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到地雷不松腳就不會炸?——電影流言別當真了!

2021-02-13 丸射擊

點擊上方藍色字樣,關注「丸射擊」公眾號

定期更新推文

分享射擊資訊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個場景:某小隊進行滲透的過程中,某人突然喊一聲:別動,我TM踩著雷了...然後就是圍繞如何拆掉這枚被踩著的地雷,大家來一場鬥智鬥勇的對手戲,這類電影很多,最經典的莫過於《深入敵後》、《無主之地》等等。得益於這類影視作品的渲染,使得很多人認為地雷踩上去只要不松腳就不會炸,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

(電影《無主之地》中關於地雷引信的特寫) 

地雷簡單來說可以看成一個爆炸裝置,這種裝置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布設在田間地頭乃至周邊一切你想得到想不到的地方,達到出其不意殺傷敵人的目的。一般來說,爆炸裝置通過什麼方式引爆,通常取決於它的引信,而引信根據工作原理可以劃分為壓力引爆(壓發引信)、絆線引爆(拉發引信or壓拉兩用引信)和遙控引爆(遙控電擊發)。

針對電影裡面的踩雷橋段,我們來重點分析一下壓力引爆,壓力引爆是最常見的一種引信工作方式,顧名思義就是引信一旦受外界壓力影響就會爆炸。根據電影中的片段,無論是《深入敵後》還是《無主之地》,電影裡面倒黴蛋踩的地雷都裝了一種南斯拉夫生產的名為UPROM-1的引信,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壓拉兩用引信。

(UPROM-1引信上辨識度很高的壓力爪)

這種引信最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引信上端的壓力爪,當壓力爪被踩到或者絆線拉動傾斜時,就會給壓帽(下圖橙色部分)施力,壓帽會將引信上殼體下壓(下圖青色部分)並壓縮擊針簧蓄力,此時擊針被擊針限位球固定不能移動,當上殼體下降到足夠深度時,上殼體中的限位球回縮孔與引信下殼體上的缺口對正,擊針限位球被擊針引導面擠壓進入回縮孔,此時擊針解脫限位,在擊針簧的作用下向下運動刺擊火帽引爆雷管和主裝藥。

(UPROM-1引信的壓力爪可以繞柱體轉動,這個設計是防止布設後被老鼠等小動物經過觸發,保證地雷有一定的觸發感度要求,UPROM-1引信可以裝配在不同型號的地雷上,例如PROM-1跳雷和PMR-3絆線雷上)

(UPROM-1引信在進入戰鬥狀態前,由U型保險卡夾限位,保證安全,布設後撤除保險卡夾,地雷進入戰鬥狀態)

從該引信工作原理可以得知,當有足夠的外力(踩踏/絆線拉扯)施加在UPROM-1引信上時,就會誘發爆炸。不炸只有兩種可能:要麼火帽受潮失效;要麼踩踏或者絆發的力度不足以讓壓帽下降到足夠深度讓擊針限位球解脫限位,因此電影當中踩著不松腳地雷就不會炸的情況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UPROM-1引信解除U型保險卡夾後進入戰鬥狀態的樣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UPROM-1壓拉兩用引信外,還有更加簡單反步兵地雷結構:美制M14反步兵地雷採用蝶形簧,當地雷上蓋受力下壓超過一定幅度,蝶形簧屈服變形,帶動擊針下翻擊打火帽引爆雷管和主裝藥,是典型的壓力引爆,人員踩上就炸,根本不會有松不松腳的問題。


現實中,地雷這種防禦性武器很少被單獨使用,一般都會進行大面積混合布設,形成有縱深、立體的防禦地域,確保敵人無法從這個區域進攻或者通行。而布設完成後的雷場也並非一成不變,雨水衝刷,水土流失,山體運動等都會造成已經布設的地雷移位,落葉、植被生長、生物活動也會導致地雷被覆蓋或者移動,使得雷場越發複雜,而且地雷經過長年埋設,風吹日曬雨淋後已經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有些甚至被淺土層覆蓋,正常情況下用肉眼都發現不了,只有踩到爆炸了,你才知道原來我剛剛踩到了地雷並被炸飛了半個腳掌。所以踩到地雷不松腳就不會炸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電影橋段裡面,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經過雨水衝刷、落葉、土壤覆蓋等大自然活動,埋設的地雷很容易跟周圍地表融為一體,上面第一圖的PMN-2反步兵地雷就已經與植被基本融為一體,而第二圖的反步兵地雷更加是直接被淺層土壤覆蓋,但這絲毫不影響地雷的爆炸效果。)

