相較於前兩次的「路過」,這一次我預留了7天的時間在臺北。正如我要說的,出發前沒有做任何攻略,並且偷懶的為這段旅行定調——隨意閒逛。無法掩飾對臺北的喜愛。
  • 臺北漫步回憶——音樂篇
    這篇文章會分享2015年我在臺北漫步路過的音樂場所,包括1家唱片店,1家咖啡館,4個演出場地。以及一些和音樂有關的心情。在沒去過臺灣之前,我對她的每一段印象都和音樂相關。2015在臺北的那幾天,除了看了陳昇的演唱會,還經過音像店,去了LIVEHOUSE,在書店咖啡館裡聽歌淘碟。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分享,給喜歡音樂的朋友。38度C唱片臺北市重慶南路二段90號
  • 《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出爐
    米其林指南在八月底公布了《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 臺灣米其林榜單出現於臺灣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之後,為消費者稍加恢復的美食探索熱情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米其林指南並未具體說明美食評論員們具體是如何在疫情中造訪餐廳的,但在通過網絡舉辦的發布會上,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 Gwendal Poullennec 確認,更多本地評審員的參與,保證了每間獲星餐廳都經過評審一次以上的造訪。
  • 臺北臺中2020米其林指南發布
    榜單公布,星光璀璨《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完整名單公布!
  • 漫步臺北,迷失在吃貨天堂的寧夏夜市
    說起臺灣的夜市,也就不得不提臺北的寧夏夜市。是的,來到臺灣,我們首先是要感受臺灣的溫情,其次就是要漫步臺灣大大小小的夜市。這大小夜市中,我建議還是去一下臺北的寧夏夜市。因為寧夏夜市不是很大,人也不是很擁擠,但那些小吃的種類卻不亞於其它夜市。夜色迷離中,三五好友慢悠悠的走在寧夏夜市中,那種感覺猶如迷失在吃貨天堂,各種香味撲鼻而來,讓你不禁垂涎欲滴。
  • 街頭漫步,悠閒的臺北一日遊
    PM:13:00(永康街)走走看看 打車(15min)臺北101 臺北101的89層的觀景臺,絕對是觀光的勝地,夕陽西下,夜幕降臨的時候風景宜人。
  • 《臺北米其林指南2018》摘星名單完整公布!
    第一本《臺北米其林指南》今日終於登臺。這本堪稱世界美食聖經的美食指南,目前已在全球三十個城市推出紅色指南評鑑,臺北版預計發行中英文版本共十萬本。首屆《臺北米其林指南2018》在3/14公布完整摘星餐廳名單,共有20家餐廳摘星,君品酒店「頤宮中餐廳」是唯一獲得三星的餐廳,二星則有2家,分別是祥雲龍吟、請客樓,一星則有17家餐廳。
  • 文苡帆臺北漫步之悄悄話,工作之餘的好去處
    那麼,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文苡帆之臺北漫步的第一家餐廳——悄悄話,說到悄悄話,這家餐廳可厲害了,老闆合伙人之一便是圈內著名的髮型師Brian,曾是多名藝人的御用髮型老師,從大家熟知的《小時代》系列電影中的藝人髮型,以及現在最受歡迎的男星王大陸等大牌藝人,所以來這裡吃飯撞星也是常有的事哦~
  • 米其林指南踏足臺北,新鮮出爐的米其林榜單!
    米其林集團又於去年11 月 6 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進軍臺灣地區,將在 2018 年第一季出版《米其林指南臺北 2018》。臺灣受大陸的美食文化影響,向來以美食聞名,飯店、餐廳及各式特色小吃遍布臺北市。
  • 頤宮榮獲2018年臺北米其林指南三星殊榮
    米其林今天隆重揭曉首本臺北米其林指南的精選名單,總計有110
  • 漫步 書店,臺北的文化鄉愁
    可在臺北,書店稱得上是一處風景點,而且不需要門票。徜佯臺北街頭,不經意就能與書店相遇,藏身於尋常巷陌的書店,稱得上是臺北的一道人文風景線。從小學到高中,作為被碩大書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一代學生,我對書其實隱隱有著幾分畏懼,可沒想到,到臺北居然逛了好幾天的書店,樂而忘返。
  • 臺北米其林指南 臺灣餐廳山海樓摘星(圖)
    位在臺北市仁愛路的高檔臺菜餐廳「山海樓」,將在2019年臺北米其林指南中摘星。(圖/姚舜)    《臺北米其林指南2019》10日正式公布摘星餐廳,據調查,除「鮨天本」、「Logy」與「Impromptu」等板前料理餐廳在今年臺北米其林指南中都將入書摘星,永豐餘生技投資經營的高檔臺菜餐廳「山海樓」,將繼2018年「金蓬萊遵古臺菜」與「明福臺菜海產」餐廳之後,成為臺北最新得到米其林指南肯定的臺灣餐廳。
  • 臺北臺北
    一眼望去,臺北的悶騷和東京有幾分相像。但背地裡,它像極了剛搓好的麵團,敦實、柔軟,總帶點不符合大城市的親和與散漫。臺灣的書籍和文創產品等價格偏高,而飲食大約與內地二線城市相當。本篇將以吃喝為主、景點為輔,回顧我們從期末的折磨中出逃的五日四夜,為疫情下的長夜攬些暑氣。
  • 2020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發布,粵菜餐廳又是唯一三星
    近日,2020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連同必比登推介,共有臺北 170 個店家、以及臺中 56 個店家入選。 其中,位於臺北的粵菜餐廳「頤宮」保持了三星的榮譽。下面,就來看看今年臺北臺中的雙城米其林指南吧~2018 年《米其林指南》首次發布了臺北版(和廣州同年),到這次第 3 年的《米其林指南》首次把臺中也包括了進來(類似香港、澳門的米其林指南)——進一步擴大了評選範圍,也是這次頒布活動安排在臺中舉行的原因。
  • 臺北漫步:總有一個角落讓你放慢腳步
    藝術家們通過形式簡明、風格親切的繪本、動畫、袖珍模型和動態光像元件結合,呈現了臺北不同面向的生活主題和都會風情,除了可供人們逐一觀賞、細細閱讀,這些作品的集結,也聯合發揮詮釋了臺北都會生活的豐盈內容和快樂基調。 參展藝術家們共同期望的是,觀眾朋友能延伸忠孝復興「站」裡的藝術閱讀,進而去關注、想像和體驗臺北生活當下及未來的「贊」。
  • 米其林美食指南將出臺北版 哪些餐廳可能入選?
    據臺媒報導,向來有「美食聖經」之稱的米其林紅色指南,終於正式預告將在11月6號發布赴臺評鑑相關消息,預計最快明年第一季,就要推出臺北米其林指南。國際觀光飯店與高檔優質餐廳密度最高的臺北,將成為「紅色美食聖經」在臺灣評鑑的第一個城市。
  • 你想要的 · 臺北文藝旅行指南
    上周推出新加坡文藝指南以後,很多朋友留言說很喜歡很實用。接連幾天收到了N個「臺灣」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