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地雷戰》趙虎的原型及結局

2021-02-08 談笑過往

 上世紀年代,人民的文化生活相對匱乏,許多電影被禁,在露天電影的年代裡,經典紅色電影《地雷戰》、《地道戰》則是文革中極少數未被禁映的影片,幾乎是人人都看過,成為幾代人永遠的記憶。電影《地雷戰》受到了廣泛歡迎,此影片獲1974年奧地利維也納電影周紀念獎,電影成功了塑造了勇敢、智慧的民兵形象,其中的民兵隊長趙虎更是成了許多人的偶像,那麼趙虎的原型是誰?他們現在又是什麼情況?


電影《地雷戰》

  電影《地雷戰》是一部以抗戰為題材的電影,影片取材於山東海陽縣人民群眾用自製的土炸藥製造地雷抗擊日寇的故事,其中的民兵隊長趙虎的原型其實是兩個人,一位是海陽抗日民兵趙守福,另一位是海陽籍著名民兵地雷大王于化虎,趙虎的名字就是取他們二人名字各一字合成的。


于化虎和趙守福

  爆炸聖手趙守福 一人斃敵一百八十三名

  趙守福,原名叫趙良桂,1919年出生,山東省海陽縣行村鎮趙疃村人。1941年趙守福加入本村民兵組織,1943年,趙守福正式編入民兵戰鬥小組,因作戰英勇,後被委任為民兵連連長、「爆炸隊」隊長。

  趙守福善於研製地雷,研製出「空中絆雷」、「開門雷」、「封門雷、夾子雷」「、連環雷「、長蛇雷、陣夾子雷、梅花雷、頭髮絲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標語雷、飛行雷、拉雷、絆雷、滾雷等30多種。


趙守福在為民兵傳授埋雷技術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參戰二百餘次,斃敵一百八十三名。曾研製出三十餘種地雷,培訓民兵爆炸手一萬二千餘名,帶領出八二十個爆炸能手和爆炸模範,被譽為"爆炸聖手"。

  抗日戰爭時期,曾三次出席膠東英模大會。1943年,被膠東軍區授予"爆炸大王"稱號。1944年,被授予"膠東軍區民兵英雄"稱號。1948年,被山東省軍區授予"山東民兵英雄"稱號。1

  1950年,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榮獲"全國民兵英雄"稱號。1964年,參加全省民兵大比武,受到賀龍、羅瑞卿的接見。

  1970年後任海陽縣行村公社趙疃生產大隊黨支部書記。晚年特別熱心於革命傳統教育,經常給青少年作英模事跡報告。當選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1年趙守福病逝,享年82歲。


全國民兵英雄趙守福之幕

  雷神于化虎 一人炸死敵人一百七十一人

  于化虎,1914年出生於山東省海陽縣文山後村,他在家鄉帶領民兵以自制的踏雷、絆雷、連環雷、夾子雷、釘子雷、梅花雷等20多種地雷為主要武器,有力地打擊了日寇,威震膠東。于化虎培訓了一千多名爆契手,先後炸死敵人一百七十一名,並創一雷殺傷七個敵人的紀錄。

  1943年5月,日偽軍100多人偷襲文山後村,時任民兵隊長的于化虎率領爆破組在村邊埋下70多枚石頭拉雷和絆雷,炸死炸傷前來襲擊的日軍17人。幾天後,他又帶領民兵在村子周圍埋下數百顆自制地雷,誘敵進入雷區,炸死炸傷敵人70多名。


孫玉敏、于化虎、趙守福合影

  為了對付于化虎和民兵的地雷,日軍組織探雷隊。于化虎將計就計,以真假地雷對付敵人,日軍挖出上面的假雷,下面的真雷隨即被引爆。後來,日軍將雷坑挖得又大又深,剪斷真假雷相連的引火弦。于化虎和爆炸隊員則試製成功定時雷。一次,日軍探雷隊把挖出的4顆定時雷帶回炮樓,定時雷突然爆炸,7個日軍當場斃命。日軍絞盡腦汁,只好在疑有地雷的地方畫上白圈,在疑有地雷陣的地方作出標記,繞道行軍。于化虎帶領民兵故布疑陣,在日軍畫的圈外,另外畫圈,並在圈與圈間埋上地雷,把日軍炸得血肉橫飛,充分發揮了地雷戰的威力。

  1944年春,駐青島的日軍對盆子山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于化虎帶領民兵在村西野虎山下埋設20多顆子母雷,炸死炸傷日偽軍40多人。黔驢技窮的日軍從青島調來了工兵和探雷器。于化虎和民兵們針鋒相對,製成夾子雷、頭髮絲雷和梅花雷等防排雷。同年夏,于化虎帶著4顆25斤重的大地雷,潛入敵人據點,埋設在日軍集合點名的地方。第二天早晨日軍出操時踩響地雷,被炸死炸傷30多人。