喜歡我們公眾號的朋友可以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也可以動動手指,將你喜歡的文章轉發給朋友。

丸射擊的兄弟號「玩射擊」同步上線,玩射擊有更好的討論氛圍,更新的玩槍資訊,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踩到地雷怎麼辦?
    別讓電視劇騙了你,碰到地雷踩住不放也保不了命》的文章。要知道踩地雷幾乎是當今世界最不幸的事情之一,現代反步兵雷裝藥都小,幾克十幾克炸藥,保證炸不死你,只炸掉半個腳掌,然後一輩子都天昏地暗了,所以惟願大家都不遇到這種情況。至於宇宙國人那種,激素分泌水平與常人不同,估計就算炸得只剩某個零件還能保持充血狀態蠕蠕而動吧。
  • 地雷踩上了鬆開才炸?為何不把地雷設計成一踩上就炸呢?
    在戰爭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主角人物踩到地雷的故事情節。但是絕大多數影視劇中的地雷,並不是一碰就爆炸,只要踩地雷的人保持不動,就不會出現地雷爆炸的情況,只有鬆開腳以後到,才會發生爆炸的情況。接下來的排雷劇情就十分有意思,十有八九這顆地雷都不會傷害到踩到地雷的主角人物,因為總會有一個英雄人物出現,排除這顆地雷。如果戰爭中都是這種踩上鬆開以後才爆炸的地雷,那豈不是給了敵人逃脫時間,地雷為何不設計成一踩就炸的模式呢?
  • 踩到地雷還能跑?抬腳就炸,別被電影中排雷給騙了
    在眾多意圖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的武器中,以地雷為主的反步兵武器殺傷力最為兇殘,給步兵在成了大量的傷亡,這種傷亡非死即殘,因此,地雷成為步兵們揮之不去的陰影。那麼,如果步兵踩上地雷,地雷被安全拆除的機率有多大呢?我們大家看到的影視劇《集結號》,鄧超踩到了法國反步兵地雷上面,張涵予抽著煙用匕首壓住地雷然後幫助鄧超脫險,千萬不要被這些影視劇情節給騙了。
  • 戰場上踩到地雷,不動就不會爆炸?戰場老兵告訴你實情
    看過電影《戰狼》的讀者可能還記得這樣一個畫面,吳京演的冷鋒在追擊敵人時踩到了一個地雷,經過自己的操作,地雷炸了人沒事,那麼現實中會出現這種情況嗎?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白現實中地雷的三種類型,它們分別是:松髮式地雷、絆髮式地雷以及壓髮式地雷,其中絆髮式和壓髮式兩種地雷基本踩上去就爆炸了,根據地雷的威力來看,踩到的人非死即殘,而松髮式地雷顧名思義,就是踩上去之後地雷會受力,這個力消失了或者減小了,那麼這個地雷就會被引爆,理論上來說這種地雷踩到之後,只要腳步離開地雷就不會爆炸,但這也僅僅是理論上的說法,但現實中這種情況是基本不可能出現的
  • 維和官兵不慎踩到地雷 戰友準確處置助其脫險
    楊華文攝   「炸我就一條腿,炸你可就全沒了……」電影《集結號》裡,老兵穀子地冒著生命危險為踩到地雷的趙二鬥排雷,最終化解了險情。這個電影裡的情節,在我赴馬裡維和部隊參謀馬向前和孫寶瑋身上,曾真實上演。   2014年1月,西非大地熱浪滾滾,一場沙塵暴突如其來。指揮所內,指揮員一遍遍呼叫在外執行任務的參謀馬向前、孫寶瑋等官兵,卻只能聽見電臺裡的「沙沙」聲。
  • 現代地雷一踩就炸!士兵還能死裡逃生嗎?老兵告訴你真實答案
    拋開那些抗日神劇不談,現代軍旅片中往往會圍繞地雷而突出某一個故事情節,《戰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看過這部影片的朋友們一定記得,當冷鋒在追捕僱傭兵的時候,曾經誤踩了一枚地雷,不過,冷鋒機智聰明,最終死裡逃生。排雷那麼,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到底會出現嗎?
