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趨勢:旋筒風帆,全球首艘大型散貨船安裝!

2020-12-25 騰訊網

近日,芬蘭風力推進系統提供商Norsepower公司宣布了其第一個散貨船新建造訂單,該訂單將在一艘大型散貨船上創紀錄地安裝5個旋筒風帆。

——這,是Norsepower旋筒風帆的第六次安裝,也是在大型散裝貨船上的第一次安裝。

該船的所有者目前尚未透露,預計將在2021年進行安裝。

「很高興能在Norsepower首個散貨船新建訂單上安裝5個旋筒風帆。將旋筒風帆安裝在第一艘散貨船上,證明了風帆解決方案適用於改裝和新建船舶,並適用於各種運行狀況和船舶類型。」

「旋筒風帆可以提高船舶的能源效率設計指數(EEDI),是面向未來的船舶,可以應對IMO GHG法規。」Norsepower執行長Tuomas Riski說。

此次新建造訂單,Norsepower解讀為:轉子帆解決方案可以安裝在新船上,也可以在現有船上進行改裝。

而在宣布這一消息之前,滾裝船運營商SEA-CARGO與Norsepower剛剛就首次在滾裝船上安裝世界上第一臺旋筒風帆達成了協議,展示了可針對單個船舶要求進行的創新設計改型。

隨著2030年和2050年IMO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推動航運業實現脫碳,旋筒風帆利用風產生推力並減少燃油消耗和排放被認為是當前可行一個的選擇之一,它可以根據風況和船舶路線專屬調整,通常可以實現5%-20%的燃油節省,最多可節省25%。