1995民兵英雄于化虎

  于化虎和他的民兵地雷戰,在膠東一帶威名大振,炸得日偽軍聞雷色變。1944年10月,于化虎等5人受膠東軍區委派,到煙濰線為1000多民兵骨幹傳授制雷、布雷技術,開展歷時4個多月的地雷戰。他在蓬萊附近一次布雷炸死炸傷日偽軍28人。到抗戰勝利時,他親手培養起來的爆炸模範20多名,會使用5種以上地雷的爆炸能手多達1400多人。他曾創造一枚自制地雷殺傷7名敵人的紀錄。

  據不完全統計,在參加抗戰的5年時間裡,于化虎個人就消滅日偽軍171名。他還通過帶徒弟訓練等方法,培養了1.1萬多名爆炸手,12名神槍手、土炮手和民兵模範。于化虎曾先後4次負傷,5次得鋼槍獎,1次得土炮獎。1945年,于化虎被評為「膠東民兵英雄」,膠東軍區授予他「爆炸大王」英雄稱號。


  1950年9月,于化虎作為民兵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被評為「全國民兵英雄」。

  2009年于化虎被授予「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稱號。

  2004年7月20日晚8時45分,于化虎在山東省海陽市行村鎮文山後村的家中去世,享年91歲。

點擊文章最上方「談笑過往」加關注,點擊查看歷史,獲取更多精彩文章。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權,敬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尋訪電影《地雷戰》拍攝地及其人物原型之旅
    也有孩子們守在路口,伸長著脖子,張望期盼著,等待著放映員的到來……在2017年的一個夏天,我與幾個好友相約,決定去《地雷戰》外景拍攝地看看,於是我們開啟了一場電影外景拍攝地之旅。沿著青島至威海的青威高速,我們一路開車到了海陽市行村鎮,在行村鎮高速路口下高速,然後朝著小紀方向走不多遠,就到了一個叫趙疃的村子,這個村子就是電影裡的趙家莊。村子並不大,估計也就有一兩百戶人家的樣子。
  • 《地雷戰》演被趙虎揪頭髮做地雷的玉蘭,今86歲的魯在蘊還好嗎
    比如我們熟悉的老三戰之一的《地雷戰》,這是一部軍事教學片,當年導演便是以黃村民兵在威震敵膽的地雷戰中大顯身手的史實為素材拍攝而成的影片中,趙虎的原型是抗日老英雄于化虎,玉蘭的原型則是民兵英雄孫玉敏。在現實中,這位巾幗英雄孫玉敏,真正彰顯了什麼叫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氣概!
  • 白大鈞《地雷戰》演趙虎,揪頭髮玉蘭頭髮做地雷,去世時間成謎?
    "民兵都是英雄漢,不怕艱苦不怕難,打日本保家鄉,地雷是咱好夥伴,沒有鐵雷造石雷呀,沒有炸藥自己碾呀,滿山石頭開了花,炸得那鬼子心膽寒。……"這首《民兵都是英雄漢》的歌,是否勾起了你記憶深處的回憶,作為經典老電影,影片在當年可謂是播了又播,但每一次看,都是那麼的激動人心。
  • 紅色經典電影《地雷戰》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紅色經典電影《地雷戰》,我們60、70 甚至80後都很熟悉,它和《地道戰》堪稱抗日影視劇的鼻祖。
  • 難忘電影《地雷戰》,楊雅琴葛存壯去世,民兵隊長玉蘭飾演者健在
    在這樣的日子裡,娛文娛視想起了一首老電影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不怕艱苦不怕難。打日本,保家鄉,地雷是咱好夥伴。沒有鐵雷造石雷呀,沒有炸藥自己碾呀,滿山石頭開了花,炸得那鬼子心膽寒!」不知您還記得不記得這首老歌?這是電影《地雷戰》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
  • 難忘電影《地雷戰》,楊雅琴葛存壯去世,民兵隊長玉蘭飾演者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42)——《地雷戰》】 No.1 9月18日,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89周年紀念日。戰爭的硝煙雖早已遠去,但歷史卻不容忘記。作為後人,我們應該勿忘國恥,緬懷先烈,砥礪前行,捍衛和平! 在這樣的日子裡,娛文娛視想起了一首老電影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不怕艱苦不怕難。打日本,保家鄉,地雷是咱好夥伴。
  • 紅色經典電影《地雷戰》——抗戰影視劇鼻祖
    紅色經典電影《地雷戰》,我們60、70 甚至80後都很熟悉,它和《地道戰》堪稱抗日影視劇的鼻祖。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兩個人物趙虎和玉蘭的原型,就是抗日老英雄于化虎和孫玉敏。《地雷戰》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山東省海陽縣人民群眾,各村民兵聯防運用自製的土炸藥製造地雷抗擊日本鬼子,取得反掃蕩勝利的故事。該片是一部以軍事教學為主的影片,從電影藝術的角度來說雖然有些欠缺,但從歷史資料性的角度來說是有很高的價值。
  • 抗戰電影《地雷戰》​(1962年)