  • 步兵在戰場上踩到地雷有沒有活下來的概率?真的能像電視上那樣脫鞋...
    步兵在戰場上踩雷活下來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因為很多地雷控制了威力,踩中後故意致殘不致死,讓傷兵拖累整個部隊的後勤系統,戰爭就是這樣殘酷。至於電視、電影裡那種踩上地雷後,只要不松腿也不會炸,實在要松腿的話就在邊上挖一個坑快速跳進去,夠快的話甚至連皮毛都傷不了,比如《戰狼1》中吳京踩上地雷,邊上就有一個天然的坑幫助他逃過一劫。
  • 在真實的戰爭中,一不小心踩到地雷該怎麼辦?
    壓髮式地雷踩上之後,地雷內部會有一個類似馬達的裝置,如果這時抬腳的話,地雷會在一秒內就發生爆炸,殺傷力驚人,輕則失去一條腿,重則失去生命。那在真實的戰爭中,一不小心踩到地雷該怎麼辦呢?
  • 驚悚 | 《亡命雷區》在沙漠中踩到地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沙漠中踩到地雷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亡命雷區》講述的是兩個狙擊手執行任務失敗而誤入沙漠雷陣的故事。男主麥克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話不多,有點童年小陰影。男二湯米是個話癆,不幸踩了地雷被炸斷了雙腿,後因不堪疼痛而絕望自盡。果然,一般電影裡話多的傢伙都掛得比較早,因為該說的臺詞都在掛掉之前說完了……好吧,接著來說說電影。
  • 電影推薦:男子踩到地雷,3天2夜不敢動,結果發現是個易拉罐!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亡命雷區》。一望無際的沙漠裡, 正趴著兩名狙擊手。其中一人叫「麥克」,另一人叫「湯米」,他們正在執行一個暗殺任務。不遠處,慢慢開來了幾輛車,車上有十幾個拿著槍的恐怖分子。車子的相反方向,走來了另一隊人群。車子開到了這隊人群前,便停下了。
  •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任何情況都該前行,即便是踩到地雷
    今天要講的這部電影給我們灌滿了名為「前行」的雞湯!踩中地雷,不可動彈面對這種絕境,他第一時間選擇求助於總部,但軍隊上級卻告訴他短時間內無法來救援,最快也需要但黑人卻告訴他,讓他回家,男主說出自己踩了地雷後,黑人卻不以為然,讓他勇敢地向前邁出一步。
  • 幽靈地雷:10年老mc也要被炸翻?你會幾種《我的世界》地雷陷阱?
    對於喜歡在《我的世界》中惡搞朋友的玩家來說,地雷的製作方法顯然已經是諳熟於胸了~但無痕、一踩即炸的地雷又有多少人會做呢?本期,方塊菌就帶大家看一看《我的世界》中的四種地雷製作方法吧~初級地雷:有痕、延遲爆炸壓力板+TNT,絕大部分玩家製作的地雷都是如此。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製作出來的地雷特徵明顯(有壓力板),而且並不是即時引爆的(有充足的逃跑時間),老玩家基本不會上當。
  • 地雷戰的歷史真相:炸不死幾個鬼子
    小子生也有幸,沒有親歷戰亂,但對地雷戰還是略有所知的:小時候,抱著個小板凳到處趕場看露天電影,對國產片中的所謂「三戰」(《地道戰》《地雷戰》《南徵北戰》)的故事耳熟能詳,敵人的愚蠢和狼狽總是那時枯燥生活中的笑料,幾乎沒有小夥伴不會背幾句「高,實在是高」之類的經典臺詞。
  • 女子點地雷菜被炸 地雷菜是什麼菜?地雷菜為什麼炸了(2)