END

海事服務網CNSS

有態度 • 有深度

有高度 • 有溫度

CNSS新媒體矩陣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在青島開建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9日訊 12月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今年6月3日養殖工船建造籤約儀式之後,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標誌著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
  • 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啟建
    19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西海岸啟動建造。該船將於2021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並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年3月正式交付運營。屆時「國信1號」將常年遊弋在黃海千裡巖、東海舟山列島、臺山列島和南海南澎島間開展大黃魚等高品質魚種養殖。
  • 世界上首艘蒸汽鐵甲艦——法蘭西的「光榮」號
    傑出的艦船工程師迪皮伊·德·洛梅堪稱法國海軍的福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法國在1850年建造了首艘採用蒸汽動力的雙層甲板戰列艦「拿破崙」號,從而一舉實現了戰艦動力的跨越式發展。洛梅後又決定對該艦進行改進,即在其舷側敷設鐵製裝甲板,從而可使艦體承受最新式前裝炮發射的25千克(55磅)開花彈的轟擊,這便是開啟新紀元的「光榮」號。
  • 中國在幾內亞最大鋁土礦項目提前達產:首艘大型遠洋貨輪到港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龍頭央企中鋁集團方面獲悉,此前的6月18日,中國在幾內亞投資建設的最大鋁土礦項目——中鋁幾內亞博法項目首艘大型遠洋貨輪到港接卸,滿載17.5萬噸優質鋁土礦的大型遠洋貨輪抵達廣西防城港港口。
  • 我國首艘插樁式搶險打撈工程船「華祥龍」入列
    本網訊 8月18日,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新建的「華祥龍」正式入列,該船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首艘插樁式搶險打撈工程船,標誌著中國南海海域快速應急打撈再添重器,中國救助打撈裝備建設再上新臺階。 「華祥龍」由中國船舶708所研發設計,黃埔文衝船廠建造。
  • 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正式服役
    4月28日,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險品應急指揮船「深海01」輪在廣州順利下水。 這是國內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混合推進動力的海上公務船,也是全球首次採用艙室微正壓維持系統以實現海上LNG 擴散區內進行監測監控和航行作業的執法公務船,船總長約78米,型寬12.8米,型深5.5米,設計吃水3.4米,滿載排水量約1450噸。
  • 首艘萬噸大驅是怎樣「煉」成的?
    回顧中國海軍首艘萬噸大驅的建造過程,從網上初曝光的「開工圖」,到下水之際鄭重其事的報導,再到海上航行畫面首度公開時的震撼,前後逾5年。055型驅逐艦首艦標誌著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的發展。像055型驅逐艦這樣在下水之際就鄭重其事新聞報導上出風頭的,在此之前也只有剛剛下水的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僅此一點,就不難看出055型艦在海軍中的重要地位。像是055型驅逐艦這樣的頂級戰艦,無疑是一國科技能力的結晶。
  • 中國首艘核動力破冰船浮出水面,兼具開闢航道、供電等功能
    該項目將「基於成熟技術的基礎上,製造我國首艘核動力破冰綜合保障船,須具備破冰、開闢極地航道能力,同時兼顧供電、海上補給保障及救援等功能。」公告顯示,上述項目資金來源已落實,已具備招標條件。該船是中國首艘國產極地破冰船,計劃於2019年年初交船,交付後將與「雪龍」號組成極地考察船隊,極大提升中國在極地海洋區域的綜合考察能力。1993年中國從烏克蘭引進並改造「雪龍」號後,江南造船多次承擔「雪龍」號的維修改造工作。其實,中國核動力平臺的研發已有近50年歷史,但民用核動力船舶建造尚無先例。
  • 風帆的落幕,蒸汽機時代的來臨,鐵甲艦時代的艦炮裝甲與火炮布局
    鐵甲艦的的形象是大艦巨炮蒸汽機裝甲,為什麼這些設計能夠取代了原有的設計模式,鐵甲艦時代的設計模式相比於風帆建立時代的設計模式,又有什麼本質的區別?重甲騎士的先兆——直布羅陀海戰1782年,西班牙人將裝甲安裝在了風帆戰列艦上,但是裝甲設計導致戰艦的排水量直線上升。
  • 臺媒:臺軍首艘沱江級巡邏艦下水,蔡英文稱要能不對稱作戰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15日下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了下水儀式,宣布這艘艦艇的名稱為「塔江」。臺媒稱,繼海巡版沱江級艦(安平級安平艦、成功艦)11日下水及交船後,「塔江艦」是首艘臺海軍沱江級飛彈巡邏艦後續量產型艦。臺媒稱,沱江級艦有「航艦殺手」名號。
  • 電影世界||全球電影行業開啟復甦,探索「線下+線上」融合新趨勢
    全球電影行業正釋放復甦信號,多國電影院線陸續重新開業,部分電影製作項目開始重啟。業界人士指出,受嚴格的防疫要求和流媒體異軍突起的影響,全球電影行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洗牌和重組,「線下+線上」觀影融合新趨勢日益受到青睞。在不久前舉行的歐洲電影展上,電影院經營者和電影發行公司估計,今年全球票房至少將下跌200億美元。
  • 世界最大風帆戰艦奇特一生:1839年領著整個奧斯曼海軍叛逃到埃及
    正確答案不是英國的,也不是法國的,更不是美國和俄國的,而是奧斯曼土耳其海軍在19世紀中期的旗艦——「馬哈茂迪耶」號風帆戰列艦(ship of the line)。「馬哈茂迪耶」號風帆戰列艦,自1829年建成後,尺寸和噸位一直領先世界。不僅如此,這艘風帆巨艦在海軍史上也多次充當了戲劇性事件的主角。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受訪者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12月18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項目預估設計及建造周期為18至20個月,預計2022年交付使用。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12月19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了解到,南方海洋實驗室與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的設計建造合同,將建造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
  • 兩年後交付,我國開建首艘無人化母船,將滿足空海潛無人系統作業
    無人化飛機、無人化車輛、以及無人化艦艇,都是大國科研的重點內容,但目前已取得重大成就的,卻只有無人化飛機和無人化車輛,很少聽說有國家研製出了無人化艦艇,特別是大型無人化艦艇。現在有些國家確實是研製出了無人化艦艇,但它們的體積都不大,屬於小型艦艇和快艇的類別。設計效果圖。
  • 2010風帆音樂季搖擺登場 何韻詩等齊聚大梅沙
    中國杯帆船賽的重要文化活動之一的Whisper Festival風帆音樂季10月30日晚在深圳大梅沙公共沙灘震撼上演。從下午5點到晚上12點,十餘組表演嘉賓輪番上陣,帶來熱力四射的live音樂表演。獨立音樂、電子舞曲、即興表演、對話互動、創意市集以及率性塗鴉,這一切都彰顯出風帆音樂季有別於其他戶外音樂節的獨特之處,現場不僅有慕名而來的市民,還有參加完當天比賽的各國帆船水手。「Just have fun!」一位在音樂季現場愜意喝著啤酒的美國隊船員向記者表示。享受音樂、享受藝術!正如策劃人倪兵所言:「從最初一個娛樂水手的活動演變成獨立音樂節,風帆音樂季的目標是一種倡導生活方式。」
  • 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來源標題: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中新社福州6月25日電 (江超雲)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科考船,25日在位於福州市連江縣粗蘆島的馬尾造船廠啟航,駛向海南三亞
  • 漳州港企業為國內首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成功升級深水軟鋪系統導向輪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30日電 (豪氏威馬 陳雅芳) 12月28日,位於福建漳州開發區的豪氏威馬(中國)有限公司為中國首艘作業能力達到3000米水深的海洋工程船舶286,成功完成其深水軟管鋪設系統導向輪升級項目。工程船深水軟鋪系統導向輪。
  • 漳州港企業為國內首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成功升級裝備
    海洋石油286深水工程船,是國內首艘深水多功能工程船,作業水深達到3000米,作業能力在國際同類船舶中處於一流水平,先後完成了多個深水項目的柔性管纜鋪設作業。為了在今年可以順利開展更多水下安裝任務,海洋石油286深水工程船急需進行其深水軟管鋪設系統導向輪的升級。