    抗戰勝利70周年歌曲展播《地雷戰》插曲視頻製作:大奔電影《地雷戰
  • 1963年的老電影《地雷戰》,究竟藏著多少明星?可惜好多已去世
    說到《地雷戰》這部電影,在許多老影迷的心中,都是一段抹不去的記憶。在那特殊的年代,我們所能看到的電影真的不多。而《地雷戰》、《地道戰》可能算是我們看的次數最多的電影了。所以我們對其中的許多場景和細節都記憶猶新和如數家珍。對於裡面的很多臺詞那也是順手拈來,比如「不見鬼子不掛弦」,比如「鬼子少了咱就幹,鬼子多了咱就轉……」等等。
  • 《地雷戰》彩色版來了 51張劇照 重現優秀戰爭片 經典臺詞與橋段
    親愛的影迷朋友們,上一次,我們為大家呈現了經典黑白老電影《小兵張嘎》的彩色版高清劇照,結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還想看到更多黑白老電影的彩色版。現在,彩色版的《地雷戰》也來了!各位快準備好,迎接它的到來吧。跟《小兵張嘎》一樣,彩色版的《地雷戰》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很不一樣的視覺享受。
  • 小冀鎮大轉盤十字今晚放映《地雷戰》
    又到周末了,今晚小冀鎮大轉盤十字田園小城樓下廣場,依舊是露天電影專場。本次由新鄉中原村鎮銀行放映的是抗戰電影《地雷戰》。 劇情提要:抗日戰爭較為艱苦的1942年,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經常遭受日軍的突襲,為了減少損失,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集合群眾的智慧
  • 記得《地雷戰》民兵隊長玉蘭嗎?86歲老藝術家魯在蘊,近況如何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82)——魯在蘊】 No.1 「民兵都是英雄漢,不怕艱苦不怕難。打日本,保家鄉,地雷是咱好夥伴。沒有鐵雷造石雷呀,沒有炸藥自己碾呀,滿山石頭開了花,炸得那鬼子心膽寒!」 相信熟悉「老三戰」(即《地雷戰》《地道戰》《南徵北戰》)的影迷都會記得這首老歌,這是電影《地雷戰》的插曲《民兵都是英雄漢》。
  • 地雷戰的記憶,爆破英雄——于化虎
    提起咱海陽的「地雷戰」無論是耄耋之年的老翁還是剛帶上紅領巾的小學生都能說出幾種當時民兵們自製的地雷比如:子母雷、連環雷、釘子雷、碎石雷、鐵夾子雷、頭髮絲雷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電影中的民兵隊長「趙虎」的原型——于化虎的故事位於海陽西南部,隸屬行村鎮,全村120餘戶。
  • 【向經典致敬】電影《地雷戰》
    電影《地雷戰》地雷戰  基本信息  中文名:《地雷戰》
  • 解密《地雷戰》:歷史上真實的地雷戰什麼樣,你知道嗎?
    「海陽『鐵西瓜』,威名震天下,炸得鬼子哇哇叫,炸得偽軍上西天……」  1962年,一部電影《地雷戰》
  • 《地雷戰》「龜田小隊長」扮演過正面大人物陳毅
    這得益於當時的《地雷戰》導演精通於日語,說日語很流利,「呱呱的」(隋鴻祺誇讚導演日語水平)。同《地雷戰》劇組中許多演員一樣,徐福昌也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是該團的演員,演過的電影也很少。
  • 原來老電影《地雷戰》和平度大澤山還有這樣的淵源……
    電影《地雷戰》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部電影雖然講的是海陽人民群眾運用地雷戰術抗擊日寇的故事但這
  • 【關注】老電影《地雷戰》原型其實就在焦作,如今這裡美不勝收……(內附線路圖)
    4月6日(周六):晴天間多雲,西南風3級,11~31℃4月7日(周日):晴天間多雲,偏東風2~3級,傍晚到夜裡逐漸加大到4~5級,10~25℃電影《地雷戰》大家不陌生,如果有心的朋友們還可以從電影裡聽到偽軍司令要偷襲
  • 他是地雷戰原型人物,研製出4種威力巨大的雷陣,消滅了很多鬼子
    他是地雷戰原型人物,研製出4種威力巨大的雷陣,消滅了很多鬼子小時候,我最不愛看的是戰爭片,但有2部片子我卻很愛看,一部是地道戰,另一部是地雷戰。《地雷戰》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就是「不見鬼子不掛弦」。很多人都質疑,當年的地雷戰真的那麼厲害嗎?今天我們來說說地雷戰原型人物李念林的故事,大家就知道地雷戰有多厲害了。抗日戰爭時,李念林的村裡組建了自衛團,他當了民兵隊長,他喜歡研究、發明,經常做出一些新玩意,剛開始李念林還不知道有地雷這個東西。
  • 《地雷戰》田嫂,楊雅琴被哥姐養大,2婚2離淪落抽菸酗酒癌病逝
    早前的影視作品則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鳴,而早前優秀的戰爭片,不得不提的便是"老三戰":《地雷戰》、《地道戰》、《南徵北戰》。關於《地道戰》、《南徵北戰》影片中的情節、人物,在往日都寫過不少,今天便講講《地雷戰》,以及影片中田嫂的飾演者楊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