    你聽說過端上餐桌的菜也會「炸」嗎?前日在沙坪垻區,就有一盤菜真的「炸」了:一女顧客在和朋友就餐時,出於好奇點了餐館推出的新品「地雷菜」,並按餐館的指示點燃了「地雷」上方的引線。王女士點餐時發現,有一道叫「地雷」的菜品是剛推出的,她覺得比較新奇,價格也不貴,加上幾位同學也想嘗試一下,王女士便點了一份「地雷菜」。同學之間多年不見,大家都聊得很開心。沒多久,餐館服務員就將菜端上了餐桌。大家發現,「地雷菜」果然名副其實,擺在餐盤裡的確像一顆「地雷」。服務員上菜時還特意告訴王女士:吃「地雷菜」前,只需點燃引線,露出菜品即可食用。
  • 踩到地雷還有機會生還嗎?韓劇輕鬆排雷 坑你沒商量
    其實,排雷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並且有些地雷碰到了,根本就沒有給人以反應的時間,更別說去排雷了。目前世界上世界上這一類地雷的代表就是M18闊劍地雷,這種地雷內部裝有七百粒左右的鋼珠,而且爆炸範圍更是達到了五十米,因此,如果踩到了這種地雷,基本上只能等待成為人肉篩子了。
  • 步兵才到反坦克地雷會怎樣?原來是虛驚一場
    近現代的地雷自從應用到戰場,就是一個巨大麻煩的存在,有些戰爭已經結束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埋設的百萬發地雷仍然是巨大的隱患。現代化的反單兵地雷,已經越來越難以對付,因為內部已經採用了極少的金屬材料,TNT和黑索金一類的炸藥,本身是很難用金屬探測器探測出來,而且在使用塑料雷外殼的情況下,就更難探測。
  • 電影《地雷戰》趙虎的原型及結局
    電影《地雷戰》受到了廣泛歡迎,此影片獲1974年奧地利維也納電影周紀念獎,電影成功了塑造了勇敢、智慧的民兵形象,其中的民兵隊長趙虎更是成了許多人的偶像,那麼趙虎的原型是誰?他們現在又是什麼情況?電影《地雷戰》  電影《地雷戰》是一部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影片取材於山東海陽縣人民群眾用自製的土炸藥製造地雷抗擊日寇的故事,其中的民兵隊長趙虎的原型其實是兩個人,一位是海陽抗日民兵趙守福
  • 為什麼地雷不是一踩就爆?要鬆開腿才會爆炸的是什麼地雷?
    一般我們在電視或者一些電影中都能經常看到地雷的身影,地雷可以說在戰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軍事上的應用也是非常的廣泛的,但是稍微對地雷有點了解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地雷不是一踩就爆,而是還要鬆開腿之後才會爆炸呢?那麼要鬆開腿才會爆炸的是什麼地雷?
  • 並不是所有地雷踩了鬆開就爆炸,還要分種類,具體地雷具體分析
    在影視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地雷踩了之後,鬆開就會爆炸,令觀眾誤以為所有的地雷都是如此,但是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地雷的種類也分很多種,各種各樣都有,在影視中,之所以採用那種踩住鬆開就一次的地雷,都是為了營造一種緊張的氛圍,如果是戰友踩住了,可以彰顯戰友的冷靜,在危險面前依舊臨危不懼,而敵人踩了
  • 「不止遊戲」遊戲中的地雷 真實威力有多恐怖?
    明代兵書《武備志》裡就記載了十多款地雷。通過多次改進和創造,中國古代的地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但真正地雷走向制式化,由俄國在1903年開始研製。之後隨著兩次世界大戰,地雷有了快速的發展。最基本的地雷通常是反步兵的,就是埋於地下幾釐米處,通過人踩在上面觸發。結構有壓髮式和松髮式。壓發就是踩上去就炸,而松發則是踩上去後鬆開才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