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樣,關注「丸射擊」公眾號
定期更新推文
分享射擊資訊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個場景:某小隊進行滲透的過程中,某人突然喊一聲:別動,我TM踩著雷了...然後就是圍繞如何拆掉這枚被踩著的地雷,大家來一場鬥智鬥勇的對手戲,這類電影很多,最經典的莫過於《深入敵後》、《無主之地》等等。得益於這類影視作品的渲染,使得很多人認為地雷踩上去只要不松腳就不會炸,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
(電影《無主之地》中關於地雷引信的特寫)
地雷簡單來說可以看成一個爆炸裝置,這種裝置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布設在田間地頭乃至周邊一切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地方,達到出其不意殺傷敵人的目的。一般來說,爆炸裝置通過什麼方式引爆,通常取決於它的引信,而引信根據工作原理可以劃分為壓力引爆(壓發引信)、絆線引爆(拉發引信or壓拉兩用引信)和遙控引爆(遙控電擊發)。
針對電影裡面的踩雷橋段,我們來重點分析一下壓力引爆,壓力引爆是最常見的一種引信工作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引信一旦受外界壓力影響就會爆炸。根據電影中的片段,無論是《深入敵後》還是《無主之地》,電影裡面倒黴蛋踩的地雷都裝了一種南斯拉夫生產的名為UPROM-1的引信,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壓拉兩用引信。
(UPROM-1引信上辨識度很高的壓力爪)
這種引信最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引信上端的壓力爪,當壓力爪被踩到或者絆線拉動傾斜時,就會給壓帽(下圖橙色部分)施力,壓帽會將引信上殼體下壓(下圖青色部分)並壓縮擊針簧蓄力,此時擊針被擊針限位球固定不能移動,當上殼體下降到足夠深度時,上殼體中的限位球回縮孔與引信下殼體上的缺口對正,擊針限位球被擊針引導面擠壓進入回縮孔,此時擊針解脫限位,在擊針簧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刺擊火帽引爆雷管和主裝藥。
(UPROM-1引信的壓力爪可以繞柱體轉動,這個設計是防止布設後被老鼠等小動物經過觸發,保證地雷有一定的觸發感度要求,UPROM-1引信可以裝配在不同型號的地雷上,例如PROM-1跳雷和PMR-3絆線雷上)
(UPROM-1引信在進入戰鬥狀態前,由U型保險卡夾限位,保證安全,布設後撤除保險卡夾,地雷進入戰鬥狀態)
從該引信工作原理可以得知,當有足夠的外力(踩踏/絆線拉扯)施加在UPROM-1引信上時,就會誘發爆炸。不炸只有兩種可能:要麼火帽受潮失效;要麼踩踏或者絆發的力度不足以讓壓帽下降到足夠深度讓擊針限位球解脫限位,因此電影當中踩著不松腳地雷就不會炸的情況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UPROM-1引信解除U型保險卡夾後進入戰鬥狀態的樣式)除了上面提到的UPROM-1壓拉兩用引信外,還有更加簡單反步兵地雷結構:美制M14反步兵地雷採用蝶形簧,當地雷上蓋受力下壓超過一定幅度,蝶形簧屈服變形,帶動擊針下翻擊打火帽引爆雷管和主裝藥,是典型的壓力引爆,人員踩上就炸,根本不會有松不松腳的問題。
現實中,地雷這種防禦性武器很少被單獨使用,一般都會進行大面積混合布設,形成有縱深、立體的防禦地域,確保敵人無法從這個區域進攻或者通行。而布設完成後的雷場也並非一成不變,雨水衝刷,水土流失,山體運動等都會造成已經布設的地雷移位,落葉、植被生長、生物活動也會導致地雷被覆蓋或者移動,使得雷場越發複雜,而且地雷經過長年埋設,風吹日曬雨淋後已經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有些甚至被淺土層覆蓋,正常情況下用肉眼都發現不了,只有踩到爆炸了,你才知道原來我剛剛踩到了地雷並被炸飛了半個腳掌。所以踩到地雷不松腳就不會炸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電影橋段裡面,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經過雨水衝刷、落葉、土壤覆蓋等大自然活動,埋設的地雷很容易跟周圍地表融為一體,上面第一圖的PMN-2反步兵地雷就已經與植被基本融為一體,而第二圖的反步兵地雷更加是直接被淺層土壤覆蓋,但這絲毫不影響地雷的爆炸效果。)
喜歡我們公眾號的朋友可以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也可以動動手指,將你喜歡的文章轉發給朋友。
丸射擊的兄弟號「玩射擊」同步上線,玩射擊有更好的討論氛圍,更新的玩槍資訊,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